02.23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油菜花,别名芸薹,是一种十字花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目前在我国,油菜主要在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有栽培。油菜种子含油量达35~50%,可以榨油或当作饲料用。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此外,油菜花的嫩茎及叶也可以当作蔬菜食用。油菜籽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其赖氨酸含量与大豆相当,而赖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则高于大豆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油料。

油菜花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油菜进入开花季节,田间一片金黄,花粉中含有丰富的花蜜,引来彩蝶与蜜蜂飞舞花丛间。浓郁花香令人陶醉,美丽风景让人流连。


今年菌核病发生或加重

去年秋冬季以来,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1—2℃,冬季降水比常年同期明显增加,气候适宜,苗情总体较好,生育进程略有提前。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入春后降水增多,气温升高、气流增强,有利于菌核病发生传播,同时气温波动较大,可能造成部分早熟和早播油菜分段结实。针对当前油菜长势及气象条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了以“促春发,重防控”为主的长江流域油菜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增施薹肥,促进长势均衡。重点针对去年迟播油菜,增施薹肥促进油菜春发是今年油菜升级转型的关键,也是防治春季倒春寒冷害和后期早衰的重要措施。薹肥一般在 2 月上中旬施用,亩追施尿素 5—6 公斤和氯化钾 1 公斤,均匀混合后施用,也可施用相应养分量的复合肥。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油菜抽薹


二是田间排水。长江流域稻田油菜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水分含量较大,通透性一般,影响根系扩展,后期易发生早衰、倒伏。同时田间湿度大,也有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可能导致菌核病等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预防频繁降雨导致的渍害。迟播油菜田块,一般草害偏重,针对草害较重的田块,可以在开春早期及时喷施除草剂,抑制杂草生长。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油菜花田排水可防止菌核病发生


三是控制菌核病危害。相比往年,今年冬季降水和气温均偏高,有利于菌核菌繁殖,加之油菜生育进程提早,双重叠加可能加大春季菌核病爆发风险。在初花期一周内施用适宜药剂进行防治。特别是“一菜两用”模式,油菜因摘薹造成的伤口会加重菌核病发生,要更加重视菌核病防控。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是仅次于大豆的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油菜在生长过程中易发生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以及蚜虫、菜青虫等虫害。

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株发病率高达 10%~30%,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结实期发生最重。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其中茎部受害最重。茎部染病初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具轮纹状的长条斑,边缘褐色,湿度大时表生棉絮状白色菌丝,病茎内部烂成空腔,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叶片染病初呈不规则水浸状,后形成中央黄褐色,外围暗青色,周缘浅黄色的病斑。角果染病初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变灰白色,种子瘪瘦,无光泽。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油菜菌核病症状


根据观察,油菜菌核病发病盛期一般出现两次,一次在 11 月下旬到 12 月,一次在次年的 3~4 月(此期正值油莱期易感病的花期,也是油菜受害的主要时期),如果在这段期间又遇多雨、潮湿、温暖的天气,油菜菌核病就将发生严重。

用药时间为两个时间:一次是在 11 月下旬左右,第二次是在 3 月中下旬。药剂可选用 43% 戊唑醇、 50% 多菌灵、 25% 咪鲜胺、 40% 菌核净等农药,隔7天再防治一次。


油菜霜霉病

油菜霜霉病的发病适宜温度为 16-20 度。湿度高有利于病菌萌发。叶片受害,先在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小斑,以后扩大成黄色,叶片背面产生白色霉层。为害茎和角果,致受害处变黄,长有白色霉状物。花梗染病顶部肿大弯曲,呈“龙头拐”状。发病初期,选用 44% 精甲·百菌清或 80% 烯酰吗啉进行防治,隔 5-7 天防治第二次。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油菜霜霉病在叶片背面产生白色霉层


蚜虫

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和桃蚜两种。这两种蚜虫都以成、若蚜密集在油菜叶背、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油菜的蚜虫通常是其它作物秋收后迁移而来。因此,油菜播栽越早,从其它作物上(十字科等)飞来的蚜虫越多,受害就越重。为害盛期一般是在 10~11 月中旬。如果秋季和春季天气干旱,往往能引起蚜虫大发生;反之,阴湿天气多,蚜虫的繁殖则受到抑制,发生危害则较轻。

防治油菜蚜虫,应以药剂防治为主。应抓住 3 个时期施药:第一是苗期( 3 片真叶);第二个时期是现蕾初期;第三个时期,在油菜植株有一半以上抽苔高度达 10 厘米左右。可使用35%吡虫啉悬浮剂或 25% 吡蚜酮悬浮剂进行防治。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蚜虫为害油菜角果


菜青虫

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主要危害油菜叶片,菜青虫 2 龄前仅啃食油菜叶片上的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 3 龄后开始蚕食叶片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可用 bt 制剂或敌百虫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菜青虫


施硼肥

硼肥可以促进油菜生长和结果,保证花期植株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严重缺硼时可导致油菜病株萎缩死亡。中轻度缺硼时,油菜不能正常结果。叶面喷施硼肥可选择苗后期(花芽分化前后)和抽薹期(薹高15~30厘米),分 2 次施用,每亩每次用液体硼肥 500 毫升。选晴天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喷施效果较好。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油菜缺硼影响角果发育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参数分析:作业地块形状较为规整,用 AB 点模式进行作业。飞行速度设置为 6 米保证作业效率。在 6 米的速度,2 米高度下理论喷幅为 6.5 米。此次作业中应客户要求将航线宽度缩小为 5 米。此次药剂使用量较大,因此选用了 1.5 升这个较高的亩用药量。

用药信息: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g/亩,液体硼肥 500g/亩,0.0016% 芸苔素内酯 20g/亩。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的病害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此案例中菌核病还未发生主要用的是发挥多菌灵的保护作用。

以往,用人工打药速度慢、还会损伤油菜。用了植保无人机之后,客户对植保机的防治效率和作业效果都竖起了大拇指。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四川岳池5万亩油菜统防统治启动


各地飞手作业忙

2020 年 2 月 21 日,四川岳池县 5 万亩油菜菌核病统防统治项目正式启动。广安市石芯科技有限公司植保队出动 11 名飞手,21 台植保无人机,计划用 15 天时间完成防控任务。当地地形较为复杂,对于不同的地形,植保队出动不同的机型。灵活使用手动作业和全自主作业模式。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油菜作业季来临,飞手必须掌握的作业技术

参数分析:作业地块形状较为规整,用 AB 点模式进行作业。飞行速度设置为 6 米保证作业效率。在 6 米的速度,2 米高度下理论喷幅为 6.5 米。此次作业中应客户要求将航线宽度缩小为 5 米。此次药剂使用量较大,因此选用了 1.5 升这个较高的亩用药量。

用药信息: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g/亩,液体硼肥 500g/亩,0.0016% 芸苔素内酯 20g/亩。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真菌的病害有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此案例中菌核病还未发生主要用的是发挥多菌灵的保护作用。


随着大疆农业和各地飞手在不同作物上的飞防探索。大疆植保无人机正在越来越深入的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春天到了,大疆的飞手们都拿出了自己手中的武器,守护着美丽的田园,守护着丰收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