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华夏历史上有四大商帮,分别是浙粤徽晋。徽商、晋商为何会衰败?闽商为何能发展起来?

我庸俗的彻底


首先谈谈晋商,晋商通常意义上指的是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他们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票号的商人。晋商的成长与衰落和封建官府密切相关,尤其是清朝,要在后金时期,晋商就向女真人大量输送紧缺的粮食,盐块甚至还有明政权禁止的铁矿,铁器,兵器等。更有甚者,他们还通过对明官员的金钱渗透,向后金提供军事、政治情报。

而在清朝入关后,晋商又向清政府提供大量资金支持,帮助其稳定政权。作为回报,晋商获得了大量的特权,受到清政府的特殊招呼,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与资金流通。并且插足于中亚地区,欧洲地区,有的商人可以使用数种语言,和外国人对答如流。

然而,到了清末,随着清政府权威的下降以及时间的推移,晋商过去的贡献已显得不足一提,他们的特权受到外国资本的大量冲击,清政府已自顾不暇,无余力支持晋商,晋商因而衰落。

徽商盛于明代,发于南方的崛起与新安江,长江,京杭大运河交汇的地理位置。到了清朝乾隆末年,封建统治日趋衰落,苛捐杂税不断增加,徽商生存日益困难。1831年,两江总督兼任两淮盐政使陶澎革除淮盐积弊,发于盐业专利的徽商开始衰落,典当业也因外国银行的入侵而中落,茶、木二业更因为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的冲击而逐年亏损。因而,走向衰落。

闽商崛起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首先福建地处东南丘陵,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少肥力低,且无大江大河入海口。但邻近海洋,因而为了生计人们不得不经商,宋元时期,朝廷放松了对商业的管制,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闽商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获利颇丰。到了明代,虽有海禁,但闽商在当地影响巨大,视禁令为无物,大力开展海运。通过将茶叶瓷器丝绸运往东亚,西亚,甚至欧洲,牟取暴利。

因而,一步一步崛起。


谈一谈历史这件小事


麻烦了解一下闽商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可以说从唐朝到现在


九牧传芳192


(1)商帮的形成都是特定历史地理条件的产物,所以不必吹嘘什么山西人浙江人会做生意了。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商帮,是洛阳商帮,当时洛阳是"中国",这就是当时特定的地理条件。

(3)一个商帮的兴起与衰落,首要原因肯定是特定历史地理条件。比如人们熟悉的晋商,山西地处汉蒙交界,明清争斗是历史条件。


扫地保安


中国历史上出现四大商帮: (1)闽南(语系)(图 1、2);(2)浙商;(3)晋商;(4)徽商。

闽南商帮高扬海洋文明与海洋贸易旗帜, 历千年而不衰,(闽南语商帮,闽南与潮汕为主力)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最具实力、最负盛名第一大商帮 (图 1、2)!中国其他的晋商、徽商、浙商三大商帮的影响力、实力、历史贡献、人类文明推动作用,在闽南商帮之前相对失色,难望其项背!浙商是农耕文明与海洋文化的杂合,晋商与徽商则为纯粹农耕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产物。

闽南商帮长期拥抱海洋文明,有着"同船不如同命"的大海襟怀与视死如归的团队精神;千百年来闽南商帮流淌着"重信守义,诚毅忠精"传统;一直驰骋、耕耘在世界四大洋,尤其是擅长海洋贸易与世界贸易。

闽南商帮由于自身所拥有海洋文明的基因,商业上密切合作,抱团发展; 困境时鼎力相助,共渡时艰;当之无愧中国历史上,也是现代中国最为杰出的商帮(图1、2)。

究其原由乃是闽南商帮,不但有悠久历史传承,有自己"亦道亦商"、"亦盗亦商"处世之道,商帮字号尤其珍贵,纵横四海,闪烁古今。在波涛汹涌的历史进程中,勇往直前!天子圣明时,上下一心,认路吃路;世道昏暗时,揭竿而起,替天行道。这是中国其他商帮难以企及的!

闽南商帮既孕育了 傲视世界"东方第一大港剌桐港"历史伟业,更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灿若繁星的商贾巨子、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一直引领着海洋贸易时代潮流,从草莽英雄颜思齐、郑芝龙,到创建中国2000多年封建时代,唯一海洋贸易立国之道 (详见著名的历史学家华东师大沈志华教授名著)、复台领袖郑成功(图 3);从原籍晋江罗山、菲律宾国父黎刹到原籍晋江龙湖、当今菲律宾首富施至诚;从原籍南安、清代后期中国首富、印尼首富与亚洲糖王、成就鼓浪屿为世界历史遗产黄奕柱 (有正式报道: 其家资高于马云与王健林两家家族总和),到当今印尼首富、来自晋江潘湖黄惠祥,泰国首富谢氏家族和香港首富李嘉诚则来自潮州,以及原籍闽南安溪‘’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原籍晋江青阳1988--2003年台湾首富蔡万霖,均为闽南商帮领軍人物。

世界上实力决定一切。闽南商帮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经商世界首富、原籍晋江安海、广卅十三行行主伍秉鉴。 这是闽南商帮超越中国其他商帮最輝煌、最荣耀、最具指标性特色之一。 须知中国入列世界首富五大历史名人: 成吉思汗(皇帝) 、 忽必烈(皇帝)、刘瑾(皇帝马仔)、和坤(皇帝马仔)、伍秉鉴(晋江安海人,广卅十三行行主)。只有伍秉鉴才是货真价实的海洋商人。据《华盛顿邮报》报道: 伍的家财是同期美国首富的4倍!!! 有兴趣的看官们不妨上百度百科查证!这是迄今中国任何其他商帮难以超越的高峰。

闽南商帮之所以长盛不衰另一主要原因乃是,千百年来至1949年,尤其是以厦门为大本营的(图 3、4),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闽南华工‘’下南洋‘’伟大壮举,为闽南商帮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他们全身都喷涌着闽南商帮海洋文明与海洋文化的血液。从爱国侨领陈嘉庚倾家办厦门大学,到侨居南洋、原籍晋江永宁新四軍组织部长李子芳归国抗日献身革命,都在在地凸显闽南商帮爱国爱乡故国情怀。

更为重要的是闽南商帮还创造迄今中国地面上,任何其他商帮难以企越的高峰。著名的历史学家、前香港大学校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教授在其名著《华侨历史500年》指出: 二战之前500年内,世界商业通用语言是闽南语而不是英语,这是多么值得闽南商帮引以为傲!

即便如今,闽南商帮依然余勇可贾!"晋江精神"、"晋江模式"、"晋江经验"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晋江GDP增加1,000多倍,再次印证了闽南商帮强大的生命力!🌹🌹

令人欣慰的是2018年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1,000强。按地域分布第一名与第二名均来自闽南语系商帮(图 1、2)。泉州籍财富依然高于潮州籍财富100亿元而分获冠、亚军!(图1)🌹🌹






海蛮牛


1、明清晋商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附庸。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代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一言以蔽之,明清山西商人始终靠结托封建政府,为封建政府服务而兴盛。但当封建政府走向衰亡时,山西商人也必然祸及自身。如志成信票号,庚子事变后,曾将资本运往南省放贷,但辛亥革命中运往南省资金大多散失。而清廷提银刻不容缓,结果账面上有应收银 400万两,有应付银 200万两,但实际上已无法周转,被迫倒闭。民国初年,债权人大多在山西太谷、平遥、祁县坐索欠款,财东因票号损失惨重,已无力偿还,只能卖房卖地,甚至逃匿他乡,有的还沦为乞丐。

晋商

2、“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束缚了晋商的发展。晋商资本流向土地,在明代已屡见不鲜。入清后,晋商购置土地者很是普遍。有民谣称:“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此谓“大褥套”是指形同褥子的布套,也可搭在牲口背上供人骑坐。这句民谣反映了晋商外出经商致富后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的传统观念,在这一传统观念支配下,其商业资本是不利于向近代资本发展的。

3、墨守成规,思想保守。如前所述,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旧有的商业模式被打破,加快改革,适应潮流,是求得自身发展的途径。但是,由于晋商中一些有势力的财东和总经理思想顽固,墨守成规,以致四次失去票号改革机会。

4、近代企业的投资见效周期过长。20世纪初,晋商中一些有识之士以高度热情投资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但由于当时保矿运动的影响,其资本主要投入了投资额大、见效周期长、管理要求高、并受运输条件制约的煤矿业,而不是投资少、周转快、利润高的棉纺、面粉、卷烟等轻纺工业,致使资金大量积压,陷入困境。

闽籍华商发展的新优势

福建简称“闽”,福建人走出福建省外的却不在少数,根据最新统计,在海外的福建乡亲多达100多万,遍布100多个国家、地区。而据[亚洲周刊]“国际华商600强”资料统计,扣除台湾地区企业外,在2003年度264家华商企业中,属于闽商的有101家,其中东南亚国家83家,香港地区18家,累计资产总额2560.1亿美元,分别占到上榜企业和资产总额的39.9%和36.8%。海外闽商突出代表有“锡矿大王”胡国廉,“橡胶大王”陈嘉庚,“木材大王”李清泉,“精业大王”黄仲涵,“万金油大王”胡文虎,“丁香大王”林绍良、祖籍晋江潘湖金融大王印尼中亚银行黄惠忠。知识型海外闽商迅速崛起,他们的适应能力、开拓性很强,发展后劲足。他们主要从事高科技和企业管理工作,不少人已崭露头角。如匈牙利郭氏集团,在东欧以及北美、巴西等地设立十多个高科技子公司,年营业额数亿元;李少荫博士任美国气溶胶协会、物理学会会长;新西兰科学院院士高益隗教授获得国际技术发明奖金奖和第二届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产品金奖......,这些新一代闽商在高科技产业化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必须提到的是,海外闽商一般都有落叶归根思想,如何吸引他们特别是新一代闽商到福建投资要有新举措,如在征地、税收、人才支持等诸多方面给予优惠措施和及时帮助。

三大中心城市经济崛起的新优势

中心城市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支撑力量,也是闽商得以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演变为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优先发展中心城市,是制造业集群化、服务业规模化、经济发展高效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对福建来讲,当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区划调整,扩大城市规模、容量,增强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福建城市发展将以构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城市基本框架为支撑。这三大中心城市各有特点,起到了龙头、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的作用。三大中心城市的特点融合海滨产业带,既有竞争又有协调,其中福州是政治中心和龙头,泉州是经济中心,厦门是国际性港口城市。三大中心城市要建成人口规模200万的大城市,再向300万以上人口发展,使三大中心城市朝着福建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方向发展,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发展的三台巨型发动机。发展三大城市要加强厦门湾、福州港、泉州湾、湄州湾等深水港建设,实现港湾互动;建立快速便捷的城际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中心城市“四小时交通圈”和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一小时交通圈”。总之,三大城市的区域扩大协调发展将对加速福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带动作用。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拥有200米等深线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比全省陆地面积大12%左右。海岸线蜿蜒漫长,总长3324千米,居全国第二。沿海有大小港湾125处,深水港湾22处。岛屿星罗棋布,大潮高潮时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1546个,居全国第二,岛屿岸线总长度2804.4千米,岛屿总面积1400.13平方千米。全省滩涂面积为2068平方千米。福建省海洋资源丰富,拥有“渔、港、景、油、能”五大优势资源。在省委、省政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推动下,海洋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海洋产业增加值52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2.2%,海洋经济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沿海旅游业是福建省的重要海洋产业。2001年海洋水产品产量达481.8万吨,居全国第三,是闽商投资发展的好环境,也是吸引国际资本的好环境。 1、创新闽商模式

什么是闽商模式?我认为广义上应该是指建设以福建沿海为中轴,东西两岸经济文化互动,以世界多元文化为核心,融国际旅游、海港特色的大省。狭义上的闽商模式就是指体现闽商身上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狭义闽商模式具有下面内容:(1)人格魅力。包括诚信仁义、自强不息等内在修为和“爱拼才会赢”的胆略。(2)经营理念。闽商是践行“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的楷模,其中代表人物有陈嘉庚先生等。闽商经营成功后,积极地捐资兴办公益事业造福社会,可见闽商既追求富有之大业也追求日新之盛德。(3)闽商网络。受各种观念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同宗、同文、同乡给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导致许多闽商仍然喜欢在血缘、地缘及业缘关系结成商业网络内寻找合作伙伴。(4)经营模式。大部分闽商仍然采取家族经营模式以积聚财富。一方面,家族企业的继承性,使企业行为更具长远性,避免了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家族经营也使得企业在使用人才和外来扩张上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此,创新闽商模式在当前就必须做到:(1)拓展发展路径,稳健地推进跨国经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2)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真正做强做大强项产业,避免力量的分散化又要把握好世界产业发展的脉搏,及时抢占发展“先机”。(3)促进家族资本与社会资本融合。重点是结合家族企业组织优势,进行制度创新,保持和扩充自身优势。(4)增强闽商网络的开放性。闽商经济网络发


小白飞扬


衰败的原因是时代的变迁,战争频繁,社会动乱,致使经商困难,逐步消失。闽商地处南方,面靠大海,商港众多,又少受战乱与统治者的影响,商人以瓷器,茶叶和丝绸为主的热门商品自由出口,所以闽商就一直能繁荣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