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觉得自己妈妈什么也不会,然后她自己不去学习提升,反而还依赖别人,现在觉得自己好累,我该怎么办?

Camilld


这个事确实很糟糕,母亲什么也不会,可能只是老了,记去不清,身体机能坏透了,加上她一生的烦恼,所以没什么指望,只指望儿女有出息,中国可能没别的国家好,人都是互害的,能活下来就是幸运了,特别是过去的女人,能活着已经算走运了,中国人穷,为了钱把女性整得不样,中国现在有多富裕,女性就有多惨!惨过后能活下来再丢给她的子女去照顾![呲牙][捂脸]这就是中国女人!你子女不照顾,她也就只有死路一条,这个伤害过她的社会不会去帮她!你也可以选择讨厌她!那是你的权力!


一方同


父母现在年纪大了,想提升自己也力不从心了。懂事的孩子应该宽容一些,他们也是奋斗了一辈子了,肯定有孩子大了他们该歇歇的想法了。还有啊,孩子和孩子也不一样的。你看你是希望父母还能学习希望他们充电,提升。我也是个儿子的妈妈,自从前年秋天儿子去了美国留学,我的时间也多了,我想我也不能把大好的时光都浪费掉,于是去报了一个新东方的一对一的英语课,同时还办了一张健身卡,这样我就每周上三节英语课,去健身俱乐部3次。本来我的英语基础就不错,而且我还学的特别努力,老师非常感动,她说从她之前教过的成人学英语的没有一个像我这么努力和勤奋的,因为我一直是在学习上有股不服输的劲,我上中学时学的英语,音标,单词语法等都没有问题,就是那时没有条件练口语和听力,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就使劲的练听力和口语,不论干什么我都是放着一段听力练习上下班的路上,公交车上,甚至是做饭的时候都不让耳朵歇着,结果我的听力进步神速。除此以外还给自己定的硬性的目标,每天背下5个单词,必须完成。虽然每天5个不多但是坚持下来也是挺费劲的。然后还有每周3次的健身,专门请了一个私人教练,开始主要是针对我几年前的车祸的后遗症来进行康复训练,也疼也累,但是我也咬牙坚持下来了,到现在已经快2年了,大家都说一点也看不出有事故后遗症的样子。在健身的同时我还学会了游泳,真的很有成就感呀。我一直对自己不会游泳耿耿于怀的,心想有机会一定要学会,现在终于实现了,就是惭愧的一点是打算学会游泳后每天要坚持去游的没有做到。我学的这些都是我50岁以后做的,应该说我认为自己的生活态度还是积极向上的,三观也很正,但是儿子知道后也没说什么,好像对他也没起到啥作用,最初我也有想法,想通过我的努力能给儿子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想让儿子在美国读高中的期间也能努力向上,勤奋刻苦,高中毕业后能申请到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当然也不能说一点作用都没有,起码儿子现在在学校的成绩是一直在进步的,而且GPA成绩一直不错。希望我们俩一起进步吧!希望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争取到一个美好的未来吧!


真真5160


觉得妈妈什么都不会,还依赖别人。

孩子,当你改变不了的时候,就改变自己,接纳别人。

想想妈妈的操劳,辛苦,学会感恩和体谅。

我小时候,妈妈也有很多东西她不会,还暴躁爱发脾气,总觉得别人的孩子好,对我只有批评从没有肯定,但我还是爱她。

现在我做妈妈了,我回想我的童年,我不想让我小时候在乎的,经历的,让我的孩子再去承受。(最起码我不要做脾气暴躁的妈妈,试着努力做一个温柔美好的妈妈)

有了孩子后,不知不觉我在孩子的眼里几乎什么都会,妈妈什么故事都会讲,什么画都会画,还会做很多很多好吃的,还陪我玩,在小小的他眼里,妈妈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所以,有一天你终究会长大,你会成为爸爸或者妈妈,当你发现你有能力让你的孩子幸福快乐满足,你陪你的孩子把小时候童年以另一种行式再过一回的时候,你会释然,也会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祝你越来越好。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讨厌什么样的人,岁月漫漫,人最可悲的是最后让自己变成你不喜欢的样子


刺猬球球


小时候自己什么都不会,妈妈都会耐心的教,那时候不管发生什么,妈妈都是我的依靠,是我坚强的后盾。我长大了,时代变得越来越数据化,妈妈难免会有不懂的,我知道她不是不愿意学,只是因为她理解不了为何要那样操作,所以硬生生叫她记住操作顺序很难。因此,哪怕她同一件事情,老要求我帮忙,但是我还是会不厌其烦的一步一步教,哪怕知道她记不住。我会一边帮她忙,一边“抱怨”……

总的来说,表示理解你的经历,但是这是你跟你妈妈的相处模式,只要用心就不觉得厌烦,愿你跟你妈妈天天都开心快乐!


千羽之泷


“觉得自己妈妈什么也不会,然后她自己不去学习提升,反而还依赖别人”,做为年轻人,该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呢?我的观点是:理解、帮助、感恩。

第一,理解。父母出生的年代人们生活的重点是解决温饱问题,多数人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愚昧无知的现象很普遍。现在社会进步了,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层出不穷,即便是年轻人也很难做到第一时间踏上时代的步伐,后知后觉的人很多,一句“我out了”流行语足以说明这一点。所以我们对没有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很差的父母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

第二,帮助。时代在发展,依然停留在五十年代的父母被一步步地推向社会的边缘。家里的电视不会看,智能手机不会用,想买的东西不知道去哪买,育儿观念的落后导致给子女带孩子都成了问题。他们孤独、无助、不知所措,害怕被社会所抛弃。对于父母,我们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帮助,抽空多陪陪父母,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多讲一些如何预防电信诈骗和社会上的新鲜事物,带领他们适应新时代的生活。

第三,感恩。对父母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他们自己吃不饱,却把我们扶养长大,他们自己没文化,却供我们上学到大学毕业。现在我们有文化、有能力,应该感谢我们的父母,而不应该反过来嫌弃他们,看不起他们。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很大,这不是我们的父母造成的,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相比抗日战争年代,多少人将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做为自己的使命,我们已经幸运的多了。

所以做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担当,爱护好我们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


大驰


题主所提的问题如果属实的话,很理解你,也很同情你,

也许你有很多委屈和无奈,心里的苦闷无处倾诉……

我们能帮你的也只是劝劝你,把心中的苦闷告诉我们,这样你心里可能还通快点……

不过还是要向你说一句,你也明白的一句话~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娘丑!

想开些吧,有些事情没办法。


猛禽950


有道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也正因为你妈妈的什么都不会,才激发你的斗志,使你小小年纪就要求上进、争取独立,你就是有山靠山,没有山独立的真实事例。所以说,你妈妈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方面,做得还不错。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些人可能外出社交能力强,但是居家过日子能力就差。有些人可能口才表达能力强,但是动手能力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所以,一家人,要彼此包容,互相扶持,而不应该嫌弃。

我从八岁开始读书,一直读到22岁,然后就结婚。家务活从来没有练过,也不爱做。包饺子能包出一锅片汤。儿子跟着我从小到大,吃不好,也吃不及时,没少遭罪。但是儿子从不抱怨,他长大以后,就开始自己学做饭做菜,饭桌上,一家人也交流彼此做得好的菜的做法和注意事项。每每我做好了一个菜,儿子大加赞赏。就这样慢慢地,我开始喜欢做菜,开始琢磨如何做好菜,也有了几个拿手菜。

希望自己的母亲变得更出色,就带着你的母亲一起成长吧。

把你心里真实想法告诉她,没有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为了你,她也会学着改变,变得越来越优秀!





静水深流691


我们这代80后,父母都是奔六张的人了…那个年代,父母文化水平,都不怎么高,当初我们上学读书,遇到问题,问父母,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自己学,自己看,我在忙……

现在我们长大了,成家了,立业了,回想当初点点滴滴,不是他们忙,而是他们文化水平真不高,是没办法辅导我们,可是他们对我们的爱是不变的,永恒的,永远是捧到手里怕摔了,含到嘴里怕化了,这样的爱不值得我们怀念吗?这样的爱配的上长存……

现在他们老了,不能出大力了,是我们照顾他们,把爱轮回的时候了,所以说:现在的我,对父母要求不高,只要他们身体健康快乐就好,我始终愿意做我父母的拐杖,陪他们到老,我们没有讨厌他们的理由……


臭小子的春天


生活里,当妈妈到了开始依赖别人的时候,通常也是孩子们已经长大,妈妈已经年纪渐长。

回想你小时候的生活,妈妈是否什么都不会?妈妈是否不去学习提升新的生活技能?妈妈是否时时刻刻的依赖着你?

如果你能好好的回想,也许就能明白,妈妈已经不再年轻,妈妈也需要帮助。

她不是什么都不会

只是她会的,你也已经都懂了,甚至懂得更多更全。

她不是不去学习提升

只是她固有的知识和思维,对新知识新技能难以理解和接受,想学却没能学会。

她总是依赖别人,特别是依赖你

或许是因为孤独,想要与人交流,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她是想多争取一些和你相处的时间。

所以,不要急着埋怨妈妈黏人烦人,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多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老人就像小孩,对她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就像她小时候对待你那样,牵着妈妈的手,以爱相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生活不易,做父母不易,做子女不易啊!






各种A小白


一是要学会理解妈妈,可能她年纪大了,也可能她接受事物的能力比较弱。

二是要多鼓励妈妈,好妈妈也是夸出来的,多鼓励她,给她信心,给她时间让她慢慢改变。

三是要自己以身作则,其实不光是父母给孩子应该以身作则,孩子之与父母,也应该是以身作则。

因为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人,永远比努力去改变他人来的容易,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一样。

所以,不要去埋怨妈妈,不要嫌弃妈妈,对她多些包容和理解,多一些安慰和鼓励,影响她一起进步,潜移默化的影响,初始不觉得怎么样,长期是会有很大的变化的。

妈妈是我们爱着的,并且更爱我们的妈妈呀[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