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這是調解筆錄,

如果沒什麼問題,請回復。

請再確認一下你的郵寄地址,

以便給你郵寄送達民事調解協書。”

“好的。” “好的。”

這段文字並不是來

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面對面對話,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連日來,三水法院加大調解力度,採取電話溝通、微信建群、遠程視頻等方式,在疫情防控期內一週內成功調撤案件14件,其中6件案件更是在調解當天即履行完畢,實現足不出戶便案結事了,獲得當事人連連點贊。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01

多年好友不還賬 指尖調解續情誼


  白某與許某妻子系多年好友。2018年4月、8月,白某以做生意需週轉為由,先後兩次向許某借款共77000元。借款到期後,許某多次討要,白某均以手頭資金緊張為由未能還款。無奈之下,許某將白某訴至三水法院。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承辦法官廖連載先後多次電話聯繫被告白某,白某均不接聽。感受到白某心存抗拒,他仔細查詢,這才發現白某在三水法院涉及多起案件且部分案件已進入執行階段。為防止激化矛盾,廖連載決定暫緩聯繫白某,並建議許某先自行與其協商。


春節假期後,瞭解到白某對法院的牴觸心理有所緩解且雙方具有了調解意願,廖連載遂立即組建微信群進行調解。他一再引導雙方從多年友情出發換位思考,並依據法律規定向白某明晰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不到兩小時,許某表示體諒白某的難處,白某亦對許某的幫助與支持表示感謝,雙方握手言和,白某承諾從3月起分期清償欠款本息。書記員當即製作調解筆錄併發送至微信群,原、被告明確“同意調解協議內容”後,法官當場製作調解書,並要求雙方當事人在收到法院郵寄的調解書後,拍攝手持身份證簽收紙質版調解筆錄和送達回證的全過程。


02


被告李某向原告林某承租房屋用於居住。2019年9月,李某上班期間,出租屋內水龍頭突然爆裂沖毀部分天花,並禍及樓下房屋天花及電梯。林某得知情況後,為免影響鄰里關係,先行向物業公司支付電梯維修費11000餘元、樓下房屋天花維修費3000餘元及出租房屋天花維修費2000餘元。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事後,林某與李某就賠償問題商討無果,遂以李某沒有盡到管理責任、應賠償全部損失為由將李某訴至三水法院。李某則認為,林某房屋內的水龍頭日久失修,自己不應承擔責任。


受理案件後,法官助理徐少藝認真查看原、被告提交的微信聊天記錄等證據,在承辦法官的指導下,初步認為現有證據無法認定原、被告雙方的具體責任。考慮到目前正處於疫情防控期,徐少藝立即組建微信群,嘗試對本案進行調解。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在微信群中,她苦心勸說,多次向雙方分享同類案例裁判思路,耐心細緻解釋相關法律法規。最終,原、被告達成調解協議。除被告向原告繳納的租房押金2600元外,被告還在當天通過微信一次性向原告支付維修費等共計5488元,原告遂申請撤訴。這場拖延半年的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03

拖欠款項躲貓貓 電話勸說釋前嫌


2019年9月,被告周某以19476元的價格向原告徐某訂做廣告字體,並與其簽訂承攬合同。徐某依約交付廣告字體後,周某始終未支付報酬。經徐某多次催收,2019年11月初,周某出具付款協議,承諾於11月20日向徐某付款。此後,周某仍然多次推脫“明天給(錢)”並玩起了“躲貓貓”。2020年1月,徐某到三水法院起訴。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受理案件後,書記員朱秋紅隨即聯繫周某,詳細詢問其收入情況、還款意願等。瞭解到周某並不願意拖欠債務,朱秋紅立刻將情況告知原告徐某,並勸說徐某作出適當讓步。


在多次電話調解中,她循循善誘,以法為據、以理服人。終於,原、被告雙方達成一致意見,被告承諾於2月20日前一次性向原告付清餘款18000元。承辦法官隨即根據協議向雙方出具調解書,案件順利結案。


全員齊上陣!三水法院一週“隔空”調撤案件14件​


在疫情防控關鍵期

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

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三水法院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成果

做到在線訴訟服務“不打烊”


讓人民群眾通過“鍵對鍵”

感受觸手可及的公平正義

編輯 | 法智融媒·法智時訊運營小組

法智時訊是由法智融媒·法治文化傳播師團隊負責維護的資訊類自媒體,專注傳播法律職業群體及法律服務行業的行與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