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選擇一個好基金?

用戶5522046467


什麼是好基金,我覺得絕大多數的主動基金都可以排除吧,基金經理本身能力高低不一,還有職業道德的風險,操作也不透明,最重要的是基金經理的變動會非常不利於基金的長期投資。


買基金我首先選擇了被動基金。投資被動基金,主要是有三種,寬基指數、聰明貝塔指數基金和一般性的量化基金。判斷被動基金好不好,主要是看基金背後的運作邏輯是不是能說得通,有沒有在較長時間內獲取超額收益的基礎。


一、指數基金

從定義上面講,指數基金以某指數為模仿對象,按照該指數構成的標準,購買該指數包含的證券市場全部或部分的證券,目的在於獲得與該指數相同的收益水平。一般的指數基金,依賴於基金經理的水平,基金經理的發揮或者變動對基金造成重大影響,而指數基金的業績跟基金經理的關係不大,主要取決於對應指數的表現。

指數基金有什麼特點呢?首先,指數基金不會破產,通過對成分股的“新陳代謝”,始終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其次,組成指數基金的成分股代表了國民經濟中的最優秀企業,只要經濟能夠保持增長,指數基金在較長的時間段內可以一直增長,最後,指數基金的投資成本非常低,適用於大多數普通人,長期持有。

二、聰明貝塔指數基金

傳統的市值加權指數存在諸多的侷限,越來越無法滿足投資者以低於主動管理的成本來獲取超額收益的要求,因此通過在指數編制過程中對選股和權重安排的優化,獲得跑贏傳統市值加權指數的超額收益的Smart Beta策略應運而生。

在投資領域所謂的"beta"指廣泛的市場表現,"alpha"則說的是跑贏大盤的超額收益,分別代表被動投資和主動投資兩大市場基本投資類型。傳統的被動投資主要是利用預先設定好的規則,嚴格執行,來獲取市場回報,代表就是各類主流的寬基指數,而傳統的主動投資就是投資人按照自己的價值判斷,自由管理資金、權重和倉位,試圖超越市場平均回報,Smat Beta全稱是Smat Beta Strategy,中文名"聰明貝塔策略",結合了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的特點,不再以跟蹤傳統指數為目標,而是希望對原有指數編著過程中的選股和成分股權重的優化,為投資者提供更加靈活的、多樣化的投資組合策略,以及更好地管理組合風險,從而獲得超越傳統寬基指數的收益。

三、一般性量化基金

聰明貝塔指數基金的策略看似複雜,其實和我們自己做投資的理念是一致的,只是選擇了不同的“因子”偏好。我們想市場是一個海洋,大而多變,我們選擇策略在加強一個方面的同時必須在其他方面弱化,即策略一定需要在適合它的市場環境中才能發揮作用,而這個市場環境是不能提前預知的。

策略的本質是邏輯,我們關注策略一定要清楚它為什麼能發揮作用,策略的有效性也是在較長的時間區間才能發揮,沒有完美的策略,策略的本質就是取捨,每個投資人都要選擇自己偏好的,適合自己的策略。但是有的策略如果在邏輯上講不通或者在回測數據上一塌糊塗,這就是我們需要回避的。策略有好的,但是沒有最好的,有壞的,避開壞的就行了。

策略通過風險因子的選擇劃定了自己的有效區間和其他風險因子的暴露,比如在最常見的動量、成長和價值三因子中,本質上講選擇三因子中任何一個,三種策略選出的股票大部分是重合的,好的公司有不同的統計特徵,從統計特徵出發去找公司,在集合體內的統計特徵回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策略一定意味著取捨,沒有最好的策略,只有好策略和懷策略。

我們從寬基指數延伸到了聰明貝塔策略指數基金,現在我們把這部分繼續放大,就走到了量化策略基金了,這也是被動基金,區別是指數規則由基金經理制定,比如神奇公式、紅利基金、養老產業等等。

這三類基金的一攬子可選標的極大豐富了我們的投資品種,同時具備寬基指數的基本特點,使得我們可以像炒股一樣炒基金,利用絕對估值法估值後進行搭配和操作。

這個炒基金和炒股是一樣的思路和策略,區別僅僅是我們對比了基於標的的風險,策略風險和市場風險還是存在的,當然我們的收益也來源於策略和市場本身。

在我們選擇具體標的的時候,在熟悉邏輯的基礎上,對於標的內的成分股組合應該有個瞭解,比如上證50AH這隻基金,它和上證50的成分股就是相同的,只是在AH市場進行了優化選擇,那麼我們在組建自己的一攬子基金組合的時候就要避免同時納入,因為相關性太強了。

行業基金也是我們的一個重要標的來源,比如食品飲料、醫藥、券商等等。

寬基指數基金、聰明貝塔指數基金、策略基金和行業基金,組成的一個大的被動基金池子,我們在裡面做主動投資,再選擇合適的策略,收益就會超越一般的單衣持基。


貧民窟的大富翁


選基金主要是選基金經理。前幾天打車的時候,司機師傅很逗,說:“一看你就像炒股的,介紹點經驗吧”。我不知道為啥我看起來像炒股的,不過,還是和他聊了會。我發現他沒有基本的常識,我交代了兩句話:(1)身邊的人都說股市好,尤其是還勸你炒股的時候,就要做好離開的準備;人人都說股市不好了,就要準備進場。(2)買的公司,做的業務要能看懂,自己要覺得社會正在用得著,今後更加用得著,不要買聽不懂的公司。

後來,快下車了,又聊起基金,我說:要買工作經驗10年左右的基金經理的基金。太老的基金經理可能跟不上形勢了,太年輕的基金經理,可能還需要向市場交學費。

自從2007年進入廣發基金以來,我們觀察這個行業,是非常殘酷的。基金經理都要被市場教訓,投資理念才會逐漸走向成熟。沒有哪個基金經理僅僅靠聰明就能成為常勝將軍的。拿新財富第一屆策略分析師第一名的那位基金經理來說,2010年陷入格林美,2015年陷入樂視,兩次都是導致公司基金、公司同事、公司客戶損失慘重。我對這位基金經理的評價是:知識老化,缺乏制度約束。

可見,除了基金經理,公司的整體投資決策和風險控制非常重要。有一個朋友說:“你對股市的每一次高點判斷都那麼準確,你看空的時候就應該禁止基金經理做任何交易”。這個說法其實不對。我個人對股市的判斷,也是在與公司基金經理反覆討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基金公司,有兩點至關重要:一是營造好的討論氛圍,二是嚴肅的風控。

如何選擇好基金?有以下三個標準很重要: (1)公司好,公司要有好的研究與投資的討論氛圍,要有嚴肅的風險控制制度。

(2)基金經理好,10年左右工作經驗最佳。

正是基於以上判斷,我在管理中閱資本時,非常注重公司投資與研究部門的討論氛圍,非常重視風控制度的建設。團隊建設上,4位核心投資經理,都有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新招聘的分析師,都有著良好的教育和工作背景。


孫建波


對於我們散戶來講想獲得比較好的收益我喜歡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巴菲特不止一次推薦指數型基金,我實驗過確實不錯,我去年買的300指基為我嫌了30%。指基的優勢是機器選股,費用低,暴漲暴跌,跌的多我們可以多買些份額,漲的多賺錢了,大盤走不動了,就賣它,非常省事,而且賺錢也簡單。首推30o指基,500指基。中小創正在底部建倉呢,主力正在買入,你敢買嗎?分批買入,不要滿倉殺入,因為市場是個精神病狀況,不是過分漲就是跌過頭。機會就在這裡,高位少買,低位多買,耐心持有,錢就慢慢來了。


wyb燕子


這本身是個偽問題。類似於“我是一個畢業生,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好?”或者“我今年考大學,讀什麼專業好”。如果你連自己要問什麼都不肯花功夫想清楚,沒有什麼樣的答案能真正幫到你。你 ask bullshit, get bullshit only.

如果一定要回答,最好的答案大概是 “買什麼都無所謂,你高興就好了。”


行歌兒


我來回答。本人2007年開始買基金,在滬指上最高點6124之前買的,一直到現在,經歷了多輪牛熊更迭,一直活到現在,還好好的!😝😝😝那麼如何選一隻好的基金呢?聽我一步步說來,純手寫。

第一,認清自己的風險承受力。閒錢多年輕的,是風險承受力較強的,可選股票型的;拖家帶口的承受力稍弱點,可選混合型和平衡型的;年齡大的承受力最差,可選保本型和貨幣型的。

第二,要分清股市是什麼行情,是大盤股行情,就選投資大盤股、滬深300的基金,名字中都帶有“大盤”、“價值”、“藍籌”等;如果是小盤股行情,就買投資創業板的基金,名字中都帶有“成長”、“創業”、“新興”等。

第三,看排行榜,不能只看短期的,要結合牛熊趨勢,看近一年、近兩年,甚至三年的排行,只要在前三分之一位置就算好基金。專業人員會看基金的最大回撤,就是在下跌行情中,最大下跌多少,與同類型比較,下跌少當然是好基了。

第四,看基金經理,這個是關鍵,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因為我們是把錢交給了他,他的能力決定我們的收益。怎麼選呢,就看他管理了幾隻基,他接手以來收益率多少,說白了就是看歷史業績。雖然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但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通過以上四步,逐步縮小範圍,最後選定自己中意的基金。但如果要投資基金,最好選3-5只進行組合,降低風險,關於基金組合的選擇下次再講!


最愛一笑而過V


什麼算是最佳基金?

問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什麼樣的基金算是最佳。

收益率最高?

我們看下今年以來收益最高的前十支基金,收益率最高是廣發創新41.9%,收益最低是銀華領先23.8%。那是不是代表,廣發創新就比銀華領先更佳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我們來進一步對比這兩支基金的具體數據。


我們一眼就能看得出,廣發是2016年下半年才成立的次新基金,主要的業績也是在2017年下半年才取得的。

銀華作為一支成立了5年的基金,整體表現是比較穩定的,整體風控能力不錯,也可以獲取到絕對收益。

問題來了,你能保證每次投資,都能買到廣發這樣的?畢竟每年排名前十的基金幾乎都會換一遍。如果你有這樣的捕捉能力,別買基金了,去選股票,收益更快。

對於我而言,能持續穩定的獲得收益的才算最佳基金。因此,投資者,在考慮收益的時候,要想清楚,你追求的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收益。

最佳基金合適自己嗎?

根據數據,我們總可以找出各方面的數據都很漂亮的基金。我們可以從基金的標準差、夏普比率等方面進行量化分析。這方面可以用到國際權威基金研究網站,晨星網。

我就經常用到晨星下面的兩大功能,各位投資者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如果你想根據自己挑選的基金弄一個組合,你也可以用且慢或智投星,對自己組合歷史收益情況進行模擬,從而判斷自己組合的歷史表現如何,如下圖

說了這麼多,其實找到各方面數據好的最佳基金和組合並不難。難的在於如何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合適自己的基金或組合。

因為風險這個東西,在你沒虧過,肉痛過,你是很難感受到自己的承受點在哪裡的。

包括現在很多智能投顧平臺的測評都太過於粗糙,這並不是一個好事。所以大家在投資的時候千萬要謹慎,因為那是你自己的錢,只有你能為之負責。

結語

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在我看來,你應該把錢分成好幾份。

一大部分(50-70%)是穩定的收益,不能或者說只能發生小幅(小於5%)的虧損。

一部分(10-15%)嘗試分散用於投資股票、基金或基金組合,這是你在形成自己的投資理論前要去交的學費,別想著賺錢就對了。

一部分作為流動資金,用於應對緊急情況。

當然以上的分配比例要根據你的階段,你所有的資產大小調整。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個觀念,沒有最佳的基金,只有合適你的基金,任何其他投資產品也是。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A亞特斯


什麼是好的基金呢?眾口難調,其實適合自己的就是好基金。

我從07年開始投資股票基金,摸爬滾打,虧損過,套牢過。本打算再也不碰基金,太傷心了。

奈何錢放在銀行是貶值的,而且還是想多賺點錢,於是咬咬牙,我開始系統地學習這方面知識,最終專注投資指數基金。

一、為什麼推薦指數基金

大多數主動型基金跑不贏指數基金。

晨星網雙5星(晨星5星級的評價:基金在過去3年和過去5年,收益和風險綜合評分是最好的前10%)的股票基金,一共是17只,其中14只是指數基金, 只有3只是主動股票基金。

對於主動型基金,我是敬而遠之的,之前買過一隻老鼠倉基金,給了我特別深刻的教訓。



估計很多人都買過這隻中郵的老鼠倉基金,因為它的兄弟,是一隻漲幅特別猛的基金,特別搶手。所以它一發行,大家都搶著買,結果卻連連虧損,後來才知道是老鼠倉,真想摔死它。

指數基金還有一個特別大的特點,就是成本更低,成本低,相對來說,收益就更高。否則巴菲特在十年賭約中,也不會這麼篤定自己能贏。

基金的費用主要由申購費、管理費和託管費等等構成。

主動型基金的申購費多在0.15%,指數基金的申購費在0.1-0.12%左右。主動型基金的管理費一般在1.5%,指數基金的管理費在0.5%-1%左右。主動型基金的託管費多在0.25%,指數基金的託管費一般在0.1-0.15%。

指數基金的成本優勢一目瞭然。


二、如何選擇指數基金?

這麼多隻指數基金,要怎麼挑選呢? 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考慮:跟蹤誤差率、基金規模、成立時間和費用。

指數基金複製指數的走勢,所以,跟蹤誤差率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挑選誤差率小於同行平均水平的基金。

如下圖,這隻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率為0.19%,小於同類平均跟蹤誤差率0.20%,誤差率這個指標是達標的。



接著,再篩選出基金公司規模超過1000億,基金規模1億以上,成立時間超過3年,費用越低越好的基金就可以了。

三、注意事項

投資指數基金,要用閒錢,不能使用短期內急用的錢,更不能去借款投資。

要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 如果抱著一夜暴富的心理,那還是不要涉足的好。

基金沒有好壞之分,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懶人基金定投


九月初,支付寶基金收益率35.05%,超過99.95%全國財友。

本來收益率還能再提高的,無奈當時沒有餘糧了啊。

下面我就講一下我是如何取得這樣收益率的。

學習--增強自己的理財知識

理財伴你一生,只有掌握足夠的理財知識,才能在長期的理財投資中獲益。理財知識的獲取途徑有很多,因人而異,我認為讀理財書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推薦幾本我讀過的理財書籍:

《富爸爸窮爸爸》《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財富自由之路》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指數基金投資指南》《聰明的投資者》 《共同基金常識》

這是我的小書架~

基金選擇

基金投資最重要的是選擇一支或幾支好的基金標的,我認為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條件來選擇基金:

(1)查看該基金最近幾年的業績、分紅;與同類型基金比較的優勢,是否跑贏滬深指數;是否抗跌(熊市抗跌,牛市跟漲);業績只是參考,不要唯業績論,基金排名經常變化很大。

(2)查看該基金經理的業績,比如同經理管理的其他基金表現;有無頻繁更換經理(有些基金公司會拿一些爛基金給新人練手);

(3)查看該基金持倉,定投的話,持倉均衡點比較好;持倉股票公司或行業的發展趨勢;

(4)基金規模小於1億元的儘量不選(若基金分為A類、C類,則規模為A類與C類之和);

(5)分析基金成本,就是申購、贖回、託管費率等(定投的一個目的就是降低你的持倉成本);選擇口碑好、業績優的基金公司;

(6)若基金持有期少於一年,建議購買C類的,持有一年以上,購買A類;

(7)初入者可以先挑選幾隻自己選中的基金,每支買幾百塊錢的,持續關注,然後選表現好的買入;

(8)對於基金工具(支付寶、天天基金等)推薦的基金儘量不要買(很坑),買的話,要仔細考察一下;

(9)要形成自己的“基金池”(自選基金),將自己日常得到的、業績好的基金加入自己的基金池,持續觀察;比如說每年的金牛獎基金、排行靠前的基金等。

(10)可以藉助晨星網(或其他)對基金的評級來選擇;

基金買賣

(1)基金理財最重要的一點是選中一(幾)支好的基金標的;初次接觸者,可以根據我上面寫的基金選擇方法,先挑選幾隻自己選中的基金,每支買幾百塊錢的,持續關注,然後選表現好的基金買入(基金標的不適合,要及時更換);

(2)貴在堅持,熊市時,可以加大購買力度,換取更多的基金份額,降低持倉成本;只要基金標的沒問題,可以止盈不止損;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3)學會止盈,止盈很重要,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當然這很難,人性本貪婪,升值了,總想觀望;但投資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可以設置一個比列,比如盈利20%就可以賣出了(建議分批賣出);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定投微笑曲線,近似的說明了基金投資在牛熊市場不同階段該如何買賣。

(4)我買基金到時候,是根據基金的估值來確定每次基金的買入份額,跌的多了,就買的多,少了就買的少(當然還是建議逢低分批買入);就像這樣:

(5)不要追漲(例外情況就是:行情比較好,幾乎每天漲,這樣的話可以分批買入,不要梭哈啊);

(6)禁頻繁交易;投資者整體一定是隻能獲得平均回報,減去它們的成本;被動投資者和指數投資者,由於他們很不活躍,會獲得平均回報,減去非常低的成本;在賺取平均回報的群體中,還剩下一個群體--積極投資者。這個群體會有高額的交易、管理以及顧問費用。因此,積極投資者的高費用成本導致其回報遠遠低於那些被動投資者。這意味著那些“什麼都不知道”的被動投資者一定會勝出。--《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7)關於基金轉換,支付寶上的基金轉換可以提前買入你選擇的基金,說一個技巧,你想用A基金轉換成B基金,可以觀察兩隻基金的今日(最近幾日)估值,當A基金升值而B基金減值時,可以進行轉換。

基金配置

下圖近似展示了不同類型基金收益和風險對比:

我推薦基金配置中要有一定比列的債券基金,以下是我對基金配置的幾點看法:

(1)債券基金是必須配置的,基金隨股市波動小,應急時,可以賣掉;股票型、指數型的基金波動大,有可能在你急用錢時,下跌很大,這時你就只能割肉了(債券基金因為波動小,其實不適合定投,風險低,收益自然也不高);我前段時間急用錢就賣了部分債券基金。

(2)上證50這樣的大盤性指數基金買一隻,然後中小盤類的買一隻,組合一下;

(3)醫療、消費、高科技類型(這幾個行業發展趨勢較好)的行業指數基金可以加強收益,但佔比不用過高;

(4)基金配置幾支就好,不要貪多,也有例外,比如你選中了兩隻與醫療行業的基金表現都很好,你可以將原先買一支基金的錢平均買入兩隻基金,後續觀察兩隻基金的表現(當然我精力比較多,持有的基金數目略多);

(5)基金持倉相關性要低;很多基金的持倉股票是很相似的,有時你為了降低風險買了幾隻基金,卻發現這些基金的業績很相似,同漲同跌,這時你就要檢查好好所選基金的持倉了;

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不需要太多知識、精力,還是很適合初入者的,這裡我講一下定投優勢、定投類型及定投誤區。

定投優勢

①強制儲蓄,幫你存錢,財富積少成多;

②平攤風險和成本;

③長期投資,複利效應;

④門檻低,省時省力,不需花費過多心思;

⑤持續關注理財知識,培養理財意識,提高理財本領(這點很重要,理財是伴你一生的大事);

定投類型

①定期定額;

②定期不定額(越跌越買,在低位多買,高位少買,從而有效的被平攤持倉成本);

③不定期不定額(持續買入平攤成本,通過分析市場走勢,選擇買入點,在低位加大買入量,對於有經驗的人來說,這樣的買入方式比前兩種“無腦定投”在低位買入的更多);

定投誤區

①認為任何基金都適合定投(淨值波動較大的適合);

②認為定投時間“越長越好”(學會止盈);

③看見市場下跌就贖回(逢低分批買入,增加份額才能降低成本);



螞蟻不吃土


小招這裡邀請了理財達人來進行回答。

如何挑選一款好基金?主要考慮兩方面:

1、 從基金產品本身出發

基金產品好不好,收益率一看就知道。一款優質的基金其收益率表現必然優於同類基金,需要注意的是一款基金在短期內收益率表現出色並不代表能夠長期出色,因此選基金還得選長期靠譜的,這裡推薦"4433"法則。

第一個"4":近一年,基金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

第二個"4":近兩年、三年基金業績在同類型基金前四分之一;

第三個"3":近六個月,基金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

第四個"3":近三個月,基金業績排名在同類型基金前三分之一。

基金有收益也有風險,因此單看收益率排行還不全面,還得看看回撤率,如果各個時間段的回撤率高於同類平均,就需要謹慎考慮。

2、 從基金經理角度觀測

主動基金本質上比拼的是基金經理的能力。基金經理是行為人,對於人的研究卻很難有定性的分析,這裡給出幾個參考指標。

投資經驗。不是說投資年限長,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就一定更強,而是投資經驗豐富、經歷過牛熊考驗的基金經理更能從容應對市場的大幅波動。

研判能力。綜合反應基金經理對市場、風格、行業、主題的前瞻性把握能力。

下行波動率。反應基金經理回撤控制能力,下行波動率越小,回撤控制能力越強。

這幾個指標很重,但是作為普通投資者卻很難直接獲得這些數據,這時候就需要借鑑一些基金分析工具。這裡以招商銀行App的摩羯智投為例。

摩羯智投擁有自主選基功能,在綜合考慮產品、基金經理的維度上還增加了基金公司的維度。

在具體的基金產品、基金經理、基金公司三項維度上,摩羯智投支持根據個人需求定製刷選標準,主要的參考指標如下圖:

以上回答來自理財達人,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記得加波關注,點個贊。

招商銀行App


一、定類型

基金分為指數基金、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等,首先定好你要購買的基金類型,手頭的零錢可以選擇餘額寶這樣基於貨幣基金的產品,隨存隨取,比較方便,收益比較穩定但也不高,一般想獲得比較高的收益都是投資股票基金或混合基金,下面我們主要以這兩種基金為例。


二、看排名

現在買基金的渠道很多了,銀行、支付寶都可以買,不管在哪個平臺,一般都是可以看到基金的基本信息的,上千種基金沒必要一個一個看,一般在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裡面選標的就可以了,可以省去很多功夫。天天基金網等平臺可以看到基金一年、三年、五年的業績排名,可以綜合選取同類裡面排名靠前的,晨星評級和各大券商的評級都可以參考。

三、看經理

有的基金三年、五年的業績很出色,但是近期業績不行,可能就是換基金經理了,原來公募基金一個王業偉帶的團隊,業績高出其他基金很多。可以看經理的任職經驗是不是夠足,任期的回報率是否高、在行業內的名氣等等。

四、看持倉

看基金買了哪些股票(如果是其他類型的基金可以看他投了哪些標的),像2015年,很多基金都持倉了陽光電源、歌爾聲學、中國南車等行業龍頭股票,看持倉可以判斷基金的回報情況。

5、定計劃

買基金可以定投,也可以根據需要一次性或多次投資,如果覺得在熊市或者股市橫盤期間,可以定投攤博成本,牛市中前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投資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