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戒毒所健全完善“1234”战时最高勤务模式


五原戒毒所健全完善“1234”战时最高勤务模式


五原戒毒所健全完善“1234”战时最高勤务模式


五原戒毒所健全完善“1234”战时最高勤务模式


五原戒毒所健全完善“1234”战时最高勤务模式


五原戒毒所健全完善“1234”战时最高勤务模式


大疫当前,如何提高政治站位,体现使命担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强制隔离戒毒场所面临的大考。在戒毒管理局督导组的指导下,五原戒毒所克服警力紧张,人员构成多样,化解风险危机,认真贯彻上级部署,积极创新战时机制,极大提升了场所的疫情防控能力,保障了场所安全稳定和主要戒治活动的顺利开展。

主要措施是落实“一个责任”、依靠“两支力量”、严密“三防”举措、力求“四个到位”

“一个责任”:强化所党委、各支部书记、临时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责任,把防控做为当前压倒一切最大的政治任务,采取“一个支部,一块阵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系列党建举措,充分发挥支部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树涌现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民警队伍。36名民警提交请战书,2名同志火线入党。区局为2名民警记三等功,对6名民警嘉奖,对10名民警、职工通报表扬。

“二支队伍”:根据司法部、自治区司法厅、戒毒管理局全面启动战时最高勤务模式命令,经党委组织发动,从2月22日起,106名民警组成7支突击队,自愿继续坚守工作岗位,将进行防控工作进行到底;4名医务人员与五原县疾控中心、五原县人民医院组成联合防疫、联合救治医疗队,与民警一道开展处置突发疫情实战演练,取得初步战果。当前,两支队伍在所党委和防控领导小组领导下,正在合力同心、各司其责,扎实开展安全稳定和疫情防控工作。

做好“三防”: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以防万一

外防输入:

措施一:执行战时最高勤务模式,改变原有的三批两轮运转模式现在的106名民警坚守岗位、一鼓作气、锲而不舍,将防控工作进行到底。目前,在所民警均已连续工作27天以上。

措施二:封闭戒毒所出入道路,非经所长政委批准,任何车辆、人员一律不得进出,生活用品定点、定人、定路线运送至隔离检查点。实行卡点接货、外包装消毒后,由本所洁净车辆运回,运送垃圾车辆消毒、司机测温正常后方可进入,但全程不得下车。

措施三:与五原县城民警住宅小区、社区居委会及乡镇党委政府开展联防联控。教育民警职工农户自觉遵守居住地和本所疫情防控管理制度,与在岗194名民警职工签订诚信承诺书,每日进行流调,确保流调结果真实准确。

内防扩散:

措施一: 严格按时间表开展测温(2小时1次)、防毒、通风每天2次。

措施二:在戒毒人员中开展洗手、通风、消毒、戴口罩“三要素”“四部曲”的学习、评比,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控能力。

措施三:开展八段锦、五禽戏、健身操等适度康复训练,提高免疫力。收看疫情防控节目和亲情电话、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

以防万一:

措施一:建立突发疫情分级处置隔离观察室、隔离观察区、隔离观察楼,打造戒毒所为“一方净土”,戒治管理区为“洁净区”、“洁净警察、洁净戒毒人员”(民警、戒毒人员养成除晚就寝、午休、吃饭、喝水、吃药、洗漱等,一律佩戴口罩的清洁习惯)。

措施二: 制订《疫情防控工作应急处突预案》,并于2月20日开展 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明确了演练目的、所在位置、职责、佩戴装备及处置流程,通过演练发现不足,正在充实完善,以期达到万无一失的目的。

措施三:纳入五原县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一旦发现疑似疫情将由县疾控中心转送专门医院,戒毒所负责押解看护。

“四个到位”:一是责任落实到位。所党委书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与与党委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兼科大队长、场长签订疫情防控暨安全稳定责任状、诚信承诺书和从严从快追责告知书,做到先教后“诛”、防患未然。二是宣传教育到位。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宣传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消除恐慌情绪;推出系列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形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争先恐后、奋勇向前的工作局面。工作落实到位。所防控工作五个小组工作人员各尽所能,指挥、防控、医疗、保障、舆情宣传等各项工作协调推进,且有声有色。保障服务到位。早计划、早安排,善下先手棋,“抢”购回充足的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调剂饭菜品种,优化餐饮服务,争取让大多数民警职工满意;为农工农户联系优质粮油肉菜蛋商户送货上门销售,为农工农户合理调剂土地,提供最新种养殖科技信息,积极组织他们好开展备播工作,为农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搭桥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