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哲學很難向西方推廣?

路在腳下1208


哲學一詞詞源來自西方詞語:Philosophy,意為愛智慧,求真理。所以西方自蘇格拉底以下的徒子徒孫都遵循一個原則:“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西方哲學是一套不斷髮展的,追求真理的系統化知識庫。其認識對象是真理,並由此發展出一套成系統的方法論。這是西方哲學這一詞語的定義。漢語哲學一詞由日本哲學之父西周翻譯,嚴格來說這個翻譯本身是不準確的。哲在中國文化裡面是聰明賢能的意思,更多的是指一個人在統治,用人,處世等方面的智慧。你們看看明哲保身這樣的詞就知道了,這與西方的求真理是相去甚遠的。並且中國人沒有西方那種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精神傳統,什麼都是老祖宗的好,敢懷疑老祖宗的就給你扣上欺師滅祖的帽子,培養出來的都是一群不敢懷疑的綿羊。偶爾出一個李贄這樣的,七十歲了還把你弄死在牢房裡。但是,因為中國文化中以前是沒有西方的真理這個概念的,找來找去只有這個詞比較類似,只能勉為其用。某種程度上說,嚴復翻譯為理學其實更接近西方哲學的原意,可惜沒有流行開來。

由於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的這種本源性差異,導致二者雖然都被稱為哲學,但其實是兩套完全不同的思想體系。西方哲學從第一推動力開始,追問萬物的本源,世界的規律,自然界的法則,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則,形成一套專門的邏輯和實證的研究方法。而中國哲學你看從諸子百家到後面存活下來的儒釋道都在講些什麼?個體的修身,心性的修煉,政治的手段,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怎麼搞好一個國家,穩固統治。道家裡面有時候也會有隻言片語探究自然哲學,但都不成體系。只有出世的佛教裡面的一小部分高僧會研究一些唯識的知識。大部分佛道儒的方法也和西方的邏輯和實證完全不同,講究的是直觀的個體的證悟。既然中國哲學跟西方哲學不論是研究對象還是研究手段都完全不在一個頻道,西方哲學怎麼會承認中國哲學呢?這就如同拿古典音樂和說唱音樂進行比較,非要說他們都是一樣的音樂一樣可笑。


微世界


其一,我們要明確中國哲學的流派及其嬗變。

關於中國哲學,它確實不像西方,誕生了那麼多的哲學家,每個哲學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統的理論,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費爾巴哈、尼采、康德,等等,都是閃耀世界文明史的哲學大家。而中國的哲學大家在哪裡?從古代到近代,好像找不到一個專門從事哲學研究的名人,所以,中國的文化裡,哲學領域是缺乏系統總結與全面開掘的旗手的。

但是,這並不表明中國沒有哲學,事實上,中國哲學從先秦開始,就呈現出朝代更迭、鮮花次第的喜人景象。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文化學說異常繁榮,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強調仁、禮和中庸,這些核心思想,雖然一定程度上壓抑了人的個性,但有助於禮儀社會的建立,左右了中國人的心靈達兩千多年,至今不絕。


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清靜無為”,有利於調節人與外界的衝突,追求內心的超脫與自由。

宋代的程朱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固然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但對人性的壓抑更甚。

明代的王陽明就很了不起。他創立的陽明心學,強調“心即是理”,主張“知行合一”,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清代的王夫之等人,在哲學上的貢獻也不小。


其二,我們要明白,中國哲學為什麼很難跨出國門。

中國哲學的根本在哪裡?我以為,就在一直尋求人與外界的和諧。其中的精華所在,就是中庸。用句俗話說,就是適可而止。這就要人控制自己的慾望,學會知足,學會謙讓,學會敬畏。中庸之道讓國人禮讓三分,知足常樂,讓國人左右逢源,逢凶化吉。

可是西方世界的哲學,根本在哪裡呢?我以為,在於渴望對外部世界的征服與佔有,並企圖獲得心靈的救贖。


比如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黑格爾,他的辯證法思想,對後來薩特的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黑格爾對自由主義和人的價值的肯定,為西方國家對世界的擴張與掠奪,提供了理論依據。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裡面的本能理論、人格理論、焦慮理論,都是試圖為人的種種不合理的行為找出其合理性,為世上有罪的人正名。

由上可知,東西方兩個不同世界的哲學思想,是迥然不同的兩個系統,融合的難度極大。中國哲學,誕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浸潤了中國人的性情與民族特色,是直來直去急功近利的西方人所難以理解並接受的。


但是,隨著世界經濟交往與文化交流的深入,隨著各國人民的接觸越來越頻繁,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偉大祖國的復興,古老的東方哲學一定會走出國門,走進世界人民的心中。因為,任何一個民族,都渴望人與世界的和諧,渴望人自己內心的寧靜。


月牙島主1


兩方社會,難以接受中國哲學,第一大因素是語言。由於西方與中國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可以產生互相理解上的困難。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代語言,僅因翻譯就困難重重,既使譯成,也只是個大意,其中的許多概念是西方語言中根本不存在。如果意譯自然失去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精華。所以西方的語言與中國的語言所造成的隔閡以及誤解,自然導致西方社會對於中國哲學傳播與接受的難度。由此而形成的事實是因語言障礙,很難有西方學者從中國哲學的原文中,理解中國哲學思想。第二大因素是,因中西方社會環境與歷史而產生的思維方式的不同。西方哲學的基本在於邏輯的認知,形式邏輯思維關係的基本價值。中國哲學中的邏輯關係與西方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的邏輯關係產生與具體的事物之中,並以萬物的形表看待世界與之思維。這對於西方條理清晰的形式邏輯來說就缺乏思維中一一抽象的形式與結構。這是西方哲學思想認為,中國無哲學的又一理解。第三大因素是,近百餘年西方社會科技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在現代社會所體現出的社會價值認識的優越性。尤其是現代科學思想領域的進步與發展,自然也就屏蔽了中國哲學思想在人文精神上的價值認識。。西方社會因形式邏輯而產生的現代科學,確實體現出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全新趨勢。在此趨勢與現實面前,中國傳統哲學根本無優勢可言,這也自然使西方哲學在世界面前影響力空前,而難以與中國哲學產生互相交流及對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理解。

。。但是,社會是發展的,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空前成就的事實影響下,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的基本價值認識以及所具有的價值優越性,正在逐步得以體現。中國哲學中的基本價值認識也由此而隨之在西方社會產生新的認知。中國哲學中的優勢,也會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而與西方產生新的互相交流。我相信中國哲學思想對於西方社會的影響力會逐漸增加。(畫自寫)。




乾得堂


你自己都沒有弄懂,怎麼推廣呢?你自己那麼鄙視自己,如何推廣呢?

中國只是沒有成系統的哲學,並不是沒有好的哲學。中國最成系統的哲學大概就是《道德經》了,它有一個核心思想,就是逆向思維。有點像相對論,有點像參照物位移關係。看到了善良是因為你的社會有罪惡,如果沒有罪惡,那看到善良也只是看到了日常。《道德經》作為一個相對系統的思維體系,確實也被西方引用學習了。

然而《道德經》並非是唯一有價值的哲學,其實中國很多好的哲學只是一句話,但就憑一句話就已經可以算是大哲學了。很多人認識不到是因為沒有好好思考,沒有褪掉有色眼鏡去看待。所以你自己都不認識,如何推廣?

中國的大哲學,比如敬鬼神而遠之。我一直都說世俗是第一制度,沒有世俗社會這個基礎,什麼都免談。沒有世俗,哪來後來的西方文明?中東沒有世俗就算選舉了也會走向神棍,走向全面宗教化。歐洲文藝復興的本質就是迴歸世俗。敬鬼神而遠之,並沒有否定有神論,它是一種度的哲學,具有科學性。人文真理幾乎都是在拿捏把握一個度,一般情形是不能極致化的,因為宇宙和人體乃至社會都是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規律就是鐘擺式、螺旋式循環往復。所以拿捏把我一個度很重要。

說到天人合一,我估計只要聽見這個詞,大家都會面面相覷。因為這個詞已經被用濫了。說天人合一的人自己搞不清楚,聽的人,尤其知識分子更是會嘲笑。大多數人不僅不懂,還不願意琢磨。其實天人合一也是大哲學。人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孕育造就了你,你的每個細胞,甚至基因都是符合這個自然的。比如基因是螺旋體結構。否則你根本生存不了。依據天人合一完全可以否定移居外星球這件事,因為沒有可能,你適應不了,環境改變,你的肉體無法天人合一。為什麼我們會對一些節奏、旋律有感覺,那就是天人合一,因為宇宙對於人有規律的節奏存在於你體內,當那個頻率出現時它就會共振。黑人節奏感強是因為他祖先是叢林生活,跟野人一般,天人合一很多,自然就能有天生的節奏。黑人在這方面天人合一了,但在別的方面就不同。是不是每個人百分百天人合一呢,肯定不是,但通過修煉可以高度接近天人合一。


國病


哲學方面,影響近代西方社會發展的哲學是實證哲學,用實證哲學來論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說物質決定意識,按照實證主義哲學思想,唯物主義要得到實證主義承認,就必須要通過實踐證明關,哲學的實踐證明就是來自社會調查統計數據,比如去學校調查,如果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各學校同一個班的同學,在校的物質條件是相同的,差別只是家庭的窮和富,調查結果如果是,富家子弟成績好,窮人子弟成績差,一樣富的子弟成績相同,如果調查情況是這樣,就判定唯物主義正確,如果不是這樣,就判定唯物主義錯誤,所以唯物主義的觀點在西方主流哲學界是被判定為錯誤哲學的。同樣是唯物主義哲學,為什麼會得到中國社會認同呢?這是因為,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最喜歡找的原因是,因為別人比自己富,這是一個心理問題,實證哲學重事實,所以西方主流哲學界不認可唯物主義,中國哲學重弱者的心理安慰,所以認可唯物主義,認事實容易得實利,找心理安慰容易得安寧,這是取向問題,不同取向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中國哲學的取向與西方主流哲學認同的取向不同,又怎可能會獲得西方主流哲學認同呢?


龍一歐


為什麼中國哲學很難向西方推廣?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它首先肯定了中國有哲學,然後才能提出這個問題。

關鍵是,中國有哲學麼?本人認為,從嚴格定義上講,中國是沒有哲學的,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將來會不會有就難說了。

《易經》《道德經》《大學》《中庸》以及朱熹的理學、王陽明的心學,能算哲學麼?不能。它們,最多隻能算接近哲學的碎片化思想。因為:

1.哲學是關於天宇世界和社會人生的根本問題的學問,啟蒙人之為人的智慧。上述經典都只是關切”君王”如何統治芸芸眾生的思想學問,離哲學理論還有距離。

2.哲學理論是成體系的,有本體論、主體論和客體論,看看亞里士多德、康德、黑格爾……他們的著作就明白《易經》《道德經》……的侷限性。

3.哲學是文化的根本,會滋生出科學理論,又會推演出神聖的宗教、公權的政治和器物的經濟等社會實踐活動理性發展。中國不爭氣的事實,也證明中國沒有哲學。

好在,哲學與科學沒有國界,是人類的共同智慧財富!其實,宗教與經濟也是應該沒有國界的,而只有政治才有強烈國家認同感。


李華春65436873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涉及多方面原因。先森我沒有否定西方哲學的作用,也沒有盲目崇拜中國哲學,但是我們確確實實應該客觀地看待這一問題,在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比對。為中國哲學正名。


一、最最根本的原因,是對哲學概念的一個模糊。中國以前根本沒有哲學的概念,這個中文詞最早出現於19世紀末,至於學科在中國出現則更晚。用西方的一些標準來界定中國哲學,自然就顯得中國哲學非常弱後——沒有與時俱進、沒有完善的專業名詞等等,“賣相”上不那麼討喜。

中國哲學與各個領域是融在一起的,如政治、文化、家庭教育等,並沒有專門去區分哲學不哲學。所以其實中國哲學沒有像想象中的那麼不被推廣,國外很多專家學者在研究。自己人雖然沒有怎麼關注中國哲學這概念,但是卻融在骨子裡,天天運用,如福禍相依等。

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閉關鎖國後的開放、西方文化滲透、政府執政需求的交織作用,導致人們將晚清政府的錯誤,盲目上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錯誤;將經濟、科技的落後,盲目上升到一切落後的高度,認為中國什麼都落後,什麼都應該要向西方學,才能跟得上時代。在這期間,哲學自然也是被視為落後的。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許多專家學者,都愛說這個老祖宗都已經說過了。不是他們盲目崇拜,是很多東西老祖宗真的都已經說過了,而且幾千年來一直都在實踐。就說辯證法,先森我研究過中國和西方許多書籍,這上面我們的老祖宗真的是專家,也就佛經能夠比擬。而且如果有認真研究過中國哲學的,你去看西方哲學書籍,非常好弄懂,甚至還能提出非常多質疑。

三、中國哲學自身的限制。中國哲學講究“一元”,陰陽相生,沒有絕對的對錯。西方主流哲學講究“二分”。這二者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適用性。但一旦“分”了,什麼都好解釋了。單就“一體兩面”,西方哲學一個辯證法就說得“清清楚楚”了,中國哲學看這個問題就複雜了,陰陽相生,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非常難懂。

乍一看,西方哲學特別“高級”,講得條理清晰,對錯分明,誰都能懂,很具有指導性。但是因為“分”,所以侷限性也很強。光就有形的手,無形的手,就反反覆覆地提。包括社會主義,到中國也很不好用,實踐來實踐去,發現都是問題,最後把中國哲學融進去,來了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什麼問題都沒有。中國哲學,還有佛經等,因為“一元”,看上去繞來繞去,什麼都沒說清楚,什麼都是廢話,指導了幾千年了依然還是經得起推敲。

四、階段性需求。社會高速發展,各項社會職能在不斷分化、細化,就需要更為細緻的知識、理論。這時,自然是西方哲學“分”的思想要佔主導。等分到了一定階段,合的思想必須出現,那時中國哲學又將佔據主導。

我們就從中醫來看,以前西醫的思想,不對就割不對就清。原先還蠻好用的,立竿見影。到現在這個時代呢?不一定好用了,包括先森我本人在內,得了一堆不是病的“病”,也就是所謂的亞健康。西藥下去,找不到“不對”的東西,自然治不好。慢慢的,“治未病”“平衡”就要出現了。不能說西醫解決不了這件事,但是在這上面,中醫是鼻祖,你看到時候西方會不會向中國來尋求這種“一元”的哲學。


作為一名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先森我希望大家能夠正視本國文化,不要一味地認為都是外國的好,真正找回傳統文化的精華,找回我們的文化自信,找回中國走向世界的立身之本!


初未


中國哲學又不是西方哲學所要求的,喜歡轟轟烈烈,又特別講究辯論的那種不事張楊的哲學。西方人講究論辯,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叔本華、尼采、薩特、黑格爾等西方大哲,哪個不是善於雄辯的哲學家,黃口白牙,都是經過辯論出現的哲學家,哪個都是人間豪傑。比起西方這方面中國人就要自愧不如了,像老子、孔子、孟子等的哲學思想不能夠與西方國家哲學家相提並論,西方哲學可以說是全方位開放的哲學,而中國雖然也存在著某些哲學的成分,但是,中國的傳統觀念告訴人們,中國的哲學是含蓄的,不那麼聲張的哲學,什麼都是忍耐的,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有儒家和法家的口頭鬥爭,其中,無不滲透著中國的哲學思想,那時候也講究辯論,才有後來的‘’焚書坑儒‘’,這難道不是中國也有善於論辯的哲學嗎?什麼時候西方的哲學能夠打破樊籬,衝擊著中國哲學思想,那是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後的事情,馬克思的哲學理論,可以說中國能夠成功,是這個理論充滿著很多符合中國理論,比如說他的‘’三觀‘’理論,他的辯證法思想,他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思想,他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理論,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理論,所以,毛主席說,‘’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的思想理論的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就是說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就是在中國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同樣是來自西方國家哲學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被中國共產黨所掌握與運用,並且,使中國革命和建設一步步獲得成功,今天能夠也西方發達國家相媲美,可以這樣說,中國革命和建設能夠如此,都是馬克思主義賦予中國的哲學思想的結果。同樣是西方的思想,在東方大國是最好的實踐意義,終於使這個東方大國取得最大的成功。


6353902879


翻開歷史,打開各類經典,再看一下所有記載,五千年文化裡有過哲學概念嗎?

鼓吹半部就能治天下的《論語》《四書五經》《孔孟中庸》等一些書籍,哪部有哲理成份?全都是無病呻吟,故作玄虛,講一個"術"字罷了?

幾千年未出現哲學大腕?確實令人遺憾,但憑其講的都是各種″術"百變不離其中,又何能誕生哲學和大腕呢?


鑫挺83563181


你幹嘛要向人家推廣?

你的東西若有益有用,若能啟智開慧,那你還要主動的上趕著求人家學?他不學是他的損失,而你卻已得增益,那麼你咋還比他著急?那是你兒子麼?哪家哲言告訴你明珠要暗投的?

道不同,那就不要相與謀,話不投機那就聊聊天氣就得。非要往人家腦袋裡硬灌,你這是把先賢聖哲之言當鴨食麼?你不心疼我都心疼。

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初噬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上趕著求人家學習自己嘔心瀝血的心得的,只有父母師長。除此之外,就連朋友兄弟很多時候也只能點到即止,更遑論推心置腹。那些素昧平生卻一門心思要你“學習”的,要麼是教職人員或狂教徒,要麼是在詐騙,橫豎人家不是白乾,必有利益隱藏於其中。可以確定的是,沒有人會無條件的增益其他平白無故之人的“智慧”,他們巴不得所有人都比他們自己更愚蠢呢,否則還怎麼通過製造恐懼來獲取“服從”和財富呢?

再強調一次,普遍意義上,這世上只有父母師長才會無條件的希望自己的子女或學生更智慧更有能力;其他人的“智慧大力丸”,必有他求!

所以,你要傳給誰?你兒女教好了沒?你學生學好了沒?

——無陳詞濫調,無不知所云,無酸腐雞湯,無繽紛喧囂,唯有一點赤誠真意,一點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輕落玉指點贊、高抬貴手轉發;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見,請評論中不吝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