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如果說要在美國挑一個最能代表美國精神的地方,那一定是麻省和波士頓。波士頓也是美國曆史最久的的城市之一,在登陸殖民、反抗獨立、工業製造、信息化轉型等各個大時代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波士頓

從“五月花”號帆船載著嚮往自由的第一批英國清教徒著陸;到作為最初的13個殖民地之一,麻省在萊剋星頓打響了獨立自由的第一槍,成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先聲;再到為了平等人權發起的黑人運動和為了同志愛的自由而同性婚姻合法,波士頓一直作為美國的先鋒走在最前面。

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五月花號並非從英國移民駛往北美的第一艘船隻,但卻是英國移民駛往北美的一艘最著名的

波士頓的城市起源來自於一群宗教徒為傳播信仰而慢慢修建而成的,最初的統治者約翰·溫斯羅普認為波士頓與上帝之間存在著特別的契約。

教徒們認為,教育是“與反基督徒王國相抗衡的堡壘”上最為重要的一塊磚

因此從城市建立伊始,教徒們就在道德規範上大下文章,將波士頓塑造成為一個極端穩定、結構良好的社會。波士頓拉丁學校、哈佛大學的成立就是最好的見證,直到今天,努力工作、道德正直、重視教育仍然是波士頓文化的一部分

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約翰·溫斯羅普,馬薩諸塞灣殖民地總督,1629年領導該組織建立波士頓殖民地

波士頓的人力資本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座城市以及它所在的地區幾乎沒有什麼可供出口的東西。

波士頓的氣候與英格蘭本土非常相似,兩地產品的互補性較差;因此,波士頓無法以更加便宜的價格向英格蘭提供產品。然而,波士頓人卻需要購買歐洲生產的商品,如槍支和《聖經》。

早期,波士頓實施了一個殖民地時期的龐氏騙局:第一批移民向後來的移民出售基本的生活用品,如食品和衣服。像約翰·哈佛本人一樣,後來的移民都是帶著錢過來的。

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1637年當時的歐洲移民總督約翰·溫思羅普宣佈的第一個感恩節

龐氏騙局的問題是,它們需要不停的指數式增長。但是,當英國內戰在這個古老的國家誕生了清教徒聯邦時,波士頓的增長陷入了停頓。

1647年,一場饑荒襲擊了盛產蔗糖的西印度群島殖民地。殖民者派船到北方去尋找糧食,其中一條船闖進了波士頓港口。它開創了一種三邊貿易(南方殖民地-波士頓-舊世界),讓波士頓人在殖民地時期大發了一筆橫財。

然而,波士頓在這種三邊貿易中的先發優勢並未長期地持續下去。紐約擁有一條更好的河流,也更加靠近南方;費城周圍都是肥沃的農田。波士頓再次遇到了困難,並隨後在19世紀初再次重新發現了自己。

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造船技術的進步讓紐約成為了橫跨大西洋旅行的中樞,它同樣也為波士頓的船員們建立一個全球性的貿易網絡提供了便利。

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紐約比波士頓更加靠近南方

從波士頓出發,整個航線將縮短、航行速度也更快,而且多年的航海事業,波士頓積累了一群經驗豐富的遠航水手和商人,這一切都將波士頓再一次推向新的高潮,他們在遠至中國和南非的許多地方建立了貿易網絡。

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殖民地時期的造船業:波士頓曾是造船業重鎮

自此大航海時代,波士頓的城市發展在良好的航運基礎上開展而來,隨後大批愛爾蘭人和意大利人遠渡大西洋至此,並且成為了“新波士頓人”重要的組成。

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約翰·肯尼迪,出生於美國馬塞諸塞州,美國政治家、軍人,第35任美國總統

眾所周知的肯尼迪家族就是這群人的傑出代表,波士頓也成了愛爾蘭人最重要的定居點。在描寫這一時代的作品中,電影《布魯克林》就是講述一名愛爾蘭姑娘遠渡重洋,在新天地進行闖蕩的經歷。

波士頓的移民潮 竟然因為一場龐氏騙局

《布魯克林》講述愛爾蘭姑娘艾莉絲來到美國,希望可以闖出一片天地,最後不得不在現實面前對故鄉和異鄉之間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