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南宫:3000公里与30公里的等距 (曾经的驻藏连长,如今的抗疫文职)

曾经的他,是武警西藏自治区某防暴装甲大队的一名中队长,是无数坚守在西藏边陲保家卫国的普通军人之一。艰苦环境锻造了他刚毅的品格和顽强的作风。2018年5月,李宗阳的女儿呱呱坠地,可他没有去亲眼见证、亲身体验那一刻的幸福和喜悦,更没有用过一天时间来陪伴怀胎九月的妻子。抗震救援、防爆演练、比武考核的每一个“战场”上,都有他带领中队全体官兵流下的辛勤汗水。

河北南宫:3000公里与30公里的等距 (曾经的驻藏连长,如今的抗疫文职)

河北南宫:3000公里与30公里的等距 (曾经的驻藏连长,如今的抗疫文职)

如今的他,是邢台军分区某人武部一名现役转改的文职人员,是众多响应军队改革大潮转身“第二战场”的普通一员。2020年1月,他风尘仆仆地来单位报到,脸上还挂着长途奔波的疲惫和高原人独有的面色。至此,他和亲人的距离从3000公里缩短到了30公里。

河北南宫:3000公里与30公里的等距 (曾经的驻藏连长,如今的抗疫文职)

本该是和亲人团聚的日子,但疫情突发,硝烟四起,抗击疫情的号角已然吹响。内心强烈的使命感召唤着他,“我当过连长,参加过抢险救灾,抗疫当前应该有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今后还长着呢”,他掷地有声、主动请缨。他才刚刚报到,还没有正式落编,组织上给他的假期也才休了两天。但他坚定毅然,再一次以“军人担当”融入战“疫”前线。


河北南宫:3000公里与30公里的等距 (曾经的驻藏连长,如今的抗疫文职)

大年初一至今,将近30天里,他没有休息过一天、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个白天他穿梭在卡点、社区,组织民兵骨干持续开展抗疫宣传、卡点值守、入户摸排。疫情形势最严峻的一周之内,他带领6名民兵训练基地职工,对滨河家园小区660余住户进行了3轮拉网式排查。无数次上楼下楼,一天下来腰酸腿疼、疲惫不堪。“咱们累点不怕,底数摸清了、群众心安了才重要”、“疫情容不得丝毫马虎,必须确保不漏一户”,6名职工在他的感召下,没有一个掉队。白天忙碌一整天,晚上回到单位,他还要向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上报摸排数据。在电脑前录入、整理、分析、上报、更新……一遍又一遍,每天几乎要忙到半夜一两点钟。

河北南宫:3000公里与30公里的等距 (曾经的驻藏连长,如今的抗疫文职)

“爸爸,你在哪里呀?”、“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呀?”。每天忙碌之余,李宗阳总要拿起手机听一听女儿稚嫩的声音,看一看妻子关爱和鼓励的眼神,每每这一时刻,他一天所有忙碌下的疲惫全然散尽。3000公里变成了30公里,近在咫尺的距离,依然难圆团聚梦。

疫情当前,祖国大地上,像李宗阳这样难圆团聚梦的抗疫勇士还有千千万,他们和李宗阳一样,是爱国情怀给予的力量,是使命担当铸就的忠诚。

撰稿人:南宫市人武部 王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