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德军兵临城下,苏联为何敢于红场阅兵?德军又为何没有空袭?


百万德军兵临城下,苏联为何敢于红场阅兵?德军又为何没有空袭?

▇1941年11月7日的阅兵式上,苏联元帅布琼尼骑兵检阅部队。

1941年11月7日,数万名苏联红军在莫斯科红场参加了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纪念阅兵。在阅兵结束之后,他们将直接从红场前往战场,与德军展开殊死战斗。此时,百万德军距离莫斯科中心仅有30公里。

每年举办的十月革命纪念阅兵可以说是苏联最重要的纪念活动。不过,1941年10月中旬,几乎没人认为这一年的纪念阅兵还能正常举办,不远的地方,德军已冲破苏军的防卫线,正不断逼近莫斯科。

10月15日,斯大林签署命令,决定将苏联政府、最高苏维埃主市区团、各国外交使团等撤出莫斯科。军事机构的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海军人民委员部撤向古比雪夫(现在的萨马拉),总参谋部撤往阿尔扎马斯,甚至斯大林本人也即将在晚些时候撤离。

特务头子贝利亚也奉斯大林之命下达指示,所有不能保卫莫斯科的人都要撤离,迁移轻、重工业工厂、工人、科技科研人员以及大量机关、剧院等。那些无法疏散迁移的工厂、仓库、电力设备等则埋上地雷,一旦德国人临近莫斯科,立即炸毁。

种种迹象表明莫斯科即将被攻陷,这引起了市民们的莫大恐慌,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许多市民带上能带的家财逃离莫斯科,道路上挤满了逃离莫斯科的市民,造成了市内交通拥堵不堪。市内谣传四起,抢劫、偷盗等犯罪横生,多个地方发生火灾。

百万德军兵临城下,苏联为何敢于红场阅兵?德军又为何没有空袭?

▇想要逃离莫斯科的市民将道路和火车站挤得水泄不通。

但很快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发挥强有力的铁腕恢复了市内的秩序。为了稳定民心,10月17日,中央委员会书记发表全国广播:斯大林没有离开莫斯科。10月20日,莫斯科实施戒严,各种制造混乱之人和不法分子都将遭到严惩。同时,斯大林也下令死守莫科斯:一旦德军突破前线,莫斯科守备区将在莫斯科和德国人战斗到底。

百万德军兵临城下,苏联为何敢于红场阅兵?德军又为何没有空袭?

▇阅兵式上红军方队的红军们。

与此同时,斯大林也在苦苦思索为红军和人民注入士气的方法。他需要一个引人注目的公开仪式,让全世界确信他就留在莫斯科。而不久后就是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一年一度的纪念阅兵或许就是最好的办法。通过纪念阅兵,以此向莫斯科、全苏联甚至全世界的人们展示苏联还有战斗力、还能继续战斗的能力。

尽管当时战况紧急,坦克、大炮都堆上了前线阵地,只有步兵可以检阅,但斯大林仍下令开展阅兵准备工作,且在绝对保密之下进行。在此之后,斯大林还征询了很多人的意见,也包括从前线回来汇报战况的朱可夫大将。朱可夫大将给了肯定的答案,他表示,德军前一阶段的作战遭到严重损失,需要时间补充兵力和调整部署,最近几天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需要加强对空防御,以防备德军可能进行的空袭。显然,朱可夫大将的回答坚定了斯大林的决心。

百万德军兵临城下,苏联为何敢于红场阅兵?德军又为何没有空袭?

▇阅兵式上东拼西凑的坦克。

为了此次阅兵,莫斯科军区到处拼凑坦克和大炮,凑到了140门大炮、160辆坦克和232辆军车。接受检阅的有28500名红军,大半红军是军官候补生、莫斯科守备队以及最高司令部预备队的步兵、骑兵、炮兵和坦克兵。在绝对保密的要求下,这些部队事先并不知情,得到的解释是通过莫斯科开往前线的途中,向莫斯科市民展示军容,然后就匆匆忙忙展开训练。

红场阅兵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在阅兵当日应对德国空军对红场的空袭。为此,苏联空军决定于11月5日向德国空军基地发起攻击,然后从其他前线召集了550架战斗机,防空部队进行最大限度的警戒态势。在他们的严防死守下,再加上严寒暴雪,11月7日,没有一架敌机到达莫斯科红场。

百万德军兵临城下,苏联为何敢于红场阅兵?德军又为何没有空袭?

▇阅兵后直接开赴前线的红军。

此外,苏联中央委员会还采取了一些史无前例的措施:熄灭了克里姆林宫的灯火(期间曾暂时点亮)和拆除了列宁墓的伪装。

同时,苏联领导层的大半成员和外国的外交官等则参加在古比雪夫举行的阅兵。古比雪夫离莫斯科有1000公里,位于伏尔加河岸,还与哈萨克斯坦接近。万一莫斯科沦陷,这里将成为苏联的临时首都。

1941年11月7日早上8时,寒风凛冽,整个红场上是纹丝不动的红军方队。斯大林出现在已经没有列宁遗体的列宁墓上,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危急的时刻所发表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公开讲话,全世界都向他投来关注的目光。紧接着就是正式的阅兵,各红军方队迈着不怎么整齐却十分坚定的步伐通过列宁墓。他们有很多人将直接奔赴前线,而且一去不还。

百万德军兵临城下,苏联为何敢于红场阅兵?德军又为何没有空袭?

▇斯大林在列宁墓上进行重要讲话。

当年的阅兵过程,通过留在莫斯科的苏联与外国记者进行了大范围报告。退伍老兵谢尔盖·科罗丁如此回忆:"我当时在加里宁(现在的特维尔)的家里收听红场阅兵的广播。红场阅兵的消息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感到极为振奋。当时,我才17岁,之后我也奔赴前线。"

1941年之后,直至战争结束,莫斯科没有再举办阅兵。苏联红军再次在红场行进是到了1945年6月24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阅兵之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