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祿,清帝國末期一隻凶狠的鷹隼(一)

說到晚清的歷史,避不開慈禧,而說到慈禧,又不能不說到榮祿。榮祿一生追隨慈禧,陰險狡猾,詭計多端,是清帝國末期一隻兇狠的鷹隼。

榮祿,清帝國末期一隻兇狠的鷹隼(一)

辛酉政變為慈禧立下不世之功

榮祿生於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字仲華,姓瓜爾佳氏,滿族正白旗人,與慈禧太后有姻親關係,雖然榮祿僅比慈禧小一歲,但按照輩份,榮祿還是慈禧的內侄,這也是慈禧放心榮祿的原因之一。加上榮祿善於謀權,死心塌地為維護慈禧的統治。榮祿受到慈禧的寵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實榮祿的仕途之初並不順利,他真正發跡是在辛酉政變前後。咸豐十年(公元1862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皇帝避禍於熱河,榮祿跟隨護駕,意外有了接近慈禧的機會。榮祿擔任神機營翼長,忠實可靠,吃苦耐勞,敬業守職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慈禧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覺得這位內侄雖然年紀不大,但敬業守職,忠實可靠,心中就有了幾分好感。咸豐十一年七月,咸豐帝在熱河駕崩,年僅5歲的同治帝繼位。

此時風雲湧起,肅順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與慈禧皇太后兩大集團的鬥爭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榮祿選擇站隊在慈禧一邊,他不時向慈禧提供對手內幕,提議慈禧先下手為強以絕後患。慈禧採納了榮祿的意見,急召仍在北京的奕訢來熱河商量對策。此時八大臣也收到消息,極力阻擋奕訢見慈禧。電視劇裡才會發生的劇本出現了,榮祿想了個辦法,讓奕訢男扮女裝,混進宮裡見了慈禧。慈禧在返回北京的途中,榮祿全權負責保護兩宮太后的安全,凡是外面送來的食物,他都要親自檢查試食無異後,才送到兩宮太后手中。榮祿護送兩宮太后回到北京以後,也參加了辛酉政變,為兩宮太后奪回了大權。不僅如此,他還出面四處活動,遊說大小官吏支持慈禧垂簾聽政。所以說,慈禧太后能取得辛酉政變的勝利,坐穩清廷江山數十年,榮祿是立了汗馬功勞的。

榮祿,清帝國末期一隻兇狠的鷹隼(一)

再次支持慈禧垂簾聽政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同治帝載淳病死(野史說是花柳)。他沒有留下子嗣,但孝哲皇后卻身懷六甲。只要孝哲皇后生下的是一個男孩,那慈禧的太后地位就保不住,垂簾聽政的一切權力就得讓給孝哲皇后。慈禧是政治鬥爭中老手,如果要繼續垂簾聽政,最好的辦法就是立一個與同治輩分相同的載字輩侄子來繼承帝位。她立即召見了榮祿、奕訢等心腹大臣商議立嗣之事。奕訢說:“現在皇后有孕,倘生下的是個皇子,自應立嗣,若生的是女,再議不遲。”慈禧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豈能等到皇子誕生?”奕訢又道:“按承襲次序,可立溥倫為嗣。”慈禧直白的說:“溥倫族系太遠,不應嗣立。據我的意思,醇王奕譞之子載湉最為合適,此事就這樣定了,不必再議。”

這位載湉就是後來的光緒帝。他是慈禧親妹妹兒子,也就是慈禧的親侄。一個年僅4歲,根本不能親政,慈禧又可以繼續垂簾聽政了。而此時榮祿親自率領禁兵層層防布,嚴加守衛,以防發生皇親大臣反對而遭不測。眾親王大臣見宮廷內外侍衛森嚴,兵戈閃眼,哪個敢提著腦袋跟慈禧懟?所以只得依了慈禧。那位才做寡婦的孝哲皇后,聽到這個消息,自只絕無生還的機會,也就含恨金自殺了。慈禧再次垂簾聽政,榮祿絕對是出了大力的,為了獎賞榮祿,慈禧命榮祿擔任了“以內務府大臣與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同被顧命”,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榮祿由步軍統領拜工部尚書,負責統管京城軍隊,權傾一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