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种提问方式,帮孩子养成反省习惯,孩子将会自我纠正错误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头疼的问题大概就是孩子不听话了。

其实,教育说白了就是如何让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然后做出改变。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也就没有这么多教育问题,父母也就不用为如何教育孩子而发愁了。

但是不幸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要对自己负责,如果他们的思想与父母的建议相违背时,他们必然会首先遵从自己的个人意愿,这也就使得孩子不听话成为一种常态,是不可避免的。

而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有的运用父母权力,或者直接上手,批评打骂孩子,逼迫孩子听自己的。父母们可能也想跟孩子讲道理,只是没有沟通技巧,在教育孩子时更多的沦于说教,而孩子又听不进去,结果孩子怎么说都不听,所以只能采用暴力手段逼迫孩子听他们的了。

确实,对于绝大多数的父母来说,教育是一门高难度的技术活,它需要父母精通儿童心理、沟通技巧。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父母来说,这很难做到,因此他们就只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了,批评打骂孩子了。

学会这种提问方式,帮孩子养成反省习惯,孩子将会自我纠正错误

那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教育方式,对父母的能力要求比较低,可以达到尊重孩子, 而又不需要父母运用父母权力呢?

有,那就是激发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激发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自我反省是指人们自我觉察,从而发现自己的问题改正错误的能力。

假如人们具备了自我反省能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改正错误。

举个例子。

孩子放学后总是先玩手机再写作业,结果经常搞的很晚。而如果这时父母引导孩子进入自我反省状态。孩子就会反省:作业肯定是要写的,如果先写完再玩可以更放松,也就不用再熬夜做作业。孩子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就会更努力的去解决这个问题。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了:这种道理孩子都懂,我们都给他讲了N遍了,一点都不管用。

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和跟孩子讲道理是不一样的。

讲道理其实是一种控制,是父母期望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控制孩子,它其实也是父母权力的一种,只不过显得稍微尊重平等罢了。有控制就会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让人反感。当人有反感情绪的时候,无论别人说的再对,再正确,我们也不想去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讲了很多孩子都懂的大道理,他们就是不做的原因。

学会这种提问方式,帮孩子养成反省习惯,孩子将会自我纠正错误

而自我反省就不一样了,自我反省是引导人摒弃情绪控制,重新恢复理智,从而判断当下行为是否恰当。

尽管很多时候孩子道理都懂,但是大多数的时候他们都被情绪所控制,本能追逐眼前的快乐。因此即使他们懂得道理,他们也会会选择性的忽略或者逃避我们的理智思想,先满足眼前的快感再说。事实上,种问题不仅孩子有,我们成人也一样有这样的问题。

比如父母生气的时候,忍不住打了孩子,然后又后悔,这其实也是父母被自己的情绪所控制,而失去了理智。如果父母这时候能自我反省,他绝对不会去打孩子,要不然过后他也不会后悔了。进行了自我发型的父母就会采用更加合理的教育方式。

所以,一旦我们引导孩子进入了自我反省,让他们摒弃掉情绪的干扰,他们运用理智思考当下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最恰当的。在这种理智判断下,他们当然就会去做最正确的行为。

而且,自我反省虽然是我们引导的,但是反省的结果是他们自己得出的,不存在控制逼迫,因此孩子也就不会对结果存在抵抗情绪,他们会更积极的接受结果。

学会这种提问方式,帮孩子养成反省习惯,孩子将会自我纠正错误

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

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其实很简单,只要两步就可以。

首先,创造合适的沟通环境

我们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我们不能在孩子充满怒气的时候跟他沟通,这时孩子本身就对你持排斥状态,你做出的任何行为都会被他视为攻击行为,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抗,无论你的行为是不是友善的。所以,在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时,孩子的情绪很重要。

我们不需要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有多好,但是至少对父母不排斥。当然,孩子与父母沟通时情绪越好,越有利于引导。

其次,恰当的提问方式

引导孩子反省,其实就是引导孩子思考当前的行为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行为方式。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提问,引发孩子的自我思考。

但是孩子因为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并不能很清晰的判断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如果问开放性问题的话,孩子可能因为知识经验的不足,无法给我们正确的答案。

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各种小动作,心不在焉的。这时父母问“你觉得你现在的作业状态合适吗?”孩子可能就会回答:“很合适啊!”结果父母把自己气得吐血。

父母应该问一些封闭性的问题,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

比如上面的作业问题,父母可以这样问孩子:“我们做一件事,有2种不同的选择:一是我们选择勤奋努力,麻麻利利的快点完成,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去玩或者作别的;二是磨磨唧唧的,本来10分钟的活结果用了一个小时,你喜欢哪种方式?”孩子就会思考了,很明显,任何人都会选择第一种。我们这时可以再问孩子第二个问题“那你现在作业采用的时哪种方式呢?”孩子自然就会反省自己的行为,发现自己的问题。

学会这种提问方式,帮孩子养成反省习惯,孩子将会自我纠正错误

自我反省的意义

引导孩子自我反省,不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而是为了帮孩子建立一种自我反省的习惯,这种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用终生。

一旦孩子养成了自我反省的习惯,就相当于给孩子按上了自动导航仪,即使父母不教育他们,他们也会不断的反省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从而自动自发的向着正确方向发展,这也是孩子受用终生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