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思念家鄉的詩詞?

___小二_


1.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4.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秋思》

5.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渡漢江》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三首》

7.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8.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李覯《鄉思》

9.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韋應物《聞雁》

10.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11.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未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12.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袁凱《京師得家書》

13.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梅堯臣《蘇幕遮·草》

14.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高適《除夜作》

15.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來。

——何遜《邊城思》

16.一去隔絕國,思歸但長嗟。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

——李白《千里思》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1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9.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髮。

——李白《江南春懷》

20.芳草已雲暮,故人殊未來。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迴。

——韋莊《章臺夜思》










詩河詞海


思鄉懷人的詩詞很多,詩人、詞人們或以錦書、月亮、秋風、鴻雁、梧桐等等物象來表達內心濃烈的思念之情與極致的相思之苦,以此慰藉排遣內心的情愁,或以思鄉懷人的詩詞來表達內心的寂寞。

在不勝枚舉的思鄉懷人詩詞裡,最有名的當屬李白寫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當中秋月圓之時,漂泊在外的遊子們都會吟誦起李白寫的這首詩,以此來表達自己對家鄉對父母對兄弟姐妹以及戀人的想念之情,去回味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當然,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最喜歡的當屬邊塞詩人高適寫的《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在這首詩中,我讀到的是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哀慼,讀到的是他孤旅途中的愁緒與難過,他心中的思鄉情緒無人訴說也不想去訴說,唯有寫詩來排遣積鬱心中洶湧的思鄉情緒。

想來在外漂泊的遊子最怕過節,因為別人家張燈結綵,唯獨自己煢煢孑立落單一人,喜與悲的強烈對比讓人難以嚥下漂泊的孤獨。

這首詩的背景是除夕節,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作者想到的不是慶祝新年的到來,而是他一人漂泊在外,沒有親戚朋友的陪伴,只有在悽清的旅館中顧影自憐,在這種情景之下難免心中悵然,便以守歲的歡樂襯托內心的孤獨,以旅館、寒燈來彰顯環境的清冷,以此表達內心的思鄉情緒無比濃烈。

詩人王建寫“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你看,在每一首思鄉詩詞中,詩人或詞人們總會拿意象來襯托情緒,總會“口是心非”,看似寫別人思念家鄉,其實是自己,只是寫作手法委婉蘊藉而已。


安小念說情感


唐朝詩人張籍的《秋思》是著名的思念故鄉和親人的好詩。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詩的意思是:秋天到了,洛陽城颳起了秋風,想寫一封家信給家裡,要說的話很多很多,恐怕匆忙中沒有把要說的話寫完,捎信的人要走了,我又叫他停下,再次打開信封看看還有什麼沒寫。

第一句中的秋風的涼意引發作者思鄉之情,第二句的“意萬重“表現出詩人有千言萬語要講但不知從何講起的複雜心理活動。終於寫好了信封好給送信人,送信人就動步走時,又趕快叫他停下,第三句中的“復恐“和第四句中的“又開封“表現出作者的擔憂內心和慎重行動。

這首詩並未直接寫他想念故鄉和親人的情意,而是巧妙運用準確詞語寫他寫信前後的內心活動和言行的細節,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對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張籍,(約公元766一一830年),字文昌,安徽和縣鳥江鎮人,為韓愈的大弟子,善樂府詩。受韓愈推薦在京城任國子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等官職。《秋思》是他為宦時所作。宋朝有手工刻印本《張文昌文集》,收錄他的詩共317首。


存銘歲月1


寫故鄉的詩句太多了,今天我跟大家一盤佳餚:《避地復歸故鄉》出自宋代詩人葛立方。其詩云:二老堂邊花作林,不愁酒竭貰貂金。宗人避世散還聚,才子哦詩絕復尋。莫話衣冠一酸鼻,回思戎虜幾寒心。半墩仙隱吾廬在,人認桃源雞犬音。


同時,我也呈一首我寫的歌詞,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老村莊我的故鄉

作詞:周忠應

一堵堵斑駁的牆

訴說歲月的滄桑

六百年曆史風霜

讓古村美麗開放

孕育希望的地方

成為幸福的方向

有個古老的村莊

張谷英幸福安詳

繁衍生息的地方

是美麗的老村莊

溪邊梳妝的姑娘

她向著青春張望

一條青石板長廊

連著六十條小巷

二百零六個天井

接納雨水與陽光

一個善良的屋場

人人都有好心腸

幸福夢想在飛翔

老村莊我的故鄉


周忠應


翻閱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畫卷,思鄉、鄉愁、旅羈三大情懷無處不在,比比皆是。以景感懷,情景交融,又是文人墨客恆古不變的創作題材。

無論是高適的“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王健的“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賀知章的“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還是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更有名的還有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現代隨著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問世,使多少旅居海外的遊子黯然傷神……這些千古傳頌,耳聞能祥的錦繡文章,我們就不一一列舉,後人只能高山仰止!

正如一位先生說過,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我要說:一萬個人就有一萬種“思鄉”情懷。現將自己平日習作呈現給諸位詩友,以饗讀者!敬請文友們雅正!

【七言詩•歸巢】

海北天南憶舊遊,歸巢燕子莫回頭。

魂牽桑梓千秋怨,徒留月桂不鄉愁。

【七言:悼鄉愁·余光中先生】

天涯明月兩地鄉,桑榆情懷幾度涼。

一幀郵戳鑑相思,兩地新娘欲斷腸。

夢景依稀吟吳語,詩意朦朧融秋光。

斯人已去鄉愁在,繡口一開蘊詩香。

【八聲甘州•鄉愁】\u2028

望江濤上往逆輕舟,百舸競爭流。\u2028戀煙波浩渺,雲高天遠,柳浪寒幽。\u2028斷藕香殘花謝,蘆葦蕩清秋。\u2028落日汀楓渡,點點沙鷗。\u2028瑟瑟寒煙西卷,北雁南飛度,孤意難留。\u2028恐驚惆悵客,不可近明樓。\u2028憶故園,關山渺渺,路迢迢,依舊在心頭。\u2028窗前月,故鄉遙遠,一縷離愁。

備註:欽定詞譜,詞林正韻,步柳永譜格











兵法天下


思念故鄉的詩。歷代詩人寫的很多。我認為最好最典型的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五絕小詩。

詩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是詩人在秋天的夜晚,在屋裡看月亮所引起的感受。運用比喻、襯托的手法,表達客居思念故鄉之情。

你看,這首詩沒有新穎奇特的想象,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是用敘述的方法,寫出了遠居外地的思鄉之情。而且韻味含蓄無窮,耐人尋思,吸引讀者。

如此簡單,易懂的美詩,不是最典型的思鄉之詩嗎?




13505349607


古代詩人的作品取材很多,其中詠物,抒情,寫景,思念,送別為最多。

思念裡包括對愛人的思念,對故人的思念,對家鄉的思念。古代寫思想的詩詞有很多,下面就給您例舉幾首。



李白《靜夜思》

毫無疑問,這首五言小詩從古至今,無論男女老少,婦孺皆知,簡單的四句二十個字,就把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描述得清清楚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是少年天才,這首詩是他十七歲的時候寫的。身在外地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家鄉,尤其是每逢節日的時候。就像現在工作在外地的朋友,是不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最想家呢?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張籍《秋思》

這是鄉愁詩,通過敘述寫信前後的心情,表達鄉愁之深。在外地的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時候,想給家裡打個電話,又不知道怎麼說才好?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岑參《逢入京使》

從古到今,最為思鄉的人就是那些守衛在邊疆的士兵,他們對家鄉的思念異於常人,但肩負保衛國家的重任,他們只能將思念放在心底。每一次有家鄉的人到來,即使無法寫信帶回,也要捎幾句話,以報平安。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高適《除夜作》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閤家團聚的時刻,可總會有一些人回不到家鄉與親人團聚,春節時的思鄉是刻骨銘心的。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思鄉的詩詞過於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如王安石《泊船瓜洲》,張九齡《望月懷遠》,崔顥《黃鶴樓》,王之渙《涼州詞》,劉長卿《新年作》,宋之問《渡漢江》等等。


餘夢人


現在網絡發達,可以視頻,語音聊天,隨時隨地給家人報平安,高鐵飛機又那麼發達,生活節奏快。比起古人來的思想之情來,現在真是幸福多了。可見題主是個重感情的人,池魚思故淵,羈鳥戀舊林。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雲幕遮。

鄉愁是生生不熄,從古自今湧動在我們血脈裡的刻骨銘心的想念。無論何時何地都是一種無法拋卻的,如同落葉歸根的情愫,是這樣一種淡淡的如水般的愁緒。

又是這樣的一種愁緒,一個人牽著瘦弱的高頭大馬,伴著將要落下殘陽,獨自一人行走在古道上。看著枯萎的草木,藤蔓纏繞著老樹,上面還有一隻鳴叫的烏鴉。有這樣一種愁緒,一個人迎著朔風,望著南歸的大雁,聽著從塞外傳來的號角聲。看長煙落日,孤零零的一座城池在夜幕降臨的時候顯得越來越悠遠。

有這樣一種愁緒,你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裡,寂寞的角落裡。像個小小船在浩瀚沒有邊界的大海中心飄蕩,喝著苦酒,藉著淒涼的風和雨,思念家鄉櫻桃樹長出紅紅的櫻桃,芭蕉樹又長出了新的綠悠悠的葉子。

你的衣衫上落滿了多少漫天的塵土,你的衣襟上沾滿了多少思鄉的淚水。我不得而 知,漂泊在外那麼多年,心境早已沉澱,唯一惦念的,就遠方的親人。你不用飛黃騰達,也不必達官顯貴,你可以不要金銀珠寶,只要家鄉的一碗酒一抔土,你只要家鄉給你最溫柔的懷抱與安慰,就滿足了。

當初的藤條在風中瑟瑟發抖,終歸也會迴歸自然。落盡葉子的白樺樹立在茫茫的風沙中,終究還是會紮根於大地。黃昏的烏鴉呀,最終消融與灰白的天跡裡,它也許能有最溫暖的家。唯獨你那思鄉的淚水,是悄然落下來。


鄉愁用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來表達就是,王維的《9月9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白也有鄉愁《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水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行舟。

鄉愁是一汪清水,悄悄的向前流淌。不管流向何方,心中總對她魂牽夢縈。剛出來打拼的時候,鄉愁就是一張郵票。靠來往的信件表達對家鄉的掛念,就算你展翅飛得再高,累了的時候你最思念的還是故鄉。小時讀書的時候老是把心緒放在外面的世界,想去看看,連綿起伏的山脈,去看看蜿蜒盤旋的萬里長城。去品讀關山秋月、流連湖光山色。於是掙開了那雙緊緊擁抱著我的故鄉的雙手,背上簡單的行囊。離開家了就是一個人,在異地他鄉流浪漂泊,思念的雨就牽住了我的心底。傍晚獨自站在高樓上,思鄉的惆悵湧上心頭。故鄉的一草一木、母親的呵護,讓我深深不能自已。懷念的時候吸一口空氣,給思緒充氧,好讓她又在家鄉夢境裡流連忘返。


行露書畫


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是詩詞中最普遍的情感。往往這類作品最能打動人心。古人想家鄉了,想家人了,用詩表達一下思情,撫慰自己,寄託情感。不像現代人,想哪哪了,想誰誰了,幾句輕語,秒秒就搞定了。

寫思鄉,李白真是一個聖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光是最能惹起鄉愁的東西了,《靜夜思》裡,李白的思鄉情和惆悵意一起上來,在低頭間,滿心的愁緒上來了。

我一直覺得余光中的鄉愁和李白一樣濃厚,他雖沒寫月光,卻把思鄉情寫得實在沉重。“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讀這樣的詩句,誰的心都軟得跟深秋的柿子一樣。

在唐代崔顥那裡,仙人駕鶴遠去,空留一座黃鶴樓,黃鶴也去了,只留下了芳草和樹木。“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輕風在吹,白雲悠悠,心中湧滿了思鄉之情,“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此情此景誰能不愁不思?

寫思念親人,唐代王維繞不過去。“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佳節,想到遠方的親人,心中不免有一陣陣淒涼。王維十七歲寫出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正因為把人生的缺憾寫實了,而被人們傳唱了一千多年。

同樣是寫思念親人之情,張九齡的《望月懷古》的確是絕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人跌入月夜之中,懷想親人,披衣徘徊,慨嘆“不堪盈手贈,”無奈之中,只有“還寢夢佳期。”

古人寫思念的情真意重,感人至深。今人也寫思念,卻大多沒了儀式感,顯得心勁不如從前。



文蹤旅跡


唐代詩人燦若繁星,能夠留下名字的詩人就已經名傳千古了。今天說的這位詩人只有極少數喜歡唐詩的人聽說過,他的名字叫盧僎(zhuàn)。他的生平我們知道的太少,只知道他是河南臨漳人,曾經當過吏部員外郎。在全唐詩中收錄了他十四首詩。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他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如下:

去國三巴遠,登樓萬里春。

傷心江上客,不是故鄉人。

這首詩的名字叫《南樓望》,是作者客居他鄉時候所作。


詩的第一句是說詩人作者客居三巴,離故鄉千里之遙。三巴,在四川東部,東漢末年,時任益州牧的劉璋置巴郡、巴東、巴西三郡,三郡合稱三巴。

詩的第二句是說,春天,詩人登上了高樓,一眼望去,萬里都是思鄉的愁緒。春天容易讓人產生傷感,這句詩也是詩人內心思想的外在體現。

詩最後兩句是說,自己身處異鄉,正在為思鄉的事情傷心。江上客是詩人的自稱。最後兩句和王璨的《登樓賦》中“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有相似之處。


後人對這首詩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唐詩正聲》中評論:純雅真切,是初唐第一義。而近代的俞陛雲先生評價這首詩:人當客途,已切相思,及登樓四望,雲山新異,更驚身在他鄉,故作者為之詠歎。這首小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是情真意切,感慨萬千,異常動人。如果您也路途在外,對這首詩的理解會更加的真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