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街頭巷尾說歷史,茶餘飯後話三國。

曹操攻佔荊州時,劉表已死,劉琮作為荊州的主人已經選擇了不戰而降,劉備作為依附劉表的賓客,為什麼寧願選擇拋妻棄子也不選擇投降曹操呢?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劉備這一次的選擇是明智的。換作是劉表、劉琮、劉琦都可以投降,唯獨劉備不行,因為曹操這次要殺了他。

一、曹操準備充分、來勢洶洶、志在必得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攻打荊州。這一次曹操是有備而來,而且志在必得。

1、準備充分

曹操為這次攻打荊州足足準備了一年之久。除了穩定大本營,遣使消除西北馬騰的隱患外,光訓練水師就花了半年多的時間。

【三國志記,十三年春正月,公還鄴,作玄武池以肄舟師。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2、覬覦已久、早有所圖

話往前說,其實在這次攻打荊州以前,曹操早就對荊州垂涎三尺了。

曹操曾說,劉表這老小子我早就想收拾他了

我打呂布的時候,這老小子沒幫我。我在跟袁紹相持官渡的時候,他坐山觀虎鬥。袁紹可是他從小一塊撒尿和泥的發小啊,這老小子都見死不救,可見這老小子心裡只想著保全自己。就是一個自守之賊罷了,等我騰出手了再收拾他。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三國志記,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

曹操說這番話的時候大約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以後,也就是剛在官渡打完袁紹不久,準備攻打荊州前的六七年。

3、時機成熟

袁紹已死,袁譚、袁熙、袁尚三公子也已被斬草除根。河北大定,心頭無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終於騰出手了,然而終究沒能收拾了劉表,因為劉表死了。

《三國志》記,【建安十三年,太祖徵表,未至,表病死。】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現在鎮守荊州的是劉表的兒子劉琮、劉琦,和劉表的賓客劉備

二、劉備不顧妻兒逃跑,事出有因

劉備為什麼一得到曹操南下攻打荊州的消息,就置妻兒於不顧馬上逃跑,這裡邊還真是事出有因

1、奸細矇騙,劉琮坑叔

劉表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劉琦,小兒子劉琮。劉表死後,荊州的控制權在蒯越、蔡瑁的把持下落到了劉表的小兒子劉琮的手裡。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其實蒯越和蔡瑁一直和曹操暗中有聯繫,說白了就是曹操在荊州的奸細。曹操還沒攻打,人馬剛到新野,蒯越就力勸劉琮投降。劉琮經過一番權衡,遣使迎接曹操,舉州投降。【三國志記,、嵩及東曹掾傅巽等說琮歸太祖太祖軍到襄陽,琮舉州降。】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劉琮本來是要抵抗一下曹操的,或者想依靠劉備抵擋一下曹操的。結果有一個叫傅巽的部下說:“將軍你覺得你和劉備比誰厲害?”,劉琮很老實地回答說劉備厲害。

傅巽又說:“劉備既然比將軍厲害,劉備如果都抵抗不住曹操,試問將軍能抵擋得住嗎?”,劉琮一想說抵擋不住。

傅巽又說:“假使劉備抵擋住了曹操,請問將軍,那時候劉備還能甘心在將軍手下聽事嗎?”,劉琮聽到這裡就選擇了不戰而降。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劉琮的投降可把他劉皇叔給坑慘了。

因為當時劉備駐守在樊城、劉琮駐守在襄陽、劉琦駐守在夏口。曹操南下荊州到達新野的時候,劉備駐守的樊城離曹操當時人馬所到的地方新野最近,可是劉備卻沒能第一時間得到曹操進攻荊州的消息。因為劉琮暗中投降曹操有意瞞著劉備。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劉琮之所以瞞著他劉皇叔,有三點考慮,一是因為劉備知道肯定不同意他投降,知道了劉備會搞破壞;二是因為他相信劉備抵抗不了曹操,告訴劉備徒勞無功;三是他不願意讓劉備抵抗曹操,這樣不利於他投降曹操後的待遇。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2、事發突然,無從準備,難顧妻兒

有書演義說劉備一遇到生命危急的關頭就上馬就跑,置妻兒老小與不顧,其實是不符合歷實的。劉備當時應該是去襄陽見劉琮,在奔喪劉表的路上,到了宛城才知道曹操打來了,因為事發突然,無從準備,不得不帶著隨從的幾個士兵倉皇向南逃奔。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劉備逃奔途中還路過了劉琮駐守的襄陽城,在城樓下呼叫大侄子開門,劉琮因為已經遣使投降了曹操,就沒有搭理他。

三、落入曹操之手,必死無疑

下面著重講一下,劉備這一次如果投降曹操,曹操為什麼一定會殺他。

1、曹操早有殺劉備的心

《三國志》記曹操曾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據此演繹出了一段精彩的故事,青梅煮酒論英雄。

在曹操的眼裡劉備是英雄,一山尚且不容二虎,天下又豈能容得下二主?從這點看曹操有必殺劉備的心。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另《三國志》記,曹操的謀士郭嘉曾說,【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

雖然當時曹操曹操考慮用人之際,不便殺一士人,而寒天下士人之心,當時雖然沒有殺劉備,但是曹操心裡已經動了殺劉備的心。《三國志-武帝紀》記,【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還有一條更直接的史料,《三國志-武帝紀》曹操曾親口說過,【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

2、劉備背叛過曹操

《蜀書》記,【先主還小沛,複合兵得萬餘人。呂布惡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敗走歸曹公。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劉備被呂布打敗後依附曹操,曹操對劉備禮遇有加,好的跟一個人似的,出去玩坐一個車子,回家聊天坐一張席子上,結果後來劉備竟然玩陰的,弄了個衣帶詔反叛曹操。曹操怎能不氣?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蜀書》記【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事覺,承等皆伏誅。】

衣帶詔的事情東窗事發,董承等人被曹操咔嚓了,劉備在沒被曹操發覺前趕緊顛了,以後就憑藉劉皇叔的漢室宗親身份,舉起了反抗曹操,誅滅曹賊的大旗,誓於曹操不共戴天。

史話三國:劉琮不戰而降,劉備為什麼寧願拋妻棄子也不投降曹操?

綜上兩點您說曹操逮著劉備,能有劉備的好嗎?劉備他又不傻,不跑才怪。

三十六計走為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