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對著幹”,怎麼辦?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隻手”

其實,孩子種種不聽話、對著幹的表現,背後都是失衡的親子關係在作祟。

單方面地用高壓手段,不讓孩子吃零食、玩遊戲、睡懶覺,孩子自然不願意配合。爸媽越是希望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越會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

當爸媽們找到孩子“對著幹”的行為源頭,換一種方式去實踐“親子教育”這件事,就會發現,原來“管教孩子”也可以很輕鬆。教育孩子的過程,從來不是獨角戲,而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場合作。

孩子喜歡“對著幹”,怎麼辦?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隻手”

與孩子“合作”,實現自我管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學生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效果越好。”對父母而言,與其對孩子說教,用家長的威嚴去“管孩子”,不如通過合作的方式,讓孩子實現自我管理。

記得女兒剛上小學的時候,老是丟三落四,我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見起色。每次她不是忘了把水杯帶回家,就是把上課要用的美術工具落在了家裡,爺爺奶奶動不動就成了給孫女跑腿的小工。後來我意識到,這種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教育,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再加上有老人“託底”,她只會更加有恃無恐。於是,我準備了兩招,一方面,我在家“明令禁止”任何人幫女兒送東西去學校,另一方面,我正式通知女兒:“以後你的東西全部歸你管理,你要對你自己負責,我們不會代勞。”

孩子喜歡“對著幹”,怎麼辦?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隻手”

當時,女兒不假思索地答應了。第二天,她準備去上美術班,我在旁邊看著她漫不經心地收拾文具,並沒有出聲。等到了美術教室,她才發現自己沒帶顏料,這才習慣性地看向我,我直接告訴她:“如果這次媽媽幫你回家取了顏料,你下次還是會忘記,所以你得自己想辦法。”

眼看著課程要開始,她硬著頭皮向老師和同學借了工具,勉強上完了課。從那以後,她“忘帶東西”的老毛病好了很多,每次出發前都會反覆檢查,甚至還會時不時提醒我。

家庭教育過程中,要想達到教育目的往往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由父母單方面向孩子灌輸規則,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做”,另一種則是與孩子達成一致,讓孩子明白“我要如何做”。

前者操作簡單,卻會讓孩子喪失了主動決策、自我管理的能力;後者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精力與孩子溝通,但在此過程中形成的習慣、觀念能讓孩子受用一生。

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隻手。”這恰恰是在說,我們對孩子既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也不能事無鉅細、事事都管。用一隻手去推動孩子的自我成長,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孩子喜歡“對著幹”,怎麼辦?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隻手”

真正優秀的孩子,不僅擁有發自內心去熱愛的愛好,也願意為之付出努力,這需要父母在關鍵時刻的督促和推動,也需要孩子自發、持久的熱愛。

當父母和孩子學會合作,這兩者才能結合到一起,讓興趣推動孩子走得更高更遠。

孩子喜歡“對著幹”,怎麼辦?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隻手”

與孩子“合作”,承擔家的責任

對父母來說,家是孩子第一個課堂,也是開啟親子“合作”最好的起點。當孩子真正參與到家庭生活中,從做最簡單的家務開始,學著承擔自己的責任,他們才會逐漸擁有責任感、參與感、歸屬感。

就像在《千與千尋》之中,小女孩迷路後來到湯屋,被迫淪為幹活的苦力。但她並沒有放棄,為了不被變成動物,她拼命工作,靠自己成功營救出父母和白龍。經歷了絕境,小女孩千尋終於明白,在這個世界上,外界的依靠都可能會消失,生活最終只有靠自己。

我們讓孩子參與家庭運轉,恰恰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他們明白最深刻的道理。當孩子親手做飯燒菜,才能體會父母操持每日三餐的辛苦;當他們親身參與勤工儉學,才會明白賺錢養家的不容易;

孩子喜歡“對著幹”,怎麼辦?做母親的,最好只有“一隻手”

只有讓孩子真正動手勞作過,他們才會懂得別人的辛苦和付出,不至於把一切視作理所當然,才會承認,世界並不會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當我們不把孩子只當成無知懵懂的對象,而是一起成長、並肩面對未來的同伴,孩子就能真正成長起來,而這才是家庭中的“合作”最大的意義所在。

其實,家長要實現與孩子的合作,歸根結底是把孩子當成獨立平等的個體去看待。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放下姿態,感受孩子真正的訴求,與孩子在合作中共同成長,實現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