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忽必烈曾率軍打到歐洲,號稱無人能敵,為何卻敗給了日本?

耿彥佳


關於忽必烈遠征日本的失敗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部分

1,自然條件對於忽必烈的束縛和破壞。忽必烈第一次遠征日本選擇在10月份進軍,這完全還是陸戰的思路,選擇在秋收之後,糧草充沛之時進攻。但是海戰之中最重要的就是風信和潮水的配合。日本海北部,尤其在西伯利亞沿岸,11月開始結冰,這就非常不適於登陸作戰。此外就是歷史著名的“神風”事件,基本上神風事件就已經打垮了蒙古軍隊的主幹力量,剩下的軍隊才會在狼狽不堪的境況下被日本打敗。

2、日本上下同仇敵愾,士氣高昂。當時的日本面對蒙古的入侵都非常緊張,全國的所有藩主都放下了原有的成見,一致對外。而且,當時的蒙古軍隊經過了歷年征戰,士氣實際上已經有所衰落,國家的後勤補給和兵員徵集也出現了問題。其實蒙古的失敗不僅僅是針對日本,蒙古的精銳騎兵還多次敗給了越南,就主要是因為士氣的原因。

3、元軍本身不善於登陸作戰,地理不熟悉。強大的蒙古騎兵席捲歐亞,幾乎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但是,元軍也並非全能部隊,在海軍和登陸作戰方面就非常不擅長。比如當時稱為流求的臺灣就沒有被元軍直接佔領控制。只是設立了澎湖巡檢司進行名義上的管理,這就證明元軍在登陸作戰和海軍方面沒有十足的把握。


經典守望者


根據《元史》記載,蒙古人在即將統一天下的時候,曾經派遣使臣去日本,要求當時日本的鎌倉幕府投降,結果使臣卻被幕府當政的北條家當場斬殺。此舉,惹得忽必烈極為惱火,發誓要征服全日本。所以,蒙元帝國統一中原的以後,開始了正式的滅日大戰,大規模的攻伐一共有兩次。

 

第一次是公元1274年,忽必烈以忻都為將,集結了包括蒙古軍2萬,朝鮮軍1萬,共3萬人的水陸混合編隊,借道朝鮮出發,攻打日本,史稱“文永之戰”。當時,日本的鎌倉幕府的第八代將軍北條時宗,對全日本的武士發出動員令,命令少貳氏為首的西國御家人進行戰爭準備。

 

文永之戰的初期,戰局對蒙古有利,蒙軍3萬人一上島就勢如破竹接連攻破幕府防線,但蒙古軍隊初期獲勝的原因,是因為北條軍隊從來沒有見過,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的集結打法,以及蒙古兵像下雨一樣的弓箭箭陣。之後,北條軍隊吸取教訓,開始迴避蒙軍的正面衝鋒,邊打邊撤,這時,剛好趕上臺風風暴,蒙軍靠岸的戰船遭受巨大損失,同時,北條軍開始大舉反攻,本來日本人就是本土作戰,戰場給養的補充比蒙古軍隊要好得多,蒙軍因為地形不熟,語言不通,人數又少,後勤也跟不上,第一次“文永之戰”就這樣的稀裡糊塗的失敗了。

 

第二次是公元1281年的弘安之戰,7年後的蒙古人,吸取了第一次失敗人數不足的原因,開始由原來的3萬人,增兵擴充到了10萬人,人數是文永之戰的3倍以上。蒙軍統帥依然以忻都為帥。這次北條軍改進了上次吃虧的弓箭不足,登陸戰時與蒙軍對射,居然絲毫不落下風。而且,弘安之戰時,蒙軍的登陸比上一次要慘得多,因為不但連續一個月都不上島,而且,又趕上了連續4天的颱風海暴,4天的時間裡,蒙軍的船隻幾乎都下海被魚吃了,10萬蒙軍也全軍覆沒。

 

本來弘安之戰以後,元世祖忽必烈還想進行第三次征伐日本,但是集結物資的時候遇到了造船廠的強烈反抗,加上不久主張攻日的忽必烈去世,攻日計劃也就此擱淺。直到元帝國滅亡,征伐日本也沒有再提上日程,同時,由於兩次滅日大戰,日本方面都是因為颱風的天氣因素獲勝,所以就有了日本二戰時期的“神風”自殺式的攻擊戰法由來。





米缸摟著麥芽糖


忽必烈作為元朝的開創者,其軍事能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能在他的親兄弟、堂兄弟們脫穎而出建立一個新國家,過人之處就不必多贅述,忽必烈繼承了成吉思汗的優良基因,不但軍事能力突出,而且在用人方面可以做到任人唯賢,無論是蒙古族還是漢族,只要有能耐,他都願意接受對方的意見,尤其是漢族志士的建議,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胸襟,因為當時整個社會的階級、民族觀念等級是非常森嚴和明顯的,忽必烈能力排眾議啟用漢族有識之士,本身就說明了忽必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帝王。

按照歷史記載,忽必烈是在1274年三月份攻打日本,當時雖然還未建立大一統,忽必烈還是屬於蒙古帝國的一份子,只是戰略需要不同,忽必烈承擔了經略中原的任務。但當時能和南宋並列稱雄的國家諸如西夏、金國、大理和北邊的高句驪,都被蒙古集團給殲滅或征服了,對於經略中原來說,南宋是最大的心腹之患,但1274年的南宋王朝已是強弩之末,完全失去招架之力,更別提反手之力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忽必烈軍隊在進攻南宋的同時,在開闢對日本的戰線。可為什麼一代雄主忽必烈以強大的軍事實力,卻沒有完成攻下日本的任務呢?成功的原因往往是簡單的,而失敗的原因一定是涉及方方面面。我們從表面原因和實質原因加以分析,看看是忽必烈自己敗給了自己,還是真的敗給了日本。

忽必烈攻打日本先從表面原因開始分析,高麗,在古代是一個特殊的地區,從唐朝開始,就有歷史明確記載,直到清朝都是屬於古代中國的附屬國,都是以小弟自居。在元朝也不例外,高麗皇子一直當做人質在元朝忽必烈身邊,終其一生,忽必烈也沒有虧待這個小弟,一直幫助和扶持高麗皇子,幫他終結了武將臨朝的局面,高麗也一直是內憂外患,這個外患就是日本,日本始終是對高麗構成威脅的。所以在有老大哥力挺的情況下,高麗不斷地請求忽必烈攻打日本,為其解決後患。

日本,自唐朝以來,一直仰慕中原文化,無論何人掌權日本政局,都會定期來朝拜中原君主,內心對中原王朝是崇拜、敬服,雖然不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但絕對中原王朝的小迷弟,不斷地派送優秀子弟來中原學習。對於新興的以忽必烈為代表的元朝,日本是不予認可的,因為經過唐宋兩代的學習,日本自身文化素養也慢慢提高了,更是對中原文化有了歸屬感。這個時候,中原大地突然變成了遊牧文化,當時的日本可以說是看不起元朝的,認為它們只是一群放牧的政權,因此日本上下都採取“三不政策”,即不理解、不服從、不接觸的態度。

忽必烈在經略中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自信心也是前所未有的爆棚,面對小迷弟高麗的請求,再加日本對元朝的傲慢,這正好有了出兵日本的正當理由,作為老大哥,小弟時常被欺負,肯定是要為其出頭,當然這也只是舉手之勞,從歷史的角度看,元朝幫助高麗揍日本,不過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政治目的而順便為之。

忽必烈攻打日本實質原因是為了消滅南宋受降南方陸軍殘餘和水軍。忽必烈有自己的強大的軍隊和廣泛的兵源,從實際情況來說,根本就不需要受降軍隊,更不需要水軍,但人家都投降了,又不得不接受,作為一代雄主,肯定也是熟知歷史,“殺降”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不祥之兆,因為一旦出現“殺降”現象,接下任何戰爭都不會出現投降現象,那樣就會讓自己損失更多的士兵,所以當南宋部分軍隊投降後,忽必烈必須暫時接受。正是因為如此,在高麗的請求下,忽必烈實施了對日本的進攻,以企圖消滅南宋的受降的殘餘軍隊,以達到解除後患的目的。這可不是梁一胡亂猜測,我們可以依照歷史記載,看看當時派出去的都是什麼人,什麼兵士,提供的是什麼武器。

按照歷史記載,當時攻打日本,領軍統帥是南宋水軍統領范文虎(當時已降忽必烈),南宋水軍常年作戰,而且南宋商業發達,海上貿易交易頻繁,作為熟知水上作戰的將領,不可能不知夏天出海的風險,夏季是颱風易發季節,而進攻日本恰恰選擇了這個季節。

歷史記載,當時派兵十萬攻打日本,當時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南宋張世傑舊部,外加極少一部分收編的海盜(賀文達部),在這號稱十萬大軍的作戰部隊,幾乎全軍覆沒,記載只三人逃回大陸:莫青、吳萬五以及江南把總沈聰。這麼重要的戰役,范文虎作為統帥,僅僅以免職作為處罰,卻在幾年後重出江湖,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升至中書丞相的職位,從而正式進入元朝集團的軍事高層,這不得不說忽必烈是處心積慮的,這是後話。

從武器方面來講,歷史記載這幫進攻日本的軍隊,用的是最低略的武器,甚至可以說都不是武器,據記載,這批軍隊攜帶最多的東西竟然是農具。從武器上來講,這幫人贏或輸,對於元朝來講都是無所謂的,贏了就留在日本,讓他們在哪裡種田,成為元朝的附屬國,為元朝提供經濟輸入,如果輸了,正好可以消滅南宋軍隊殘餘。

從船隻上來講,大部分船隻是高麗小弟製造,元朝統治者明明知道造船的工序,而攻打日本並非是緊迫性和必要性戰爭,卻不斷地施加施工壓力,不管造船質量。而作為統帥的范文虎,面對這些船隻的質量問題,明明知道材料和工序都存在問題,卻隻字未提,作為有豐富經驗的水上將軍,船隻質量問題看不出來,那就有點誇張了吧。不僅如此,范文虎還收集了張世傑部下“簡閱戰船以充用”,這些艦船基本都沒有龍骨,只適合內陸江水行駛,他偏偏卻想用於海上作戰。種種跡象都可以證明,這支貌似強大的艦隊,從下海那一刻起,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至於說,海上遇到的“神風”,那不過是忽必烈計劃中的錦上添花而已,即使沒有遇到颱風,這支軍隊也未必能贏,贏了也未必能回到國內。所以,與其說忽必烈進攻日本沒有取得勝利,不如說這是忽必烈最大的勝利,得益於“神風”相助,更快地達成了自己的目的。換一個角度說,直到清朝中期,中國都是世界大國、強國,無論從政治制度還是經濟模式都是領先於世界的,如果當時忽必烈真的想征服日本,是比較輕而易舉的,因為日本當時也處於動亂時期,內憂外患下,日本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之所以忽必烈最終失敗了,一定是有他所需要的政治目的。

以上只是梁一對歷史的猜測,屬於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梁一雜說


以我之見:

1.蒙古武士較為擅長平原騎馬作戰,而並不擅長當時日本列島武士的水站。

2.蒙古勢力是在短時間內壯大起來的,而當時比較先進的造船技術全都掌握於以南方漢人(南宋人)為主的人群手中。

3.最氣人得是,忽必烈兩次遠征日本 ,剛好出現了日本所稱的“神風”,吹翻了大批元軍艦隊。而登陸日本列島的蒙古武士又沒能很好抵禦日本武士的抵抗,所以最終沒能取勝。

4.日本鎌倉幕府組織抵抗比較得力。

綜上,忽必烈打不過日本有本身的

原因,還有一部分運氣成分導致打不過的。


兔兒臉


神風特工隊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那是二戰中日軍的敢死隊,為啥起名叫神風呢?其來源就是蒙古當年2次攻打日本,在海上都遇到颱風,未能佔領日本,日本非常感謝這兩次的颱風,認為神的旨意,開始膜拜神風。其實不是風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人不懂天氣預報,假如蒙古鐵騎踏上日本,日本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蒙古人高超的戰爭藝術肯定會碾壓日本武士道,大好的日本河山也許成為蒙古人的牧場,將會改寫歷史。但是歷史不容假設,只能說日本是幸運的。





饕餮中國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日、元水軍海戰,竹崎季長繪《蒙古襲來繪詞》(1293年)


失敗之因

題主所問的問題是指忽必烈(元朝)針對日本的戰爭,為什麼元朝會失敗?忽必烈與日本共發生過兩次戰爭,第一次是失敗的原因是由於後援不足,多數將領主張撤退。第二次戰爭一般認為颱風是造成元軍失敗的最大原因。有一種說法認為元軍艦隊之所以被颱風摧毀,是因為使用了錯誤的船型。日本水下考古學家林田憲三的研究團隊研究元朝艦隊的沉船後,認為他們使用的是在運河航行的平底船,採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置,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


第一次戰爭經過

1274年(日本後宇多天皇文永十一年,元至元十一年)農曆六月,忽必烈委託高麗造大小艦900艘;八月,任命忻都為徵東都元帥、洪茶丘為右副帥(統志願軍3,000人)、劉復亨為左副帥,統帥蒙古人及女真士兵15,000人(元代所謂漢人即指金朝轄下契丹、女真、及北方漢人,惟軍人以遼金為主),高麗將軍金方慶統高麗軍5,600人,加上高麗水手6,700人,組成共計超過3萬人的大軍,遠征日本。

同年農曆十月三日,元軍從高麗合浦(今大韓民國鎮海灣馬山浦附近)出發,六日成功登陸對馬島,守護代宗助國父子率領80騎攔阻,被全殲。十四日,元軍登陸壹岐島,守護代左衛門尉平經高(平內左衛門景隆)率百餘騎與元軍激戰,元軍採用密集戰術,與“鐵炮”等武器,日軍不敵,退守城內,次日城破,平景隆自殺。元軍在逼近肥前國沿海島嶼時,遭到肥前守護松浦一族(松浦黨)的強烈抗擊,雙方有一番激戰,松浦黨死傷慘重。

十一月十九日,元軍在筑前國的博多港(位於今福岡縣福岡市),進逼今津,次日即發生了博多港之戰。雖然元軍在兵器和戰術上佔優,但他們的人數遠遠少於準備了很久的日本武士,而且這些武士在得知對馬、壹岐失陷後得到了增援。此外,元軍登陸地點地形不利於大部隊展開,且距當時的九州首府大宰府尚有一日行程,於是在堅持了一整天之後,元軍於當晚撤回船上,準備次日清晨重新登陸發動進攻。

二十日晨(11月26日),元軍分二路在博多登陸。幕府聚集了由少貳景資、大友賴泰、菊池武房、島津久經、竹崎季長等統率的九州諸國部隊總數約1萬人迎戰。元軍西路軍在百道原登陸,藤原經資率500騎前來迎戰元軍,元軍東路軍在博多灣東部的博多箱崎郡成功登陸,擊敗守軍,佔領岸邊松林,從背後突襲在百道原同元軍作戰的日軍。日軍腹背受敵,死傷慘重,餘部向太宰府水城(日本於白江口之役戰敗後修築的一座水壩兼防禦工事)方向撤退。此時天色已晚,副帥劉復亨中箭受傷,元軍停止進攻。當晚,元軍召開軍議,由於後援不足,多數將領主張撤退(金方慶反對)。於是忻都下令撤退,撤退當晚竟遭到颱風侵襲,“會夜大風雨,戰艦觸巖崖多敗”,二十一日晨海面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木片,元軍損失1.3萬餘人,大多死於這場風暴。最後輾轉回到中國的只剩下1萬3千500人。而忻都則虜了兩百名日本人,獻給高麗王。

文永之役後,鎌倉幕府為防元軍再犯,沿博多灣海岸西從今津東至香椎,修造了約20公里的石壘,以阻止元軍登陸,即所謂元寇防壘。

竹崎季長繪《蒙古襲來繪詞》(1293年)


第二次戰爭經過

第一次攻打日本失敗後,高麗國王多次與元朝談判,反對進一步的侵略日本計劃。而元朝也派遣使者至日本,但日本兩次下令將元朝欽差杜世忠等人斬首;忽必烈非常惱火,開始積極籌劃第二次進攻。

1279年元軍攻滅南宋之後,忽必烈於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本後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侵略。元軍的這次侵略規模大於第一次,東路軍由忻都、洪茶丘率領蒙古人及女真、契丹(金朝降軍,見漢人 (元))士兵19,000人,金方慶統高麗軍10,000人,乘戰艦900艘,加上高麗水手17,000人,攜軍糧10萬石,由高麗出發;另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領的蠻軍(指南宋降軍)10萬人,乘戰船3千5百艘,從慶元、定海(今浙江省寧波市)出發;兩軍約定於6月會合,東路軍負責作戰,江南軍則在佔領區屯田,生產米糧,以為長久之計。

自1275年起,幕府就開始積極為元軍可能第二次侵略做了準備,除了改進弓箭,使與蒙古強弓不相上下,同時更完備地組織起九州的武士外,幕府還在很多元軍可能登陸的地點修建堡壘和其它防禦工事;北條時宗下令在日本沿岸所有重要地區都建起了“元寇防壘”,這時起了重大防衛作用——元軍的戰艦在到達日本近海時,竟找不到登陸的地點,只得以泊於博多灣中的艦船為陣地長達一個月。這段期間,元軍發動幾次強行登陸作戰均告失敗,並且一直遭到河野通有(伊予河野氏)等人的襲擾(也受海賊草野黨偷襲),直到七月初,南北兩軍在九州外海會合。元軍會師後再度發動登陸作戰,這次遠征軍遇到了更頑強更有效的抵抗,日軍以石牆為掩護,不斷擊退元軍的進攻,許多蒙古軍將領相繼陣亡,戰鬥又持續了一個多月,元軍的損失慘重,依然不能突破石牆。

元軍艦隊因供應和人員登載問題而推遲了起航。高麗軍先行進發,在對馬島慘遭失敗而返。同年夏,元軍聯合朝鮮軍隊奪取了壹岐島,向九州進發,並在不同地點登陸。在經歷一些獨立的小戰鬥後,元軍被趕回了船上。此時一場持續兩天的颱風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

八月一日(7月30日),元軍再次遭到颱風的襲擊,風暴持續四天,軍艦大部分沉沒,范文虎落水被張禧救起;范文虎乃擅自決定班師。平戶島尚有被救起的士卒四千餘人無船可乘,張禧將船上的七十五匹戰馬棄於島上,載四千士卒回國。

被遺棄在日本九龍山的海灘上的元軍尚有三萬餘人,日本發動反攻,將殘存的元軍驅趕至一處名為八角島的狹窄地區;這些元軍大部分戰死,其餘數萬士兵被俘。

總計元朝第二次攻打日本的軍隊,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生還。有3名士兵拼湊小船回中國;通過這3名士兵,忽必烈知道真相後大怒,將范文虎革職。

蒙古兵的帽子 福岡市元寇史料館藏


蒙古國牒狀


歷史的影像


1274年,和南宋的襄樊戰役已經結束,蒙古人有了足夠的精力去對付不聽話的日本了。

這一年的11月,蒙古與高麗的聯軍共2.8萬人,乘坐900艘海船從高麗合浦出發,向日本發動了第一次遠征。應該說這次的遠征,是元朝征服日本的最佳時機,因為鎌倉幕府並沒有預見到元人的突然進攻,他們沒有足夠的防備。史實也說明了這一點。元朝的遠征軍很快就渡過了對馬島西海域,在對馬島登陸。這裡的日本幕府守軍很少,但很頑強。日本守護代宗助國勇敢地率領著80名騎兵迎戰元軍,最後全部戰死。跟著遠征軍又在一岐島登陸,只一天便攻陷島城。幕府守備部隊崩潰,守護平景隆自殺。隨即聯軍很快就逼近了肥前松浦郡,幕府在這裡的軍隊也很快就被打敗了。

直到這個時候,幕府方面才得到元軍大舉入侵的戰報。日本人很快做出了反應,他們在鎮西奉行少二資能和大友賴泰的指揮下,向元軍可能登陸的沿海地帶集結。10月19日,元軍到達博多灣。第二天在今津、博多一帶登陸。元軍與日本武士在這裡展開了激烈戰鬥。這是一場血戰,戰鬥一直持續到日落。元軍副將劉復亭在戰鬥中負傷。日本武士所付出的代價則更高,傷亡慘重,博多、箱崎各地均已淪陷。逐隊趕來參戰的九州各武士團也被元軍逐一擊潰,被迫向大宰府水城方向退卻。

而就在這一時候,元軍內部的蒙古與高麗兩方的將領發生了分歧。高麗名將金方慶主張一鼓作氣解決九州島的戰役,然後靜待己方的援軍。而蒙軍將領忻都與洪榮丘被日本武士那種頑強的戰鬥意志所震撼,他們考慮到士卒疲勞,將帥負傷。為防止日本武士夜襲,最終決定先撤回海船暫歇。現在回顧這段歷史,如果當時採用了金方慶的主張,日本的命運就要發生變化了。

當天夜裡,博多灣風高浪急,聯軍海船多觸礁沉沒,將士之中落水溺死者無數,軍心極度動搖。在這樣的狀況下,繼續作戰已完全沒有可能,於是殘軍撤退,第一次遠征以失敗而告終。此役發生在日本龜山天皇文永十一年,日本史上稱為“文永之役”。

如果說元軍第一次遠征的失敗是一種巧合的話。那麼第二次遠征的失敗就要在軍事準備與指揮兩方面,做相當的自我檢討了。

1279年,南宋滅亡。元朝開始了第二次遠征的準備工作。從物質方面的準備來說,這次遠征無可挑剔。這次,元人不只在高麗建造戰艦,還同時由南宋的降將范文虎指揮,在江南一帶也開始大批建造海船。經過了相當長時間的準備,1281年遠征開始。忽必烈的計劃是,元將忻都、洪榮丘和高麗將領金方慶率領4萬遠征軍組成東路軍,依舊從高麗合浦出發。另一路由阿剌罕、范文虎率領10萬南宋的新附軍,自浙江寧波出發。兩軍於一岐島會合,共同攻擊日本。為了保證遠征軍持續作戰的能力,忽必烈指示遠征軍攜帶鋤頭、鐵鍬等農具以備登陸後就地屯墾之用。

5月3日東路軍首先從合浦出發。於當月21日,佔領對馬島和一岐島。但他們沒有按照忽必烈的指示,在一岐島就地休整,等待南軍會合。東路軍在一岐島只停留了不太長的時間便繼續遠征。6月6日,東路軍到達博多灣,這次就沒有上次那麼順利了。幕府在這裡建起了堡壘,進行了嚴密防禦。東路軍只好在博多灣的中志賀島和能古島下錨,自始至終無法登陸博多灣。

在志賀島有狹長海灘通往陸地,遠征軍只能利用退潮時這一海中通道與日本武士進行殊死拼殺,無法發揮其集團作戰的能力。加之是在海上,騎射與火器戰術也失去了效用。戰鬥持續到6月13日,元軍傷亡甚眾,卻毫無進展。

東路軍見無法獨力登陸博多灣,決定先回一岐島與南軍會合。但到達一岐島後,東路軍卻發現南軍並未到達。由於欠缺糧草,加上海上疫病肆虐,東路軍軍心開始動搖。忻都、洪榮丘提出撤回高麗,而金方慶對此表示反對,將領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江南軍的先頭部隊到達了一岐島,說明了南軍失約的原因。原來南軍統帥阿剌罕急病,忽必烈只好任命阿塔海取代。可阿塔海卻遲遲未能到任,范文虎只好先把情況通知給東路軍。就在東路軍等待南軍的時候,日本方面組織了一次冒失的出擊。從6月29日到7月2日,尾隨南軍先頭部隊而來的日本武士對一岐進行了兩次攻擊。但很快就被火力強大的元軍擊退了。

7月上旬,范文虎久等統帥阿塔海不至,擅自率領南軍出發,和東路軍在平戶島附近會合。就這樣,一個多月的時間白白浪費掉了。而利用這段時間,日本幕府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7月27日,遠征軍東進,佔據鷹島,開始為登陸日本本土做準備工作。就在這天晚上,突然又颳起了颱風。因為元軍以船為寨,颱風一起,戰船由於靠得太近,無法散開,相互撞擊,大部分沉沒。這場颱風,在日本歷史上被稱為“神風”。颱風過後,元軍統帥落魄喪膽,竟然拋棄大部分軍隊,率領殘存的船隻退往了大陸。致使遺棄的數萬士兵失去統帥,讓日本武士在海上逐漸殲滅。日本人殺死了蒙古人和高麗人,而認為俘虜中來自南宋的新附軍是唐人,所以留作為部民。

規模浩大的第二次遠征日本就這麼失敗了。14萬人回到中國的還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第二次遠征日本失敗後,忽必烈一直都在計劃做第三次遠征,而由於江南人民的起義反抗,直到1294年,忽必烈征伐日本的計劃也沒能成功。忽必烈逝世後也就再沒人提及了。




御前帶刀侍衛


1274年也就是元朝11年,忽必烈下令駐高麗元軍籌劃第一次東征日本,1274年10月元軍3萬餘人從高麗出發向九州島進攻,初期登陸作戰元軍大獲全勝,但是九州島腹地地形崎嶇,元軍不適應山地作戰,同時在日軍激烈抵抗下始終無法突破,連元軍左副帥劉復亨都受了箭傷,元軍不得已撤回戰艦,不巧的是撤回船上當夜又颳起了颱風,200餘艘戰船被刮翻,元軍無奈只好撤退。

在征服南宋後,忽必烈於1281年再次對日本發動第二次東征,此次東征元軍兵分兩路,一路4萬餘人從高麗出發,一路10萬餘人從中國寧波出發,劍指日本九州島,在經歷“博多港之戰”等一些列戰役後,元軍又被趕回了船上,此時一場經歷2天的颱風襲擊元軍艦隊並摧毀大部分船隻,日軍藉此機會對元軍展開猛攻,元軍潰敗。

元軍不論第一次還是第二次對日作戰失利原因主要歸結於以下2點:

1、政治因素。對日作戰部隊大部分為宋朝降兵,從內心深處來講不願為元朝賣命,同時作戰中將領相互猜忌,掣肘。

2、技術因素。對日作戰前元朝下令高麗半年內造出900艘戰艦,按照當時高麗的國力,姑且不說用料問題,正常工序下規範的修建900艘適合海戰的戰艦比登天還難,為了按時完工保住性命,高麗工匠故意錯誤選擇適合內河航行的平底船,並且偷工減料,使用二手木料,這就造成戰船抗撞擊性能大大下降,直接導致戰船遭遇颱風經不起相互碰撞。


梨城水韻


元朝至元十年,忽必烈大軍已經控制了長江以北所有土地,昔日裡和宋朝並立的西夏、金國、大理都已不復存在,高麗國也匍匐在忽必烈腳下,淪為了元軍的馬前卒。放眼東亞,只有南宋和日本還保持著獨立地位。宋太祖曾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如今這句話也成了忽必烈信奉的格言,在對南宋發起最後的總攻之前,忽必烈決定,先行東征,拿下日本。

  至元十一年,忽必烈下令,駐守在高麗的鳳州經略使忻都和元朝高麗總管洪茶丘,組織軍隊遠征日本。元軍不擅長水戰,更不會造船,水兵和船隻都要靠高麗供給。於是元朝高麗總管洪茶丘便給高麗人下達了一項死命令,要求高麗提供五千名水兵,還要在半年內,提供九百艘戰艦。元朝的高麗總管就好比高麗太上皇,高麗人不敢不從,只能硬著頭皮,接下了這份差事。

  提供五千水兵,其實不是什麼難事,但在半年之內,造好九百艘船,這可愁壞了高麗的造船工匠。因為造船所需的木料,是需要自然風乾的,不能暴曬,也不能烘乾,否則木料的密度太大,下水後根本禁不起大風浪。而自然風乾,就需要時間,短短半年時間,小小的高麗根本無法備齊造船所需的木料。

  這可怎麼辦呢?如果無法按時完工,耽誤了東征的時機,那肯定有性命之憂。在元朝的逼迫下,造船工匠們想出了一個辦法,果然按時完成了任務,保證了大軍能夠如期出征。出征當日,大小九百餘艘戰艦,鋪天蓋地的向東而去,海面上旌旗招展,隨風獵獵作響,看到這等氣勢,元軍的統帥們彷彿已經看到了日本的末日。

  未曾想到,大軍到達日本後,先是遇到了頑強的抵抗,然後天公也不作美,竟然吹了一場颱風,將元朝艦隊,吹的全軍覆沒了。颱風過後,日本得以轉危為安,日本人得意的把颱風比作神風,元軍也信以為真,覺得是上天在幫助日本。那麼問題來了,元軍的這場失敗,真的全是颱風的原因嗎?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學家在日本海域發現了數艘元軍戰艦的殘骸。他們將殘骸打撈出水後,經過仔細的研究,得出了一個統一的結論:元朝 被高麗人坑了。考古人員發現,這些沉船所用的木材多為二手木料,有些木料在當時,已經被腐蝕,這樣的木料遇到大風浪,肯定會導致船體進水。此外他們還發現,木料的拼接之處,縫隙過大,有些縫隙還殘留著膠水的痕跡。這就說明船板是粗製濫造的,工匠們只是把可能滲水的部位,黏上了膠水。這樣的豆腐渣船隻別說遇到颱風,能安全到達日本已是萬幸。不過回頭一想,元朝要求半年造九百艘船,高麗工匠們為了保命,也只能偷工減料了。


淺談歷史6146


簡單來說,蒙古族是馬背上的軍隊,騎兵發揮不了作用的地方,就不是元朝的天下。這同樣也是當時,東伯利亞地區,印度地區沒有納入元朝版圖的原因。

而往西,一馬平川的西伯利亞大平原則是蒙古騎兵的天下,元朝領土一路向西,直到高加索山脈。

不僅是高山,海洋也是阻礙。日本地處島國,同樣不適宜騎兵討打,所以日本沒被元朝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