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資金,此時應該選擇入股市,還是買基金!哪個更為合適,能承受20%的虧損?

財經者思


30萬對於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小資金,可能會是很多人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積蓄。在選擇投資產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慎重,銀行存款自然是最安全的但是收益卻是最低的,而收益高且合法的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基金和股票了。如果能承受20%的虧損,此時應該選擇買股票呢?還是買基金呢?

承受風險能力不強首先應考慮基金。

能承受20%虧損的風險,說明你有承受風險的能力,但是卻不願意承擔過高的風險。對於多數新股民來說一週,一個月內虧損20%甚至更多是常有的事情。而你只能承受20%虧損的風險,我建議你還是首先考慮基金為好。基金雖然也有風險但是相對來說比股票的風險還是小一點,因為你們承擔20%虧損的風險,你可以適當的買一些中低風險的基金。比如混合型基金,債券和股票的混合型基金,債券和貨幣混合型基金等都會是不錯的選擇。就現在的A股行情來看你也可以選擇指數型基金,比如上證50,中證100,滬深300等指數型基金。雖然指數型基金的風險較大,但是就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下跌的空間畢竟有限,能承受20%的風險就可以投資此類指數型基金。

基金和股票是可以同時選擇的。

30萬的資金雖然不算多,但是同時投資股票和基金這兩類投資產品是沒有問題的。這兩類投資產品基本沒有門檻限制,別說30萬了,三千也可以選擇投資這些金融理財產品。由於你承受風險的能力並不是很強,你可以選擇多做基金少做股票。基金就不多說了,重點說下股票,介於你承受風險的能力,我建議你最好是選擇大市值的藍籌股進行操作。大市值的藍籌股雖然漲幅不大,但是風險也會非常低,承擔低風險的前提下選擇大藍籌就是在等A股的大行情,只要有好的行情你就會有不錯的收益。比如銀行股,比如低價的中字頭個股等都會是不錯的選擇,他們的風險低,分紅比較穩定,最適合抗風險能力差的人去做。


投資觀


如果你有30萬的本錢,想買理財,想買基金,可以買一種基金。首先,你了明白基金的盈利方式。我拿股票型基金來說,股票型基金就是基金經驗拿基民的錢去炒股,然後賺到錢,他拿一部分的手續費。既然是拿錢去炒股,就跟股市的漲跌有關。因此,買股票型基金一定要在低位買,高位賣。中國市場七八年會有一個大牛市,三四年有一個小牛市。比如,去年大盤跌到2440-2600點時,如果你全部買入一種股票型基金,到現在你有80%左右的收益回報。但是,現在大盤在3100點時,你如果一次性買入30萬,你不一定賺錢,如果大盤跌到2800點,你可能虧個30%左右,如果大盤漲到3500點時,你才會賺個百分之二三十。 一般炒基金的時間一年以上,你的三十萬,能不能閒住 一年,你要考慮這個問題,如果能閒得這麼久,可以買。

如果你不會得那隻股票好,你還是老老實實買基金吧,股票不小心就會虧得很厲害,甚至虧完,跌停。

一般來說,有三十萬的理財金,可以做低中高風險的理財品種,佔比分別為,50%,30%,20%。你可以買貨幣基金50%,股票型基金30%,股票20%。由於貨幣基金佔一半,也就是十五萬,如果你有什麼急用錢的,你可以拿這十五萬出來應急。如果你全部買股票型基金,在半年後浮虧後,你急用錢,你就不好處理了,贖回 吧,會虧錢,不贖回 吧,又要急用錢,進入一種被動狀態。

因此,我個人不建議拿所有的本金做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雪之道理財


不管你有沒有股市投資經驗,我都建議你30萬資金買基金,而不是直接投資股票。

其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第一,能夠承受20%的虧損,對股票而言也就兩個跌停板的事,很容易就可以浮虧20%,但是對於基金而言淨值下跌20%,除非股市出現中級調整,否則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基金淨值下跌20%的情況。

不管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每一家公司在風控這一方面都做了一些強制性的規定。換言之,即使基金經理個人出現了誤判,但是基金公司的風控制度,一定會強迫基金經理進行一些調倉換股,甚至清倉。

對於私募基金而言,大部分公司在這方面的執行比公募更加嚴格,況且很多基金產品都帶有一定的槓桿,20%已經到達了強制清盤線,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極小極小。

而能夠承受20%的虧損,顯然你就能夠比較淡定的長期持有,而從概率的角度上來講的話,基金持有時間超過5年以上,虧損的概率僅僅只有15%,換言之85%的可能性是以盈利告終。

第二,直接投資股票,即使你有成熟的交易系統和交易理念,但在執行層面上可能是另外一回事兒。股市投資說到底是一個自身修養和自我修煉的過程。很多人理論上頭頭是道,但實際操作中一塌糊塗。因為人是一個很奇怪的動物,大部分時間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同時股票市場上不管你使用哪一種方法,不管你是價值投資還是技術交易投機,每一種投資方法和流派都存在著很多很多的陷阱。更不要說我們的市場目前剛剛而立之年,還不太成熟。

第三。就2019年整個基金業績來看。其中翻倍的基金有6只,受益超過80%的基金有39支,90%以上的基金2019年都取得了正收益。而且整個基金業的投資理念策略,而方法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提高。有很多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是值得投資者信賴的。

綜上。直接投資股市你都要克服人性的弱點,而投資基金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一些,考慮到你可以承受20%的虧損,最佳的選擇,投資基金。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現在的股市在3100點附近猶豫,沒有誰能夠說得出向上的概率多少,向下的概率多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買股票,很有可能虧損不止20%,所以建議還是買基金。

01

目前這個股市很難確定未來是漲還是跌。雖然3100點在歷史上來看,這個不算高位,但是回顧前一個階段的高點,也沒有突破3300。所以隨時都有可能下跌,或者是上漲一點之後下跌。

所以如果在這個時候把錢都買成了股票,完全有可能被套牢,虧損不止20%。也有可能短期之內能賺點錢,但是看不準哪個點止盈,隨後股市再次下跌的時候同樣會出現虧損。

還有第3種可能,股市慢慢向上升,指數是在上漲,但是個股卻是下跌。誰也沒有把握自己買的個股,就是上漲的。

所以總體來說,現在買股票越來越難。

02

其實買基金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非常確定未來能上漲,那麼可以一把過,全部都買入,肯定未來能賺錢,但是就是沒辦法確定未來到底漲還是跌。

但是我建議買基金,是因為買基金還有一種定投的方式。

我們可以把30萬分成未來12個月定投,每個月25,000,這樣就有效的降低了風險,虧損超過20%的概率就非常低了。

未來一年的股市,無非就是下來幾種可能。

第1種可能持續上漲,基金定投的方式,每個月買的越來越貴,但是因為持續上漲只是賺的少一點,不可能出現虧損。

第2種可能是波動先漲後跌或者先跌後漲或者漲漲跌跌。如果是這種情況,因為是定投,所以有些月份買貴了,有些月份買的比較便宜,平均下來,不可能出現太大幅度的虧損。

第3種可能就是持續的下跌,從現在的3000一跌到2400,下跌30%。但是因為這種下跌不可會一步到位。所以買入的基金,有3000點買的,有2800買的,也有2600和2400買的,平均價格也許相當於2600,那麼下跌的虧損並不算太大。

其實還有第4種可能,也就是最完美的情況,在未來的一年裡先升幅下跌,然後v形反轉。哪怕一年後或者兩年後才回到現在這個點,但基金定投的微笑曲線就因此產生了,肯定能賺錢,而且收益不少。

03

以上建議把30萬分成一年12個月進行定投。其實也可以分成18個月或者24個月定投。

另外不要只選一隻基金,大約選三四隻基金會比較合適。以混合型的基金為主挑一兩隻,比如消費或者醫藥板塊,或者科技板塊的主題基金。

千萬不要購買指數型基金。分析過非常多的過往數據,不管上證指數或者滬深300或者中證500,這些指數基金漲漲跌跌波動的過程當中,可能最後回到原來位置。而相同的時間內,大部分混合基金已經有不錯的收益了。

以滬深300指數為例,現在還沒回到17年底的高位,所以當時的指數基金到現在也沒有盈利。但是當時的混合型基金這兩年過去已經大部分都實現了盈利。就看2019年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漲幅高於滬深300指數的漲幅就明白了。

財說得明白,將在近期採集相關的數據,發表專門的文章。真的希望大家不要踩在指數基金的坑裡。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可以考慮買基金啊,個人現在就在買基金,並且收益非常的可觀,如果你對股票的買賣點把握的並不準,可以考慮買基金,畢竟基金是風險比股票低,又能規避買到問題股的風險,還能獲取到穩定的收益。

第一、建議買基金。

因為很多投資者沒有專業的選股能力,在買股票的時候可能就會比較盲目,此時就算股市有行情,也未必能賺到錢,就可以考慮參與基金了。而基金投資的好收益未必低於股票,有的股民一年也沒賺多少錢,但是買基金卻可以穩定的獲取收益。

第二、股市風險增加。

現在的股票已經是註冊制即將臨近了,後期不是所有的股票會漲,此時選股就很關鍵了,如果不會選,買基金就是讓專業的基金經理來給你操盤了,或者買指數基金都會比盲目的買股票強很多,後期很多股票都會爆風險,選股難度真的高很多。

綜上所述:

建議買基金,因為基金虧損20%是很多了,但是股票卻可以隨隨便便的虧損20%的,在這兩者中選擇,買基金更保險。


股海重生2015


本人散戶一個:名字股民,從中國開行股市開始關注,老八股,T十0,91年少有積蓄投入股民大軍,每天交易大廳看大屏,數字滾動,一會綠,一會紅,幾千變幾萬,不知道牛熊轉換,不知見好就收,不知長線持股,長期投資,現在想想那時買的股票放到現在早已成為千萬富豪。現在你想進入股市,成投資者,投入三十萬,首先要熟悉股票是什麼,公司行業,做什麼,行業的成長性,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毛利率,總股本多少,流通股多少,解禁股什麼時候上市流通。總之很多專業性知識,學會看盤,走勢圖,做好研究買入第一隻股票,先買入幾千股,看著股票紅了高興,綠了後悔,人生百態,渡過興奮,恐懼期,做到漲跌平常心,只要心裡素質過關了,說明你已成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了,你購入每一隻股票,你就是這家公司的股東了。不遠的將來你就是千萬富翁,億萬富豪了。記住永遠不要聽信他人推薦加入朋友圈,股票群,那將導致你血本無歸,被騙子捲走你的血汗,就自己的帳戶自己操作輸贏都是自己的!一點淺見,勿見笑!


再回首96373


能承受20%的虧損的話,目前階段還是建議入股市。


以大盤目前的點位計算,現在是3200點左右,假如大盤下跌20%,那麼對應的就是2560點左右的位置,本輪行情的起點是2440點。相當於跌回行情起點,以目前市場的熱度(交易所開戶新增數)和交易情況(日成交在萬億左右),以及趨勢(周線趨勢向上)幾個因素來看,市場處於強勢市場,要想跌回起點還是比較難,即便是有回調,下跌後肯定會有資金入場。


而2500點左右對應的是A股歷史上估值最低點的水平,低於2005年和2012年的最低估值水平,具有非常高的安全邊際,也就是說風險基本上在你可承受的範圍之類。


那麼在風險承受可控的情況下,潛在的收益率卻是無限的,2015年A股高點是5178點,而12年前的2007年高點是6124點,目前離高點都有較大空間,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依然在世界名列前茅,未來機會明顯大於風險。


當然,大盤並不等於個股,前面所作的論證,只是基於大盤的假設,那麼如果選錯個股,或者碰上個股黑天鵝,也可能造成較大損失,甚至超過20%的虧損,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建議可以投資低估值績優藍籌股,相對風險小一些。


財經宋建文


  評測風險承受能力不僅要看資金的多寡和最大可承擔損失,還要看自身的投資知識和投資經驗等等。因此,從題文並不能給出具體風險承受能力範圍,也就不能具體的判斷可投資哪些產品,建議最好去做一份風險承受能力測評,或進行分散投資。

  比如你連股票是什麼都不知道,完全沒有觀念如何去投資呢?股票可不劃定最大虧損範圍,20%只是兩個跌停板罷了。若遇上暴雷的,一跌就可能超50%,你想止損都止損不了。

  但是如購買相對安全板塊的股票,比如銀行股中的農業銀行,一年的波動也只是百分十幾,即使是買在高點也基本在承受能力內。

  哪基金怎樣呢?基金種類很多,要看是什麼基金,比如貨幣基金,市場風險是可以忽略的。純債或短債基金風險類型一般為中低風險,長期持有也是可以賺錢的,但目前收益基本在5%上下。

  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風險一般都在中風險以上,可以適當購買。但購買的是單隻基金,也是可能虧損20%的。比如新春開市第一天,三千多隻股票跌停,股票基金基本要虧損8%以上,如購買槓桿的分級基金B份額,當天虧損基本就百分之十幾了。

  有些基金一年可以漲一倍,該類基金一年也是可以虧損成一半的,能承受20%的虧損往往不夠的,特別是壓根就不懂基金,胡買一通。

  因此,不管是投資基金還是投資股票,應當進行分散投資,即不購買單一產品,購買多隻基金或多隻股票,或者即購買基金又購買股票,從而分散投資風險。而至於能不能賺錢,這完全是技術活——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三人聚眾


股票、私募和公募,說一說思路。

私募,這個行業現在處於發展期,未來會成為市場的主力軍,看看美國的私募就大概知道了方向,私募的決策者是靈魂人物,比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如果選私募,主要是選人,但30萬連門檻都不夠。

公募,現在的公募行業比之前要進步不少,也培養出了一批新人,這些後輩有的做的業績還不錯,看得出是踏實做事的人。比如2019年,股票型基金第一名收益125%,前十名都在一倍左右的利潤,散戶自己做,能有多少達到一年一倍呢?

當然,如果不滿足於這點利潤,就需要自己在股市裡折騰了,一個好的方法,即便是在最弱的熊市,一年一倍的空間總是有的,稍微好點的市場3-5倍的收益要比公募基金高處很多。既然有人能做到,為什麼自己不想辦法成為哪些人中的一員呢。

你想要的是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一定要明確。


劉思遠Cc


如果你是個沒有什麼經驗的股民,或者說,你在股市中,還沒有實現2年以上的穩定盈利,那麼我建議你去買基金!

你能承受20%的虧損,並不是你自己進入股市的底線標準。其實虧20%可能是很快的,如果行情不好,可能就是三五天的事情。而這麼短的時間出現20%的虧損,你是很難接受的,整個大腦都是懵圈的,不知道如何應對。

如果不能正確分析股價的趨勢,可能會別深套,資金損失嚴重。

a股市場中,大多數股民是虧損的,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二八規則,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散戶對技術分析或者價值投資知識的匱乏,知行合一做得不好,人性的弱點無法克服等所導致。

只有在大牛市中,散戶賺錢可能會相對容易一些,但是,即便牛市,很多散戶也就是賺個小錢,無法跑贏大盤。

不管是牛市的賺小錢,還是熊市的虧大錢,原因都是不懂技術分析,盲目交易,頻繁交易所致!

股市門檻很低,成年人開戶後入資就可以交易,但是股市中想成為高手實現穩定盈利,確實很難,一般都會需要8-10年這個交易週期,並且在這個階段中學習實戰結合才有可能成為高手。做到這一點的人,非常少。

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未來,這個趨勢會更加明顯。

2019年,很多基金的收益都超過100%,大部分基金收益都超過50%。而散戶中,又有幾個人能達到50%的收益呢?

對於沒有時間的股民來說,買股不如買基金!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和啟發

我是禪壹,專注股票投資,想學技術分析,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