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改名最成功的縣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偷偷改了名字

導語:蒲圻(pú qí)是現在湖北省赤壁市的古稱,因三國吳主孫權作“蒲草千里,圻上故壘;蓴蒲五月,川穀對鳴。”取蒲、圻、蓴、川四字,而置蒲圻縣,別稱蓴川。 赤壁,這個名字記載了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赤壁之戰”,又因為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廣泛流傳,後來的文人們不斷追慕蘇軾、崇拜蘇軾,寫了許許多多有關赤壁的詩漸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對後世的百姓影響深遠。

湖北改名最成功的縣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偷偷改了名字

武赤壁

<strong>“赤壁之戰”雖然已過去將近1800年,可是關於遭遇戰“赤壁”地點(古戰場)的論戰,從唐代持續至今,尚無停息的跡象。真可謂是曠古未有的“持久戰”。近年來赤壁之爭愈演愈烈,各地當然是為了發展旅遊事業,提高本地經濟。

湖北改名最成功的縣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偷偷改了名字

赤壁市2019年旅遊收入

根據多數研究學者的觀點,“赤壁”可分為<strong>“蒲圻赤壁”即“武赤壁”(三國時期的古戰場,即今天武漢赤壁市),<strong>“黃州赤壁”即“文赤壁”(蘇軾被貶黃州作詩的地方)。

清雍正《湖廣通志》卷一一八記載:“江漢間言赤壁者五,漢陽、漢川、黃州、嘉魚、江夏。也就是說,長江流域湖北段稱“赤壁”的地方至少有五處,黃州赤壁因蘇軾被貶黃州而聞名天下,後人為了與赤壁之戰的發生地“武赤壁”一蒲圻赤壁(即《湖廣通志》中的“嘉魚赤壁”)區分,亦稱之為“文赤壁”或者“東坡赤壁”。

赤壁之戰是漢末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的一場關鍵性的重大戰役,關於赤壁古戰場的地點究竟在哪裡今天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南朝劉宋盛弘之的《荊州記》說赤壁在<strong>漢陽縣西60裡處的臨峰山;北朝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說赤壁在<strong>江夏(今武昌)縣金口鎮的赤礦;唐代李泰主編的《括地誌》說赤壁在<strong>蒲圻西北80裡的赤壁山

;唐代《漢陽郡圖經》說赤壁在<strong>漢川縣西80裡的赤壁草市;宋代蘇軾作《赤壁賦》,他說“江漢之間指赤壁者“三”,<strong>一在復州(今湖北天門市西北),二在黃州,三在漢陽;清代《大清一統志》說赤壁在嘉魚縣東北江濱。地點多的讓人眼花繚亂,如果按照區域來劃分一下分,<strong>漢川、漢陽、天門、鍾祥四處在<strong>漢水流域;<strong>黃州、蒲圻、嘉魚、武昌四處在<strong>長江西岸。這8處自然是各持其說,但是赤壁之戰遺址只有一處,要確定真正的戰場在哪裡就要看權威的史書記載了。

湖北改名最成功的縣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偷偷改了名字

三國時期赤壁形勢圖1

據《三國志·武帝紀》:“公自江陵徵備,至巴丘,遣張熹救合肥。權聞熹至,乃走。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三國志·周瑜傳》:“瑜曰:不然。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由此可以斷定這次大戰發生在長江兩岸,這樣漢水流域的四處赤壁(漢川、漢陽、天門、鍾祥)均非大戰之處可以排除。因為從地理位置來看,臨嶂和漢川都不臨長江,怎麼可能發生火燒戰船的事呢?

湖北改名最成功的縣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偷偷改了名字

火燒赤壁動漫圖

在說說長江兩岸的四處赤壁

  • 其一,武昌赤壁。北魏酈道在《水經注》元說:“江水左逕百人山南,右逕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處所也。”這裡所說的“赤壁”只是詐降曹操的地方,沒有明確說是“曹操敗處”,也就說這裡不是主戰場,因此武昌赤壁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戰場。
  • 其二,黃州赤壁。在今湖北黃岡縣城西北江濱,又名赤鼻磯,山形截然如壁,視之赤色,故名赤壁。其位置不在樊口上游和大江南岸,與史書記載明顯不符,不可能是古戰場赤壁。然而因其地形酷肖,常常被人錯認。如唐代杜牧、宋代蘇軾,都在這裡寫詩作賦,大發感慨。可惜都感慨錯了。因為此地是否真正的赤壁,連蘇軾也拿不準:“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所謂“人道是”,即“聽別人說的是”,他們只是借題抒情,但是沒把地方弄準。為了防止以訛傳訛,清代康熙年間,黃州知府郭朝祚親手寫了
    “東坡赤壁”的門額,從此這裡有了“文赤壁”之稱,顯然這不是用武之地,也就不是三國赤壁之戰的古戰場。
湖北改名最成功的縣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偷偷改了名字

三國時赤壁戰場圖

  • 其三,嘉魚縣東北赤壁。南宋學者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引《江下辨疑》說:江漢間有三處赤壁,
    “予以為 (江夏)郡之西南者,正曹公所敗之地也”。這裡說的“所敗之地”,即今嘉魚縣東北的赤壁山。清末著名地理學家楊守敬也持此說,他認為“赤壁當在嘉魚縣東北與江夏接界處”,“《大清一統志》所定最確”(楊守敬《水經注疏》)。《水經注疏》)。當代著名學者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朱東潤先生主編的《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都持這一觀點。高中語文教材中《赤壁之戰》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註釋也說:“ 赤壁,地名,一般認為在現在湖北省嘉魚縣東北,長江南岸。
  • 其四,蒲圻縣西北赤壁。這種說法比較早,也是被大多數學者認可的赤壁古戰場。赤壁市(原蒲圻縣)赤壁山說,最早見於唐初李泰所著的《括地誌·鄂州蒲圻縣》,繼見於李賢后漢書·劉表傳》注,但都只說曹操戰敗處的赤壁在鄂州蒲圻縣,並沒有具體的方位。到杜佑著《通典》時,根據《括地誌》記載的巴陵縣(今湖南嶽陽市)巴丘湖曹由洲有“曹公為孫權所敗燒舡處”,作出了赤壁“當在巴陵、江夏兩郡界”的推論。其後李吉甫在《元和郡縣誌·鄂州蒲圻縣》中才明確肯定:
    “赤壁山,在(蒲圻)縣西一百二十里。北臨大江,其北岸即烏林,與赤壁相對,即周瑜用黃蓋策,焚曹公舟船敗走處,故諸葛亮論曹公危於烏林’,是也”。李吉甫說得這麼具體,這種說法在當地已經相當流行。
湖北改名最成功的縣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偷偷改了名字

火燒赤壁影視劇照

近10年以來,在蒲圻赤壁一帶發掘出了大量三國時期的文物,如鐵戈、銅劍、箭鏃、銅馬蹬、弩機、五銖錢及銅鏡、碗等日常生活器物達千餘件,這些文物經考古專家鑑定,認定大多是東漢、三國時期遺物。同時,還發現了兩座東吳武官墓葬,其中出土弩機一件,上刻銘文有“

上大將軍呂侯都尉陳文和弩口”字樣。持“蒲圻赤壁”說的論者認為,這些兵器和地下文物的發現,足以證實蒲圻赤壁就是當年大戰的古戰場。綜上所述大多數學者認為蒲圻赤壁就是三國赤壁之戰的古戰場,又被稱為“武赤壁”。

湖北改名最成功的縣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偷偷改了名字

三國時期弩機

總結:千百年的赤壁之爭,各有各家的道理,現在爭論這個名頭都是為了發展自己地方的旅遊經濟,但是經過多年的研究與考證,確定的是湖北境內的長江兩岸有兩個赤壁,一個在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城西,在長江北岸,稱“黃州赤壁”,又名“東坡赤壁”或“文赤壁”;一個在蒲圻縣(1998年改名赤壁市)的西北部,長江南岸,叫‘’蒲圻赤壁 ”或“武赤壁”。黃州赤壁因為蘇東坡的詩賦名聲遠播,蒲圻縣因改名赤壁市從而世界聞名被更多的人熟知。赤壁古戰場到底是哪裡對很多人來說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赤壁文化。


參考資料:《三國志》、《水經注》、楊守敬《水經注疏》、張修桂《赤壁古戰場歷史地理研究》、劉磊《中國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