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三)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

(一)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

(二)

首先,還是再來貼一下出自《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投資習慣》的這張圖。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三)

我把這張圖分為三層:

1)個人認知以及投資哲學;

2)能力圈、好投資的標準以及投資結構;

3)投資系統

其中,“個人認知以及投資哲學”是投資系統的 Why,決定著下面所有的東西;“能力圈、好投資的標準以及投資結構”好比投資系統的 How,它由 Why 產生,形成原則,幫助我們快速去判斷對錯、好壞;最下面一層是具體的策略,是一個投資系統的 What,是根據“原則”而產生的具體“規則”。

今天的文章包括:

1)投資系統的 12 個組成部分

2)投資系統的均衡

3)用系統交易

4)我們該怎麼做

希望對你所啟發。

投資系統的 12 個組成部分

在《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投資習慣》這本書中,作者馬克·泰爾把一個有效的投資策略分為以下 12 個組成部分:

  • 買什麼

  • 什麼時候買

  • 買價

  • 如何買

  • 買入的比例

  • 投資過程的監控

  • 何時賣

  • 投資組合的結構和槓桿運用

  • 如何尋找投資機會

  • 應對市場崩潰等系統性衝擊的方法

  • 出錯了怎麼辦

  • 在系統無效時怎麼做

對照巴菲特的投資系統,我們一條條來看。

1)買什麼?

在巴菲特的能力圈之內,他能看得懂的好企業(好生意、好的管理層、具有競爭優勢 ...)。

2)什麼時候買?

當優秀的企業出現好價格的時候。

3)買價

早期對安全邊際的要求更嚴格,用 4 毛錢的價格買值 1 元錢的東西。後期更看重企業質量,只要價格合理就會購買。

4)如何買

現金。

5)買入的比例

能看懂的優秀企業難尋,因此傾向於集中而非分散,儘可能多買。

6)投資過程的監控

持續關注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否維持。

7)何時賣

當出現這三種情況時:企業已經不再具有競爭優勢;出現更好的投資機會;股票的價格太貴了。

8)投資組合結構和槓桿

源源不斷的成本甚至為負的保險浮存金。

9)如何尋找投資機會

讀大量的年報;閱讀高質量信源如《巴倫週刊》;危急關頭的求救電話(比如 2008 年金融危機時候的高盛和雷曼兄弟)。

10)應對市場崩潰等系統性衝擊的方法

無需應對,這反而是更好的投資機會,那些巴菲特購買的優質企業往往能在危機的時候有更好的發展。

11)出錯了怎麼辦

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賣出。分析錯誤,改進系統,避免下一次再犯。

12)在系統無效時怎麼辦

停下來(比如 1969 年巴菲特關閉了自己的合夥公司),改進它(比如認識芒格後,從格雷厄姆的撿菸蒂式的投資轉變為用合理的價格長期持有優質企業)。

這就是巴菲特的投資系統的 12 個組成部分。

你也可以試著按照這框架來分析一下索羅斯、達里歐、神奇公式、長贏或者你自己的投資系統,相信我,這個思考的過程會很有幫助。

投資系統的均衡

寫到這裡我想再強調一下,上面討論的這 12 個組成部分,只是一個投資系統的具體規則,是最細枝末節的部分。

比它更重要的,是一個投資系統的原則。比如什麼是能力圈?什麼是一筆好的投資?如何確保投資系統不會崩潰?

而決定這些原則的,是一個投資人的個性、價值觀以及投資哲學。

只有這三層相匹配,均衡而自然,才能在運轉的過程中不擰巴,才能自然而然的輸出好的結果。

如果一個投資人使用了與自己的投資哲學不符的投資系統,即使這個系統是好的,他也大概率會失敗。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

我的投資哲學底層是價值投資,非常在意購買標的的質量和價格。在 2015 年中的時候,由於估值昂貴,市場上已經很難有合適的投資機會了。

之後在市場大幅波動的過程中,大量的分級基金出現了套利的機會。簡單說,就是可以通過在場內分別購買分級 A 和 B,合併,然後贖回(或者相反)的方式來進行套取利差。由於市場當時瀰漫著恐慌,定價失靈,因此套利的空間很大。

但我做的並不好,原因是很多標的的估值還是很高,我下不去手。比如證券分級、創業板分級、軍工分級等標的,這些分級基金的套利空間很大,但我天然對這些高估值的品種有牴觸情緒,所以反而選擇了套利空間並不大、但估值便宜的銀行分級等標的。

後來我想明白了,分級套利和我的主投資系統是兩套完全不同的投資系統,應該分開來看。

從分級套利這個系統來說,我持有標的的時間最多兩天,估值高和低並不重要,反而套利空間是最應該考慮的。

用系統交易

我很喜歡達里歐的《原則》裡的一段文字:

Time is like a river that will take you forward into encounters with reality that will require you to make decisions. You can’t stop the movement down this river, and you can’t avoid the encounters. You can only approach these encounters in the best way possible.

翻譯過來是:

“ 時間就像一條河流,載著我們順流而下,遇到現實,需要決策,但我們無法停留,也無法迴避,只能以最好的方式應對。”

如何應對?達里歐給出的答案是:“系統”。

無論是投資、一個人、還是一個組織,我認為他們都是系統。這個系統具有自己的 Why(初心)/ How(原則)/ What(選擇),在“知”和“行”中不斷迭代、進化而成。這個系統會經歷各種各樣的隨機事件的衝擊,均衡而自然地做出各種各樣的選擇和應對。

對於投資來說,這些隨機事件可能是中美貿易摩擦,是 2018 的暴跌,是 2020 年初的疫情以及之後意想不到的反轉行情 ...

對於一個組織來說,這些隨機事件可能是經濟的波動,是疫情帶來的無法開工,是理想實現的路上出現的各種困難 ...

對於一個人來說,這些隨機事件可能是離開自己的企業,是習以為常的確定性突然被打碎,是某天早上起來突然心情很差 ...

像達里歐所說,我們無法停留也無法迴避。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我們的“系統”做出自然的應對和選擇。而這些選擇的不同,也造就了最後結果的不同。

說回投資。

每一個優秀的投資人,都會最終進化出自己的系統。當系統失靈或者出錯的時候,他們會停下來,反思系統的問題,去改進和進化它。與此同時,不管出現什麼樣的市場情況,他們絕不會違反自己的系統而去做主觀交易。無論市場是喧鬧還是冷清,恐懼、貪婪、嫉妒、懷疑這些情緒都不會對他們自己的投資系統造成侵蝕。

最近股市又重新熱鬧了起來,我想很多人又心癢癢的躍躍欲試了。無論是想去追科技股,還是想加槓桿快速暴富,我想你都可以停下來想想是否違反了自己的投資系統。系統錯了,可以改進。而一次違反系統的主觀交易,即使短期對了,長期來看,卻可能帶來更大的損失。

萬維鋼曾經說過一句話:

普通人關心具體事件的成敗,高手關注的是一個概率系統。

沒有系統的人一驚一乍,有系統的人心靜如水。

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該怎麼做

這個關於“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的系列今天就寫完了。在寫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每個人都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嗎?這能做到嗎?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真的很難。這需要你對投資有巨大的熱情、投入足夠的精力,還需要經歷必不可少的牛熊洗禮,而這意味著漫長的時間。

如果你對投資真的很有熱情,可以試試。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擁有自己的“投資哲學”和找到“值得信任的人”。

都是投資大師,但巴菲特絕對不會把自己的錢委託給索羅斯來管理。我們也是一樣。擁有自己的投資哲學,才能知道什麼是適合自己的,我們也才能找到優秀、而且適合的人來幫助我們管理資產。

與“投資哲學”同等重要的,是“信任”。找到值得信任的人很難,但很重要,“信任”意味著在價值傳遞的過程中沒有損耗,因為在極端情況下,你不會懷疑和猶豫。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擁有自己的“投資哲學”,找到值得“信任”的人,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工作和生活中,專注當下、全情生活。剩下的,就交給運氣和時間。

2、本週操作

3、最新淨值

實盤投資週報第 123 期,最新的資產是 5,791,594.30,基金淨值是 1.1292,本週增長 4.46%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三)

最後附上最新的且慢截圖(2020年2月21日)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三)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記錄不代表任何推薦之用,僅作為自己的長期投資驗證。投資者應保持獨立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