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戶賠了300平米,選兩套150平米好?還是三套100平米好?

阮景東


拆遷戶賠了300平米,建議選2套150平米的。

第一、選150平米的優、劣勢分析

01、選150平米的優勢

面積150平米的房子是大戶型,代表的是改善型住房,具有很多優勢。

(1)前景更好

目前市場上的二手房存量已經很充足了,尤其是小戶型剛需房,也就是2房和小三房,建築面積大概在80-120平米的戶型,這類戶型現在的市場需求量最大,存量佔比應該也是最高的。

也就意味著擁有這類房屋的人,未來生二胎或經濟狀況改善後,下一步換房更多就會選擇面積更大的改善型住房,而140平米上下的戶型就是目標,大戶型代表的是今後投資和多數人買房的方向,前景自然更好些,還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2)舒適性更好

面積大,往往代表著客廳大、房間大、空間大,可以在滿足一家人正常居住的同時,還能在房屋內設置一定功能分區,比如健身區、小孩娛樂區等,更好地保護私密性,相互不打擾。

大戶型的臥室往往也不會像小戶型那麼侷促,人在房子裡面的活動範圍更大、自由度更高、擺東西也好擺,整體居住的舒適度會更好些。

(3)房型更合理

面積大,設計師在設計時限制條件就會少些,設計出來的戶型、空間佈局、朝向、採光和通風會更優化些,那麼總的房型往往就會更合理些。

(4)少折騰

“人往高處走”,人的需求和生活水平往往都是逐步提高的,而100平米更多是代表剛需,住幾年後就會嫌房子小,不夠住,不舒適,還得要重新換大戶型,到時候還要一家人折騰下。

如果直接買成2套大戶型,自己住一套,以後也不用折騰去換;另一套投資,又是市場上目前還比較缺少的戶型,還是很有前景的。

02、選150平米的劣勢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大戶型的劣勢也比較明顯。

(1)過戶稅費高

區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界線面積是144平米,而你這個150平米,多了6個平米,“不丁不拐”的,起不到多大作用,稅費還享受不到優惠,過戶起來稅費就高些。

(2)裝修費高

面積大,房間多,如果衛生間多、廚房和陽臺大,光防水和貼瓷磚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更別說其他空間的裝修支出,裝修費用肯定也更高。

(3)不易出租

拿出去租的話,大戶型一般沒有小戶型好租,如果再裝修後出租的話,回收裝修成本的年限就更長,到時候要賣,裝修費還沒收回來,就不划算。

(4)接盤人更少

雖然改善型房子代表的是未來的需求方向,但話又說回來,有部分人可能一生也就住在原來那個房子裡,想換也沒法換。

如果你在短期內有處理掉另一套房子的想法,那大戶型房價就更高,要轉手的話,能接盤的人就會相對少一些。

(5)居住成本高

面積大,物業費是按面積收的,每年就要多交些錢。房間大,空間大,使用燈管都要瓦數高些,不然房間不夠亮,用電量會增加,電費會高些。

另外,面積大,打掃衛生也是一個體力活。簡單一想也能知道,80平米和150平米,打掃衛生面積幾乎翻了一倍,而且長期都這樣。

第二、選100平米的優、劣勢分析

面積100平米,代表的是剛需房,要麼是大兩房,要麼就是小三房。

01、優勢分析

(1)好轉手

目前房價很高,面積小一些,意味著總價就會低一些,拿到市場上賣的話,買得起的人會更多些,也就容易轉手。

(2)過戶稅費低

低於144平米,屬於普通住宅,辦理產權過戶時,稅費會更低些。

(3)裝修費更低

小戶型,衛生間少些,廚房面積小些,防水和瓷磚用料都會少些,整體裝修費會低些。

(4)生活成本低些

小戶型,物業費更少些,打掃衛生也簡單些,沒那麼累。

(5)好出租

小戶型出租的話,租的人更多些,畢竟,租房的人更多還是家庭人口比較少或者單身狗為主。

(6)人氣旺

家庭人口少,尤其是1-3人的,住100的人氣更旺;要是住150的房子,可能比較冷清,家裡顯得沒有人氣,晚上可能還會有些害怕。

02、劣勢分析

(1)舒適性差些

剛需房,更多解決的還是有沒有的問題,由於面積有限,刨除公攤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必然不是很多,那相應的舒適性分區就少,甚至沒有,整體舒適性差些。

(2)投資前景差些

現在剛需房已經飽和,未來也不會缺,根據市場供需的基本原理,數量多了,往往沒有數量少的有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上說,大戶型更屬於投資方向,更有前景。

(3)以後可能涉及換房

如果家裡人口增加不夠住,或者經濟條件改善想換房,以後就要面臨換房、裝修、搬家、配傢俱等折騰。

(4)房型會差些

雖然不是絕對的,但100平米的,如果是2房,房型應該可以,如果是3房,房型估計不會好。刨除掉公攤面積,還要分出3個臥室,可以想見房間會有多小,房型預計不會好。

第三、100平米的3套,150平米的2套,選哪種?

通過上面的分析,結合實際居住的舒適性和未來生活需求變化的前瞻性以及投資前景,小菜建議你選2套150平米的。

衣、食、住、行,人的四大需求,住是必須的,安居才能樂業。

150平米的住起來確實會比100平米的要舒適,尤其你的家庭人口超過3人,那就更應該選150的,滿足眼前和未來一家人舒適居住的需求,以後也不折騰。

另外那套用於投資的,以後大概率改善型需求會更多些。畢竟,現在房價高,剛需往往都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等經濟改善有條件了,才會在接下來解決舒適性居住問題。

當然,選150平米的,還是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01、朝向和通風

這個面積的房子,房間多,住的人多,房子的朝向就很重要,客廳和主臥一定要避開北向、東北向和西北向,南向最佳,其次東、西向。朝向涉及房子採陽,採陽影響一家人的身體健康。

戶型的話,儘量要選南北通透的,通風性會更好,住的人多了,通風性要求就更高。

02、樓層

拆遷安置房一般都是高層,拆遷安置房的外環境大多不如商品房。因此,樓層就不宜選低層,宜選中、高層。

另外還要特別注意兩點:

(1)避開設備層

一般28層的房子,設備層往往在12、16層,選的時候注意打聽下,一定要避開。

(2)避開頂層

雖然現在的澆灌技術有很大進步,但防水層是有使用年限限制的,隔幾年就要重新做,存在隱患;另外一個隱患就是隔熱,四季分明的地區,頂層夏天會比較熱,不建議選。

03、戶型

面積大,房子的空間佈局合理性要求更高,動靜分區,乾溼分區,客廳和主臥面積分配合理,這樣的房子居住舒適性更好,以後升值空間也更大。

04、位置

安置房的整體區位一般在小區邊緣較偏位置,可能會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靠路邊、靠山、靠河,二是被其他樓遮擋陽光。

在選的時候,儘量避開直接臨路、山、河的樓,還要注意看前、後、左、右樓會不會遮擋你選的房子的採光和視野。

換個角度分析,如果你更想多些收入,自己居住條件差些也能接受,那選3套100平米的收益會更高。

01、眼前收益

2套100平米的租金收入一般都會高於1套150平米的租金收入。比如,100平米的每月租2000元,2套就是4000元;而1套150平米的,月租3000-3500元的幾率是很大的。

02、長遠收益

在房價水平接近的情況下,小面積的成交單價往往會高於大戶型的單價,那這樣算下來,2套100平米的收益會高於1套150平米的收益。

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住100平米的,不管是眼前,還是未來,你的居住舒適性和生活品質都達不到住150平米的那麼高!

也就是說,你是犧牲了自己的居住舒適性,降低了生活品質,換來的收益增加。

因此,究竟如何選擇?取決於家庭人口數量和個人的居住取向。從小菜的角度看,選擇面積150平米的,不僅可以確保眼前和未來居住的舒適性,還能兼顧投資升值前景。在這個基礎上,再選好兩套房子的朝向、樓層、戶型和位置,妥妥的居住和投資兩不誤!


房壇法菜


因地區而宜,因家庭而宜。像我們這個縣級城市的人,大多數傾向於選擇兩套大房子,因為不論是8O還是100的都認為太小,除去了公攤面積,算算還剩多少平方?

我居住的村子,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兩套大房子,一個180,一個120。180的兒子居住,120的老人們居住或者出租、轉讓。只有極少數家庭選拌了80或者是100的。

我知道,網絡上許多認為80或者是100好的,只是根據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所在地區的消費水平和居住條件而言的。

試想,現在國家放開了兩胎政策,一個家庭至少得養2個孩子。一個四口之家,居住在100甚至是80平方米的樓房裡是多麼的擁擠不堪。再說兩套大房子對門設計,十分合理,年輕人和老人們彼此照應,十分方便。許多實地考察的人,都說大房子設計的十分合理,通風、採光也不錯。至於3套以上的小房子,就差了點兒了。

至於說出租的,那也是極少數家庭人口少或者是經商做買賣的,再說房子也不是那麼容易隨便出租的。君不見所在的城市或者是社區,有多少套樓房己經門可羅雀了 ,廣告宣傳單也貼了N次了,也不見租客的影子。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調查了才能有足夠的底氣來反駁呀,你說是不是?


陽光哥哥之臨界糊塗哥


這兩個選一樣,毫不猶豫選3套100的。我家也是拆遷,當時大概有400平,可以選三套或者四套。三套就是都是130幾的大的,四套可以選130左右 90左右,我爸說自己住的舒服要大的,我和我媽就說要四套,三套90平,一套130平,缺錢還可以賣一套兩套的。最後選了四套。現在看來這樣選的完全正確。兩套出租了,兩套90平的裝修,打通的,加起來180平,很大。在我們這邊形式就是130平左右的都不如90平的好租好賣


兩小公舉媽咪


我發現回答的人都離題了

有說要4套75的,有說要5套60的

尼瑪,人家問的是要150還是100

也許拆遷戶只能選這兩個戶型,也許整個安置小區都沒有75或者60的呢,你們的回答就沒有意義了

言歸正傳,我覺得還是要一套3套100比較好,100平也有三房了,自住應該合適,打掃也沒有那麼累,自住一套,出租兩套,現在二胎家庭也多,三房出租比以前容易。


綠城小天羽


看你自己的需求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比如說我們,座標十八線小縣城,

買房子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100多平的三房,

因為公婆不跟我們住一起,

而從結婚就打定主意是要生倆娃的,

所以兩房的完全不能滿足需求。

最少三房。


後來,機緣巧合,買了四室的房子,

到現在還在慶幸買對了。

因為自從生了老二之後,婆婆偶爾會過來幫忙帶一下寶寶,

這樣如果當初買的三室,

肯定也夠住,但會不是太方便一些。

現在感覺就不一樣了。


一般來說,房子買大不買小,

但如果你是在大城市,

建議還是要三套100平方的,

畢竟,在大城市,房價都比較高,

所以一般的工薪階層,還是會買一般的房子,不會買太大的。

當然有錢的除外。

100平方的房子無論是租還是賣都是很好的,

但150的就不好賣了,

況且在大城市,打工租房的話,都是小兩口,

一家子的比較少,所以即便是出租也是100平方的更容易些


所以,到底要什麼,要根據你自己的具體情況決定吧。

不能一概而論。


老徐說事999


這個問題我倒可給下建議的,我家在05年時就拆遷了,當時我家老房子也不大評估後可以拿210平方房子,其中有140,105,70平三種戶型可選,那時是6層樓梯房,公灘面積很少,我選了二套105平的,三個房間也挺大的了,還是挺滿意的。建議你選三套100平的,大面積的出租出售都不容易,以上只是個人建議,估計是大部分人會這樣建議的。


ShC山青水綠


我覺得自己住的拿大一點,然後儘量拿小平方的房子,我們這邊拆遷每張戶口本只給250平方,因為我們和公公婆婆是分開戶口所以有500平方。然後拿了兩套125的上下層打通,樓下公婆住樓上我們小夫妻住,再拿四套75的超了50平方自己出了十萬不到點,現在想想是非常正確的,四個小套簡單裝修一下都出租的,每月2200房租等於是一個人的收入了


子非魚642110774


要就要一套大的、剩下的要小的、我家也拆遷了、我自己外面買了一套96的,感覺太小,將來選房一定要有套大房子、小的房好租也好賣、不過也不好說、也許工薪階層也想買大房子沒錢來選安置房、畢竟便宜的多、將來也能做分期


會射箭的汽修工


作為一個拆遷過三次的人,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拆遷300平,拿2套150,還是3套100還有其他選擇嗎?還是隻有這兩個選項?

房子並不是用於自住,建議拿3套100,或者能拿75平,4套更佳,因為75平的房子無論是出租還是出售都是最受歡迎的。

如果房子用於自住,夠住即可,如果有為孩子長大後考慮,可以拿兩套90平,另兩套拿60平。

其他拆遷時候要注意的事項,可以點擊我的文章中拆遷一文,謝謝!

👉我是“房地產先鋒號”,聊拆遷,看戶型,論過戶,買賣房避坑、維權,地產有關看這就對了!


房地產先鋒號


我就不該進來了,得了紅眼病,哈哈,全是拆遷戶。

從舒適度來講,肯定是150的合適。不過也要看房子,如果是公攤很小的房子,100平就可以三室了,而且還不小。那三套100也足夠了。如果是公攤二三十那種,還是選擇150的吧。去了公攤也就有個一百二三。

從家庭構成來講。如果是有一個孩子,可以考慮要兩套150的。孩子自己和一套。如果倆孩子就三個100,公平公正。當然也要看個人意願,想給就給,不想給不給,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