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姻、退休、出獄……香港大家族的前世今生


聯姻、退休、出獄……香港大家族的前世今生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收之東隅者,又何嘗不是失之桑榆。

文 丨 華商韜略 軟 貓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很多人都在等待一個消息——香港的四大家族會如何反應。

改革開放以來,每逢內地有重大急難,包括2008汶川地震,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捐款捐物,其捐贈金額也都常居規模之前,成為輿論關注與街頭巷尾傳說的焦點。

但這次,在很長時間內,大家等到的消息都是沒有消息。直到月初,才傳來李嘉誠捐出1億港幣的消息,然後陸續曝出其他三大家,恆基兆業、新世界、新鴻基的捐贈。但這些消息也都很快被淹沒了,諸如新世界更是早就有千萬級的捐贈,但卻沒引起一絲漣漪。

【天王落幕】

本月初,《福布斯》發佈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李嘉誠身價294億美元,較去年縮水23億美元,跌落蟬聯21年的首富寶座降至第二;恆基地產的李兆基以304億美元身價登頂。

李嘉誠丟掉香港首富,以及接替李嘉誠做首富的李兆基,同樣沒太吸引大眾的眼球。

2019年,此次新晉“香港首富”李兆基的退任,讓四大家族全部告別了天王掌門人時代。交出權柄的四大天王,不但揮別了自己的商業王國,也正漸漸被媒體放到聚光燈之外。


聯姻、退休、出獄……香港大家族的前世今生


他們以一生打拼成就的商業王國,也是高光漸逝。

2019年5月28日,恆基兆業的股東大會上,91歲的李兆基最後一次以主席的身份出現在大會上。中國人很注重儀式感,這場大會,也是他的退休儀式。

李兆基的退休有跡可循。

2001年起,他就陸續辭去多家附屬公司職位,並同時辭去多個上市平臺職位。這一次正式退休後,李兆基家族5000億的商業帝國全權交由其兩個兒子李家傑與李家誠接手,大兒子李家傑負責大陸業務,二兒子李家誠掌管香港業務。

李兆基也的確是超期服役了。

早在2018年3月16日,比他還小几個月的李嘉誠,也是戀戀不捨地揮別了舞臺,將公司交到了大兒子李澤鉅手裡。


聯姻、退休、出獄……香港大家族的前世今生


退任當天李嘉誠還說:“我幾年前就說要退休,要去旅行了,今天我就去旅行。”

那天到底去沒去,沒有人知道,不過在幾個月後李嘉誠90歲生日那段時間,他確實與周凱旋來了一場浪漫的國外遊。周凱旋小李嘉誠33歲,至今未婚的她在李嘉誠的私人投資裡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牽線投資Facebook,也在李嘉誠的私人生活裡扮演著重要角色,李嘉誠稱其為紅顏知己。

已經去世的新世界創始人鄭裕彤很不一樣,嚴格來說,他退休了兩次。

1989年,鄭裕彤第一次宣佈退休,把接力棒交到了長子鄭家純手上。鄭家純上任後接連推出了收購計劃,從42億港元收購華美達酒店到23億收購永安集團,再與永興換股,一番雄心壯志過後,換來的卻是新世界的負債累累。

兩年後,鄭裕彤不得不重出江湖,大刀闊斧地拋售資產、市場集資等,以扭轉公司頹勢。然後,一干又是20多年,也將新世界牢牢釘在超級天王的陣營裡。

2012年,鄭裕彤第二次宣佈退休,把主席與執行董事交椅再次轉到了鄭家純面前。同時,還安排長孫鄭志剛,出任新世界的聯席總經理。

二次退休四年後,91歲的鄭裕彤因病去世。他也成了四大家族中,唯一一個還在位時就把孫子輩推到臺前的人。

比鄭裕彤還要走得早很多的,是新鴻基創始人郭得勝。

1990年郭得勝因腦溢血去世,去世前他留下了“鴻基永固”四個字,以及當時市值兩百多億、香港最大的房地產公司新鴻基。當然,還有一個遺產繼承計劃,即老大郭炳湘為董事總經理,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聯為董事副總經理。

三個兒子雖然一起管理新鴻基,但卻沒有公司的股權。股權都被郭得勝放在了家族基金裡,管理人是他的妻子鄺肖卿。

這種安排讓三兄弟在相當長時間裡成為二代同力戳心的典範,但卻終究沒能戰勝人性的私慾。當公司越來越大,兒子們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不明瞭的分配,還是引發了著名的郭氏三兄弟財產爭奪戰。

2008年老二跟老三以身體不好為由罷免了老大的職位,老大反手就把前者告上了法庭。三兄弟徹底決裂,郭炳江進了監獄,郭炳聯差點兒進了監獄,郭炳湘則兩年前因病去世。

郭得勝不會料到,自己最精心的打算,換來的是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出獄、聯姻、身家縮水與捐地】

李兆基以前說過,香港富豪中兒女超過兩個的家族多多少少都出現了問題,兒女多很麻煩,兩個就好很多。就像李嘉誠,只有兩個兒子,退休的時候一個繼承家業一個拿錢,各得其所。

郭家的戰爭著實讓人惋惜,不幸中的幸運是,郭炳江在去年終於刑滿出獄,並於今年1月起,出任集團旗下子公司新鴻基地產代理有限公司資深董事。


聯姻、退休、出獄……香港大家族的前世今生


40個月的牢獄生活磨平了郭炳江的鋒芒,出獄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重返公司進行又一次權利的遊戲,而是想先追回自己失去的、未參與到的世界變化浪潮。共享經濟、第三方支付、短視頻……這幾年每一場風口帶來的產物,都在顛覆他既有的想象。

郭炳江錯過了很多,但他沒錯過郭李兩大家族的聯姻。

2019年9月9日,香港四季酒店舉行了一場婚禮,新娘李敬儀(Vickie)是李兆基的外孫女,新郎郭兆聰則是郭炳江的堂兄弟郭炳濠之子,也是李兆基家族恆基地產的執行董事。

李敬儀與郭兆聰戀愛長跑了三年,對於兩人而言,結婚是水到渠成;對李郭兩家來說,這相當於把一直以來牢固的合作關係,又粘上了一層厚厚的雙面膠。

畢竟2019年,四大家族腰間的錢囊,都蔫了一點,和內地超級富豪們相比,他們這些年更是一直在逆水行舟,不進只退。

2019年,《福布斯》發佈的中國香港前50大富豪榜上,李嘉誠的身價是317億美元,李兆基是300億美元,但與2018年相比,前者身家縮水43億美元,後者縮了22億美元。

去年6月至8月,郭得勝家族的新鴻基地產股價下跌11.3%,市值蒸發了423億港元;鄭裕彤家族的新世界發展股價則下跌16.4%,市值蒸發200億港元。

財富高增長時代已經不再,但時代需要他們承擔的卻是越來越多。

去年9月,鄭裕彤家族宣佈向特區政府、社會企業或慈善團體,陸續捐出27萬平方米的土地後,李兆基家族與郭得勝家族也紛紛表示,支持港府收回閒置農地興建公屋。其中,港府計劃收回的68公頃土地裡,恆基地產佔了將近七分之一,大約9.3萬平方米。

三大家族捐地的時候,李嘉誠也沒少付出,他跑去參加了大埔慈山寺的活動,一個多月後捐了10億給中小企作應急錢,隨後又捐出2億支持香港的餐飲業。

但即便這樣,當年視他們為驕傲與自豪的香港人,對他們依然是越來越感情複雜了。

雖然努力做了很多,但在去年香港的社會事件中,將香港問題的責任歸結給他們的輿論,不是個別聲音。

【沸騰歲月】

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以及郭得勝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地產大王。他們都來自廣東,而真正讓他們交集,併成為地產大王的,是1958年與1972年這兩個大節點。


聯姻、退休、出獄……香港大家族的前世今生


1958年,是他們在地產業的開端。

塑料花大王李嘉誠於港島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業大廈,正式介入地產市場。頭一年,他剛剛快人一步研製出塑膠花填補了香港市場空白,並帶領長江塑料廠由默默無聞的小廠一夜間走紅塑膠業界,還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

幾乎是同一時間,喜歡西裝配球鞋、與李嘉誠發跡如出一轍都是“倒插門”的鄭裕彤,先後去香港跑馬地、銅鑼灣興建了藍塘別墅和香港大廈。

彼時,距離鄭裕彤從岳父手裡繼承周大福,僅僅過了兩年時間。

另一邊,擅長外匯買賣的李兆基與洋雜大王郭得勝,聯合馮景禧等八個人創辦了永業公司,合資涉足地產生意。此後他們推出的分層出售、10年分期付款的方式一改香港地產業的經營方式,李兆基、郭得勝等人靠此在地產界風生水起。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1963年李兆基與馮、郭兩人另組新鴻基地產,三人聯手在地產界很是火熱,還被大家稱作“三劍客”。去年李兆基退休回憶往事時還說,最想重溫與郭得勝、馮景禧先生組成的三劍客一同經營事業的年代。

1967年香港樓市的全面暴跌,已在地產業積累10來年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郭得勝們斷定這是階段性的困難,從此開始大手筆抄底與超車,把別人的危險變成自己的機遇。

繼而,有了1972年的大爆發,並寫下四大家超越其他業者掌控香港地產業的關鍵一筆。

當年,香港樓市就全面復甦,鄭裕彤的新世界發展成功上市,當天就順利募集到了1.6億港元。在當時,這可是個巨大的數字。

當年,三劍俠也分了手。馮去做了金融,郭得勝守著新鴻基,並於8月將公司上市,市值港幣4億元。

也是當年,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成功上市了。

這三大家上市了,李兆基也沒閒著——他用手裡的錢大肆購進土地與物業,為後來的騰飛打下關鍵根基。

前兩年有記者問李嘉誠,如果當年在長江實業上市時買入一手沒有賣出,總回報是多少?李嘉誠說:“當時買3元的股票,收到股息,再買長江,今天的價值會超過5000倍。”

末了,他又說,世界上,不會有太多公司有5000倍的回報。

1972,就這樣變成了四大家族鼎盛商業帝國的開端。

1990年郭得勝因病逝世時,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都去參加了葬禮。報刊評論說,這幾位扶靈者已經掌握了半個香港的經濟命脈。

那時,新鴻基地產的市值與上市時相比,增長了635倍;六年後《福布斯》雜誌裡,李兆基的財富累積至127億美元,躍居全球第四大富豪、亞洲首富;再過一年,香港迴歸,四大家族的財富總和超過440億美元。

從那時到今天,除了後來因為澳門崛起的呂志和家族曾闖入香港富豪榜的前四大,香港財富的前四大一直被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和郭得勝四大家族牢牢把持,水潑不進。大多數時刻,他們連名次都是固定:李嘉誠第一,李兆基與郭得勝家族交替第二,鄭裕彤則穩居第四。

於是到了2013年,有位小學生在作文裡寫了那句著名的話: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


聯姻、退休、出獄……香港大家族的前世今生


【成於地產,苦於地產】

房地產造就了香港過往的經濟繁榮,也給今天埋下隱患。

套用《北京人在紐約》裡開篇說,如果你愛一個人,就把他送去香港,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就把他送去香港,因為那裡是地獄。

2018年,在一段宣傳短片《讓下一代看見》中,劉德華作為旁白,現聲倡議在香港東大峪填海造地解決下一代的住房問題。他說,他見過充滿朝氣的香港,他也見過停滯不前的香港,你想下一代,見到一個什麼樣的香港?

香港地產的大江大河時代已經不再了。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她的GDP能甩開江蘇、浙江、廣東以及山東四個省的總和,但要論地產,香港彈丸之地豈可相比。於是,當內地學會香港的地產拉動繁榮,香港的優勢很快不再。

何況,內地還有製造業、互聯網、高科技、大內需。

2017年,北上兩地的GDP都超過了香港。而到了2018年,香港GDP的佔比由曾經全國的五分之一,變成了廣東省的五分之一。

一手推動了香港地產大江大河的四大家族,尤其是將雞蛋都放在地產籃子裡的,其實早已收到懲罰:掌握了香港一地的地產權柄,卻沒拿到贏在全球化新時代的籌碼。

地產成就了他們,但地產也給了他們侷限:太依賴地產。

即便他們到了中國內地,這個過去幾十年全球最具活力與多樣化的市場,其籌碼依然大多侷限在地產之上。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四大家族就對內地地產下手了。那是他們在內地最春風得意的時候,憑藉金錢與充足開發經驗的優勢,他們在許多城市廣囤土地,開發商業樓宇及小區。

到今天,四大家的地產版圖幾乎遍佈每一座核心城市。但相比內地本土的龍頭房企們來說,他們基本上都只是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內地的房地產市場,比他們更有想象力,也更考驗勇氣。

他們在香港那一城一池的制霸術,到了內地的天空海闊與錯綜複雜裡,也常常只能是望洋興嘆,甚至好幾個月連個公章都搞不定。

當李嘉誠拋售內地物業被警告“別讓李嘉誠跑了”時,有多少人曾想過其背後,就算不跑又能怎樣的無奈。

李嘉誠的時代過去了,當年馬雲在香港如此說,還被認為是狂妄。那時的李嘉誠雖然已經不再獨領華人社會的風騷,但其長和系超過萬億港幣的市值,依然是一座高高的大山。

但今天,長和系還是那個長和系,阿里卻是6000億美元的阿里了。

持續地產業務之外,四大家族其實也都在地產之外,積極地推動多元化業務,比如,李兆基家族的燃氣,鄭裕彤家族的百貨與珠寶。但除了李嘉誠家族早早把業務推向電訊,還差點成了騰訊大股東並在新興經濟有所作為之外,其他三大家幾乎都還停留在20世紀的產業裡。

對,可以說是錯過了21世紀的新興產業機會。就像被批評因為他們而錯過了21世紀的香港一樣。


聯姻、退休、出獄……香港大家族的前世今生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世人說他們綁架了香港房地產的背後,他們又何嘗不是被房地產綁架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收之東隅者,又何嘗不是失之桑榆。

《再見四大家族:香港的1969》

《再讀李兆基,淘金城市更新》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