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水稻在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大部分人口的主食,在日常生活中佔據著極其關鍵的位置。在水稻的發展過程中,為提高其產量和品質,水稻栽培技術不斷更新和完善。黃淮地區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存在著雨熱同期以及暖熱多雨的氣候特點,十分適宜種植水稻,基於此,

對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進行介紹,為相關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1 水稻田土地選擇

在對水稻種植土地予以選擇的過程中,需秉承為水稻創造優良立地環境的原則,同時這也是落實好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的前提條件。對此,需細緻地思考以下內容:(1)水稻種植區域灌溉條件是否有清潔的水源,能夠滿足水稻生長對於水源的需求。(2)早晚兩季水稻種植溫差應維持在15℃之內,防止水稻種植溫度過低或過高而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3)種植者需對土壤條件予以詳細分析,防止水稻種植在農藥殘留高以及重金屬含量高的土壤中。(4)種植地應擁有極佳的光照條件,確保能夠滿足水稻對於光照的需求。

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2 科學選種

要想從源頭促進水稻產能的提高,需對水稻品種予以科學的選擇。現階段,大部分農戶青睞於組合式新型水稻,因為此類水稻能夠保證較高的產量。在實際選擇中,應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並將品質好、粒多穗大的品種放在首位,確保水稻種植可以實現穩定高產的預期目標。就組合式水稻品種而言,應將重點放在其所擁有的抗病性、抗倒伏以及耐肥性等方面。

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3 合理播種育秧及移植

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要掌握好播種時期,尤其是在對水稻進行播種育秧時,溫度不宜過高或過低,通常需將溫度維持在12℃,以此來確保水稻育秧後溫度的穩定性,在此過程中,若溫度過高就會影響秧苗成活率。同時,在對水稻予以播種育苗的過程中,還應該選擇在適宜的天氣進行,天氣狀況不同,產生的控水量與排水量均會出現差異。此外,科學的種植密度可以確保水稻後續的正常生長,若水稻種植密度較高,那麼就會出現土壤肥力與水力不足的情況,不利於水稻健康生長;若種植密度較小,則會影響土地保溫效果,進而影響水稻產量。對此,若採取機插的方式,那麼每667m²應種植1.5萬~1.8萬穴,每穴3~4株;若採取手工插秧的方式,每667m²應種植1.2萬~1.5萬穴,每穴3~4株。

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4 增強田間管理

4.1 水分管理

水稻從育秧到成熟所需要的水量較大,其中水稻生長所需的水屬於生理需水,對養分、溫度以及溼度等進行調節的水則為生態用水,此外還涉及耕作用水。結合黃淮地區實際情況,每667m²水稻的耗水量為300~450m³,其中泡田水量為40~120m³,葉面蒸騰量為110~150m³,田面滲漏量為60~100m³,株間蒸發量為70~140m³。另外,當水稻進入分櫱高峰期之後進行排水曬田,能夠減少無小分櫱的出現,進而優化稻田光照與通風條件,培育出健壯、無病的水稻秧苗,促使水稻更好地吸收養分。同時,曬田應適度,並結合苗情、土壤以及氣候等相關條件進行。

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4.2 除草管理

除草管理的目標是科學地清理水稻作物混合的田間雜草。在水稻插秧工作完成7天后,應對水稻種植田進行一次追肥處理,可以在此次追肥的過程中混合除草劑,並將其均勻的噴灑到水稻田中,能夠有效防除雜草,除草劑可選用丁草胺(65%)除草劑,維持1500kg·hm²的噴灑濃度。此外,對水稻進行除草的過程中應避免頻繁開展田間作業,不然會對除草效果產生影響。

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4.3 施肥管理

土壤肥力是影響水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中包含的無機肥和有機肥均為水稻生長所需,如氮、磷、鉀肥與雞糞等,對其予以科學施用能夠促進稻米營養性與精米率的提升。但在實際施肥時,並非肥料用得越多就越有利於水稻生長,因為肥料堆積過多會導致水稻出現死亡的情況。秧苗移植後,需在秧苗分櫱期施佔總氮肥量50%~60%的氮肥,8~10kg;若插秧與移栽的時間較晚,那麼施加的氮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降低至40%~50%。部分地力較為薄弱、秧苗長勢較差的稻田分櫱期較晚,施肥時間可適當提前。

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5 病蟲害綜合防治

若在水稻秧苗生長階段出現病蟲害且沒有及時進行處理,那麼就會影響水稻產量,甚至於出現水稻絕收的狀況。紋枯病、稻瘟病以及惡苗病是較為常見的幾種水稻病,稻葉螟、稻飛蝨以及潛葉蠅是水稻生長過程中較為常見的蟲害。水稻出現病蟲害之後,應及時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擇適宜的農藥,經合理配製之後均勻噴灑到水稻秧苗上,避免病蟲害逐漸擴大。若病蟲害極其嚴重,應及時諮詢相關專業人員,科學合理地進行防治。水稻紋枯病防治一般在水稻處於分櫱後期、病穴率高於15%時進行,採用5%的井岡黴素1500mL·hm²兌水750kg噴灑。也可以兌水6000kg,運用潑澆的方式施用,此方式的效果更好,但是會浪費大量水資源。防治稻瘟病可運用20%的三環唑可溼性粉劑1.5kg·hm²兌水750kg,在水稻破口期採取噴霧的方式進行。蟲害既可通過施用農藥來進行防治,也可以通過引進天敵來防治,其中農藥效果好但會出現農藥殘留問題。

黃淮地區優質高產水稻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為水稻種植者提供參考

6 結語

通過對優質高產水稻栽培技術的正確運用,能夠有效促進水稻質量與產量的提升,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實現更好的發展。因此,應增強對優質水稻栽培技術的運用與推廣,讓我國水稻種植業能夠邁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