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才能使他越來越自信?

音樂大盤點


說到“自信”這個詞,我腦子裡第一個浮現出的就是劉媛媛。一個90後的小姑娘,憑藉《超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的成績,紅遍了大江南北。


我是真的很喜歡這個小姑娘,喜歡她的才氣;喜歡她的從容;更喜歡她的自信和不服輸的傲氣。


自信,是一種氣場,它能讓人變得魅力四射,也能讓人在奮鬥的路上不再迷茫。


所以今天,我把我關於自信的教育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您有一點幫助。


一、尊重孩子

“尊重”這個詞,是我在育兒理念裡反覆強調的。因為她真的太重要。涵蓋的範圍也太廣。

有人認為:每天做飯之前問問孩子喜歡吃什麼就是尊重;或者在孩子專心做自己事情的時候不去打擾就是尊重;

其實這些,只是尊重的一部分。

尊重,還包含著你在心裡時刻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這個個體和成人一樣有尊嚴和權利,或許,他還更敏感一些。


真正尊重孩子的家長,一定不會強勢。

兒子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玩紙,有一次,他堅持要用紙給樹上的鳥做個房子。

我耐心的告訴他:紙做的房子不結實,風一吹很容易就壞,而且一旦下雨,房子也就成了“落湯房子”。

他當然不同意,他列舉了許多紙房子的許多優點,並且堅持要做紙房子。

然後,他就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建成了他心心念唸的紙房子,又請爸爸費勁心思將他固定在了樹上。

接下來,他就一直盼著有小鳥能飛進去。後來真的很不巧,等到天黑,沒等到小鳥,倒是夜間下了一場雨。

然後他的“落湯房子”就變成了一地碎屑,他還親自清理了很長時間。

開始,他還很倔強,和我說:“我也算為小鳥做了好事了,是小鳥自己沒進來,不然就能住一下午了。”

我知道這個時候他的心裡肯定很難受的,所以我看著他笑了。

後來他沒忍住,找我大哭了一場,因為那個房子他確實是用了很多心思的,還親自畫了自認為很好的畫。。。。。。

我著實安慰了他好一陣。

這件事後,他主動找我道了歉,這件事也讓他知道了:有時候大人的“經驗”很重要。

給他養成了喜歡聽別人意見的好習慣。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謙遜”,他開始變得“有內涵”,懂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自信。


二、拒絕吼叫

有一句笑話“平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其實也不單單是寫作業,平日裡許多時候,孩子們總是有辦法用他們驚人的破壞力去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家長的耐心。

的確,吼叫是我們發洩情緒最直接的方法,而且往往剛開始吼叫的時候有一定的“震懾”作用。

然而,經常吼叫的家長養出的孩子是非常讓人擔心的:

他們有的會由於恐懼而怯懦,膽小自卑;

有的則變得暴力,喜歡用吼叫和拳頭解決問題。。。

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見的。那麼為了不吼叫,家長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關於控制情緒,有三點建議:

1. 深呼吸

2. 喝水

3. 迅速離開現場

一般只要家長主觀控制,再加上以上3個“絕招”,基本情緒就可以控制了。

試想,如果一個家庭裡所有的交談都是溫和的,每個人對別人都很尊重。

那麼,孩子怎能不快樂,不自信呢?


三、幫孩子建立自尊

1969年心理學家布蘭登出版了自尊心理學。

他對自尊給了這樣一個定義:自尊是一種感覺,自己有能力應對生活的基本挑戰以及自己值得擁有快樂的心理狀態。

通俗的說兩個方面,自信和自愛。

自信就是感覺自己有能力應對挑戰,我能做到這個事情。

自愛是覺得自己有價值,值得擁有快樂擁有健康。

自尊的人,同時也是具備內在驅動的人,因為無論別人怎麼去看待他們,他們都強烈的認同自己的價值,這種認定根植在他們的內心,他們不需要讓別人去認可,即使是在最無助的情況下,自尊也能給他們去鼓舞。賦予他們前進的勇氣。

那麼如何幫孩子建立自尊呢?

1. 不用尖酸的話諷刺或挖苦孩子

比如:“你真笨!”“你怎麼這麼愚蠢?”“你是不是傻?”這類的話

2. 不貼標籤

“貼標籤”指因為孩子的一個行為就給孩子“定性”。

比如孩子做錯了題,就說孩子“粗心大意”;

孩子見人沒打招呼,就說孩子“不懂禮貌”;

年幼的孩子,他們是從別人對他們的評價當中是認識自己的,如果來自父母的評價是正向積極的。會讓他們對自己的價值充滿了信心。反之亦然。

四、用心發覺孩子的閃光點

曾有一位家長,在諮詢一位育兒專家的時候說:老師,我的孩子膽子很小、做事還磨磨蹭蹭,他的成績很不好。。。。。。。

專家聽完問了一句:“那您能說出您孩子的10個優點麼?”

家長愣住了,她覺得,說兩三個優點就夠多的了,他的孩子好像真沒什麼優點啊。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麼?

美國哈佛大學的霍華德加德納教授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發覺各自的大腦潛能。

而我們家長習慣性的以成績論能力,用分數定高低的想法顯然是狹隘的。

現在回頭再想一想自己上小學的時候,當時班上最出色的同學,現在是最有成就的人嗎?不一定。

我們先來再看看現在那些有成就的同學,他們在上小學的時候是班裡面最出色的那個拔尖的孩子嗎?事實也未必。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像《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雖然性格不同,但各自都有讓人學習的閃光點。

父母需要通過合適的方式去認可孩子的優點,只關注是不夠的哦。

還要給予積極的給予和認同。

發自內心的表揚,要表揚到細節。而不是每次都敷衍的說“你真棒”。

其實,關於培養自信,我還有太多的話想說。但是現在,我已經佔用了你太多的時間。

那麼,就讓我們有機會,再接著這個話題探討吧。

歲月靜好,未來可期。

最後,祝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的孩子能夠自信陽光的生活。


雅瀟老師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從工作經驗上說,我認為孩子年齡越小越容易建立自信,家長可以儘早關注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不要在發現孩子缺乏自信時,希望能有什麼好的補救措施。

為什麼低齡段兒童容易建立自信?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其實已經在經歷自信和自卑所帶來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了。低齡段兒童對世界的認識是直觀的、單一的,個人需求容易得到滿足,因此在一件小事上的成功感都能帶給孩子很大程度上的自信和愉悅。

我記得我兒子學走路的時候總是很害怕。有一天,他突然踉蹌著在我和他爸爸的保護之下走了兩三步,並順利到達爸爸的懷裡,家裡所有的人都用一種無比強烈的喜悅情緒表揚他:寶寶太棒了,真能幹啊!那時候他只有一歲多,話都說不利索,但是看到所有人給他豎大拇指,也被家人的情緒感染,笑得合不攏嘴。有了這一次的成功體驗,孩子似乎瞬間自信心爆棚。他不再像以前那樣膽怯,而是積極的往前走,結果很快學會了走路。

所以說,對於低齡段兒童來說,自信心的產生不需要過於深度的心理活動,小小的成功體驗就可以讓孩子擁有自信。

另外一方面,從小就多次的、頻繁的感受到成功感,進而產生自信心,這種自信會逐步內化為幼兒持久的、自發的自我認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長大之後的自卑情結。

如何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關注兒童安全感的建立

良好的家庭關係是安全感建立的最重要的條件。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自卑的孩子,家庭關係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問題的。或者父母的管理過於冷漠嚴厲,或者父母婚姻關係出現狀況,或者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經常爭吵。在成人看來,給孩子生活的保障就可以了,但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對外部環境是有感知的,家庭關係的問題對孩子心理上會形成壓力,最直接的就是缺乏安全感。這就好比一個將軍身後的軍隊人心渙散,他拿什麼自信去和敵方作戰呢?


教孩子學習自理技能

孩子的不自信都體現在集體之中。幼兒園是孩子進入的第一個集體生活環境,剛入園的孩子不需要學習知識,需要的是自己照顧自己。以前幼兒園有個孩子,因為來自四二一結構的家庭,所以家長比較呵護,換句話說就是什麼都不會,為了幫助這個孩子,老師給予了他很大程度上的關注,比如:餵飯、穿衣服等等。但是,這個孩子沒有小夥伴。因為孩子們說:我們不跟他玩,他可笨了,什麼都不會。雖說童言無忌,孩子們的話還是深深地刺激了孩子的媽媽,她覺得大家孤立了他的孩子,而這個孩子也確實缺乏自信,他總是不自覺地想要依賴老師來做事,或者會說:老師我不會,老師我做不好怎麼辦?

我們常常說:孩子進入幼兒園要邁出獨立第一步,這絕對是有道理的,從自己照顧自己開始,就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尋找培養自信的關鍵事件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這種感受:孩子一直不自信,因為一次成功的在集體前的講話,或者參加了一次學校的活動取得了獎項,立刻就會變得自信起來,並且對自己獲得成功的這件事非常有興趣,還有可能發展成為自己的特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關鍵事件的作用。當家長髮現孩子明顯不自信的時候,不妨找一找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關鍵事件。

以前我們班有個小女孩,特別內向膽怯,也不願意說話,自己安安靜靜的可以坐一整天,我發現她有一個長處,就是畫畫不錯,塗顏色特別認真。有一次,我們要佈置環境,我特意把她畫的一幅畫用鏡框裝起來掛在牆上,並且特別對全班小朋友講了一下她的畫哪裡好,為什麼會被掛起來,這孩子在我說話的時候無比認真的看著我,能看出來她特別高興。後來她就對我非常信任,每次畫畫活動,我都鼓勵她介紹自己的畫的內容,這樣次數多了,她越來越自信,也開朗起來了。我還推薦她參加了繪畫比賽,可想而知得了獎,孩子歡呼雀躍,我也發自內心的為她高興。


這裡我還要說一點:很多時候,家長們都會讓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對於低齡段兒童來說,比賽的意義不是得獎,而是建立自信心的練習,家長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孩子才能越來越自信。在幼兒園裡,我們常常會起不同名字的獎項,比如:最佳合作獎、創意獎等等,保證人人有獎,就是因為獎的目的是要讓孩子體驗成功,建立自信。


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能說、會說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途徑。記得我小時候也是個很自卑的孩子,幸運的是家裡書很多,所以我有一定的閱讀量,也就連帶著有點能說會道。就是現在是個大人了,很多時候我也覺得自己好像兩面人,當著眾人說話的時候意氣風發,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走下臺來恨不得立刻躲起來別讓別人看見。我想有很多孩子和我一樣,就是羞怯,就是不願意成為焦點,這種狀況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就會變得自卑。但是如果從小就訓練很好的語言表達力,就是要到眾人面前去說話,去表達,即使只是在那個瞬間是自信的,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助益非凡的。


就分享這麼多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strong><strong>


幼兒園張老師


你好

孩子的自我肯定是和孩子的自信成正比的。

先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我帶幼兒園中班的孩子。她媽媽曾經挺苦惱,跟我抱怨說孩子不夠自信,出到外面膽子很小。其實她的孩子在班級上表現很乖,循規蹈矩的,就是覺得孩子的確缺少些主動。

後來我帶著“孩子為什麼不夠自信”這個疑問去側面的跟孩子聊天瞭解情況。

先跟孩子聊一些輕鬆的話題,後來逐漸深入話題,孩子告訴我,他在家裡,媽媽總是讓他讓著妹妹,只要妹妹哭了,都會過來批評他說他做的不對,不懂事。他說了一句我印象很深刻的話:媽媽總是批評我的。

在這個孩子身上很明顯看到孩子缺乏自信,就是因為不被家人認可,媽媽總是說教和批評他,卻忽略了當孩子有做哥哥樣子的時也應及時給於肯定。

父母的肯定就是孩子自信的開始,父母的肯定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信心了,孩子得到認可後也喜歡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不錯的孩子。

父母過多壓制批評,父母的不認可讓孩子就覺得自己無用,會覺得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孩子自己也不喜歡自己,所以就有了不自信。

要孩子自信,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給予孩子真誠肯定。讓孩子喜歡上自己。

給予孩子肯定的時候要注意講究方法和技巧,讓孩子知道我們是真誠的覺得他做的不錯:

肯定孩子時=陳述事實過程+表揚孩子的態度

例如:1.孩子考了100分,你要表示肯定就可以這樣說。我看見你很努力,你認真的態度讓我很欣賞。

2.例如剛才那個孩子,如果妹妹哭了,孩子主動安慰妹妹時,父母要及時肯定孩子這種愛妹妹的行為。可以這樣說,媽媽看到你這樣做哥哥真開心,你一看到妹妹哭了,你就知道妹妹需要安慰,就馬上去安慰妹妹,你真是媽媽的好幫手!

生活活上,不要一定要孩子完成過高的要求才是優秀,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對比。常常跟孩子說自己就是自己,別人就是別人。肯定孩子,讓孩子相信自己,你就會收穫一個自信滿滿的孩子👏





曉笛育兒分享記


自信是一個孩子非常重要的特質之一,在現在的家庭裡,很多孩子都會表現出不自信,我們可以試著去找找原因!

第一,孩子不自信,家裡人是不是經常對其吼叫?一旦孩子做事情不認真或者考試不好,很多家長就會開始責罵:“你怎麼這麼笨,這道題都不會做?笨手笨腳的,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第二,孩子不自信,家裡人是不是從來不給於鼓勵?孩子是非常單純的,他們希望把事情做好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家長的肯定和讚美。每次興沖沖的做好事情的時候,家長是否從來沒有給予過鼓勵?

第三,孩子不自信,父母是否很少陪伴?看到別人家有父母陪同,很多孩子都會希望自己的父母也能多花時間去陪伴他!因為孩子們的世界很簡單,有父母無時無刻的關懷,他們會非常受用而且很驕傲。但是缺乏陪伴,他們就會覺得很孤單,在同學面前也會認為不合群。

那如何去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呢?

(1)在同學面前,記得要給孩子留面子:有些家長,喜歡當著同學數落孩子,並於其他孩子做比較,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很沒面子,同時也會讓孩子很失落,認定自己是“壞孩子”,什麼都做不好。

(2)不要經常罵孩子笨蛋:我帶過一個孩子,是由她爺爺奶奶帶大的,我在給孩子講課的時候,她經常會說到:“爺爺奶奶說我很笨,所以我不會”。經常罵孩子笨蛋,會讓他們潛意識就認為自己很笨,什麼事情不會,都會“歸功於”笨。

(3)先鼓勵再批評:無論孩子做錯什麼事情(前提是不要涉及原則問題),我們都可以從問題中去分析,看看是否有值得鼓勵的地方,我們可以先肯定孩子,這一方面做得很好,我們要繼續保持。另一些方面做得很不好,我希望你可以做得更好!我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處理得更好!

(4)孩子能做的事情,一定要交給孩子自己做:很多家長喜歡幫孩子做事情,不管孩子能不能做到。其實這樣會讓孩子潛意識認為:自己就是個廢物,什麼都做不了。比如整理房間,其實孩子是可以做好的,在孩子做好的同時,家長再適當給予鼓勵,孩子一定會很受用的!

想讓孩子有自信,請家長先做到,任何事情都要相信孩子一定能處理好!家長的信任,是孩子勇往直前最好的動力之泉!

很榮幸回答此問題,但願對你有所觸動。


學子成長計劃


首先說,這個問題提得挺好。自信是陪伴一個人一生的重要因素,是積極的個人素質的外在體現,影響著情緒、理智、判斷、目標、交際及其他方面,在一個人綜合素質評價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後天逐漸形成的,所以關鍵還在於後天的教育與引導。孩子一出生接觸的最親密的人是父母,性格的形成與父母有分不開的關係,經常得到父母表揚、誇獎、肯定的孩子往往就會認為自己很優秀,能處處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經常得到愉悅的情緒體驗,潛意識裡肯定自我,散發著充滿自信的良好狀態;而經常受到父母冷落、打擊、拒絕的孩子往往會感到自己一無是處,不斷否定自我行為,由此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形成自卑的性格。

由此可見,自信的培養是從出生就應該開始的,父母應該對孩子的一言一行進行引導,不良的行為進行規範,優秀的行為進行肯定,給孩子一個生活標準,使他不遭受冷落和冷嘲熱諷,還懂得生活的秩序,從環境上營造自信的良好氛圍。更是要杜絕無原則無規範,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孩子誇上天的行為,那樣不是培養自信,是給孩子製造混亂的成長環境。


方寸基礎教育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自信本身是積極陽光,樂觀向上的一種心理表現。但因為諸多原因,讓孩子在自信上表現出消極,退縮狀態。遇事猶猶豫豫,學習不認真,作業應付了事,更嚴重的現象是凡事怯懦,膽小怕事等等,當然不僅僅自信這麼簡單,也許有自信以外的原因所在,導致孩子不自信問題。

由於孩子家庭背景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性格不同,自信程度也就產生自信差異。有的孩子生長環境好,心理有一種天生的驕傲,做起事來大多會自信一些;有的孩子家庭一般般,但家長陪伴,教育寬泛,善於觀察孩子日常行為舉止,言行情緒的變化,且能以平等的態度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緣由,幫助孩子疏散思想,心理的癥結,幫助孩子走出成長過程中的困境,這樣的孩子容易產生自信。再者,家庭條件不好,家長給予的關愛呵護並不少,孩子且能體會的到,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境不好,促使孩子精神上崛起,行為上努力,這也能讓孩子產生自信。

反之,家庭條件再好,若孩子因此盲目自信,仗著自己所處的優勢,不用心思考,家長溺愛有加,若不加善行引導,孩子會因這種盲目自信導致行為上的錯誤,成長挫折。若一般家庭的孩子心理缺乏正義力量,有攀比心理,又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他們的自信一定不足。

現實中有好多這樣的案例。我在電視上看到,一位殘疾家庭的孩子,憑著一股自信,陽光執著的努力,考上名校,放學要推著僅僅一米多一點的殘疾母親到菜市場買菜,梳頭,打理母親和日常,週末學習完畢,推著母親去公園玩,眾人總會投來異樣的目光,男孩從不計較。他對記者說,沒什麼可在意的,她是我的母親,事實就是這樣,我十分感謝我的母親給予我生命,讓我有幸走進北京名校。男孩談吐很文明,很淡然,很陽光,並沒有因為自己有一位殘疾母親而羞愧,而頹廢,反而讓她因此而自豪,而感激。這種自信無疑是陽光的,向上的。

再看前些日子名校的大學生謝某弒殺母親的案例。原因何在?什麼怨恨能導致親生兒子殺害母親?原來一直很優秀的孩子為何走上一條揹負罵名的不歸路?按著原來孩子的優秀程度,他應該是自信陽光的,積極向上的,努力進取的。對於母親,一名中學教師,職業是無可厚非的,對孩子的教育應該不亞於不在教育崗位上的家長,是什麼原因,加快了孩子走向犯罪的速度?什麼原因促使孩子放棄陽光,放棄努力,放棄自信,導致孩子殘忍的暴行?沉重的教訓面前,帶給人們,帶給教育的是深沉久遠的思考……

孩子的自信哪裡來?怎麼培養?大家各有各的理由,人有別,家有別,環境有別,教育方式也會有別。無論哪種方式教育,都不能脫離一條原則,那就是愛,給予孩子全方位的愛,一種平等,寬泛,自由的愛,用自己的厚重之心,去鋪展一片廣闊的天空,等孩子羽翼豐滿,任其飛翔。

2019.04.29.09:58


微雨2324


1.我能看到你的好,相信你是最棒的;

2.別怕,爸媽就是你的後盾,我會保護你的;

3.你可以幫助我嗎;

4.我認真對待你的感覺;

5.我相信你;

6.你可以主動改變;

7.你可以犯錯;

8.你可以管理自己;

9.你會和別人相處得很好;

10.有些事你可以獨立去做。

希望你的孩子越來越自信,走向成功!


丹霞老頭天天樂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自信本身是積極陽光,樂觀向上的一種心理表現。但因為諸多原因,讓孩子在自信上表現出消極,退縮狀態。遇事猶猶豫豫,學習不認真,作業應付了事,更嚴重的現象是凡事怯懦,膽小怕事等等,當然不僅僅自信這麼簡單,也許有自信以外的原因所在,導致孩子不自信問題。

由於孩子家庭背景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性格不同,自信程度也就產生自信差異。有的孩子生長環境好,心理有一種天生的驕傲,做起事來大多會自信一些;有的孩子家庭一般般,但家長陪伴,教育寬泛,善於觀察孩子日常行為舉止,言行情緒的變化,且能以平等的態度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緣由,幫助孩子疏散思想,心理的癥結,幫助孩子走出成長過程中的困境,這樣的孩子容易產生自信。再者,家庭條件不好,家長給予的關愛呵護並不少,孩子且能體會的到,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境不好,促使孩子精神上崛起,行為上努力,這也能讓孩子產生自信。

反之,家庭條件再好,若孩子因此盲目自信,仗著自己所處的優勢,不用心思考,家長溺愛有加,若不加善行引導,孩子會因這種盲目自信導致行為上的錯誤,成長挫折。若一般家庭的孩子心理缺乏正義力量,有攀比心理,又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他們的自信一定不足。

現實中有好多這樣的案例。我在電視上看到,一位殘疾家庭的孩子,憑著一股自信,陽光執著的努力,考上名校,放學要推著僅僅一米多一點的殘疾母親到菜市場買菜,梳頭,打理母親和日常,週末學習完畢,推著母親去公園玩,眾人總會投來異樣的目光,男孩從不計較。他對記者說,沒什麼可在意的,她是我的母親,事實就是這樣,我十分感謝我的母親給予我生命,讓我有幸走進北京名校。男孩談吐很文明,很淡然,很陽光,並沒有因為自己有一位殘疾母親而羞愧,而頹廢,反而讓她因此而自豪,而感激。這種自信無疑是陽光的,向上的。

再看前些日子名校的大學生謝某弒殺母親的案例。原因何在?什麼怨恨能導致親生兒子殺害母親?原來一直很優秀的孩子為何走上一條揹負罵名的不歸路?按著原來孩子的優秀程度,他應該是自信陽光的,積極向上的,努力進取的。對於母親,一名中學教師,職業是無可厚非的,對孩子的教育應該不亞於不在教育崗位上的家長,是什麼原因,加快了孩子走向犯罪的速度?什麼原因促使孩子放棄陽光,放棄努力,放棄自信,導致孩子殘忍的暴行?沉重的教訓面前,帶給人們,帶給教育的是深沉久遠的思考……

孩子的自信哪裡來?怎麼培養?大家各有各的理由,人有別,家有別,環境有別,教育方式也會有別。無論哪種方式教育,都不能脫離一條原則,那就是愛,給予孩子全方位的愛,一種平等,寬泛,自由的愛,用自己的厚重之心,去鋪展一片廣闊的天空,等孩子羽翼豐滿,任其飛翔。

首先說,這個問題提得挺好。自信是陪伴一個人一生的重要因素,是積極的個人素質的外在體現,影響著情緒、理智、判斷、目標、交際及其他方面,在一個人綜合素質評價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後天逐漸形成的,所以關鍵還在於後天的教育與引導。孩子一出生接觸的最親密的人是父母,性格的形成與父母有分不開的關係,經常得到父母表揚、誇獎、肯定的孩子往往就會認為自己很優秀,能處處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經常得到愉悅的情緒體驗,潛意識裡肯定自我,散發著充滿自信的良好狀態;而經常受到父母冷落、打擊、拒絕的孩子往往會感到自己一無是處,不斷否定自我行為,由此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形成自卑的性格。

由此可見,自信的培養是從出生就應該開始的,父母應該對孩子的一言一行進行引導,不良的行為進行規範,優秀的行為進行肯定,給孩子一個生活標準,使他不遭受冷落和冷嘲熱諷,還懂得生活的秩序,從環境上營造自信的良好氛圍。更是要杜絕無原則無規範,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孩子誇上天的行為,那樣不是培養自信,是給孩子製造混亂的成長環境。


中考數學姜老師


很多爸媽都說,每次鼓勵孩子去做一些新的嘗試,孩子總是充滿了不自信和自卑。如果爸媽再進一步提出要求,孩子就會變得慌張起來,最終演變成一場親子大戰。

想要通過教育,使孩子越來越自信,第一步要分辨,哪些行為是不自信的,然後再使用正確的教育,提高孩子的自信。

第一種行為是取悅順從。簡單的說,就是孩子在面對一些人時,會主動做出讓步,用順從來取悅對方,這其實就是孩子感覺到自卑了,希望用這種方式來掩飾。

比如,孩子特別喜歡和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玩,對於他們的話更是言聽計從。有時候孩子即使因此受了委屈,也願意貼在大孩子身邊,有一部分原因是藉此博取自己的價值。

第二種行為是貶低批判。比如,孩子看到別人的玩具好,會不屑地說,自己早就玩膩了。很多爸媽誤以為這是孩子情商高,在自我安慰。

可是,是真的情商高,還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得不到,那麼先進行貶低,是不是就能讓心理平衡些,以隱藏自卑?

第三種行為是拔高期望。即孩子故意給自己設定一個高不可及的目標,比如問孩子的人生理想時,有些調皮的孩子反而會回答說要當“宇航員”,或者“科學家”這類普通人很難企及的目標。這樣一來就不會因為做不到而被人嘲笑,這也是隱藏自卑的手段。

第四種行為是自我妨礙,就是在知道自己很難取得成功的時候,故意不去努力。比如,孩子在考試前故意不好好複習,這樣一來,即使考不好,他也可以說:“我要是好好複習了,肯定能考好。”藉此掩飾自己的不自信。

當這四種隱藏自卑的行為出現在孩子身上,我們要立刻分辨出來。同時,想辦法幫助孩子正視自卑,提高自信。

提高自信的方法有很多,有一個最簡單也最被提起和應用的方法,就是培養微習慣。這個概念來自美國作家斯蒂芬蓋塞,他提出把大目標進行分解,分解為小到不能再小的一步。這樣一來,就掃除了行動的阻礙,讓人可以輕鬆開始第一步。

比如,你看到別人的孩子可以安安靜靜地坐著畫畫,而且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不停下,便鼓勵孩子也一起畫畫,這時候,孩子可能連連搖頭:“我不行,我畫不好。”

“你怎麼不行的?你可以的,試試看!”你可能會這樣鼓勵孩子,因為在你看來,“安靜地坐著畫畫半個小時”,這個目標並不難,但是對不自信的孩子來說,這可是一個很大的困難。

所以這時,你就要實行低標準,寬要求,重新幫助孩子設定一個聽起來很容易就能實現的目標,比如,坐下來畫一朵小花,或者只是畫一個圓圈,哪怕畫得不圓都沒有關係。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發現,只要自己拿起畫筆就行,畫成什麼樣子都不重要。孩子放下了自己畫不好的擔心,也敢於下筆。

一開始,孩子可能只能畫三五分鐘,慢慢地增加到七八分鐘、十來分鐘,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有經驗的爸媽會知道,孩子一旦踏出了第一步,就會越來越有信心踏出更多步,大目標的實現也是指日可待。


小燦親子教育


孩子能夠在被信任和認可的同時發現自身價值,感受到力量,推動孩子主動積極。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同時也能讓孩子切身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失敗的苦澀。

因此,父母要信任孩子,讓他們對自己充滿自信。父母要尊重並接納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是什麼樣的,都不要瞧不起他,而是給他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孩子無論表現出怎樣堅強和倔強,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都脆弱不堪。而來自父母的鼓勵和信任,能夠使孩子慢慢積累起一分分的自信。

信任是一種包容的心態,父母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會慢慢激發孩子的自信。孩子的成長過程,要面臨一個又一個挑戰,當父母用信任和鼓勵的態度去支持孩子,能夠讓孩子有勇氣去面對成長過程中未知的挫折和阻礙。如果你真誠地對孩子說:你可以的,我們相信你!一定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價值與能力的肯定和尊重。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自信本身是積極陽光,樂觀向上的一種心理表現。但因為諸多原因,讓孩子在自信上表現出消極,退縮狀態。遇事猶猶豫豫,學習不認真,作業應付了事,更嚴重的現象是凡事怯懦,膽小怕事等等,當然不僅僅自信這麼簡單,也許有自信以外的原因所在,導致孩子不自信問題。

由於孩子家庭背景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性格不同,自信程度也就產生自信差異。有的孩子生長環境好,心理有一種天生的驕傲,做起事來大多會自信一些;有的孩子家庭一般般,但家長陪伴,教育寬泛,善於觀察孩子日常行為舉止,言行情緒的變化,且能以平等的態度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緣由,幫助孩子疏散思想,心理的癥結,幫助孩子走出成長過程中的困境,這樣的孩子容易產生自信。再者,家庭條件不好,家長給予的關愛呵護並不少,孩子且能體會的到,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境不好,促使孩子精神上崛起,行為上努力,這也能讓孩子產生自信。

反之,家庭條件再好,若孩子因此盲目自信,仗著自己所處的優勢,不用心思考,家長溺愛有加,若不加善行引導,孩子會因這種盲目自信導致行為上的錯誤,成長挫折。若一般家庭的孩子心理缺乏正義力量,有攀比心理,又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他們的自信一定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