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宝宝3岁前,妈妈们不要急着让孩子改掉这3个坏习惯,

“本文为小贤爸爸育儿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难,养孩子不仅养的是身体,而是内外兼修。

如何塑造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从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决定的,如家长的管理细节,家长自身生活习惯都有关系。

心理学家:宝宝3岁前,妈妈们不要急着让孩子改掉这3个坏习惯,

对于孩子的期望,都是阶梯式的,如盼望孩子成才的前提是孩子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了身体后要成为一个有原则有修养得人,之后才是成为成功的人。

现在的很多家长在育儿上偶读算得上是比较严厉的,但其实不是所有的“坏习惯”都是对孩子不利的。

心理学家:宝宝3岁前,妈妈们不要急着让孩子改掉这3个坏习惯,

如何区分“坏习惯”

每个人从小就会有一些不自知的小习惯,有一些却会成为孩子未来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但有一些坏习惯的背后其实还存在着利于孩子成长的一面。

这些坏习惯偏向于生活,看起来与孩子的学习、道德的培养不相关。

这些习惯在从小管教严厉,自身约束较强的家长来说,都是不被容忍的。

心理学家:宝宝3岁前,妈妈们不要急着让孩子改掉这3个坏习惯,

可是这些习惯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必经阶段,对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家长过于严厉的矫枉过正,就会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宝宝3岁前,妈妈们不要急着让孩子改掉这3个坏习惯,

孩子3岁前,这3个坏习惯,家长需要容忍

(一) 喜欢吮吸自己的小手

宝宝在出生后的3个月左右,就会有明显的爱吮吸小手的行为习惯,对于成年人来说,手上细菌多,是不卫生的,而且病从口入,总之看见宝宝吮吸小手,一般大人都是会进行干预阻止的。

但事实上这是宝宝进入口唇期的一个正常生理需求,这一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将影响着孩子以后。

因此心理学家都不见家长过于干涉孩子吮吸手的习惯,如果过于干涉宝宝,使宝宝的这一需求得不到满足,反而会助长孩子的这一行为,且会更加严重,如嗜烟嗜酒、异食症等等。

心理学家:宝宝3岁前,妈妈们不要急着让孩子改掉这3个坏习惯,

对于家长的顾虑其实不需要担心,因为这是孩子成长得必经时期,当这一阶段过去,吮吸的习惯就会逐渐消失。

家长注意宝宝的手部清洁和家庭卫生即可。

(二) 学说话后,有口吃问题

孩子在学习语言是一个积累和练习的过程,过程中出现口吃的情况也是正常现象。

因为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将心里所想完全的表达出来,导致的说话缓慢、不流利属于“生理性口吃”。

面对孩子的这一情况,家长们不要焦虑,过于严苛的训斥孩子,如果家长表现出来的情绪过于紧绷,也会影响到孩子,使孩子在面对说话时变得焦虑,更不敢说话。

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说话,在于孩子交流时,不要因为孩子说话不流利,就误认为孩子听了和理解能力也有问题。

与孩子正常沟通,不用刻意表达,给孩子一个流利有逻辑的语言环境,并耐心等待孩子的回答,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 孩子尿床问题别插手太早

谁小时候没尿过床?但是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尿床要尽早锻炼。孩子之所以尿床是因为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无法控制。

心理学家:宝宝3岁前,妈妈们不要急着让孩子改掉这3个坏习惯,

这一情况等孩子的发育逐渐成熟后,就会好起来。

不过一些家长在这方面操之过急,认为孩子早日改善尿床问题与智商有关联,处理手法过于严厉,反而会影响孩子这方面的发育。

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尿床问题就会慢慢摆脱,但是儿童尿床也存在病理性功能缺失等问题。

家长需要注意,若孩子在5岁以后,尿床依旧频繁没有改善,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贤爸爸。关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关于育儿经验和亲子相处的问题,育儿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