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葬著一箇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今時今日一提到日本這個國家,很多國人都是又愛又恨。

愛是因為日本的人文文化,恨是因為那段抹不去的歷史

日本因四面環海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別具風格的日本文化,而在這些文化的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影子無所不在。例如日本傳統服飾和服,就是來源於中國漢唐時期的服飾,後來經過改良慢慢形成了現在和服。

日本葬著一箇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日本無論是文字、建築、宗教都受到了中國的影響。在盛唐時期,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多次派使團前來參觀學習。隨著使團的回國,中國文化也隨之傳到了日本,更是得到了日本上層社會的效仿。

唐朝僧人鑑真多次前往日本弘揚佛法,到了清初明末時期,還有一位出身功勳之家的著名學者在日本傳播中華文化,這位學者被當地的日本人尊稱為“勝國賓師”

日本葬著一箇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一、貴族子弟不受朝命

朱舜水,原名朱之瑜,號舜水;是明末清初時期的著名學者、教育家。出生在明朝的功勳之家,祖父和父親都是明朝的忠良之臣;朱舜水可謂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貴族子弟。出生在忠良家庭的朱舜水自幼便聰明好學,勵志長大之後要做到忠君報國、解決百姓疾苦。

崇禎十一年,朱舜水經過多年的刻苦學習已經變得文武雙全,也正是因為“文武全才第一”而進入到吏部任職。明末時期的朝堂十分腐敗,朱舜水為人正直很多事情都不妥協,不願意與當時的官員同流合汙。於是朱舜水決定不再走仕途之路,辭去官職專心研究學問。

從崇禎末年到清兵入關後的弘光年間,朱舜水多次拒絕了朝廷的徵召。當時的御史更是以不接受朝廷的應召而通緝朱舜水,無奈之下朱舜水只好逃至舟山。

日本葬著一箇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在清軍佔領南京、福建之後,整個明朝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而此時的朱舜水卻選擇出山,為反清做了一系列的鬥爭。朱舜水先後幫助和加入過魯王、鄭成功、張煌言反抗清朝的鬥爭中。


二、為找援兵,多次東渡日本

為了抗擊清朝,朱舜水先後七次前往日本,希望借兵幫助明朝驅趕清兵恢復中原。第一次前往日本之時,正逢日本實施海禁不允許外人進入,朱舜水第一次無功而返。時隔四年,朱舜水在前往日本求助的途中被清軍捕獲;清軍將領被朱舜水的忠義所感動,偷偷將他放回舟山。

在之後的十幾年裡,他多次前往日本求助,奈何當時清朝的政權已經逐漸穩固。朱舜水看到復國已經沒有希望,為了保全民族氣節;公元1661年,朱舜水再次東渡日本,並決定今後不再回國!

日本葬著一箇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前往日本的朱舜水,卻非常不幸地碰上了日本幕府當時的鎖國政策。朱舜水被困在長崎附近的海上長達數十日,就在朱舜水心灰意冷打算返回之際,日本學者安東守約聽聞此事後前往拜見,並行弟子之禮。後來在安東守約的努力下,朱舜水終於得到日本政府的批准,正式在長崎定居。

隨著朱舜水安定下來,他帶來的明末儒學也在日本逐漸蔓延;因此朱舜水受到了日本當地人的尊重。公元1665年,德川光圀因為敬佩朱舜水的才學派人前去進行拜訪,並且表達了想要聘請朱舜水為日本國師並希望他傳授中國儒學。

日本葬著一箇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德川光圀行弟子禮接待,甘願自降身份拜入朱舜水的門下;幕府上下受到德川光圀的影響都將朱舜水視為上賓。在德川光圀聘他為國師的時候,尊以師禮不便直呼名字,朱舜水便用了家鄉的一條河為名字——“舜水”,表示不忘故土,從此以後便有“舜水先生”之稱

朱舜水不僅將儒學帶入日本,還把中國先進的農藥、醫藥、工藝等技能傳授給日本人們。朱舜水的思想和學說都成為當時日本的主流學說,眾多名望人士慕名前來拜入門下,紛紛都以當他的弟子為榮。

德川家族和日本朝堂人士對他的教導言聽計從,將這位國師當作神一樣的存在。

德川光圀更是根據朱舜水的設計,建造了中國式的園林——後樂園,並將這個園林贈與朱舜水的七十歲生辰,而這座園林也成為了日本三大古典名園其中之一。朱舜水指導的《大日本史》更是對“明治維新”有非常大的影響。


三、病逝於日本

公元1682年,朱舜水因病逝世於日本大阪,享年83歲。朱舜水的葬禮也是享受到了日本高規格的待遇,德川光圀率領朝堂人士親臨;而朱舜水也被安葬在歷代水戶藩主的瑞龍山墓地。

朱舜水一生都忠於明朝,在日本二十多年依舊身著明朝衣冠;去世之前也是難忘明朝故土。在日本期間朱舜水非常節儉,去世之時留有三千餘金用作復國資金;而他的墳墓也是特意按照明朝樣式創建。

在日本執教期間,朱舜水對水戶藩和加賀藩都有非常之大的影響。日本學者和歷史學家都對朱舜水有很高的評價,對其所傳播的中華儒學表示認可。

日本葬著一箇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朱舜水去世之後,門下弟子將他的遺稿進行了整理,《舜水先生文集》在日本正德五年的時候得以刊行,全卷共28卷。

朱舜水已經逝世數百年,今時今日的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日兩國也經歷了一段十分特殊的時期,無論是朱舜水反抗的清朝,還是日本的幕府時代都已經成為歷史、成為過去。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朱舜水因受到日本人的尊敬,墓碑一直保存完好無損,三百年間一直有人照料。中國建國之後,朱舜水後人也是前往日本掃墓,每次掃墓皆有幕府後人陪同;由此可見這位儒學大師對他們的影響之深。

日本葬著一箇中國人,中國子孫前去掃墓,德川家族全程親自陪同

中國和日本,已經度過了曾經特殊的時期;如今為了彼此更好的發展而攜手向著未來而努力。屬於中華民族儒學文化也已經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國的人民見識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儒家學院,全世界都在學習我們國家的優秀文化,我們為身為中華兒女而自豪,也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紀而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