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教培機構,疫情風雨中,你是否還在 “裸奔”?

我國的教培市場,兩座大山巍峨而立,螞蟻軍團綿延遍地。長期以來,眾多的中小教培機構習慣了這種存在方式,各自耕耘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求大收穫,但求小溫飽。


可是誰也沒有料到,新冠疫情說來就來,蠻橫地把2020年的招生旺季搞成了一場賭局,對於中小教培機構來說,溫飽已經難保,更可怕的是,這一局,賭注是生死。


面對危機,兩個業界大佬祭出了打磨已久的裝甲,還能發出重火力捐款捐物;少數實力派們也紛紛亮出了防彈衣,線上線下游刃有餘;可為數最多的中小機構們,則有些茫然無措,因為外面一直風光晴好,仗著原來的本土線下優勢,很多人已經玩了太久的“裸奔”:沒有資金儲備,沒有生源保障,沒有固定團隊,沒有應對風險的能力和實力……


可是,疫情無情,它沒給大家太多茫然的機會,各種關門倒閉的新聞已經紛至沓來:

2020年2月6日,已經創立13年,曾在迅速擴張後掛牌新三板的明星機構—兄弟連,在北京的一場春雪中正式宣告品牌“破產”。


中小教培機構,疫情風雨中,你是否還在 “裸奔”?

2月13日,在線教育品牌“明兮大語文”由於資金鍊斷裂宣佈停運,欠下近2000萬元學費,還拖欠了員工100多萬工資,成為2020第二家倒閉的教培機構,首家線上教育機構。


中小教培機構,疫情風雨中,你是否還在 “裸奔”?

線上線下同步淪陷,真可謂危機空前,可是,實際倒閉的機構數量又豈止如此!據企查查數據,僅2019年,關門倒閉的教培機構就有1.2萬家,同他們中的大多數一樣,在疫情中沉船的機構,因為並不知名,所以關門倒閉也就默默無聞了。但是,只要翻一翻網上的新聞,找一找各種行業數據,讀一讀各種專業的分析,這一波倒閉浪潮會拍沉多少機構就可見一斑了。


因此,2020年,更多的中小教培機構可能會破產,線下教育資源會面臨重新洗牌,更具規模化將會成為新的行業趨勢。


中小教培機構,疫情風雨中,你是否還在 “裸奔”?


那麼,對於此次疫情面對如此境況,中小教培機構應該調整哪些認知,做出那些選擇,以維繫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呢?個人的建議如下:


一、疫情期間線上消課,做好並提升服務


教育培訓行業特點是預收款機制,預收款並不是真實收入,教培機構的真實收入應該是課消收入。個人覺得部分校區不賺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不注重課消,服務週期延長,各種運營成本吞沒利潤。課消率=學員實際課消量/排課總數量(其中分母機構排課總數量=機構正常排課數+額外加課數)

在疫情當下,我們如何完成授課、耗課呢?這是校長們很擔憂的一個問題。首先是線下轉為線上。給大家一個建議,每次時間不要長,如20-30分鐘,增加互動性,趣味性。加入遊戲元素,如晉級和闖關。每次雖然時間不長,但可高頻短幅,如每天都有,且上、下午都有。這個時間段也是各培訓機構的時間博弈戰場。

消耗學費由先0到0.5,再由0.5到1.0,部分老師由1.0到1.5,加密、加速消耗。化整為零,鼓勵各個部門(分校)、各個項目組、各個老師、各個班級,有條件的多消耗。

可以按次數和學費消耗情況,完成線上續班,特別是剛需的(中高考等),服務好帶來客戶粘性強的,平時續班好的。可藉機改成三個月(12周)或兩個月(8周),這樣對客戶壓力不大,對老師壓力大。

並且是把情況通知給家長。點對點地發給家長,甚至電話去跟進,以確保每個家長能夠收到。從線下課調整為線上課,服務也要跟進上來。比如,我們可以告訴家長,為什麼在面對疫情的時候,我們會選擇給孩子去把線下的課轉化為線上。我們可以給家長一個觀念,其實這是我們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最佳時光。


中小教培機構,疫情風雨中,你是否還在 “裸奔”?


二、探索OMO教育模式的轉型


機構不僅需要在疫情下,順勢走到線上。同時,也需要不斷探索“線下+線上”OMO(Online-merge-offline)教育模式的轉型。到底什麼模式才是教培機構真正的最佳模式?這段時間裡,線下轉型線上的機構都在日夜忙碌,一邊要謹慎抉擇,一邊又在與時間賽跑。每個人都在想,或許線下+線上的時代真的到來了。

線上和線下的教育模式各有利弊,能夠相互且有效結合才會發揮出最大的優勢。這一次疫情帶給所有教培機構的警示,就是對於一家機構來說,需要對線上加線下的模式進行探索思考。

機構可以考慮去建立一個自己的平臺,這個平臺可能是一個矩陣式的產品,能夠為前端賦能,也可能是一種線上產品模式,能夠去探索線上的機遇。

總之,時代在發展,科技滲透教育的速度將越來越快。如果一直固守傳統模式不肯探索求新的話,那麼機構是很容易被大時代的潮流所沖刷淹沒的。


中小教培機構,疫情風雨中,你是否還在 “裸奔”?


三、加入教育綜合體,報團取暖,加入教育綜合體


對於中小教培企業,尋找一個可以依靠的強大背書,尋找能夠互助的利益共同體,可以說是解決危機最立竿見影的方法,而教育綜合體對“裸奔”的各位來說,就是最佳選擇的“救生衣”。

教育綜合體原本就有很多先天優勢,近年來,隨著教育行業新政的陸續出臺,教培行業的洗牌速度加快,辦證問題、場地安全問題、生源復耕問題、坪效問題等成為難以逾越的門檻,擋住了眾多教育從業者前進的路,而教育綜合體的出現解決了一眾難題,其主要特點如下:


1、助力政府,扶持機構,保障客戶

①、解決了進駐機構的證照、資質及消防問題;

教育綜合體本身證件齊全,而當機構入駐綜合體,就可以共享綜合體的相關資質,降低了入行門檻,給創業者提供了便利。

②、解決了機構因金融資本運作攜款跑路的問題;

③、解決了家長不滿意退費難和反覆投訴的問題;

綜合體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統一收費,使機構無法進行融資操作,也就避免了攜款跑路風險,保證了學員和家長的權益,同時,其制度規定標準清晰,無論是退費還是投訴都有對應的處理流程和標準,可以快速地一次性解決相關糾紛和問題。

④、解決了區域性優質教育資源整合的問題;

綜合體憑藉其優異的地理位置、聲譽背書、配套服務、集團採購等各種優勢條件,可以吸引眾多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入駐,輕鬆實現優質資源整合,打造品牌地標,無論對政府管理,客戶服務,還是機構運營都是大有助益。

⑤、解決了區域發展配套體系、利益聯動、特色打造問題

一個成熟的教育綜合體就是一個聯動內核,如同公辦學校一樣,可以引爆周圍的相關經濟體,並形成以之為中心的校園商業形態,推進周邊商業發展,並形成特色的區域文化。


2、抱團取暖,提升價值

①、節省開支,共性功能利用充分;

綜合體可以共享空間,共享服務,共享資源,共享客戶,這就大大減少了機構獨立運營所需要支出的成本,使發展事半功倍。

②、文化特色鮮明,整體化運營更有利;

綜合體作為教育培訓集中型文化地標,可以對所有機構進行整體化運營,龐大的數量和豐富的品類,對比單箇中小機構,更容易獲得關注和推薦,也就更容易獲客。

③、規範化招生,利於品牌打造;

在品牌化深入人心的當今社會,有品牌,才有未來,很多中小機構的發展瓶頸就是品牌缺乏,而入駐教育綜合體,機構就成為了其品牌的一分子,可以利用其品牌進行運營發展。

④、便於解決機構共性問題,良性發展,營造和諧氛圍;

教培機構的發展難題往往是共通的,而分散的中小機構很難學習到其它人的經驗,所以會重複地採坑,同一個錯誤,甲方犯罷,乙丙丁又登場。但是在綜合體內,機構之間可以相互借鑑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查缺補漏,一起良性發展。

⑤、集合力量,活動舉辦成功率高。

一個二等的活動策劃案,給到獨立的小機構,可能做成三等效果,但是給到教育綜合體,卻能夠做成一等成效。因為,綜合體是眾多力量的集合,眾人拾柴火焰高,活動的宣傳廣度、影響力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3、客戶便捷,易成交

①、選擇性集中,省時省力;

學員和家長更願意選擇教育綜合體,因為教育內容的多樣化和集中性,既避免了其奔波輾轉的風險,同時,其配套服務,又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讓學員的課間和家長的等待都不會枯燥無聊。

②、安全有保障,靠譜。

綜合體的良好環境是其重要特點,能夠通過審批的綜合體,無論面積、樓層高度、消防都是有保證的,而其嚴格的安保措施,也使得學員的學習生活沒有安全隱患,免除家長的後顧之憂,自然就能獲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中小教培機構,疫情風雨中,你是否還在 “裸奔”?

綜上,對中小教培機構來說,加入教育綜合體確實是實現生存和發展的捷徑和不二之選。


毫無疑問,這次疫情是教培行業的一次歷史性危機,會有很多機構受到致命打擊,從此退出舞臺,但同時,也會有很多機構將其轉化為契機,從此振翅騰飛。


未來如何,都在自己的選擇裡,讓我們奮戰不止,贏戰疫,贏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