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没有人体制约,是否可通过矢量燃气舵机等技术,将过载做到40g以上,躲避导弹?

诗和远方的洋


是可以的,但是这样高速高机动的无人机滞空时间短,载弹也少,成本也巨高,不符合无人机使用的需要。以后无人机主要发展方向是滞空时间长,查打一体,载弹大,具备一定的隐身性。


江苏贾贵


目前来看,30-40G的过载对于飞机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无人机来说,12G的最大使用过载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数值,再要提高几乎不可能。虽然无人机没有飞行员的限制,可以承受更大的过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人机的机动性不受过载的限制。

实际上很简单,飞行员能承受的最大过载是9G,所以飞机的设计使用过载,也是9G,如果要现役的各型战机承受12G的过载,飞机结构是不允许的,会解体。如果将一架现役的战斗机的结构进行改装使其能承受12G的过载,那么飞机的重量,成本也会飙升。

成本的提高倒是小问题,但是重量的提高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飞机变重了,机动性就变差了,结果就是原先能做9G机动的飞机虽然结构上被改到能承受12G的过载,但是因为机动性变差了,飞机获得的升力无法满足12G过载的需求。

所以无人机也并不是说想要多大过载就能有多大过载的,还是会受到空气动力学,航空器结构力学的种种限制。

那么,未来无人战斗机的使用过载会达到怎样的水平呢?

我举个例子,美军的XQ-58A忠实僚机,按照美军的说法,是一型具备空战能力的无人机,其设计的最大使用过载为12G,要比各种有人战斗机高出3G。实际上沈飞的“暗剑”无人机的设计过载,也与之相当。

暗剑是2006年沈飞公布的无人战斗机项目,在2013年前后进行过试飞。

实际上12G这个数值,是目前航空器一个较为理想的最大过载。再要提高的话,技术上讲是得不偿失的,付出的代价太大实际收益太小。

战斗机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追求的是在技术,需求,财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某项性能地极致。


战斗机解说家


不是做不到,而是没卵用!为什么?因为受到通讯技术的限制!军用大型无人机都是远距离遥控,不可避免的通信延迟导致了在空战中连过载性比它差很多的有人战机都不如。想躲避导弹基本靠运气了。试想如果一枚导弹正飞向无人机,操作员发现后一通眼花缭乱的操作后,头顶飘来一片积雨云,导致通信延迟了三秒钟,结果可想而知。这么说吧,无人机肯定是未来的方向,现在,火星上的好奇号每动一次的指令延迟大约12分钟,什么时候这时间缩短到了12秒,那么,美国的战斗机飞行员基本可以退休了!


用户92805446502


你如果想通过高机动来躲导弹,那用不着40G。

飞机做一个9G的角速度转弯,导弹就需要40G以上的过载才能够跟上。

毕竟导弹动辄3马赫的超高速度,加上那几片小翅膀翼载,在机动性上是个灾难,跑得快转弯半径就大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而且哪怕尾部做矢量口强行转弯也不行,因为细长弹体容易折断。

所以导弹一般会打碰撞,而不是尾追。对应策略首要是电子干扰,再是逃离雷达照射,近了放诱饵,只有在最后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面向导弹做一个角速度转弯,而这个机动是用不着转出40G过载的。


瞎搞学教授


可以的

我看了有几个回答是不是很专业的,我在这里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过载是什么?过载是飞机在运动过程中推力与空气动力产生的合力与战机重量的比值,在这里要指出来战机的重量是包含驾驶员以及外挂物的,过载分两种过载一种是负值过载一种是正值过载,正值过载的时候飞行员体内血液泳向下肢负值过载则泳向头部,所以人体的耐受力比战机更差通常在8以内。

实际上一款战机它自身的结构过载通常超过10G,而空空导弹过载能达到60G,也就是说在结构设计允许的情况下战机的结构过载能达到你问的这么多。

至于有些不专业的人士回答无人机体积大重量大,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实际上以高速和高机动设计的无人机翼展都不大,现在的类似于全球鹰、捕食者都是大展弦比,这种设计获得了最好的升力但是同时也导致了速度慢没有机动性,所以如果是拿这种设计的无人机来说它恐怕连8个G都做不到,大展弦比的无人机在进行剧烈机动的时候,它的细长的机翼会直接折断,所以这种设计是没有机动性可言的。

但是我们是在探讨可能性,既然是一款无人战机必然追求高速度高机动,所以不可能是现在这种无人机的设计,如果在特殊设计的基础上采用翼身融合和加强材料设计,那么无人机实际上的结构过载性能就取决于你的材料,并且无人机相对于有人机其实体积更小更轻,就单纯论机体结构上说无人机绝对比有人机小。

其实无人机过载做不上来主要是因为飞控,它现在所谓的ai技术还无法由电脑自动实施高机动,需要通过电脑预设飞行动作才能实现,但是这种预设的东西对空战的帮助为0,因为无人机无法判定敌机的战术动作或者战术意图,如果解决了无人机自主空战技术那么你们就会见到不亚于导弹过载的无人战机。

过载是由结构、材料决定的,所以只要结构合理、材料又轻又坚固就能造成结构过载达到40G的无人战机,导弹本质上也是一款自杀式飞机。


李晓伟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回答一下什么过载及限制过载的要素。对飞机来说,无论有人无人所谓过载就是作用在飞机上的气动力和发动机推力的合力与飞机重力之比。

飞机所能承受过载的大小是衡量飞机机动性的重要参数。过载越大,飞机的受力越大,为保证飞机的安全,飞机的过载不能过大。飞行员在机动飞行中也会因为过载大于一或者小于一而承受超重和失重。飞行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过载一般不能超过8g,即在飞行中,飞行员的身体必须承受的巨大的加速度。这些正或负的加速度通常以g的倍数来度量。过载分为正过载和负过载。

正过载,即在加速度的情况下,离心力从头部施加到脚,血液被推向身体下部分。在正过载的情况下,如果飞行员的肌肉结构不能很好地调整,则大脑就得不到适当的血液补充,飞行员易产生称为灰视或黑视的视觉问题。如压力持续,最终可导致飞行员昏迷。

负过载,指飞行员在负加速度下飞行时(例如倒飞),血液上升到头部,颅内压力增加,会产生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感觉。

每人对加速度都有其承受的极限。适当的训练将允许飞行员承受大过载,在高级特技飞行竞赛中,飞行员承受的过载可达正负10g。

有人机的实际使用过载上限受限于人类,那么飞机的自身结构过载又怎么样呢?去年炒的火热的C919,记得当时有一项静力过载试验,模拟飞机机翼承受的力,达到12G时,机翼“咔嚓”一下断了,全场欢呼。可知飞机的结构上限大约在12G,为什么不做的再大呢?因为机身能够承受的过载越大,说明结构一定是越粗壮,那重量就一定越大,飞机发动机能力又是有限的,重量上去了想飞出来过载,那发动机实力也不允许啊。

综上所述,排除了人类因素的无人机,理论上来说无人机只要过载在机身结构能够承受范围内就行,也就是只要无人机结构之后扎实,想飞多大过载就行。

结合题主的问题,其实现在有人战斗机的上限是10g左右,无人机目前一般都弱于这个水平,为什么?因为无人机价格便宜,不需要那么强的机动力!都是钱啊。但实际上,随着无人机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应该会有更大过载能力的无人机出现。目前过载较大的导弹是空空导弹,能够达到30g左右,对付普通空中目标已经绰绰有余了。至于未来,矛盾螺旋,空天竞争加剧,无人化应用越来越多,应该会出现过载能力更大的无人机。



电气自动化大百科


按照目前的技术,无人机的过载超过30个G非常困难。

限制无人机过载的主要因素是机体几何尺寸。尺寸越大,想达到高过载就越困难。这是由机体材料本身特性决定的。就像体积越大的动物越不灵活一样。

采用传统的铝合金是做不到的。必须采用高强度的轻质复合材料才有可能。同时重量要控制在很低的水平。现在F-16大概10吨左右,可以达到持续4.5个G。如果5吨的话,可能超过10个G。此时机体要承受50吨的载荷,非常考验机体结构和材料强度。如果再小一点,2吨的话,可能超过20个G。唯有高强度复合材料才有可能,目前应该尚无可能,也没有相关报道。

根据美国HiMAT研究机的结果,M0.9时8个G过载持续转弯1分钟,M1.4时4个G过载持续3.5分钟,飞机重1.5吨。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过载40G的导弹才可以打9G战机。

暗剑无人机12G过载,足够躲避40G导弹


YuLeong


理论上可以,但是实际上却很困难!

导弹其实就是一次性的无人机,无人机和导弹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否重复使用!

这也导致了无人机拥有复杂的起降结构,以及可以多次使用,寿命更长的发动机!

而导弹拥有同样智能的控制系统,却不用返航,不用担心重复使用,所以导弹的结构更紧凑,发动机推重比更大,机动性更强!


魔術師_小龙


学习一下人体脑的工作机制,一些本能的反应,存贮在小脑和脑干,不需要太多计算按照预案执行。复杂耗时,需要不停和环境会话的部分才放在大脑。像躲避导弹这种事,肯定是依赖机载设备感知计算并作出反馈,不可能通过遥控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