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出征之前,為何坐地起價與秦始皇索要田地?

司馬光最初撰寫《資治通鑑》的初衷為了讓皇帝明白治國的學問,但在成書之後,它不單單是帝王治國之書,而具有更為廣泛的意義,本期挑選了幾個《資治通鑑》中有關權謀鬥爭的故事,真實感受一下歷史的魅力,以及司馬光的神來之筆。

王翦出征之前,為何坐地起價與秦始皇索要田地?

韓非子曾說帝王用"法""術""勢"馭臣下,這指的是要隱藏自己的喜好,推行法令,集中權勢。皇帝權掌天下,喜怒不留痕跡。而臣子為了身家前途,自然會費勁心力揣測皇帝的心思。二者之間不免產生博弈,皇帝佔據著主導權,然而臣下自然儘可能迎合皇帝的意思,如何不露痕跡猜測皇帝的心思又是一門學問。

任何時代的風起雲湧都離不開權謀鬥爭,開疆拓土,這在春秋戰國時期表現得更為典型。秦國將軍李信、蒙恬大敗楚軍,攻佔了楚國首都鄢郢,攻佔楚國兩個營地,然而形勢很快逆轉,楚國軍隊三天三天不留宿休息,拼命反擊,又打敗了李信的軍隊,李信被迫率殘部逃回秦國。秦王嬴政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憤怒,親自到老將王翦的老家,"我沒有采用將軍的計謀,果然李信吃了敗仗,現在將軍雖然病患在身,但能忍心拋下我不管不顧嗎?"

王翦推辭道:"我實在病重,不能行軍作戰了。"秦王卻執意要王翦帶兵出征。王翦向秦王要了六十萬人馬,準備進攻楚國,臨行之前,又請求秦王封賞眾多良田豪宅。秦王不理解他的意思,"將軍何必在此關頭擔憂家裡貧困呢?"王翦說道:"身為王上的將領,雖然有功,但是不能被封侯,不如趁著現在您看重我,賞賜我一些產業留給子孫後代。"

秦王大笑,而後王翦抵達邊境,又陸陸續續派使者向秦王請求賞賜。後來有人問王翦:"將軍您向秦王請求賞賜實在是太過分了吧。"王翦卻說:"王上性情粗暴善猜忌,如今將國內將士都調遣來讓我指揮,我如果不以子孫後代的名義,向王上多要些田產,王上反倒會對我產生懷疑。"君臣之間沒有永遠的信任,除非依靠利益關係去維繫。

王翦出征之前,為何坐地起價與秦始皇索要田地?

秦國能以一己之力滅掉六國,除去自身實力雄厚,還因為其他國家陷入內亂紛爭的因素。

當時秦國日夜不停進攻韓、趙、魏、燕、楚,齊國的即墨大夫聽到這個消息,對齊王說:"齊國國土面積廣,好幾個國家的百姓都不願意接受秦國的統治,不斷有人流亡,不如王上您將這些人收攏回來,給他們補給,讓他們去收復國土,這樣齊國可以確立威望,贏得好名聲,同時還能消耗秦國國力,不讓它過於強大。"但是齊王沒有接受建議,可以說這是齊國一個失敗的對外政策。

齊國儘可能用外交手段避免與秦國交戰,這也導致齊國君主田建即位四十餘年,國內沒有遭受過戰亂。好在齊國王后頗有才華,能夠平衡國內各方關係,但是在王后去世後,新任相國上臺,他收受秦國金銀財寶的賄賂,為秦國說盡好話。齊國的賓客來到秦國受到隆重款待,外加贈予重金,這導致賓客回到齊國之後,都勸齊國君朝拜秦王,不必修建作戰用的城牆,也不要去援助被秦國進攻的國家。秦國使用遠交近攻政策,輕而易舉使齊國放鬆警惕,從而滅掉齊國。

《資治通鑑》作者司馬光這樣評價道,假如六國能夠相互信任,即使秦國再強大,也不至於能滅掉六國。韓、趙、魏三國是齊、楚兩國的屏障,而齊、楚兩國則是韓、趙、魏三國的基礎,六國在本質上相互依賴彼此,但是卻為了一己之私,內鬥不斷,最終被敵人趁虛而入,落到滅國的地步。

楚國莊襄王為了挑撥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與魏王的關係,帶重金前去魏國,找到信陵君的仇敵,讓他去勸說魏王:"信陵君在外流亡十年,現在回國重掌國家大權,諸侯都聽他的號令,這樣天下百姓就只聽說有信陵君這個人,不知道有魏王了。"莊襄王又多次派人帶禮物送給信陵君,問候他什麼時候能做魏國的國君。魏王知道後,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權。由此可見,君臣的關係永遠權力當先。

王翦出征之前,為何坐地起價與秦始皇索要田地?

楚國國君考烈王沒有子嗣,相國春申君為此而犯愁,此時趙國人李園帶著他的妹妹來到春申君那裡,春申君娶了他的妹妹,不久就懷有身孕。李園讓他的妹妹勸說春申君:"楚王現在非常重新您,可是他卻沒有子嗣,一旦他去世之後讓他的兄弟擔任國君,哪裡還有您的位置啊。不如趁現在沒人知道我懷孕,把我送進宮裡,如果我生下了男孩被立為儲君,那麼以後楚國不就是您的了嗎?"

春申君聽到之後非常贊同,找到機會把她進獻給楚王。楚王把她接近宮裡,非常寵愛她,隨後,她生下了兒子,被立為太子。李園的妹妹成為王后,他又擔心這件事情敗露,暗中豢養死侍,準備刺殺春申君。有人提醒春申君注意李園有不軌之心,但春申君並沒有在意。他自認為待李園不錯,李園不可能反過來殺害他。等到楚王患重病去世之時,李園搶先進宮,等春申君到來之後,殺他滅口。接著,李園又派出官吏把春申君的家人全部捕獲殺了。隨後,太子羋悍繼位,是為楚幽王。

國與國之間也沒有永遠的同盟關係,永遠是以利益當先的。韓國想要消耗秦國的國力,派水利專家鄭國去秦國遊說秦王修水利工程,鑿渠灌溉。秦王察覺到韓國的意圖,想殺掉鄭國,但鄭國為自己辯解說:"雖然這樣為韓國延續幾年的時間,但是如果工程修好之後,可以引水灌溉,秦國就會有更多的糧食。"可以說是利在千秋的典範,秦王果真讓他繼續修建,修好之後,秦國關中一帶糧食收成更高。

誰能在波濤詭譎殺人無形的官場屹立不倒?

一句話即可招來殺身之禍,一個計謀就能攪亂一個國家政治局勢。看淡如王翦,在再度出山攻下楚國之後,無論秦王如何勸說,都堅持隱退,不再參與政事。然而像王翦這樣面對功名利祿不受誘惑,堅持不再參與軍政的畢竟還是少數。大部分如還是像春申君、信陵君,忠義難兩全,手握重權,卻承受國君的猜忌,同僚的攻訐。戰國四公子在各個諸侯國享有聲名威望,但是卻因一著不慎,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在歷史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哪怕是秦國幾代人的積累,完成了統一六國的霸業,短短十幾年間耗盡民力,不佔民心,中原再次陷入戰亂,改朝換代再次週轉。

王翦出征之前,為何坐地起價與秦始皇索要田地?

雖然我們無法回到那個時候,親身體會那個時代陰謀陽謀,但是看這本《資治通鑑》,千百年之後再次回味古人的所作所為也有另一番風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