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背诗经,还是唐诗宋词?

福尔摩小黑


的确,古诗词浩如烟海,经典篇目不可胜数,应该先背什么呢?我也喜欢古诗词,能背的至少有一千首,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1、先背《诗经》,后背唐诗宋词,只是表面看起来有道理

文化是有传承的,尤其是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历”。这就造成了古人作诗时,会用典,会引用、化用前人的诗句,会用前人约定俗成的意象。例如,“摇落”意思是秋天草木凋残,出自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之后,使用“摇落”的诗人和作品比比皆是,曹丕的《燕歌行》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初唐陈子昂的《感遇》有“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盛唐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有“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北宋初年林逋的《山园小梅》有“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可见,假如我们背诗能按照作品的时间顺序背下来,比如先背《诗经》后背唐诗宋词,对理解诗词是大有好处的。但是这只是假如。毕竟诗词的存量太大了,我们有时间有精力去背的又太少了。所以不用太纠结于先背什么,后背什么。那么只背《诗经》和唐诗宋词就可以了吗?

2、只背《诗经》和唐诗宋词就可以了吗?不可以!

从先秦到民国,古诗词里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值得背诵。《诗经》背了,《古诗十九首》就不背了吗?唐诗宋词背了,唐词宋诗就不背了吗?明清诗词背吗?《中国诗词大会》这两年很火,大家可以留心出题范围,假如你只背《诗经》和唐诗宋词,肯定很快被淘汰,你选的那组题都答不完。

所以,背诗词范围要扩大,从先秦到民国,选其中的精华来背。何况,《诗经》再好,也不是每篇都需要背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既没有也不可能囊括唐诗宋词的全部精华。那么,我们背什么?

3、海量古诗词,我们背什么?

我只说我怎么的、背的什么。我原来能背的古诗词可能有二三百首,后来看到一档节目叫《中华好诗词》,唤起了我对古诗词的兴趣。2015年7月开始,我从第一季重新开始看,节目上出现过我又不会背的,或者专家强调的,或者其他途径看到了我喜欢的,都记下来用工作之余去背。这样整整背了两年,背过了大约九百首。我还记得背的第一组诗是杜甫的《秋兴八首》,因为这是当之无愧的唐人七律之冠。

我记下来的都背完了吗?没有。17年8月到现在,我就很少背了,把原来背诗的时间全部用来读书了。所以,我背的诗词哪个朝代都有。《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有了以后,我发现上边的题目并不难,很难碰到不会的。这应该就是背诗的效果。

这样背什么的问题就解决了。那么怎么背呢?

4、我这样背诗

背诗毕竟是一件枯燥的事,需要下功夫的事。怎么背效率高一些呢?我是这样做的:

a、对于短的,比如律诗、绝句,优先背自己熟悉的,或者知道其中名句的。比如,我本来就知道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就先背这首《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一首七律有八句,这样我只背过其他六句就好了。

b、对于长的,比如吴梅村的《圆圆曲》,分几部分,每天背一部分,第二天背完当天的任务还要复习前边的,从头开始和当天的放一起复习。

c、要坚持下来。背诗这件事,不存在一口吃个胖子。时间长了才会收到效果。

d、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找志同道合的一起背。17年我们有一个群,大家总在一起玩飞花令,是个很好的促进。

e、好脑子不如碎嘴子。背过的诗要经常叨叨,这样才会记牢靠,一旦大脑短路了,想不起来了,马上查。手机办这事很方便。

那么除了背诗,我们还做什么?

5、再给点建议

背诗的时候要读书。既然背诗,我们就肯定会去查与诗和诗人相关的各种资料。假如我们背过了一千首诗,我们的收获绝不只是背过了这一千首诗,还有与它们相关的很多。所以,建议大家背诗的时候要多读与古诗词鉴赏有关的书。我推荐叶嘉莹先生的书,叶先生讲得很正。她讲得有多好,这里就再不多说了。

用好的方法读诗,我推荐叶嘉莹先生的读诗方法。大家可以去找叶先生的视频音频来听,学习她的读诗方法。这样时间长了就能形成语感,不但对背诗有好处,对识别入声字、识别平仄两读字、认识格律、认识平水韵、体会诗词的美感以及学写诗都有莫大的好处。希望大家试试。

以上是我背诗的体会,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关注梅鹤读书,欢迎点赞、留言、转发,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梅鹤读书


诚邀!首先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各位都比较熟悉一档综艺节目,那就是《中国诗词大会》。2月1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决赛,接连参加了四届的北大才女陈更,众望所归地夺冠。

这档四年来,每到春节假期就让一家人追看的文化节目,也留下了一个余波——孩子们应该如何学习、诵读古代诗词?

在中国式传统教育里,不少父母会在孩子还没开始认字时,就开始教他念唐诗,背唐诗,这甚至是很多家庭逢年过节聚会时的“保留节目”,而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更是被很多人奉为教育经典。

学古诗词从几岁开始起比较好?为什么有的孩子记不住,有些孩子就是能倒背如流?专家说,这里面可有门道。

背诗词顺序也有讲究

专家给出几种参考

《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暨现场学术顾问方笑一教授的建议是,家长可以先从唐诗宋词开始教孩子,之后从汉魏六朝上溯到《诗经》,然后是元、明、清的一些名篇。

因为唐宋时期诗词成就最高,名篇较多;好奇心和兴趣会让孩子去追究一些来龙去脉,回溯巅峰之前的内容;而宋以后的成就没有前人高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名篇背诵即可。

背唐诗可以先背一些简单的五言绝句,然后选一些七律,有助于孩子体会诗歌的格律和句法,以及中国诗歌的造句习惯,可以更为完整地领略“对仗”的特色;熟悉七律之后再背诵五言诗,就会变得相对简单。

江湖夜雨是首届《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他从六七岁开始背诗词,“没有人对我进行系统、严格的要求。自己会背一些了,父母就鼓励一下,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慢慢对诗词有了爱好。”

他给家长一个忠告: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兴趣,“不要强求,不要定任务,不要让孩子觉得背古诗是一种负担”。

作家、中国计量大学青年教师余闲,这几年,做了大量的儿童诗词学习的研究和实践,起因是女儿5岁时把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里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背成了“无敌人”。

“这两个字太相近了。我当时听了哈哈一笑,事后想想,如果对诗词不理解,的确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正因如此,余闲写了一部《小米多诗词王国漫游记》,第五册刚出版不久。在这部儿童诗词小说里,小朋友可以跟着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多一起,走进诗词王国,“遇见”名垂千古的大诗人,也卷入重重危机。

他的建议是:“学习诗词应该按照孩子成长的心智发展循序渐进:1、童趣浪漫;2、山水田园;3、亲情友情;4、人生感悟;5、怀古讽喻;6、军旅边塞;7、爱情闺怨。”

他还有一个建议是:读懂诗人更能读懂诗,家长应该尽可能想办法让孩子理解诗词,然后再背诵。

以上就是我对先背诗经还是先背唐诗宋词的个人见解,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一起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生活愉快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欧阳说


我会选择先背唐诗,再背诗经,最后背宋词。

虽然《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但是《诗经》收录的内容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时期的诗歌。内容多是反映日常劳动,爱情、徭役、风俗、等方面,距离如今的生活太久远,有些诗句不太能理解。

为什么首选先背唐诗,是因为唐诗朗朗上口,便于背诵记忆。我最喜欢的诗人是南唐后主李煜,他的诗歌写尽了离愁别绪。分享一首: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再来说说宋词,是宋代最高的文学表现形式,是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相当于现在的歌词。我最喜欢的词人是柳永,摘选一段最有名的《雨霖铃》片段。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最后总结一下背诵顺序:

  • 先唐诗,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诗人开始,也可以先背《古诗十九首》。
  • 再《诗经》,诗经中的句子短小精悍,富有生活情趣,可以从自己感兴趣,易理解的诗句开始。比如《硕鼠》、《将仲子》等。
  • 后《宋词》,也是从自己喜欢的词人开始背,李清照也是我喜欢的词人之一。

背诵不用拘泥于形式,自己怎么喜欢怎么来,只要能记住就好。不知我的回答,能否给你启发。


雪凝时间


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暨现场学术顾问方笑一教授的建议是,家长可以先从唐诗宋词开始教孩子,之后从汉魏六朝上溯到《诗经》,然后是元、明、清的一些名篇。

因为唐宋时期诗词成就最高,名篇较多;好奇心和兴趣会让孩子去追究一些来龙去脉,回溯巅峰之前的内容;而宋以后的成就没有前人高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名篇背诵即可。

背唐诗可以先背一些简单的五言绝句,然后选一些七律,有助于孩子体会诗歌的格律和句法,以及中国诗歌的造句习惯,可以更为完整地领略“对仗”的特色;熟悉七律之后再背诵五言诗,就会变得相对简单。

江湖夜雨是首届《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他从六七岁开始背诗词,“没有人对我进行系统、严格的要求。自己会背一些了,父母就鼓励一下,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慢慢对诗词有了爱好。”

他给家长一个忠告: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兴趣,“不要强求,不要定任务,不要让孩子觉得背古诗是一种负担”。

作家、中国计量大学青年教师余闲,这几年,做了大量的儿童诗词学习的研究和实践,起因是女儿5岁时把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里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背成了“无敌人”。

“这两个字太相近了。我当时听了哈哈一笑,事后想想,如果对诗词不理解,的确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正因如此,余闲写了一部《小米多诗词王国漫游记》,第五册刚出版不久。在这部儿童诗词小说里,小朋友可以跟着故事的主人公小米多一起,走进诗词王国,“遇见”名垂千古的大诗人,也卷入重重危机。

他的建议是:“学习诗词应该按照孩子成长的心智发展循序渐进:1、童趣浪漫;2、山水田园;3、亲情友情;4、人生感悟;5、怀古讽喻;6、军旅边塞;7、爱情闺怨。”

他还有一个建议是:读懂诗人更能读懂诗,家长应该尽可能想办法让孩子理解诗词,然后再背诵。“如果我们了解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就更能体会《春望》的沉痛。如果我们知道李白蒙冤入狱,流放夜郎而中途遇赦,就会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欣喜感同身受。”

方笑一也认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方笑一说自己小时候对许多诗歌都很感兴趣,但唯独对“边塞诗”不太感冒,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因为生在江南,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类充满边塞肃杀感的诗句,没有感受也很难想象。

因此,他建议家长在引导孩子背诵过不同题材的诗词后,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继续阅读、背诵同类诗作,以拓展诗词的积累量,作为诗词学习的切入点。“等你的孩子长大了,要表达他对爱侣缠绵的情意时,如果只能说——我爱你,我恨你,我讨厌你!太单一了。当他说出‘相见时难别亦难’时,我想每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都会感觉到他不仅是一个有情意的人,也是有着丰厚内蕴的人。”


跑步超哥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总之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令狐骚侠


这个问题,看个人兴趣吧。

不过,若是对诗词接触的并不多,还是建议先背唐诗宋词,毕竟语文课本里更多的是唐诗宋词,生活中听得多的也是这类,理解起来也更容易些。诗经则不然,语句简洁,字词很多都比较生僻,语意也要查看解释或是多多琢磨,才能明白,这需要些耐心和坚持。


深深与珍


以我之见,对于诗经和唐诗宋词,就犹如艺术来源于生活一样。

先诗经者会领略那种大自然中最初的生活乐趣之美,虽是诗三百篇但背诵来说会给我们更多的生活体验和灵感。

而唐诗宋词,相对于后世自然是两座高峰。

诗言志,歌永言,词抒情,对于这些诗词,我们更会领略人生百态,精神状态,社会变革,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点桎梏。

同理,经诗三百后出屈原之楚辞,李太白之唐诗,皆乃由之。

故先诗三百再唐诗宋词。


闻人筠


一般来说先背《诗经》,然后再背唐诗宋词。主要是因为《诗经》是诗词的鼻祖和缘源,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诗词,都是在学习《诗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它们和《诗经》有基本的共同之处,比如贴近生活,用字用词讲究,韵味十足,朗朗上口。只要把《诗经》学好、学透、学熟,再学唐诗宋词就简单多了,你们说呢?



现实历史影视的三农


先背唐诗宋词,因为年代较近,文学意涵丰富,名作辈出,而且好的选本也很多。诗经当然很美,但十五国风以外的大雅小雅篇章生字太多,内容也无外乎祭祀等内容,颇为乏味,很多民国时期著名学者自述背诗经导致神经衰弱,比如顾颉刚在其日记里坦言,背十五国风感受文学之美,背大小雅枯燥无味。因此当下社会结合自身实际以及上手程度先背唐宋宋词为佳。


民国滋味


都可以。随心所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