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第一章平王東遷

背景:西周中期以後,西北戎狄諸族在周王朝勢力急劇削弱的情況下逐漸興盛起來。到了西周中後期以後,人們所熟知的那個上演“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大失民心,犬戎來襲時因無人救助而身亡。他的兒子周平王登上王位後,仍不能與犬戎抗衡,被迫在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至此,王室衰微,周王朝僅剩“共主”的虛名,各諸侯國不再聽從周王室號令。大勢已去的周王室此刻的地位就像是那些小國一般,只能依附於日益強盛的諸侯國,向他們“求車”,“求金”,王室的尊嚴蕩然無存。

<strong>1申侯引狼入室,犬戎破鎬京

春秋戰國第一章平王東遷

春秋戰國第一章平王東遷

周王室在進入西周中期以後,權勢逐漸衰微。與此同時,西北地區的犬戎卻日益強大起來。周幽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尖銳,地震旱災等自然災害接連不斷,周朝政局更加不穩。但是,昏庸的周幽王不僅不勵精圖治,還進一步加重對民眾的剝削,以致民怨沸騰。眼見周王朝日漸衰落,周邊的少數民族開始頻繁的滋擾生事。

周幽王的寵妃褒姒不愛笑,周幽王為博寵妃一笑,居然荒唐地採用了虢石父的建議,下令點燃烽火將諸侯軍隊引來,周幽王則與褒姒在城牆上觀看受到戲弄的諸侯為樂。看到大批的軍隊前來救駕,褒姒終於大笑起來。這件事令諸侯非常不滿,周幽王從此失去了諸侯的信任。此後,周幽王又固執地廢黜了申後及他的兒子太子宜臼,將褒姒冊封為皇后,並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不堪受辱的申後回道了她的母國——申國,申國國主見到自己的女兒以及外孫如此悽慘,震怒之餘不免抱怨。佞臣虢石父趁機搬弄是非,挑撥兩國關係,對幽王勸說申侯打算給自己的女兒報仇。幽王大怒,意圖舉兵伐申。

申國勢單力薄,申侯深知僅以申國的實力根本無法與周幽王抗衡,唯有與其他國家合作才能有一線生機,公元前772年,申國與繒國以及西北地區的犬戎聯合起來,借兵一萬五千人,趁周朝未發兵前大舉進攻王都鎬京。等到兵臨城下消息才傳至宮中。周幽王慌忙之餘命人點燃烽火臺,屢屢被戲弄的諸侯雖然看到了烽火臺卻都按兵不動,最終褒姒被抓走,太子伯服被殺,周幽王也喪身犬戎兵手中。至此,西周覆滅。

當各地諸侯得知犬戎攻入鎬京時,匆匆忙忙帶領部隊趕到鎬京救駕,與犬戎兵大戰,將他們趕出鎬京。此後,在魯國和許國國君擁護下,廢太子宜臼被迎接回國並登基稱王,即歷史上的周平王。

<strong>2遷都洛邑,拉開諸侯爭霸序幕

勢力足以對周王室構成強大威脅的犬戎在諸侯國離開之後又不斷進攻鎬京。深知已無力對抗犬戎的周平王見鎬京被破壞嚴重,吸取了父親周幽王的教訓,決定將國都遷往洛邑。得知周平王此意後,諸侯大驚。反對的大臣認為,舊都鎬京前有天然的防禦工事——崤山,函谷關,易守難攻;後有土地肥沃的關中平原,物產豐沛。而洛邑雖然居於天下中心位置,但是易遭受四面夾擊,實不為遷都佳選,遷都一事確有不妥。雖然反對之聲不絕於耳,但是周平王心意已決。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即平王東遷。東周的前一階段,即春秋時期由此開始。

“周之東遷,晉鄭是依”歷經周幽后王之亂的周王室如果僅靠自身力量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東遷的,這項浩浩蕩蕩的工程的順利進行是建立在其他諸侯國支持上才完成的。其中功勞最大的當屬晉,鄭兩國,他們在遷都過程中,鼎力支持平王,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也為兩國在春秋時期爭霸中原打下了堅實基礎。在洛邑建都後,舊都的許多百姓並沒有隨之東遷,因而周王室只能依靠諸侯國的力量艱難的維持生計。平王為了感謝在東遷過程中出力頗大的幾個諸侯國,將岐山一帶封給了秦伯,又將西河一帶封給了晉文侯。各諸侯國的領土範圍越來越大。早在東周以前,周王室還擁有現在陝西東部一直到豫中地區,但是多年以後,隨著諸侯國的不斷擴張,真正屬於周王室的領地僅僅是洛陽附近的幾百裡了。

西周時期,“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但是進入春秋後,王室統治各諸侯國的局面已不存在,諸侯們不再向周王室進貢述職,天下變成了“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局面。王室不得不依靠這些強大的諸侯國,受其掌控,痛失天下共主地位。與此同時,諸侯之間的爭霸愈演愈烈,大國吞併小國,弱國依附強國。而實力孱弱的周天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下屬的諸侯國上演一出出的爭霸大戰,自己卻無能為力。從此以後,各諸侯國相互兼併,彼此廝殺的狀況一直持續了五百多年。


春秋戰國第一章平王東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