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strong>藍瑛,明代畫家。字田叔,人物畫像號蝶叟,晚號石頭陀、山公、萬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號東郭老農。浙派後期代表畫家之一。善畫山水、花鳥、梅竹,尤以山水著名。

畫面的中心是幾棵老樹,畫家用頓挫轉折的筆法畫出蒼勁的樹幹,橫向的蟹爪枝幹和樹幹交錯成趣,分散的葉片點綴其中,使畫面錯落有致。整體淡墨為主,設色柔和。

仿宋元冊頁之一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仿宋元冊頁之二 藍瑛

畫作設色簡樸而豐富,不同的水墨浸染和顏色,表現出遠山的氣韻萬千。近岸柳條抽青,雜樹成陰。一片湖光山色中,一葉扁舟獨行江上,充滿逸趣閒情,畫出了士人心中嚮往的天地。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仿宋元冊頁之三 藍瑛

畫家巧用溼墨,畫出了煙雲籠罩中的盛景。樹冠積墨而成,雲霧用淺墨暈染和留白組成,遠山巧用渲染和點皴,表現出霧氣濛濛的效果。山前樹後高聳的樓臺,如畫龍點睛一般,點出山水中的人生之趣。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仿宋元冊頁之四 藍瑛

畫家用粗放的手筆,繪製出水氣氤氳的山水景色。樹幹用墨筆寥寥勾出,樹冠用水墨積染。遠山則用點皴和水墨渲染,別有一番情致。設色淡雅,古樸清新。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仿宋元冊頁之五 藍瑛

秋冬季節,水落石出,遠山只有淺淺一抹藍色,近處老樹槎椏,枝枯葉落。畫家用筆老道,老樹和溪邊石頭皴擦有度,即使是蕭瑟的季節,也顯出些許生機。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仿宋元冊頁之六 藍瑛

畫家依舊採用近樹、遠山、中間一片水域的構圖,對遠處樹木和近處山石的描繪則是畫面的重心。畫面設色淡雅,表現出的山石樹木尤帶美感。遠山的樹木和近處山石上的草木,畫家多用點皴繪製,樹木則採用了不同的姿態、不同的葉片表現形式來表現。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仿宋元冊頁之七 藍瑛

此幅畫作,畫家多用勾和渲染。山石用淡墨大片地渲染,樹木勾出樹幹輪廓,然後用深淺不同的墨色來點就樹葉,使畫面既有層次感,又有迷離感。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仿宋元冊頁之八 藍瑛

此幅畫作設色多為淺淺的暖色,即使畫面表現的是秋冬季節,依舊能讓人從中感受到暖雅之氣。山崖之旁,一彎溪水淙淙而下,溪水兩邊老樹俯仰生姿,枝幹枯勁。士人獨坐於樹下,靜靜感受這山川之美、人生之趣。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仿宋元冊頁之九 藍瑛

此幅畫作中,竹、松以及其他雜樹,都很細瘦,但是用筆卻精練剛硬,透出樹木在嚴寒季節的堅強生命力。石頭的皴擦簡單和樹木相映成趣。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這是央美的一位教授曾經在論文中說的,那麼大家認為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嗎?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最後咋們再來看一下盛茂燁的兩幅名畫,盛茂燁,明代畫家,號念庵,一作研庵,善山水,人物亦精工典雅。

作品設色古雅,用筆樸實。畫家用拙筆繪出山石,皴染相得益彰,和經過留白、渲染的白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近處的茅屋簡筆繪就,樹木枝椏四散,雖為枯枝,卻也富有生機。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樹木的勾勒,柔中帶骨,樹冠用墨濃淡相宜,營造出層次感,將畫面延伸向遠方。遠處山巒林立,皴擦柔和。在這山水之間,一葉小舟行於水上,舟上之人端坐攀談,小童在關注釣竿,充滿了閒趣。


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還是徒有虛名?

學習國畫,並不是一味的臨摹,臨摹只是基礎,明代畫家藍瑛的仿宋元冊頁究竟是畫中的典藏,這是需要大眾去認可的,並不是各執己見,兩位大師都是藝術界的泰斗,但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最後,國畫是講究意境的,在學習國畫的過程中,多學習名師大家的作品,走進畫裡,對你的繪畫有極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