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仕經》揭祕為人處世之道,退則保身,進則建功,堪稱絕學

馮道是歷史上一個非常具有爭議色彩的人。他歷事十帝,雖高官厚祿,但是卻安貧樂道,品行敦厚。

歷代貶之者認為其“無恥之尤,不知廉恥,不知忠君。”而褒之者則認為其“當世大賢,為官、處世、親民可為萬世表率。”或許,我們只有從其《長樂老自敘》可以真正探知其良苦用心,其文曰:靜思本末,慶及存亡,蓋自國恩,盡從家法,承訓誨之旨,關教化之源,在孝於家,在忠於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所願者下不欺於地,中不欺於人,上不欺於天,以三不欺為素。賤如是,貴如是,長如是,老如是,事親、事君、事長、臨人之道,曠蒙天恕,累經難而獲多福,曾陷蕃而歸中華,非人之謀,是天之祐。”馮道將榮身顯耀之事皆歸於上天之佑,但何嘗不是其恪盡職守,盡心事民之後的所獲得的回報。或許,只有真正體會亂世之苦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救民救國才是人生之本。朝代更迭,受苦的永遠是勞苦大眾,忠君之事將變得何其渺茫。盡人事而安天命,方顯真英雄之本色,馮公應該當之無愧。

典藏《仕經》揭秘為人處世之道,退則保身,進則建功,堪稱絕學

馮道的一生,就是一部“做官學”。他本身就是一位官場常勝將軍,是一部活的教材。他一生的意義也許就是教人怎樣做官,用他一生的實踐向人們宣告著官場不倒的秘密……但是,我們不應該狹隘的去看待馮道仕經的本質,為官的學問和策略,不僅做官的人可讀,尋常老百姓也可讀。所謂萬法歸一,全在個人體悟。時至今日,其文依然有非常現實的社會意義。可以說是一個人在社會上,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經典處世哲學。在工作中如何對待上級,既尊重又不失自尊;如何領導下屬,既嚴厲又不過苛責。同時,我們要辯證的看待經典,既不盲目隨從,也不全盤否定。有益的我們發展使用,無益的我們可以學以借鑑,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於其中的詐術,如果用於正當的地方,似乎也未嘗不可。如果我們秉以公心,為把事情做好,適當地掌握一些為官行政的技巧,應該也是無可厚非的。

典藏《仕經》揭秘為人處世之道,退則保身,進則建功,堪稱絕學

修身第一

善為者能,善不為者智。

伐欲者成,善舍者得。

為仕講究忠直,更要講究策略。

為仕之道,立德在先,立功在後。

民心如秤,不平則傾。

心靜則平,平則智,智則不亂,不亂則不衰。

平庸者無譽無毀,優異者怨謗加身。

“舍”便是得,養廉便是護身。

明察第二

明察的要義,在於審時度勢,謀定思動。

世事,黑白分明者少,以假亂真者多

察之則明,不察則昏;辨之則明,不辨則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外不知內,惟患內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

仕途之要義,在於瞭解上司是否明智,考察下屬是否賢能。

善察者見微而知著,人未動而我先知,後發而先制。

知善惡,然後可以任賢良:明時勢,然後可以知進退。

遠猷第三

有為之人,必深謀之,遠慮之,此所謂遠猷。

人之趨利,就像飛蛾撲火。只有智者不以近利失遠利

見不遠必謀不深,謀不深必事多舛。

謀定思動,是成功者的基本功

弱者求形強而愈弱,強者求形弱而愈強。

謀小圖大,大禍不遠。

雅量第四

雅量者忍量也;忍則自安,不忍則危

雅量,是忍,是定,是靜。能忍則安,能定則成,靜而致遠。

進退自如,如閒雲野鶴,為人生之至境

器量和見識乃成功的先決條件;雅量於大志中。

剛強者勝不如自己剛的東西,柔弱者則勝比自己更剛強的東西。

事上第五

逢迎可滿足上位者的眼前,卻毀掉上位者的長遠。

醜陋彎曲的木根,常能變成天子手中名貴的器物。

做上位者希望你做的事,然後保持一定的距離,是聰明的。

榮寵所固有的危險與貧窮的危害同樣不可低估。

察上過而不忤,知上好而不趨,守身持正,終不殆。

官位高低絕非品行的標誌,心計便變得要害了。

事上以忠,任事以勤,不居功,不二過,明時勢,知進退。

上位者予取予奪的現實,決定了揣摩上司隱藏起來的心意的重要。

為人宜直,行事宜曲。

御下第六

以恩樹德,以嚴樹威,以賞彰功,以罰止過。

賞罰要分明,恩威要並重。

御下以術,終以誠。

不示根底,利用短處,保持距離,乃上位者需領悟的要義。

敬服為上,屈服為中,恐嚇為下。

對下屬的錯誤,最好的辦法是威懾;寬容而不姑息,嚴厲而不傷眾。

懲罰他要對他的最軟弱處。

用人第七

使用人才,在於如何看待人才。大才大用,小才小用,1聖才偏用。

用人所長,便是籠絡之道的要義。

用人以道,擒心為上。

對君子用以名,對小人用以利。

用人之道,識人為先,御使後之。

上位者用人,忌憑好惡;小則失,大則衰。

守身第八

聰者獲捷利,智者遠禍害。

世無常衡,富貴難遠,利害常變,唯廉簡恆久。

事留有餘,功而不居,可保長遠。

才高謗來,功大毀至;唯智者不以彰顯自居。

強勝弱一時,弱勝強一世。

謀略第九

謀無定法,狡計百端:隨心所欲,因勢而異。

擊敵不如縱敵,引敵至荒謬之境,一擊而成。

要想壓制對方,就一定先抬高他;要想從對方那裡索取,就一定要先給他。

成大事者,靠見識制定,靠膽識完成。

最高的謀略是攻心,最高的智慧是讓人心服。

大為無為,大謀無謀,乃謀之至境。

才辯第十

勸誡的時機,比機智的語言更重要。

處世為人,當自以為聰明時,禍患就在下面。

可辯事之對錯,不可辯人之對錯。

智者只想改變事情的形態,愚者則想改變人心的形態。

時間站在忍者一方,善忍者贏。

典藏《仕經》揭秘為人處世之道,退則保身,進則建功,堪稱絕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