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养殖户补栏复养可分批进行

近期,不少养殖户又开始兴奋起来了,不是因为当前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而是从宏观方面再次看到了一些利好消息,2月18日国家层面在部署春季农业生产时,里面讲到的三个要点跟养殖户息息相关。第一点是养猪行业的贴息贷款补助,由年出栏量5000头以上下调至500头以上,可以说补助的范围大幅度增加,很多养殖户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扶持。第二点是探索养殖场与屠企直接对接,这就省去了中间环节,一直以来,很多养殖户出栏通过猪经纪人来操作,但猪经纪人不是白忙活,而是要从中赚取一定利润的,养殖场与屠企直接对接,可以减少一些中间流通成本。第三点是冻猪肉收储将增加,这就意味着猪肉的销售渠道拓展了,收储期间对猪肉消费量有一定提升,当然也对猪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第二点和第三点短时间难形成利好,但第一点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是可以短时间见效的。

在本轮周期调整过程中,有的养殖户坚持下来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也有的养殖户因为种种原因,被迫淘汰出局,生猪价格创历史新高时却踏空了节奏,这类养殖户肯定是不甘心的,特别是生猪价格较长时间处于30元/公斤上方运行,补栏复养的冲动是比较明显的。原来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养猪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干的是辛苦活,且利润不大,但经过2019年的行情后,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养猪不仅需要技术,而且把猪养好了,同样可以创造丰厚的利润空间。为了让生猪价格能早点恢复到正常水平,各地也积极引导养殖户择机补栏,比如在2019年年初时,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双双跌破5%行业预警线,那时就不断喊话,建议有条件的养殖户补栏,然而那时真正补栏的并不多,反而是观望情况较浓。那么哪些因素会刺激养殖户选择补栏复养呢?个人认为主要跟以下四个方面有关。

年后多地生猪价格突破20元/斤,养殖户补栏复养可分批进行


一、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从2019年二季度开始,国内生猪价格就进入上升通道,每一次调整后都迎来创新高的行情,特别是部分高价地区,生猪价格较长时间站上40元/公斤,养猪利润大幅度改善,原来出栏一头猪能有300-500元净利润就非常不错,2016年猪价高位运行时,一头猪的净利润也只有1000元左右,而如今出栏一头猪净利润达到3000元也是常见的,意味着如今出栏一头生猪,产生的利润可抵往年5-6头猪。也正是由于生猪价格长时间处于高位,对养殖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虽然猪病依然存在,但觉得高风险下有高利润,这样的利润空间可以冒险一试。因此,从2019年10月份开始,多地养殖户积极补栏,养猪的信心再一次被点燃了,这种市场导向的作用,往往是养殖户主动参与的,比其他激励措施更为有效。当然,究竟多少养殖户能真正从中受益,恐怕只有养殖户自己清楚,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金猪行情”同样会有亏损出局的。

二、非洲猪瘟及其他猪病防控成效显著

当前生猪价格之所以易涨难跌,主要还是供求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失衡,国内猪肉消费没有大幅度减少,而可出栏猪源却是大幅度减少,在2019年9-10月份时,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降幅分别超过41%和37%,部分地区的降幅超过50%。特别是一些养猪大省,生猪存栏量大幅度减少后,使得猪价很难短时间内回落至正常水平,而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猪周期与非洲猪瘟叠加所致。不过随着防范措施的不断改善,养殖户也提高了防疫标准,非洲猪瘟出现的数量明显减少,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每个月都有中招的地方,而从相关信息来看,中招的地区越来越少,2020年至今,暂未有这方面的消息。原来养殖户对此比较恐惧,毕竟是陌生的东西,而且只要养猪场里有1-2头中招了,其他的猪往往也难幸免,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如今,随着防控措施不断落实,这方面的消息也越来越少,养殖户补栏复养的信心就增强了不少。

年后多地生猪价格突破20元/斤,养殖户补栏复养可分批进行


三、扶持政策不断释放利好消息

国内生猪价格高位运行时,各地也在积极部署稳定生猪生产,在土地审批、技术支持、贷款资金等方面均给予了扶持,还有的部分地区对养殖场引进种猪也有不同程度的扶持,这样的扶持力度在往年难以见到的。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养殖场来说,趁着当地给出的扶持措施进行扩张,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自身投入成本,虽然新建养猪场到生猪出栏需要10-12个月的时间,期间的生猪价格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但一些新建好的设施设备可以趁机做好,还有一个地方也相对容易通过些,那就是养猪场的环评,在以往环评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且通过难度较大,如今有相关的扶持,养殖户可以省不少时,部分地区为了尽快恢复生猪生产,更是有一些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解决养猪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近期,顶层再次发出声音,将贴息贷款补助标准大幅度降低,原来大型养殖场能享受到的政策,如今年出栏500头生猪的养殖场也同样可以得到扶持,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四、猪肉依然是肉类消费的主角

在2018年下半年,国内多地出现非洲猪瘟及其他猪病时,很多消费者主动减少猪肉购买量,使得猪肉消费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2019年下半年,国内多地猪肉价格突破30元/斤,消费者购买猪肉的频率有所下降,但依然有不少消费者选择吃猪肉,过年时南方多个省份的消费者,依然没有改变腌制香肠、腊肉的习惯,猪肉的消费量也达到峰值。2020年年初,部分地区出现禽流感,鸡肉、鸡蛋价格因多重因素持续走低,如鸡蛋零售价格回落至4元/斤以内,在高峰时鸡蛋价格超过8元/斤,禽类消费受到一定影响,对猪肉消费来说却是利好,很多消费者又转向猪肉消费。从某种程度来说,肉类消费中猪肉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正是因为猪肉消费体量大,养殖户在补栏复养时,信心比较足。

年后多地生猪价格突破20元/斤,养殖户补栏复养可分批进行


本轮超级猪周期行情,可以说导火索是非洲猪瘟及其他猪病,从2019年3月份生猪价格开始上涨,2019年10月份达到峰值,全国生猪均价突破41元/公斤,刷新了历史纪录,出栏一头猪净利润超过3000元。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2019年11月份生猪价格出现了快速回落,但可出栏猪源未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生猪价格又进入了缓慢爬坡的状态,年后多地生猪价格再次突破40元/公斤。养猪利润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原来退出的养殖户又想着继续养猪,经受住考验的养殖户,更是会想办法扩大养殖规模,也就是说,补栏复养成了当前很多养殖户的选择方向。不过,此时非洲猪瘟疫苗还没有出来,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同样存在威胁,补栏复养能否成功,很多养殖户也是心里没底的,只能靠时间来验证,那么现阶段养殖户该如何补栏复养呢?个人认为分批补栏是大方向,可遵循“136”法则,具体操作如下:

1、首次择机补栏10%的仔猪

养殖户在补栏操作时,不宜一次性补栏到位,特别是前期中招过非洲猪瘟或者其他猪病的,更是要小心谨慎,因为谁也不知道补栏复养的结果,卫生防疫是否到位,也是需要实际来经验的。因此,为了稳妥起见,在补栏复养时,可以分成多个批次进行,第一次的补栏量,可以按照养殖场容量的10%来操作,或者是计划投资的10%,比如说养殖场可以养100头猪的,那么第一次补栏就先购买10头仔猪,看看仔猪的生长发育情况,这个相当于是试验,如果仔猪补栏后,没有出现异常死猪,那么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当然,如果在首次补栏复养时,再次中招非洲猪瘟或者其他猪病,那么养殖户就要认真分析,查找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改造不到位的地方要想办法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补栏后10-15天就会出结果,有异常的7天左右就会表现出来。

年后多地生猪价格突破20元/斤,养殖户补栏复养可分批进行


2、30-40天后再补栏30%的仔猪

当首批10%的仔猪补栏复养成功后,养殖户可以考虑进行第二批补栏,此时的补栏量可以提升至30%,也就是养殖规模恢复至4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次补栏不仅要注意仔猪的数量,而且与第一次补栏的时间要间隔30-40天,如果中间间隔的时间过短,比如说只有7-10天,那就无法验证第一次补栏是否成功,一旦首次补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第二次补栏又已经到位了,那么养殖户的压力会很大,弄不好第二次补栏也会失败。在第二次补栏操作时,要借鉴第一次成功的经验,比如说仔猪的品种、运输方式、喂养方式等等,最好保持一致,这样第二次补栏成功的概率也会比较高。另外,在补栏仔猪时,要注意天气情况,晴朗的天气比较合适,如果是下雨天,容易忙中出错,同时也可能引起仔猪对陌生环境不适应。

3、50-60天将补栏剩余60%的仔猪

前两次补栏如果都比较顺利,那么养殖户就可以将仔猪补栏恢复至正常水平,也就是说再次补栏60%的仔猪,有了前两次成功经验,相信第三次补栏也会比较顺利。第三次补栏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讲究,与首次补栏相比,间隔的时间要50-60天,而且有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第一次和第二次补栏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前两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养殖户需要暂缓补栏,查找具体原因,待问题解决后再进行第三次补栏。由于第三次的补栏量比较大,养殖户要提前预留好空间,并且分批补栏的仔猪,要做好标记分开饲养,分散型饲养虽然会减少养殖量,但相应的风险也会降低不少。如果养殖户第一次补栏成功了,而在第二次补栏时,成功率只有50-60%,那么第三次的补栏量就要明显减少,甚至暂停补栏,一旦盲目操作,很有可能损失更大。

年后多地生猪价格突破20元/斤,养殖户补栏复养可分批进行


总之,国内生猪价格较长时间处于高位运行,养猪利润较为可观,再加上多地有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扶持,养殖户补栏的情绪也比较高涨,但在实际操作时,养殖户要做到量力而行,切莫因为看到短期行情而冲动补栏,毕竟养猪也是有一定风险的。特别是非洲猪瘟和其他猪病的困扰没有完全消除,而且当前仔猪和饲料价格处于较高水平,一旦后期生猪价格出现明显回落,比如说回落至10元/斤以内,那么部分养殖户就可能进入亏损的边缘,后期缺乏资金投入的话,不排除被淘汰出局。因此,为了提高补栏的成功率,养殖户要遵循分批补栏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分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可让自己进退自如,在“金猪”行情到来时,不要总想着从中获得多大的利润空间,而是应当考虑当风险来临时,自己有多大的承受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