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茬不清理就直接播种玉米,是农民为了省事吗?

xiangping_sdk


玉米,俗称包谷,在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在我国北方农作物一年两熟的地区,玉米是在小麦收割之后再播种的。在早些年,播种玉米之前是需要先把麦茬地用犁耙深耕细耨之后才进行点种的。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在农村慢慢得到了推广,因为它的优点比较多,经过多年实验,免耕比深耕的产量基本差不多,所以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麦茬不清理就直接播种玉米,并不单单是为了省事,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

1,近年来农村家庭养殖牲畜的变少。记的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河南农村地区农民们为了提高收入,基本上家家都有猪圈和羊圈,还有很多养牛户。麦子收完以后会把地里的麦秸秆拉回来找个空地垛起来,用来喂牛和羊,垫在猪圈里被猪踩一段时间和猪粪混在一起就发酵成肥沃的农家肥。最近几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庭院人畜混居的现象基本没有了,所以麦秸秆也不再需要。

2大型先进小麦收割机和玉米播种机的出现,解决了麦茬太长播种不便的问题。以前的收割机技术落后,割完麦子之后地里面“毛烘烘”一片,麦茬高度十多公分,麦秸粉碎的也不彻底,不方便玉米的播种。新一代的收割机的收割手们能把麦茬控制在十公分以下的高度,而且新型玉米播种机也有粉碎麦茬的功能,麦秸粉碎的很彻底,给玉米免耕播种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秸秆还田还能增强土壤的肥力,一举两得。

3玉米的生长习性适宜尽早播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一年两熟,留给玉米生长周期较短,有句谚语叫“玉米种植尽早播,相错一天差的多”,所以要尽早的种上,这样可以延长玉米的生长期,提高产量。有的时候下雨地里有墒的话还要抢墒情,如果麦收后再深耕的话,就浪费了三到四天的时间,错过了墒情就可能会影响出苗,这几天时间对玉米的生长很关键。所以这些因素都是促使抢种玉米的外在诱因。

4玉米号称“铁杆”庄稼,不用深耕就能出苗生长。它的产量和深耕之后差不多,现在耕一亩地成本在50块左右,免耕播种这笔费用就可以省去,减少了农民的开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播种效率。

5,麦茬在地里还能起到蓄水保墒、增强抗倒伏能力的作用。因为地表有麦茬和碎秸秆的覆盖,太阳不能直射地面,它们就起到了一部分“保温层”的作用。下面土壤里的水分、肥力 、热量不易挥发,能提高产量。另外土壤没有经过深耕,它原有的主体结构没有被破坏,土质比较硬,玉米的根系抓地能力就比较强,能起到相应的抗倒伏作用。

小结:麦茬不清理就直接播种玉米的真正原因是更加先进耕种方式的出现,再加上一些外部因素的推动,使农民朋友采用了这种节省开支、节省时间的免耕播种技术。

免耕播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选种要合适。根据当地的实际种植条件,结合土质、气候等因素选用优质、耐旱、耐密、适应性强、抗倒伏且经过多年种植稳定性好的品种。

2,种子播种前要有药剂包衣,能提高种子的出苗率,还能起到预防病虫害等作用。

3,科学合理施肥。免耕播种机一般都有施肥功能,可以在播种的同时施用长效缓释肥,保证肥力的持久性。玉米植株比较高,后期追肥很困难,选用缓释肥就省去了后期追肥的过程。

4,种植密度、株距、深度合理。种植玉米深度在3cm—4cm比较合适。播种量每亩控制在5斤到7斤左右,株距20cm。

总结,种庄稼看着简单,其实里面需要很多的技术的经验。免耕播种是经过农民朋友和科研人员的不断改进和摸索,与时俱进,采用的更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

关注我,每天给您分享更多新鲜的农村事儿!欢迎大家评论区点赞补充交流!


精彩尉氏


麦茬不清理就直接种玉米,农民当然不是纯粹为了省事。我记得在我读初中以前,村里种玉米大豆都是需要耕地的,然后播种也是人工抛坑撩种非常麻烦。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村里种玉米就不再耕地人工播种了,全部采取麦茬播种。刚开始这样种地肯定是为了省事,但是这样做除了省事之外,还有很多的实际意义。

麦茬种玉米可以省事的原因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民种地越来越省力。以前需要人工抛坑播种,现在机械全都搞定了,效率高还省劲,这是农民目前采取麦茬播种的第一个原因。也是这个原因,促使现在农民全都采用这种方式种地。

麦茬播种的三个好处

采取麦茬播种,好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麦茬播种的土地,由于麦茬作用,土地还很硬,不易长草,麦茬根系也在阻止着杂草快速生长。如果是耕过的土地,土壤潮湿松软,杂草会疯长起来,就需要及时打除草剂封草。麦茬播种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在玉米刚播种下地发芽长苗期间,并不需要太多肥料供应,而在长出小喇叭口甚至大喇叭口之后,就需要大水大肥供应,而这时候麦茬基本上也都开始腐烂了,可以顺利作为天然的有机肥,为玉米的快速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不过不能完全依靠麦茬的养份,应该适时追肥。

三,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干旱,土壤水分容易蒸发流失,所以保留麦茬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墒。可以防止因为天气干旱导致水分蒸发流失,影响土壤潮湿度,最终影响玉米生长。

综上所述,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农民麦茬种玉米就是为了省事,这是机械化带来的便利。不过麦茬种玉米实际上有很多好处,对玉米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现在种玉米,几乎都采取麦茬播种了。


牧野小志


现在基本上都是麦茬地里播种玉米。以前人们不是这样种玉米的。

记得小时候。收过麦子以后。在麦茬地里放火。把麦茬全点着。在看地理。黑乎乎的一片。那时候基本上家家都烧麦茬。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不让再烧麦茬了。当然现在就更不让了。

以前的人们,不烧麦茬。在玉米地里挖草的时候。都会把长着的麦茬挖掉。想到这儿,就能想起当年父母。大汗淋漓。背上的衣服都被汗水侵湿。真是太不容易了。现在的人们都是在麦茬地里种玉米。已经没有人再去锄麦茬了。其实麦茬地里播种玉米还是有好处的。

第一麦茬地里种玉米,相对来说长草少,麦根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会烂掉,麦茬时间还长,最起码麦茬占据的土壤空间就不容易长草,对于玉米苗来说,是件好事。

第二麦茬麦根腐烂后可以转化成有利于庄稼生长的营养物质,改善了土壤。其实麦根长在土里。腐烂的较快些。有的时候到了收玉米的时候,麦茬还有,种麦子的时候经过深耕。麦茬才会翻到土里。慢慢的转化成一些有利于庄稼成长的营养物质。

以前的人们不知道。总觉得把麦茬都清理掉。才可以种玉米。现在人们醒悟了。不是懒图省事儿。是不清理麦茬播种玉米。也是有好处的。不清理麦茬。确实也省去了很多的人力。不燃烧麦茶即响应了号召,也避免了污染环境。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好,我是农人小虫子,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留言。


农人十里


麦茬不清理就直接播种玉米,是农民为了省事吗?

根据多年的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总体认为农民麦茬播种玉米不清理和是否省事有一定关系,也和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最起码山区是这样。

我记得上一世纪70年代,小麦收获后,是必须要用牛犁地的,犁地之后再播种秋季作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那个时候,小麦收获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再次在麦地里清理一遍落在地上的麦穗,然后撒上一层小粪(农家肥),有的还讲草木灰撒在地里,再套上牛犁地来翻去麦茬,随后就是播种和清理麦茬秸秆了。我当时记得很清楚,麦茬地里基本上看不到小麦秸秆和根系了,面糊糊的。


为什么现在麦茬玉米不再犁地了呢?

  1. 山区没有实现机械化耕作、收割和播种,耕牛数量急剧下降。原来养殖户很多,自从实行了封山育林,就不准牛羊上山放牧,加上养牛经济效益低下,卫生状况差,不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养牛的农户就改行了,没有耕牛,仅靠人力显然远远不够。
  2. 农民工大量外出,家中的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根本没有精力挖地在播种数量农作物。如果请工挖地,种植玉米百分百亏本,也没有人在三夏大忙季节给别人挖地,太热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家还有承包地呢。

  3. 套种指数下降。原来麦茬犁地主要的还是玉米套种黄豆(大豆)、绿豆、红薯等,现在很少见到套种的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价太低,不值得花费大量力气和时间,另一方面就是大部分人外出,家里一年也消耗不了多少粮食,够吃就行了,剩余时间还不如管理好果园或者中药材地块呢。
  4. 秸秆还田技术推进。自从绿肥消失以后,逐渐地推行了秸秆换田,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疏松了土壤,玉米产量还能得到提高。封山育林以后,农民大量外出,也使用不了多少柴火,加上煤气灶和家用电器普及,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导致了没有多少人使用秸秆做饭了。同时,乡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强,不允许村内堆积大量的秸秆和杂物,也促进了秸秆还田的实施。

  5. 免耕技术深得人心。农民通过实践证明,回茬玉米适应硬茬直播,产量比犁过地的地块产量还要高,谁没事干还要犁地和挖地呢?我亲自做过一个实验,夏播玉米早种一天,就能多收玉米17.8公斤,这可能就是免耕节省了时间的最大作用。同时免耕可以减少翻地过程中的土壤水分散失,能够保证全苗。


总结:

在陕南地区,夏播玉米的生育期也只有100~110天,基本上能够满足中早熟玉米品种的生长条件,如果遇到高温干旱、秋季连阴雨、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玉米生长发育就会延缓,“卡脖旱”和“秋封”一直困扰着秋季粮食,早播至关重要。利用麦茬免耕技术,也要注意土壤肥力不足、粘虫、青枯病等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必须做好各种问题的应对处理,才能真正夺取玉米高产。


农耕子


提这个问题的朋友可能对农民有点误会了,如果说一个农民图省事这样做也就罢了,那多数农民直接在麦茬地里种玉米就不是你想的这样了。麦茬地直接种玉米确实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这样的种植,在后面提苗打药的时候很不方便。

不晓得你从麦茬地里走过没有?16岁那年,我妈在地里收麦,我前去送水,从麦茬地里走了一趟,光着脚穿的我妈做的千层底和中裤,出了地头腿上被划破了几道口子。说实话,麦茬杆子不是一般的硬和锋利,如果秸秆还田一亩地不用额外多花几十块钱,估么着可能也见不到在麦茬地里播种玉米的场景吧,农民不是懒,也不是图省事,而是为了省种地钱。

都说秸秆还田好,其实确实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既能将麦茬连根回旋到地里,又能保墒咋能不是一件好事呢?但是秸秆还田的时候还得旋耕机在地里走一遍,这一遍过去没有60块钱估摸着是下不来的。

你可能会想,农民难不成还缺这点钱?其实真的是缺,一亩玉米的收成按我们这边算,利润最多在400元钱,这还不算人工成本,我们这都是散户种植,一家的地最多不超过8亩,如果每亩再多花60元种地钱,这地还有多少利润?

以前纯人工种植的时候,我爸都用拖拉机后面带个爬犁将麦茬地整平,那会农民的时间没有这么紧张,一年种好两茬地,其余时间在附近打个散工就能够养家糊口了,多数人把种地看的比命还重。现在的多数农民种地就是个顺带的事情,也指望不上以地养家,所以掏钱的时候当然是能省点是点,在家种地的老人要靠地为生,自然也是种地成本越低越开心。

总之,农民不是懒图省事才在麦茬地里种玉米的,如果放在以前,真正图省事的人早都一把火解决了,但是现在都提倡有环保意识,所以,还田不合适,点火容易被处理,只能选择麦茬地直接播种玉米了,最起码这样能省点种地钱。

布衣爱说大实话,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你认为麦茬种地还有啥原因吗?欢迎留言分享。

布衣小农人


其实我们老家农村,收割完小麦是不需要整理麦茬的,一直都是这样,要是说勤快与懒惰的话,那也是老辈人懒惰留下的习惯,我们只是传承下来罢了。

记得还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割麦子是用镰刀来割,全家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人工来割麦子,那时候经常听奶奶说:玉米抢种一天就能早收五天。

因此没等割麦子,农民们就会抢着在还没割麦子时先播种了玉米。虽然有点麻烦,但为了能够秋天早早收了玉米,麻烦也得麻烦着。

等人工割完了小麦,矮矮的麦茬我们也不会刻意去管,因为麦茬在地里是能够给玉米地带来益处的。比如麦茬地不容易生草,有很多有果园的农民还会特意收集小麦秸秆,用来盖果园里果树根部,防止长草。

因此麦茬在地里的第一个好处是:能够压住草,等将来里面草稍微多点时,两个人拿上农具,一种叫做豁子的物件,一个人扶着,一个人在前面拉,把草和麦茬根一起豁了起来,这时候麦茬的根可能经历了几场雨,轻轻一豁就起来了。

又在地面继续压着小草。又继续控制些日子玉米地里没有草,而麦茬经历了一夏一秋,再加上夏天雨水多,麦茬根差不多腐烂了,现在地里最让人头疼,大的很快特别鲜活,想种小麦的话,必须把玉米秸秆根,要先把地犁出来,用用旋耕犁把玉米地里的根和秸秆全部旋碎。

这时候小麦那些麦茬根已经j腐烂差不多了,从头到尾它们都没能妨碍到播种庄稼和庄稼生长,没必要割完小麦去整理麦茬地。


看农村说农事


听家里说,以前手工割小麦,麦茬是要全拔了烧灶的,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多柴火烧[捂脸],后来条件好了,都用煤气灶或者电锅了,也有联合机收小麦了,有人家就把麦茬直接烧掉了,也有怕把地烧坏的,就没有烧,记得那时候有一种加快麦茬腐烂的药,种完玉米就人工喷洒上。这几年渐渐的都不打药了,发现麦茬也不影响玉米生长。所以说不是懒不懒的问题,时代在发展,种地方式在简化,不可能一直要用延续几千年的耕地方式种地,联合机,耕地机,播种机,喷药机……都是在帮助人来种地,不能说人懒了!——今年山东很干旱,可能有人偷偷点燃了麦茬,刮风连烧了百十亩地,有人家已经把玉米播种上了,结果都烧死了,乡政府怕上面用卫星查到受处分,要求用旋耕机都旋了,再重新播种[泪奔]


凌涵瘐


麦茬不清理就直接种玉米,是农民为了省事吗?省事是一个方面,其它还有好多利好。如:省工、省时、省钱。


省工,年轻人多不在家,地里以中老年人和妇女为主,清麦茬怎么清?过去没有机械化时,农民收完麦子,把麦茬都要想法弄出来,可费工了,全靠人工锄耪掉麦茬,用架子车或人工拉出地外,然后在洇地造墒耕种玉米,太费工了。春争日夏争时,又得往后推几天,影响玉米抢时播种。

省时,铁茬直播,减少了去掉麦茬的时间,播种后随时浇灌,玉米能早日出苗生长,赶出了时间,又省了工、省了劲,一举多得。



省钱,现在人普遍不愿做无谓的劳动,即使是想除去麦茬,也不再人工劳动了,用秸秆粉碎机,把地里麦秸杂草等粉碎后,再旋耕地播种或先造墒或播种后浇蒙头水。里外里增加了粉碎秸秆和耕地的两项费用开支,每亩起码要60~100元左右,费钱不划算。


所以,近年来都采取了麦收后铁茬直播的方法,现在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铁茬播种,种肥可以同时播进地里,然后浇蒙头水。达到了一举多省的目的,只要管理、水肥、病虫害防治工作做的到位,玉米产量照样高产。铁茬播种省事,麦糠、麦秸、杂草等,在地里逐渐腐烂,地发睻,杂物杂草又转化成腐植质,对玉米的吸收利用及下茬种植冬小麦都有益处,何乐不为呢!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我觉得你提出这个疑问,你应该在农业上是个小白。没错要是搁多年前的耕种办法,这可能就是为了省事,但后来发现在麦茬不清理的情况下直接播种玉米,是有几个方面的好处的。



好处一: 能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墒情。

我们知道小麦收割完毕后,正是初夏,温度已经变得比较的高了,六月份的天正是水分蒸发的比较严重的时候。而如果土地不懂保持麦茬地的效果就可能接住麦茬的阴凉保持土壤的墒情,这个时候的麦茬早已没了生命,也就不会吸收水分,把水分都留给了玉米种子。



好处二: 麦茬等腐烂后会给玉米生长带来养分。

当玉米刚出芽长出土地的时候,这时,高高的麦茬比玉米苗高,可以为这些玉米苗遮挡太多的阳光,还能提供水分。等过一段时间够,玉米苗就慢慢的长高了,等到玉米越长越大,枝繁叶茂的时候,伴随着几次的雨水,这些麦茬就会慢慢腐烂渗入土地,给正在旺盛生长的玉米提供养料。



好处三: 这样做无形中延长的玉米的生长的时间、省去了劳作的辛苦。

过去我们对于这种麦茬地种玉米等作物,总是要深耕细作,将这些深深的麦茬翻入地下,是需要几天的时间的,这无疑延长了玉米的播种时间。而且处理这些麦茬好像还是一件比较费力气的事情,增加了农民的辛苦劳动负担。过去是我们不明白这样做的好处,现在都知道就不会去做无用功了。



我发现麦茬玉米地里,还不容易长草,因为之前的麦子地里经过数次的除草处理,草几乎就没有了,来不及生长,玉米长起来就可以把仅有的草给覆盖掉了,这也是好处之一。

我是苏北申哥,如果觉得我的观点对的话,给我点个赞吧。谢谢


苏北申哥


我是在农村长的的一个80后,这些年麦茬玉米的种植一般都是在小麦收割完后直接用机动四轮车带的玉米播种机播种的,就是直接免茬播种玉米。对于这样的种植模式的选择我觉得不仅仅是咱们老百姓图省事,也有这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说对于农作物的种植我们这里有这样的习俗,“春争日,夏争时”。为了能够抢种所以咱们老百姓一般都是选择在收获小麦以后直接播种玉米。有的也是为了抢墒播种,毕竟夏季庄稼早种一天就能够早收3--4天的。

其次就是现在的小麦收割机都带有粉碎机的,所以对于玉米的种植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毕竟秸秆还田的思想已经深入民心了呢!

最后就是需要说的就是现在在家种地的基本上都是年纪大了的老人和妇女,对于想通过用机动三轮车把小麦的麦秸和麦秆都从地里拉出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并且在炎炎烈日下干这种农活是相当辛苦的。如果说雇人干这个活真的没有人愿意干。今年我们村里就有这样的一个人由于父母在外面打工挣钱,就让自己的孩子和儿媳妇回家收种庄稼。可把小夫妻两个累坏了,小伙子就四处找人拉自己家的的麦秸麦茬100块钱一亩地,这个时候正是农忙季节所以这就真的没有人愿意干这活。

不过面对这样的种植模式,如果说天气比较干旱的话可以选择在给玉米浇水以后,喷施一遍杀菌剂+杀虫剂,这样的话可以有效的防止秸秆还田所带来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