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旅游业“免疫力”的几点思考

提升旅游业“免疫力”的几点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关乎旅游产业韧性的考验。在全部旅游活动、旅游业务暂停之后,在国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全国各级政府及文旅主管部门纷纷出台各项举措,支持旅游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旅游行业、众多旅游企业也通过多种方式开始自救。虽然我国旅游业经历了2003年“非典”等数次危机和冲击,但每一次危机之后往往都会迅速迎来复苏,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如何认识此次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

首先,历史上每次大疫之后,都是时代进步的契机。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度高的综合性产业,必将跟随时代的变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回看整个人类历史,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一直贯穿人类文明史,甚至推动着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前进。中世纪肆虐欧洲的黑死病,促使欧洲推动纺织机械革新、迈入商品经济时代、开启文艺复兴新篇章;17世纪的伦敦大瘟疫倒逼英国城市建立独立供水系统;1918年席卷全球的“西班牙大流感”推动世界各国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民国时期多次的霍乱爆发,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喝热水的生活习惯;2003年“非典”过后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线旅游也从此高歌猛进。


其次,由于此次疫情走势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旅游经济规模和产业链网庞大,旅游业恢复、重振较以往更加困难。相较于2003年的“非典”,新冠肺炎传染性更强、潜伏期更长、发现及确诊更难,疫情结束时间难以确定。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GDP增速从2003年的10%下降到2019年的6%,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从2003年的42%上升到2019年的54%,2003-201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先升后降,居民杠杆率(居民债务和GDP之比)从2003年的18%上升到2019年的55.8%,经济下行压力、家庭债务较快增长都制约了旅游消费的复苏。旅游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国旅游总收入是2003年的10倍;此外,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在疫情结束后的短时间内要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将难上加难。


最后,此次疫情不仅对亚洲旅游市场按下暂停键,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全球旅游发展速度也将因此而放缓。泰国旅游部门预计从1月到4月,中国游客减少带来的收入锐减达30.5亿美元,该数字或可能更大;新加坡今年将遭遇25-30%的游客到访量和游客花费的下降;美国将减少28%的中国游客,约200万人,旅行和机票收入减少约合60亿美元;欧洲旅游协会首席执行官詹金斯估计,已有约17万人次(中国公民)赴欧旅游订单被取消,相当于损失了3.4亿欧元旅游收入。


、旅游业如何提升“免疫力”

旅游业对产业环境十分敏感。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突发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性危机事件,都会对旅游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为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


(一)加固、拓展产业链网,构建新型旅游产业生态体系,形成多元化格局,降低危机对旅游业的冲击程度,增强自我修复能力。

一是在产业融合上,深度推进“+旅游”,进一步推动农业、互联网、文化、教育、健康、体育、工业、交通、林业、商贸、金融、养老等各行各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通过跨界、多元化发展,创造新的价值、业态、消费方式、商业模式,强化、加深旅游业与整个社会经济行业的渗透和关联能力,不断完善、优化旅游供给体系。

二是着力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培育旅游大企业集团。推进线上线下、区域内外、上下游之间、产业要素、项目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培育、引进旅游“大资本”,鼓励异业“大资本”跨行业布局,形成主营企业、配套企业、服务企业、研发机构、金融机构等完整的产业组织体系,增强开放开发的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


(二)切实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提升供给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在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游客消费需求。如在此次疫情结束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引领的旅游产品将成为需求热点,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医疗健康旅游等产品将大行其道。

二是在餐饮安全上,严禁经营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烧熟煮透需熟制加工的食品、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保持清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安全健康的食品加工方法、提倡分餐制。

三是在住宿健康上,遵循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吸收美国WELL健康建筑建设标准(WELL建筑标准包含7大类别:空气Air,水Water,营养Nourishment,光线Light,健身Fitness,舒适度Comfort,意识Mind)中的细节关怀,如提高新风系统对PM2.5的过滤效率、建设直饮水系统、设计充足的照明和按时间控制的外遮阳系统、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座椅和电视屏幕高度,等等,从人的身体健康出发创造出更人性、更舒适的建筑环境,并提供无接触服。

四是在信息传递上,一方面充分运用高科技高效快速地传播信息,如微信、微博、抖音、搜索引擎等;另一方面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尤其是在突发危机事件发生后,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开放透明的原则,用好官方政务新媒体,充分调动和协调有影响力的社会第三方,高效发布信息。

五是在景区管理上,推进服务智能化、效率化。实施门票网络预约、扫码购买、二维码验票,扫码获取景区内语音导游、电子地图、实时导航、景点拥挤度、停车场空余停车位等信息和购买旅游商品、预订酒店及餐饮。探索借鉴会员制、积分换购等方式,推进景区线上虚拟漫游转化为线下实景体验。


(三)完善危机处理计划,提升危机管理能力。

一是制定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危机的危机处理计划和较成熟的危机处理操作方案,包括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恢复,形成标准化要求、详细流程图,为全行业、企业所掌握。如《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旅游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指南》从综合管理、游览组织、公共卫生、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五个方面制定了60条具体措施,为下一步旅游景区有序受控开放提供参考,指导景区提前做好基础性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对于游客,完善旅游取消险,将承保范围从出境旅游扩大到国内旅游,提高保额,放宽对取消旅游的时间和地域要求,简化理赔流程。对于旅行社,开发适用于公共性危机的营业中断险,弥补旅行社因旅游活动取消所导致的损失。


提升旅游业“免疫力”的几点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