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了嗎》:你,幸福了嗎?

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過這一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麼多人 因心事過重 而走不動。

———倉央嘉措

《幸福了嗎?》是白巖松不惑之年所寫的隨筆。全書不是用說教的方式告訴讀著什麼是幸福以及怎樣尋找幸福,而是通過講故事,講他小時候的故事,講他大學的故事以及他報道過的新聞故事。通過他的講述,或許我們可以找到幸福。

“幸福了嗎?這是一個人,和一個時代的成長與困惑,這個人也是你。”

《幸福了嗎》:你,幸福了嗎?

慢下來就是幸福。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曾經我們以為吃飽就是幸福,後來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了,可是我們缺覺得越來越不幸福了,究其原因是我們沒有精神追求了。走的太快,靈魂落在後面,是我們最真實的寫照。

書中寫到:“拆開’盲’這個字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見,這樣一想,拆開’忙’這個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國人都忙,為利,為名。”

現在很多的人做事情的評判標準就是能不能快速“變現”,“如果這本不能快速提升我的能力,幹嘛還要讀?”,“學完這次課程我就能寫出受歡迎的文章”,甚至是“我不想花時間學習理財知識,你直接告訴我哪隻股票可以賺錢”。

周圍的環境就是一個字“急”,這也導致了我們的很多人失去原有的耐性。尋找幸福的過程就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慢慢靜下心去尋找不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嗎?書中述說了墨西哥的一個寓言故事,我覺得對我們很有意義:“一群人急匆匆的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的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

如果走的太遠,會不會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

《幸福了嗎》:你,幸福了嗎?

“在這個現實社會中,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信仰的人不多了”

有信仰就是幸福。網上曾看到有人說,中國有一億多人信仰各種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宗教;還有一億多人信仰共產主義。那麼剩下的十幾億人信仰什麼?我想說的是剩下的十幾億人信仰的是“中國”,為中國成長可以奉獻自己一生!

現在的疫情防控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看到那些義無反顧奔赴前線的醫生我們心中那個柔軟的地方是不是被觸動了呢?看到政府“強制”醫生護士休息的時候難道沒有被感動嗎?這就是幸福!

《幸福了嗎》:你,幸福了嗎?

有堅持就是幸福。在這個瞬息萬變社會我們更應該堅持自我,雖不能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但也應該“出淤泥而不染”。國家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每個人也應該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有初心才知道自己幹什麼,有使命才知道為誰而做。

《幸福了嗎》:你,幸福了嗎?

作者在書中並沒有描述很具體的說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但是他始終在做著一個媒體人應該做的事情。作為一名“小卒子”,在得到9•11事件的消息後他馬上請戰,隨叫隨到,儘管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沒有直播成功;他可以在功成名就之後,忍住誘惑退出舞臺;他除了在報道新聞以外還在思考作為新聞人除了報道新聞還應該做什麼……文末作者寫給自己:捍衛常識、建設理性、開始信仰。

結語

幸福並不複雜。餓時,飯是幸福,夠飽即可;渴時,水是幸福,夠飲即可;裸時,衣是幸福,夠穿即可;窮時,錢是幸福,夠用即可;累時,閒是幸福,夠暢即可;困時,眠是幸福,夠時即可。愛時,牽掛是幸福,離時,回憶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你,幸福了嗎?

《幸福了嗎》:你,幸福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