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业经营场所开工率超九成“一米线”成“文明线”

“一米线”成为“文明线”、近5000家便利店恢复正常经营、64家配餐单位提供盒饭……

记者2月23日从市商务局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中连锁超市、大型商场、批发市场、商超物流等开工率均在90%以上,已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需求。根据近期服务类消费需求回升情况,北京正逐步推进餐饮、家政、美发美容等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复工复产。

北京商业经营场所开工率超九成“一米线”成“文明线”

“一米线”成为“文明线”

北京新制定并发布了商场、超市、餐饮、美发美容、商超配送物流、商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加油站及小便民店、洗染、沐浴、摄影、家电维修等疫情防控指引,实现商业服务业疫情防控指引全覆盖。《指引》从不同角度引导商业企业科学防范疫情,规范门店经营,有效防范疫情传播,保护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健康安全,使商业服务业企业和从业人员有科学可依的疫情防控操作方法。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不少商场、超市都按照指引撤掉了门帘,为市民提供方便。除了开通外卖送餐,不少餐厅还设置“一人食”座位,减少人员的互相接触。

各区也加强了科学防疫防控和文明引导,顺义区推广“一米”行动在“三类场所”全覆盖,顾客排队“一米”,在商超等人员易聚集区域,提示顾客推车购物,自动与他人保持至少一辆购物车的距离;人员就餐“一米”,在楼宇食堂、餐馆等场所,通过错时就餐分流、就餐保持适当距离、上座率控制在40%以下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职员办公“一米”,倡导楼宇企业采用网上办公、电话办公倒班错峰、人员大间隔办公、集中办公佩戴口罩等方式,减少近距离接触。

海淀区让“一米线”成为“文明线”。在商场超市等收款台交易窗口,以及人流相对集中的货柜,劝导顾客彼此文明排队距离一米,保证消费者稳定有序。大型超市加强客流量管理。结合营业面积、通风流量等因素,科学计算最高客流量,做好预案,客流量较大时采取限流措施。同时,建立重点商超每日巡查和“区-街镇-社区-商企”四级联动机制。

近5000家便利店恢复正常经营

作为离社区居民最近的商业零售业态,北京市连锁便利店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坚持做到不停业、不断供、不涨价。截至目前,北京近5000家品牌连锁便利店已基本恢复正常经营,随着各行业全面复工复产,便利店将组织运力,进一步加大物资调运,确保市场供应。

针对疫情期间部分商品短缺的情况,多点、便利蜂、全家等企业紧急调度大批面包、牛奶、方便面、火腿肠、纯净水等生活必需品进京,确保门店不断供。全时、罗森等先后宣布对食品饮料和口罩等防护用品不乱涨价,确保商品价格平稳。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711、便利蜂、全家、全时等连锁便利店全力配货,已累计供应口罩100万余只。便利蜂、711等企业大部分门店坚持24小时经营,全力服务消费者。

为支持便利店保供应,北京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了应急保障演练,建立“点对点”监测补货保障机制,引导便利店企业跨行业按需对接共享员工。针对春节员工在岗少、疫情防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711、好邻居等企业采取鼓励员工尽量不离京、及时召回周边省市员工、与相关餐饮企业共享员工等方法,充实门店一线员工,确保门店尽量不停业。

64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提供盒饭

随着北京部分企事业单位陆续复工复产,用餐需求不断增加。为解决目前部分企事业单位员工的用餐问题,在各区推荐基础上,北京市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选出64家具备资质,并正常运营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并公布了详细名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餐饮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系列措施,采取多种方式创新经营,保障市民就餐需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复工复产,根据服务对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目前主要提供每人份盒饭。

据悉,这些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订餐单位在餐食制作、配送、用餐过程中,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马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