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可靠公眾配合,“粵康碼”才能“一碼走廣東”

繼杭州等地推行防疫健康碼後,廣東也於22日宣佈在全省推行“粵康碼”。其中,涉疫情重點人群為紅碼,其他為綠碼,並逐步推行綠碼“一碼走廣東”。在復產復工的現實需求下,簡單地限制人員流動已不再符合實際,民眾要生活,企業要生存,社會要發展,復工和防控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而是一道思考題。解好這道題,關乎經濟社會,也關乎防疫大局。

技術無疑是一把解題的鑰匙,在數字化生存的社會,每一個ID背後都是鮮活的個體。從防控的意義上說,個人線下自行填報的健康信息比在現實中見到的單個個人所蘊含的信息更加豐富。例如,在“粵康碼”後臺,個人體溫狀況、是否有湖北省旅行史、1月份以來的近期動向、來粵方式等都需要詳細填寫。在個人信息真實準確的理想情況下,綠碼實際上已經代替人工完成了又一道疫情排查工作。

同時對於很多人來說,“一碼走廣東”是“粵康碼”最響亮的宣傳語,因為它解決了復工與防控這道題中的效率問題。如果回單位上班要填寫一次個人健康與行程信息,去醫院體檢又要再填寫一遍,進入寫字樓還要填寫一遍,不僅使人心煩也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粵康碼”的一次採集、多場景通關,更符合在疫情尚未結束時,恢復辦公後人們生活場景的實際需求。

不過,從已經推行一段時間健康碼的杭州來說,在實際應用中,健康碼出現的一些問題值得注意。首先是系統不穩定的問題,即使與支付寶合作,但仍舊有杭州網友反映:剛14天居家隔離結束,拿到解除隔離通知書的同時,綠碼又變成了紅碼;20天沒出門,結果去買個菜回來就成紅碼了。根據杭州的相關規定,紅碼需要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連續申報健康打卡14天后,方可轉為綠碼。

此外,評判紅綠碼的標準是否應該公開也需要納入考慮。同樣是杭州的一名網友,其反映自己有鼻炎,如實勾選了鼻塞之後,拿到的綠碼轉成了紅碼,而自己只是想如實上報而已。有相似遭遇的還包括隔離時間已滿,但因為上報健康信息時身份證為重點疫區,所以拿到了紅碼的情況。因此,暫且拋開標準定義問題,將評判標準公開,讓申報人瞭解為什麼拿到紅碼,對於下一步粵康碼工作的開展很有必要。如果定義紅綠碼的標準始終處於“黑箱”之中,則滋生了圖方便編造個人信息的土壤,收回的個人健康數據的真實性將大打折扣,反而不利於防控疫情。

另外,即便推行“粵康碼”後,線下的基礎配套也應該保留。“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意識是應對在疫情中復工的基本態度,基於個人自覺的健康信息申報並不對所有人具有強制力,公共場所的測溫、限制堂食仍有必要。最後便是網友擔心的隱私洩露的問題,住址、身份證號、手機號、行程等被詳細記錄在冊的個人信息理應在疫情結束後得到充分保護。

在宣佈全省實行“粵康碼”的第二天,“粵省事”小程序就已經迅速上線了相關窗口,技術展現了它應有的速度,信息公開和隱私保護也不能落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