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拒绝,别要了面子,苦了自己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情况,在别人请求或要求做什么事情时,有时明知道精力有限、并非分内,但又碍于情面,答应了下来。具体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却不能很好地完成,还影响了应该完成的事情,最终两边都不落好,要了面子,苦了自己。

在电视剧《少帅》里面,张作霖教导张学良,有一句台词“江湖是人情世故”说得很好。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江湖,却离不开人情世故。“各扫门前雪”并不可取,但“耕好自己的田”确实是生存的根本。因此,学会拒绝,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项重要技能。

学会拒绝,别要了面子,苦了自己

01

经历多了,我们会发现一个道理,软弱并不能得到别人的同情,善良并不一定得到福报。

有一个朋友,刚到公司上班时,心想初来乍到,希望与每位同事都留一个好印象,把每个关系都处理好,尽快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以至于所有同事有事情都会找他帮忙,刚开始跑跑腿,打个电话,后来交代的都是具体工作。

时间久了,这位朋友就吃不消了,与本职工作无关事情越来越多,以至于上司找不到人,经常挨批评,为此苦恼不已。后来,他慢慢试着推脱一些事情,发现许多人开始对他冷漠,说一些风言风语,令他心里很凉。

其实,这种情况很多初入职场、初涉社会或者热心的人都会有所经历。原因就在于生活需要的是在本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强者,并不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如果把精力一直分散在无关的事情上,成为强者也就不太可能。

一味的忍让,一味的逆来顺受,并不能获得应有的承认,事实上一个人在一个公司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都做好,也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都处理好的,最终可能因为一件事没有做好得到各方面的责备。如果你叹息自己的善良没有得到福报时,那是因为善良用给了错误的人、错误的地方。

每个人首先要做到自强,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帮助别人。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公司老板每天都在操心普通员工做的事情,做到了事无巨细,做了员工该做的事情,却荒芜了应有的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发展堪忧,员工会感激他吗?

学会拒绝,别要了面子,苦了自己

02

每个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凡事都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翁在田间挑水浇地,老婆牢骚着说:“一次挑那么一点,什么时候才能浇完?”老翁看着水桶里六分满的水只是笑了笑。路过村民问他:“你不会挑得多一点!”老翁笑着说:“我挑这么多,刚刚好,能保证把地浇完,如果多了,累坏了,就浇不了地了。”

我们做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人说,人一辈子把一件事情钻研清楚就不得了了。做工作也是这样,特别是新入职场或新创业的朋友更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把眼前事情、应做的事情办好,其它事情多了,就会分散精力,就会影响整体成效。

同时,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预判,不能做到拒绝,事后烦恼会越来越多。有一个同事字写得比较好,干的的是销售工作,刚开始,主要领导的一些文字材料让他写,后来从副职到一般领导都让他写,特别是忙的时候,根本抽不出身,为此挨批评很多。

实际上,整个公司字写得好的人有许多,只不过他更好说话,慢慢地就身不由己了,拒绝这个得罪那个。所以说,从一开始,要根据自己能力,有个准确判断,量力而行,切莫“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学会拒绝,别要了面子,苦了自己

03

我们说学会拒绝,并不是提倡直接拒绝、强硬拒绝,而是说要讲究分寸,最好通过委婉方式进行拒绝。

平时,我们在紧张的生活工作节奏中,并不是遇到的人都是不通情理的,只要处理方式得当,获得别人的理解,是最好不过的。

当别人找我们帮忙时,我们可以告知实际情况,比如“手中有工作”“家里还有事”“这个时候没空,您看过两天好吗?”等等。

当然,拒绝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乐于助人也是一种美德,在精力充沛、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帮人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帮人也是帮己。只有愿意付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释放出更多善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点是需要认真把握的。

对有些事情,我们是必须要拒绝的。一些违背道德、法律底线的事情,一些危害他人正当利益的事情,一些危及他人荣誉形象的事情,要坚决拒绝,做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