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卻是菏澤,你知道為什麼嗎?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芍藥妖無格”誇讚了芍藥豔麗卻又說其沒有格調,“芙蕖淨少情”誇讚了芙蕖潔淨,但又說其缺少熱情。唯有這牡丹,才是這花中之絕色,花開時驚豔全京城的人。

劉禹錫是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這首詩大概率是讚揚洛陽的牡丹。不過,在2012年3月16日,中國花卉協會正式命名菏澤為“中國牡丹之都"。很多人可能要問,“牡丹之鄉”的稱號卻不屬於洛陽,而是屬於山東菏澤,這是為什麼?今天小編就為您解答洛陽牡丹和菏澤牡丹的不同之處!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卻是菏澤,你知道為什麼嗎?

“洛陽牡丹甲天下”從何而來?

牡丹是一種很受關注的花卉,他對生存條件要求不高,可種植面積廣,而其顏色豔麗,雍容華貴,力壓群花十分氣派,因此被譽為花中之王,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愛。

牡丹在秦漢時期是一種藥用植物,不過因為開花以後十分漂亮,因此在東晉時期它就被顧愷之畫入了洛神賦當中,也是這個時候大家逐漸的把牡丹當成了一種觀賞對象,不過一直都是觀賞的野牡丹。那以後牡丹文化就開始興盛起來了,在唐朝時期牡丹更是成為了國家昌盛的一種標誌,人們把種植、觀賞牡丹作為一種情趣和時尚。此後不管是哪一個朝代,人們都對牡丹格外的鐘愛,牡丹文化也就一直傳承了下來。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卻是菏澤,你知道為什麼嗎?

洛陽是牡丹文化的開始,自隋唐以來人們就已經習慣了在洛陽看牡丹,這裡的牡丹文化傳承了上千年。多少文人墨客為洛陽牡丹寫下了讚美詩句,歐陽修就曾讚道“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因此洛陽經過中國花卉協會的評審,被評為了中國牡丹花都,這也是因為洛陽的牡丹花會已經成為了中國牡丹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曹州牡丹甲洛陽”是假!“曹州牡丹甲天下”才可能是真?

“曹州牡丹甲洛陽”是近些年來流行的一種說法!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依據,因為各自的特色都不太一樣,洛陽牡丹更加偏重於旅遊文化,畢竟有著十三朝古都的加持,關於牡丹的詩詞更是數不勝數,其中不少都是說得洛陽。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卻是菏澤,你知道為什麼嗎?

那麼,為什麼說“曹州牡丹甲天下”才可能是真呢?

我國大約在隋代才把牡丹作為觀賞植物進行栽培。唐代,牡丹是皇家御苑觀賞名花,雖然李唐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引領文人墨客進行藝術創作,為後人留下珍貴記憶。但此時的牡丹價格昂貴“數十錢買一棵”,屬於奢侈品。

洛陽牡丹確實很美,但是牡丹一直是皇家的玩物,很多平民百姓一生都只聞其名,未見其花。

菏澤種牡丹,始於何時,難於查考。不過真正讓牡丹走向華夏大地的確實是”曹州牡丹“。據《曹南牡丹譜》載:“至明曹南牡丹甲於海內”。《菏澤縣誌》載:“牡丹、芍藥多至百餘種,土人植之,動輒數十百畝,利厚於五谷。”每年秋後,“土人捆載之,南浮閩粵,北走京師,至則厚值以歸”。清代即有“菏澤牡丹甲天下”之說。凡稱某處某物甲天下者,每為天下人所不服;而稱“菏澤牡丹甲天下”,則天下人皆無異議。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卻是菏澤,你知道為什麼嗎?

菏澤牡丹到底產量有多少呢?菏澤市牡丹區的洪廟村北部的曹州百花園,原名“萬花村”,在清代佔地就有1000畝。據傳為了讓牡丹可以適應各地的生長環境,到了明末清初,菏澤牡丹已經有超過56種,除了北京當時的皇家園林、東南亞和日本等地已經開始盛行種植牡丹,皆是產自菏澤。


菏澤為何成為“中國牡丹之都"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卻是菏澤,你知道為什麼嗎?

現在全國各地名園所種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澤運去的。菏澤牡丹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2萬多畝,已經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品種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產、科研、出口基地。

僅從觀賞價值來說,“菏澤牡丹”和“洛陽牡丹”可能不相上下,但是菏澤牡丹卻比洛陽多了一些實際用途,當地利用牡丹生產的牡丹籽油成為國家權威機構認可的地理標誌產品,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牡丹之都了。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之都卻是菏澤,你知道為什麼嗎?

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菏澤牡丹已經逐漸從單一的觀賞牡丹,拓展到食用、藥用、保健等多個領域,已然是牡丹產業一條龍了。目前,菏澤是全世界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牡丹生產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觀賞基地。現有栽培面積5萬畝,九大色系,600多個品種,行銷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10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說了這麼多,你知道“菏澤牡丹”和“洛陽牡丹”的區別了嘛?小編認為在洛陽,牡丹花代表了一種文化,而在菏澤,牡丹花更像是一種產業。

那麼在您的心中,“菏澤牡丹”和“洛陽牡丹”,您更青睞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