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修的状元桥,襄城老乡可知道

有时,普普通通的一座桥,看似一般,却蕴藏着这样那样不寻常的故事。某一天,当知道经常走的桥来历不凡时,我们都会瞪大了眼睛:“什么?您说的就是那座桥吗?”这不,咱襄城小村就隐着一座据说是状元修的桥。走,咱去瞅瞅吧!


传说,明代或清代的某一年,有一个踌躇满志的举人途经襄城县前往北京赶考。那时正是夏天,大雨刚刚下过,举人骑着马,沿泥泞的路,过湛河,穿辛店,小心翼翼地一路走来。长途跋涉的举人驾座骑一摇三晃,来到了焦赞山下某村南头的一个水沟旁准备过去。那水沟,本是由焦赞山顶顺山而下的排洪沟,有5米多宽,因上面无桥,平时被行人踩得高低不平。遇到洪水冲击,不熟悉沟底的情况,很容易歪倒在水里,弄个落汤鸡。
该过沟了,那匹忠诚温顺的马尽管格外小心,但还是因不熟悉水沟里的情况,踏地不稳,差点儿把举人从马上摔下来掉水沟里。到了村北头,又是一道沟,也是艰难而过。过了这两个水沟后,举人爱怜地摸摸马的头,对马说:“马呀,马呀,你真跟着我吃苦了!以后我如果出人头地,当于此修一座桥,一定不再让过路者作难了!”就这样没日没夜晃晃悠悠到了京城,举人找了一家客店住宿。一切安置妥当,该吃饭了,店小二先给举人端上一盘稍温的馒头,然后去端热腾腾的汤和菜。急不可耐的举人,顺手拿起一个馒头就要吃,却无意看见馒头上有一个黑点儿。“莫非这馍不干净?”举人心里犯嘀咕。“不行的话,就退掉算了!”举人转念一想:“好厨子还有烂碗的时候。一点儿黑星儿,也算不得什么,抠掉就可以了,不能太较真!”举人告诫着自己,准备用手指抠那个黑点儿。可他惊异地发现,那黑点儿竟然还会动,又仔细一看,原来是只小蚂蚁。

心底善良的举人,对蚂蚁说:“蚂蚁呀,蚂蚁,你是不是饥了?先吃上了?饥了,你就吃吧!我等着你吃饱了,我再吃。”等了一会儿,举人看那蚂蚁慢慢地从馒头上爬了下去,又慢慢地爬下了桌子。看着蚂蚁爬到桌子下,举人又说:“蚂蚁呀,再饥了,你就来找我,啊!”话毕,举人才开始吃起了馒头。话说殿试的时候,由于博览群书,头脑好使,举人很快就答完了试卷。当再一次审查有无失误的考题时,他惊奇地看见一只蚂蚁爬上他写的一个字的“点儿”处。举人有点儿烦蚂蚁捣乱,正想把其掸掉呢,只见蚂蚁从那个点儿处爬走了。举人一看,字上一点儿没有了。举人心里暗暗吃惊,转而生喜:原来是蚂蚁给他提醒呢!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呀!要不然字就少了一点儿,要扣分的。举人激动地赶忙用笔将那一点儿补了上去。考试完回到店里,举人回想起“蚂蚁提醒”的神奇之事,禁不住又联想起蚂蚁吃馒头之事,他急忙焚香祷告:“多谢蚂蚁仙人,多谢了!”后来,举人殿试夺了头魁,即状元及第,遂了心愿。再后来,举人就在他经过的襄城小村用红石在排泄沟上修了两座桥,以示自己言而有信。
举人修的这两座桥,一座位于村南,一座位于村北。现在在平煤·神马集团八矿北的焦赞山下,也就是程庄行政村所辖的宋岗村。说起这两座桥,方圆十里八乡的老人都知道。这两座桥,就是声名赫赫的“状元桥”。传说止于传说,状元桥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据宋岗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讲,古时,宋岗村只是一个小店,后逐渐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最早,宋岗村不过是焦赞山下一小岗,后坡李村的宋家,见行于此的人吃饭休息多有不便,就开始在这里立店,起名“宋岗”。渐渐,这里开始有其他人家居住,但规模一直特别小,不像一个村的样子。上世纪五十年代,实行“土地改革”时,村里才有80口人,现在已有300人。原来的状元桥桥面宽约5米,桥板长约4米,宽约25厘米,厚约20厘米。桥墩深,石头大,非常结实,和桥板用石槽或石卡子固定,成为一体,十分坚固。过桥板,两面皆有10米左右的引桥,也为石板铺就。桥西北五米处,本有一卧碑,上刻桥的有关文字。
现在,这两座桥,因公路改道,加上年久失修,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南头的那座,进行了重修,桥板浇上了混凝土,引桥也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混凝土,面貌大改,只有桥墩基本未变,还有桥的影子。北头的被废,几乎被埋没得找不到了。尤为可惜的是,那块刻有文字的石碑也丢失了,很多人已不知道状元桥是怎么一回事了。也许,状元桥的来历成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