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修的狀元橋,襄城老鄉可知道

有時,普普通通的一座橋,看似一般,卻蘊藏著這樣那樣不尋常的故事。某一天,當知道經常走的橋來歷不凡時,我們都會瞪大了眼睛:“什麼?您說的就是那座橋嗎?”這不,咱襄城小村就隱著一座據說是狀元修的橋。走,咱去瞅瞅吧!


傳說,明代或清代的某一年,有一個躊躇滿志的舉人途經襄城縣前往北京趕考。那時正是夏天,大雨剛剛下過,舉人騎著馬,沿泥濘的路,過湛河,穿辛店,小心翼翼地一路走來。長途跋涉的舉人駕座騎一搖三晃,來到了焦贊山下某村南頭的一個水溝旁準備過去。那水溝,本是由焦贊山頂順山而下的排洪溝,有5米多寬,因上面無橋,平時被行人踩得高低不平。遇到洪水衝擊,不熟悉溝底的情況,很容易歪倒在水裡,弄個落湯雞。
該過溝了,那匹忠誠溫順的馬儘管格外小心,但還是因不熟悉水溝裡的情況,踏地不穩,差點兒把舉人從馬上摔下來掉水溝裡。到了村北頭,又是一道溝,也是艱難而過。過了這兩個水溝後,舉人愛憐地摸摸馬的頭,對馬說:“馬呀,馬呀,你真跟著我吃苦了!以後我如果出人頭地,當於此修一座橋,一定不再讓過路者作難了!”就這樣沒日沒夜晃晃悠悠到了京城,舉人找了一家客店住宿。一切安置妥當,該吃飯了,店小二先給舉人端上一盤稍溫的饅頭,然後去端熱騰騰的湯和菜。急不可耐的舉人,順手拿起一個饅頭就要吃,卻無意看見饅頭上有一個黑點兒。“莫非這饃不乾淨?”舉人心裡犯嘀咕。“不行的話,就退掉算了!”舉人轉念一想:“好廚子還有爛碗的時候。一點兒黑星兒,也算不得什麼,摳掉就可以了,不能太較真!”舉人告誡著自己,準備用手指摳那個黑點兒。可他驚異地發現,那黑點兒竟然還會動,又仔細一看,原來是隻小螞蟻。

心底善良的舉人,對螞蟻說:“螞蟻呀,螞蟻,你是不是飢了?先吃上了?飢了,你就吃吧!我等著你吃飽了,我再吃。”等了一會兒,舉人看那螞蟻慢慢地從饅頭上爬了下去,又慢慢地爬下了桌子。看著螞蟻爬到桌子下,舉人又說:“螞蟻呀,再飢了,你就來找我,啊!”話畢,舉人才開始吃起了饅頭。話說殿試的時候,由於博覽群書,頭腦好使,舉人很快就答完了試卷。當再一次審查有無失誤的考題時,他驚奇地看見一隻螞蟻爬上他寫的一個字的“點兒”處。舉人有點兒煩螞蟻搗亂,正想把其撣掉呢,只見螞蟻從那個點兒處爬走了。舉人一看,字上一點兒沒有了。舉人心裡暗暗吃驚,轉而生喜:原來是螞蟻給他提醒呢!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呀!要不然字就少了一點兒,要扣分的。舉人激動地趕忙用筆將那一點兒補了上去。考試完回到店裡,舉人回想起“螞蟻提醒”的神奇之事,禁不住又聯想起螞蟻吃饅頭之事,他急忙焚香禱告:“多謝螞蟻仙人,多謝了!”後來,舉人殿試奪了頭魁,即狀元及第,遂了心願。再後來,舉人就在他經過的襄城小村用紅石在排洩溝上修了兩座橋,以示自己言而有信。
舉人修的這兩座橋,一座位於村南,一座位於村北。現在在平煤·神馬集團八礦北的焦贊山下,也就是程莊行政村所轄的宋崗村。說起這兩座橋,方圓十里八鄉的老人都知道。這兩座橋,就是聲名赫赫的“狀元橋”。傳說止於傳說,狀元橋到底是什麼來歷呢?

據宋崗村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講,古時,宋崗村只是一個小店,後逐漸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最早,宋崗村不過是焦贊山下一小崗,後坡李村的宋家,見行於此的人吃飯休息多有不便,就開始在這裡立店,起名“宋崗”。漸漸,這裡開始有其他人家居住,但規模一直特別小,不像一個村的樣子。上世紀五十年代,實行“土地改革”時,村裡才有80口人,現在已有300人。原來的狀元橋橋面寬約5米,橋板長約4米,寬約25釐米,厚約20釐米。橋墩深,石頭大,非常結實,和橋板用石槽或石卡子固定,成為一體,十分堅固。過橋板,兩面皆有10米左右的引橋,也為石板鋪就。橋西北五米處,本有一臥碑,上刻橋的有關文字。
現在,這兩座橋,因公路改道,加上年久失修,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南頭的那座,進行了重修,橋板澆上了混凝土,引橋也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混凝土,面貌大改,只有橋墩基本未變,還有橋的影子。北頭的被廢,幾乎被埋沒得找不到了。尤為可惜的是,那塊刻有文字的石碑也丟失了,很多人已不知道狀元橋是怎麼一回事了。也許,狀元橋的來歷成了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