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桀造反背后隐藏的迷雾,霍光对汉昭帝的试探,故意为之的推动

<strong>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年仅八岁的太子刘弗陵继位。汉武帝临终任命

霍光、上官桀和金日磾等人辅助幼帝,并由汉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进宫照顾年幼的弟弟。

作为汉武帝的第三子,燕王刘旦对皇位也是虎视眈眈。最初汉武帝是要把大权交给金日磾,但是金日磾感觉自己是个外族人(休屠王太子),便推脱让霍光把握朝政,也因此霍光成为了众人的眼中钉。

霍光作为西汉著名的权臣,他的第一次朝堂斗争,就是来源于上官桀等人的造反。其中充满着重重迷雾,造反不是偶然,揭发也不是偶然。每件事的记载和发生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这场斗争,不仅涉及到了皇室内部,也有以重臣为首的朝堂势力。我们先来看一下引发<strong>“众人联合造反”的原因。

上官桀造反背后隐藏的迷雾,霍光对汉昭帝的试探,故意为之的推动

霍光,霍去病的弟弟。西汉权臣


一、各方的对于权利的渴望

<strong>燕王刘旦:燕王刘旦其实是因为心中不甘,他是汉武帝的第三子,在太子刘据造反被废,二哥也去世之后,按照长子继位,自认为皇位继承非他莫属。但是最后却是他八岁的弟弟继位,这就使得燕王心中不满,想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燕王刘旦实际上已是第二次谋反,第一次谋反还没开始就被人告发。之后汉昭帝考虑到燕王是汉武帝的亲儿子,并没有剥夺他的封国。不甘心的燕王,又把赌注压在上官桀等人身上,试图除掉霍光之后逼迫汉昭帝下台。

<strong>桑弘羊:他并不仅仅是史书中所描述的想为自己的子弟谋求官职,被霍光拒绝而与霍光结怨这么简单。桑弘羊在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令为汉武帝反击匈奴打下经济基础,自认为对于汉室江山

“贡献第一”,而在汉武帝托孤之后,反而是霍光大权在握,并没有他什么事。

上官桀造反背后隐藏的迷雾,霍光对汉昭帝的试探,故意为之的推动

燕王刘旦


此外,在汉昭帝继位之初,霍光就派人在各地寻找贤良,准备废除盐铁令,还由此引发了盐铁会议。霍光虽然并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但所有“贤良”都是霍光寻找并接到长安的,盐铁令是桑弘羊引以为傲以及为政的根本,这件事的发生就是在要桑弘羊的老命。

而桑弘羊的盐铁令,实际上代表的是大贵族阶级的利益,霍光所看重的是中小阶级的利益。此时霍光掌权,这场讨论实际上反映着这两大阶级之间的碰撞。当汉昭帝同意撤销酒类专卖之后,希望破灭的桑弘羊就想要铲除霍光、推翻汉昭帝。

上官桀造反背后隐藏的迷雾,霍光对汉昭帝的试探,故意为之的推动

桑弘羊


<strong>上官桀:上官桀则是单纯的对于权力的渴望。上官桀位列九卿,同样作为托孤大臣,原先地位是高于霍光的。现如今只有霍光不在朝中,上官桀才能代替霍光主持一下工作,上官桀也因此心中不满,并且更加渴望权利。

随后上官桀一心想把自己的孙女送入皇宫,通过孙女成为皇后,加强自己的实力,从而能够与霍光争高下。这事又被霍光拒绝了,无奈上官桀才找上盖长公主,并且许诺帮助盖长公主的情人丁外人封侯。

虽然上官桀的孙女成为了皇后,但是帮助丁外人封侯的事情却又被霍光阻拦,这也就使得上官桀动了除掉霍光的心思。恰在此时,燕王送来许诺:“帮我登上皇位,我封你为异姓王。”这句话让上官桀动了谋反的心思。

上官桀造反背后隐藏的迷雾,霍光对汉昭帝的试探,故意为之的推动

上官桀,儿子上官安是霍光的女婿。上官皇后的爷爷

<strong>盖长公主:因为汉昭帝八岁继位,盖长公主一直在皇宫照顾年幼的弟弟。他想通过上官桀的上奏,使自己的情人丁外人封侯,几次都被霍光拒绝。这对于盖长公主来说,是无法接受的,<strong>皇帝只听霍光一人的,他这个长公主说话还有什么分量?

因此面对燕王刘旦的贿赂,两人结成了同盟。

这所有人的目的都指向霍光,在除掉霍光成为不可能之后,这些人联合起来造反就成了必然。

二、霍光的试探

造反虽然是别人进行的,其实霍光也借机完成了对汉昭帝的试探。

上官桀是谋反事件的主要执行人,但是上官桀对权力的渴望也不仅是成为一位异姓王。上官桀准备在铲除霍光之后,再诱骗燕王来京,除掉燕王从而自己做皇帝。

上官桀等人先是伪造燕王手书,等到霍光休假之后,就上奏诬告霍光意图谋反。想要借此完成对霍光的定罪,并且之后再逼迫汉昭帝退位。

上官桀造反背后隐藏的迷雾,霍光对汉昭帝的试探,故意为之的推动

汉昭帝和上官皇后


<strong>而霍光在知道这封奏章之后,如何顺水推舟完成了对汉昭帝的试探?霍光上朝一直站在画室之中,不肯面见汉昭帝,这就是霍光的试探。

站在画室之中,是为了让汉昭帝想起其中的《周公负文王图》,这画代表着汉武帝对霍光的托付和信任,同时也是霍光在看汉昭帝对自己独揽大权是否有戒心。提醒汉昭帝应该更加信任自己,这也是在逼着汉昭帝表态,承认自己大权独握的合理性,从而赢得以后朝堂中的话语权。

其后汉昭帝也是充分表示了对霍光的信任,而从这次奏章之后,再有人说霍光的坏话,都会被汉昭帝痛斥,使得上官桀等人不敢再攻击霍光,就能看出效果。

<strong>为什么说是故意为之的推动?

其实上官桀等人准备发动造反,到揭发,中间都有霍光的身影。

三、充满霍光身影的造反

上官桀等人造反是由稻田使者燕仓发现的,而稻田使者只是一个负责出租田地的官员,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接触到这样的隐秘。相反他的儿子却是盖长公主门下的舍人,主管长公主在皇宫中的宫殿事物,显然这个消息是燕仓儿子透露的更加合理。

上官桀造反背后隐藏的迷雾,霍光对汉昭帝的试探,故意为之的推动

杨敞,司马迁女婿


而上官桀等人先让盖长公主宴请霍光,并且准备埋伏武士除掉他,之后再发起造反。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发生,那么只能说明霍光提前知道了这件事情,这也证明霍光在盖长公主身边有自己的人手。想到霍光在成为托孤大臣之前,<strong>曾在皇宫中伴随汉武帝二十年的时间,并且汉昭帝继位之后霍光一直是大权独揽,那么霍光在皇宫中有一定的势力是能够理解的,也说明霍光深懂宫廷斗争

而燕仓所报告的人是司马迁的女婿大司农杨敞,不说杨敞性格如何,实际上杨敞为官是被霍光推荐的并且在霍光手下当过军司马。杨敞虽然胆怯,但是他把事情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

杜延年是汉武帝时期著名酷吏杜周的儿子,但是杜延年为官却也是被霍光推荐的,曾是霍光手下的属吏,成为谏大夫也是霍光保举的。也就是说整个举报造反这条线上的人,都和霍光有关系。

<strong>虽然是杜延年最后揭发的此事,但是霍光肯定是知道的,有一种看着他们表演的感觉。

这次的朝堂斗争之后,朝堂也没有人能够对霍光构成危险。而杜延年和燕仓也在此次事件之后均被封候,这件事情之后加强了霍光对于朝堂的掌控。在丞相田千秋不管事之后,杜延年和霍光两人成为朝堂中真正的大佬。

上官桀造反背后隐藏的迷雾,霍光对汉昭帝的试探,故意为之的推动

杜延年


桑弘羊的死亡,也是霍光所代表的中小阶级的胜利,为后面盐铁令的废除打下了基础。盖长公主的失败,也使得皇宫中没有影响汉昭帝的人,霍光成为了唯一能够对汉昭帝产生影响的人。

上官桀父子的失败,使得托孤三大重臣只剩下霍光一人,并且也是除掉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对手,霍光的外孙女上官皇后,在这次事情之后依然是皇后。

在这一次斗争中,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霍光,既是演员,又是导演。除掉异己,打击异党,牢牢掌控了汉昭帝,从此自己的地位稳如磐石。

霍光一生历经四位帝王,他的光芒并没有被他的哥哥霍去病掩盖,在汉昭帝去世之后,昌邑王刘贺成为皇帝却昏庸,仅仅让他在位二十七日,霍光果断的迎回因父亲造反,流落民间的太子刘据的儿子刘病已,他促使了汉朝的中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