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要捨得給員工工資,曹德旺:給員工工資不能打破行業規則,誰對誰錯?

行走中的錦鯉


壟斷行業除外,能善待自己員工的企業才是好的企業,這是衡量企業好壞的唯一標準。


LUCKY76154086


至於曹德旺,和任正非這兩個說法我覺得都在理,但是工資給多給少每個月能到位就好,因為他們就靠這點工資養著一家老小,我是幹工程的所以我特別瞭解工人的難處,比如我的工人進來幹活沒幾天孩子要錢,工人還不好意思借,我從事工程快二十年了,尤其孩子快開學那個間斷,自然就能看出來他們缺錢的那個難處又不好意思張口借錢,所以開學前三天就開會決定,不管來幹幾天的都可以借錢,甚至於可以多借幾千,不能小看受苦人其實他們內心很感激你的,只不過他們不會花言巧語表達只是每天默默無聞的給你在賣力的幹活!!受苦人真的很難,我們靠智力吃飯他們靠苦力吃飯,說白了靠智力吃飯總比靠苦力吃飯的要好點,別克扣工人,他們雖然說是弱勢群體,但是他們的內心很實在!!!


老賴看新聞


實際上,老闆跟老闆行業不同,生意做的大小不同,盈利不同,對待員工的要求不同,老闆視野格局不一樣。所以對薪資的看法也不同,平臺型企業,工資跟你創造的價值是對應的,貢獻越大,收入越高,上不封頂;技術含量不高的企業,他只要普通員工就可以持續生產,對工資不滿意的員工,可以走人,他的崗位普通人就可以上崗,所以,對員工的工資就跟高科技企業有很大差別。

我曾經在杭州一家外資企業上班,2004年每月綜合收入有3300元左右,我們正式員工中秋節時,發了兩盒高檔月餅還有1000元現金。年終獎也有3000多塊,那時候其他工廠工人都不相信。所以打工的朋友找工作,就找技術含量高,公司發展好的大老闆,即使在那些廠當保安或清潔工都比一般工廠收入高。


小咖4192


員工上班目的就是為了掙錢。記得我們公司以前老闆在任時,計件多幹多得,一個個使命幹。後來他兒子上任,降工價,壓工資,好多人就慢慢的幹,經常交不出貨,產量低了,質量差了。最後又調工價,但是大夥還是不認可,已經傷了人家的心,沒法,老頭又上任。多給錢肯定員工會多幹活,多勞多得,拿錢不幹活的人連同事都不待見。所以老任說的對。


依西里撥弟兮


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主要特徵,跟老闆有關係。

任正非與曹德旺都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任正非處在主要生產通訊設備的高科技產業之中,曹德旺則處在汽車玻璃這個具有歷史的傳統制造業之內。他們分別創造及成就了各自行業的龍頭企業,都用人之道的理解應當都是非常實用,非常接地氣的。

任正非曾說過:要捨得給員工工資,給夠了錢,普通員工也會變成人才。工資的激勵,能不能成為員工成長的催化劑?這當然是符合邏輯的 ,重賞之下三軍用命啊。

2018年,當華為的營收數據公佈時,有一個數據驚到了企業界:華為18萬員工平均工資達到了110萬元。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應當還沒有其他企業能達到這個薪資均值高度。而在2019世界500強的名錄中,華為一如既往的成為民企的領頭羊。企業夠優秀,企業薪資夠靚眼,這就是華為。

當然,華為有這麼高的平均工資,也是員工拼命努力而來的。這符合老道理:努力越多,收穫更多。

捨得給員工工資的任正非,打造了一個具有強大內生力與外部競爭力的華為,他的工資觀在發展中得到了驗證。

曹德旺是閩商的領軍人物,其創業史與改變開放史同頻,由小而大的草根創業令他更加註重穩健發展與同業平衡。注重不與同業的薪資水平拉開距離,這符合曹德旺樸素的唯物觀。

曹德旺是閩商首善,其慈善之舉廣為人知,近期又在疫情發生時捐出1個億。以前就有員工說,捐了超過百億的錢,怎麼不加工資啊。曹德旺回答則是,“我給你加工資,還要考慮到其他企業能不能承受,因為其它企業不能承受,就我一家企業這樣做,會打破企業的行業規則。”

從個人來講,還是更讚賞任正非的工資觀。以前馬雲也說過,人才走了,一般只有兩個原因:錢沒給夠,以及心裡受了委屈。這說明給夠錢,對企業發展還是很重要的。


波士財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工資收入是推動企業創新第一生產力。

華為與福耀公司性質決定了兩位老闆的風格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是任正非和曹德旺都不吝嗇。


華為公司是一家技術公司,我們日常所用的華為手機只不過是其小小的版塊之一,但從華為手機的發展速度可以看出,華為捨得投入研發資金。據網上曬出的華為工資表和華為招聘條件,華為對人才的要求相當高,但回報也相當高。

前幾年華為招聘985.211還有機會錄用,現在211已經很難敲開華為大門,華為更多選擇國內頂尖大學專業人才和國際知名高校專業人才,而且對於有在蘋果等國際公司任職經歷的另眼相看。高技術人才除了對腦中技術的成就感,還有對收入的要求,華為在此方面相當大方。



而福耀玻璃則不同,作為一家對國際市場壟斷的大型玻璃製造商,它也有足夠的科研技術支撐,但整體對比來看,一線工人佔據了主體,曹德旺在美國收購儀式上表示,福耀拯救了一批美國下崗工人。福耀在生產線和設備上佔據了極大的技術優勢,而工人用哪裡的都可以。


面對大量可替代的工人群體,曹德旺更尊重市場規則是對的,而且他曾公開表示,福耀集團的工人工資肯定是排在行業前面的。

對於核心技術研發領域,無論是任正非還是曹德旺,都不會降低標準和減少投入,科學技術的核心是人,而驅動人的關鍵是收入。


深讀晚安


肯定任正非老總的做法更能留得住人才,現在的年輕人頻繁地換工作,還不是在尋找那個薪酬更高,工種更適合的工作嘛,企業文化,老闆魅力,人文情懷雖然可以追求,但酬勞是所有勞動者考慮的重要因素。

玻璃大王曹德旺思維超前,他把福耀玻璃開到美國,俄羅斯,把工廠開到供應商家門口,進一步提高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他做生意雄心勃勃,當仁不讓,他做起慈善也更加瘋狂,捐出個人名下三億股福耀玻璃股票,發起成立河仁慈善基金會,捐款總計110多億元。

他家裡有豪宅,讓家人衣食無憂,這都是他從貧窮到富有,一點點超乎常人的付出,努力換來的。他對子女更是開明,過得有尊嚴就好,學會謙虛和尊重別人為重。他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更是一個隨和家長。

華為老總任正非重視人才,2019年招募8名頂尖應屆博士生,年薪最低89.6萬元,最高201萬元,在華為的薪資是行業最高,沒有最低,關鍵是你得有能耐。

他不惜重金,應聘一流的人才,就是為了打造一流的產品,國外勢力一再打壓華為,常人眼裡這是頹勢,他卻高瞻遠矚說是機會,我們只有成功,沒有退路。

跟著這樣的業界精英打拼,回想都是光彩照人,還有什麼對錯呢。


雪蓮花的生活篇


我相信支持任正非的人是多數。畢竟任正非說的“要捨得給職工工資”,說到了職工心坎兒裡。職工出來打工為的啥?不就是為了工資嗎?有幾個人是為了高尚的事業和道德情操?所以,華為的職工一直有很強的狼性競爭意識。

任正非創立的華為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任正非不僅捨得給職工工資,甚至把華為都給了職工。現在華為仍然沒有上市,任正非持有華為1%的股份,員工工會持有99%。可以說,華為是屬於員工的。

華為的薪資水平,屬於中國各界相當高,2018年華為營收是7213億元,總利潤593億,光付給職工的工資就接近2000億元,平均到18.8萬職工,人均收入高達110萬元。

曹德旺說:“員工工資不能打破行業規則”。這是一種道德意識,也是一種集體規則。如果給職工的工資過高,只會引起羊群效應,大家不停的加價,最終導致
中小企業承受不了而大量倒閉。企業倒閉以後,將會有大量職工失業,最終倒黴的還是職工,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贏家。

員工可能對曹德旺的說辭感官不好,但這也確實是大實話。工資要對得起你的成績,也要對得起企業的負擔能力。

實際上,任正非和曹德旺的話並不矛盾。華為所處的行業,是一種高科技發展的企業,華為有足夠的盈利和能力給職工支付高工資。而福耀玻璃則屬於傳統加工型行業,任何行為都有重重的先例,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


暖心人社


似對罵似較量實搶人!拉籠人才古今都有勁!做領頭羊有超班人才!財德仁義拉人才條件!(題;古今勝出都需籠人才)


永動機一


站在老闆的角度兩個都對,因為兩個行業沒有可比性。任正非那是科技企業,科技企業的工作不是什麼人都能幹,人才相對緊缺。而玻璃行業相對技術要求低也用不了那麼多高技術人才,普通工人遍地都是!你這基本等於拿錢學森和一個農民工作此較,這能比嗎?缺一個農民工對囯家社會沒什麼影響,但國家要缺了像錢學森那樣的人才將會是民族的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