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感覺不著急新冠肺炎?

用戶6037564128416


這次日本的做法確實讓人大跌眼鏡。從遊輪下來的人居然直接讓人做公交和的士回家。也不採取隔離措施。更有甚者回去以後還和朋友一起吃起了壽司🍣。這和日本的體制有很大關係,他們只要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出事就行。看似每個環節沒問題。但是綜合來看問題確實很大。為了政績也是敷衍了事,瞞報。



顏痕1


兩個個原因吧,一是日本雖然有700多例確診,但有600多是船上感染的,這600多例已得到隔離,無機會廣泛傳染。二是日本沒經歷過沙示,不知道病毒的厲害。記得小時候非典時期我在廣州,都沒看見有人帶口罩的。


失聲的琴絃


對待新型冠狀病毒,儘管日本已經有728人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已經有3人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死亡,日本仍然一點都不慌,一點都不急,沒有封城,沒有下令進入緊急狀態!

日本728人不下令封城,不下令進入緊急狀態,韓國則不同,韓國疫情沒有過百的時候,韓國疫情樂觀,青瓦臺很高興,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很高興。但是就在2月20日當天,韓國一下子確診53人,韓國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人患者瞬間達到156人,還有1人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死亡,韓國瞬間就炸開了鍋,立刻把韓國的疫情定性為“非常嚴重”!

將韓國的疫情定性為“非常嚴重”之後,韓國公開強調,韓國的病毒已經進入“社區傳播階段”,下令讓韓國的大邱市進入緊急狀態,增加24名醫生,增加8個新型冠狀病毒的檢疫診所,大規模進行檢疫!

日本的疫情比韓國嚴重,日本為何反而不慌、不急呢?一,在韓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都在韓國境內,日本則不同,日本728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有634名來自橫濱港口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只有幾十名患者發生在日本境內,因此,疫情在韓國的擴散比日本更嚴重!

二,日本不急,沒有出現恐慌,是因為日本的經歷比較少,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疫情。2018年,韓國就曾出現了疫情,韓國2018年的疫情是中東呼吸綜合症,因此,韓國怕了,怕疫情會奪走更多人的性命。我們國家也是這樣,我們國家如此重視疫情,是因為2003年我們經歷過“非典”,有了非典的教訓,我們同樣知道病毒的可怕之處!

正因為日本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疫情,只被美國的原子彈轟炸過,日本不知道疫情的可怕之處,因此,日本的醫療技術雖然成熟,有領先地位,事實上,日本是一個連疾控中心都沒有的國家。

日本沒有疾控中心,因此,疫情爆發之後,日本政府最忙的部門是日本內閣,是日本的首相府,是日本的厚生勞動省,在這三個部門的部署下、調節下,配合醫療部門抗擊疫情,進行檢疫工作,對患者進行免費的隔離治療!

正因為日本的不慌、不急,受苦受難的,是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乘客和船員。鑽石公主號郵輪上一共有3600多人,由於沒有及時隔離,沒有及時進行將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乘客和船員進行單獨隔離,在郵輪上到處亂串,導致鑽石公主號郵輪的疫情變得更加嚴重,出現了交叉感染,一下子就有634名船員和乘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鑽石公主號郵輪因此變為重災區,日本也因此變成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災區!

三,日本不急,是一種自信。日本疫情爆發之後,安倍晉三下令月產6億隻口罩,並免費為患者治病。說直接一點,日本就是相信自己的醫療技術和條件,相信日本可以治好患者,相信日本可以根據自己的醫療技術和條件控制疫情!

四,日本不急,也沒有出現恐慌,是因為日本不是新型冠狀病毒集中爆發的國家,我們才是疫情集中爆發的國家,而我們國家的疫情出現了拐點,已經治癒18000多人,我們國家能夠控制住疫情,人心穩定,日本也有這個信心!

日本雖然沒有疾控中心,但是日本有自己的防疫系統和防疫措施,遲早會戰勝疫情!日本會戰勝疫情,我們國家會戰勝疫情,世界各國也會戰勝疫情!


老鱷魚觀天下


截至2月20日,日本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728例。如果光看這個數字還是挺嚇人的,但日本給我們的感覺就是,疫情都到這個地步了,他們好像並沒有什麼動靜,不休業、不封路,學生該上課上課,大型集會活動該開展就開展,日本人對待新冠疫情的態度和我們的態度簡直就是天壤之別,這是為什麼?

首先,在我看來,不是日本人不重視,只是疫情的嚴重程度還沒有讓日本人充分重視起來。我們看日本確診病例的人數728人,這個數字除了湖北,放在我國哪個省份,都是一個疫情嚴重的省份。但是日本的728例裡面,其實“水分”很大,最大的來源是鑽石公主號,目前已經確診634例。還有從武漢撤回的日本僑民14例,在日本旅行的中國人12例,處置“鑽石公主號”應急事件公務員被感染3例。這麼算下來在日本本土上感染的病例是65例,這樣看來,疫情是不是就不是那麼的嚴重了。

其次,日本的工業技術發達。日本是製造業強國,目前,安倍已經下令擴大日本口罩產能,到月底要實現月產6億隻口罩的目標。這個產能看,基本上國內自給自足還是夠得。其他一些應急防護物資,如醫用無菌防護服、隔離眼罩、醫用手套等日本的產能都不錯。

再次,日本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地震、颱風頻發,因此,日本的救災能力非常強。日本針對每項災難都有比較完備的應急方案,並且會經常性組織演練。如在應對地震方面,日本的各種大中小學都會定期開展相關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因此,長期以來,日本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應急救災體系。這次疫情,說白了也是一場災難,因此,在應急處置方面,日本是有充分準備的。

最後,日本其實也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一是封閉口岸、減少人員流動,建議人員減少不需要的外出,不要到人員密集區扎堆聚集,企業錯峰上下班等等。二是增加定點醫療機構,從目前的726家增加至800家。三是對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實行管制,規定發熱人員一律不準帶病上崗。四是限制或取消大型活動。比如,23日德仁天皇生日當天舉行的民眾朝賀活動停辦;豐田汽車公司決定取消原定於28日在名古屋市舉行的大型供應商大會;3月1日舉行的東京馬拉松賽,也將取消大眾比賽,大幅縮減參賽人數。

由此看,隨著日本疫情確診病例的增加,日本還會根據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針對措施,包括可能實行國家緊急狀態等等。而目前,之所以日本不重視,只不過是日本還認為沒有達到啟動更高一級防控措施的條件而已。


大國縱橫


誰敢說日本人不著急?

日本人在應對緊急事態上,從來就沒有含糊過。

中國人懷著善意都為他們著急了,難道他們沒想過?歷史證明,日本人城府極深,他們慣於預測,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從來就不亞於中國人。

日本人即使天要塌下來了,也會保持沉著鎮定!即使要死,也會死得清清楚楚;要活,則會活的明明白白。

至於說日本好像對新冠肺炎在日本蔓延不重視,安倍是否愚蠢得涉嫌瀆職?那是假象!

第一,日本要舉辦夏季奧運會,在這之前不能製造新冠病毒在日本蔓延、日本岌岌可危的緊張氛圍。

日本會“內緊外鬆”,在安定祥和氣氛掩護下,做好積極應對的N種方案,(絲毫不容懷疑日本做方案並組織有效實施的能力),有關的研討會應早已開過了,應對新冠病毒來襲的“緊急事態”方案。也應該早就制定並暗中啟動了。

第二,日本政府心中有數,日本疫情並非想象那麼嚴重。而且日本政府、民間也絕不可能什麼也沒有做。

截止2月20日。日本確診感染者706例。其中,“鑽石公主號”621例,從武漢撤回的日本僑民14例,在日本旅行的中國人12例,處置“鑽石公主號”應急事件公務員被感染3例;

除開上述650例,日本重點會關注病毒在日本接力傳播的56例。

日本對患者及相關接觸者採取了什麼措施?日本素來對不宜宣揚的事只做不說,在日本大街上是看不出來的。

第三,日本是個慣於面對災難的民族,也慣於輕視(無價值的)生命。面對導致死亡率不高的新冠病毒入侵,他們沒有必要表現得如臨大敵、驚慌失措、怨天尤人。

筆者認為;這就是日本人沒有爭先恐後戴口罩的原因。

第四,日本人有自信,新冠病毒在日本人傳人不易。

日本人愛個人衛生,在接觸人的場合舉止有分寸,非常講究文明。例如;分餐制、用餐不語;購物、乘車排隊有序,不會人與人零距離擁擠;日本人見面在1米之外鞠躬,沒有摟摟抱抱的習慣等。

日本國內若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日本的民主法治體制決定它不會隱瞞。

——日本政府的應對災情的指揮力,尤其是公眾的執行力,一點也無需懷疑。


諶人


一開始,日本政府確實對自身的新冠肺炎疫情采取一種讓人覺得“掉以輕心”的感覺。表面上看,似乎給人的印象是,日本政府在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力支持中國抗疫方面上。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是,日本之所以這樣:

一是,疫情初期,日本還沒有發生社區感染。

日本政府滿以為,只要把手好國門(海關),就可以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有效的防控,誰知人算不如天算!新冠肺炎疫情在不長的時間,不但從中國武漢回國的人員有感染者,就是國內大巴司機也因為來自武漢的遊客開車,也被感染了!隨後,在日本近十個地區也出現了新冠病毒感染者。

面對日本出現社區感染,日本政府顯得“懵逼”了,竟然說,不知道病源在哪裡!

二是,沒有料到“鑽石公主號”新冠肺炎疫情會如今天那樣呈現災難性的爆發擴散。


從1月25號發現第一例香港遊客被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到如今,短短半個多月,“鑽石公主號”郵輪疫情就快速失控,確診病例達到近700人。成為中國之外最大的疫區

三是,如同其它國家一樣,對這種新冠病毒缺乏瞭解。

由於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的人傳人的感染性病毒。日本都如其它國家一樣,對它的瞭解非常有限。

新冠病毒雖然毒性(致死率)沒有之前已知的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但是,新冠病毒對人的感染的潛伏期長,在潛伏期也具有極強的感染性,新冠病毒不但攻擊肺部,還攻擊心臟和腎臟等器官。一旦轉為重症,救治難度非常大!

四是,日本政府的最高衛生部門~‘’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衛生部!)‘’,缺乏醫學專業人士!

怎麼可能?真實不虛!哪怕作為主導應對“鑽石公主”號行動的主要官員,基本都沒有醫生經歷。這還不算!就連出任厚生勞動省大臣(類似衛生部部長)的加藤勝信,只是一名長期在財務系統工作的行政官僚。

由於技術官僚的缺失,導致日本的防疫成了國際笑話。如果有這樣外行的衛生官員,又如何可以向政府高層,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供可行的疫情評估和疫情防控呢?

五是,日本的疫情防控水平低下!

截至2月13日前,日本對於新冠肺炎的診斷標準仍停留在舊版本:只依靠‘’發熱、呼吸道症狀,以及是否有武漢旅行史‘’三點上,否則就不是新冠肺炎…。況且,病毒核酸測試手段落後,一個測試需要6個小時才出結果。

同時全國範圍內,才常備有1800張專為疫情防控的病床。遠遠滿足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

總而言之,日本這些年來,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倍經濟學”上,重視經濟,而忽視了可能的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的防疫!


顏二哥有言23


不僅看著日本不是很著急,韓國也是,最不著急的就是新加坡了。

但是,不著急的後果是,日本現在有737例確診患者,而韓國也突破了200大關(到了204位確診患者),新加坡患者也有85位了。

不說韓國和新加坡,我們只說日本,為什麼他們看著不著急呢?

首先,日本人的大部分感染者來自郵輪

日本感染者雖然很多,但絕大部分還是來自船上的人員,這些人去向清楚,走向分明,被日本從上到下的醫療系統嚴格“監視”,接觸者也是被嚴格隔離。

因此,日本人看起來不是非常著急,該幹嘛繼續幹嘛,公眾場合繼續開著,賽事繼續走著,除了大型的“東京馬拉松”這樣的活動取消了大眾賽外,其它繼續進行著。

不過,日本人的不著急,日本人的不嚴控,有可能讓郵輪外的感染病毒者擴大傳播範圍,加快傳播速度。

其次,日本疫情見得多,彷彿司空見慣

這些年,日本還是發生了一些疾病的感染,特別是禽流感,傳播很多次。最高的時候,全國200多萬人感染禽流感,無數雞被殺掉,少數人也獻出了生命。

相對而言,新冠肺炎的病例,現在才有737例,死亡三例。除了郵輪上的感染者外,外面感染的人群也就幾十人,基於此,日本大眾根本不緊張。

於是,15號的萬人裸祭節照樣有人參加,國內的各種馬拉松前幾天還是有大量的人參加。

因為見得多,所以不緊張。又因為致死率不高,繼續不緊張。

第三,國家體制太注重“民主”、“人權”,政府難下決心嚴控

日本的體制,決定了從上到下的不緊張。

這是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內閣、司法、國會三權分立,不到萬不得已,國家是不會採取嚴格的控制,因為總有一部分人不願意被隔離,不願意被封城。

如果一個國家,對於公眾場合不限制,對於人的流動不嚴控,很難會有緊張感。

緊張感,是因為疫情的大爆發,加上政府的嚴控,才能造就。一個不嚴控疫情的國家,緊張起來非常不容易。

相對而言,新加坡更不緊張。這些國家,都是採取“不緊張”,避免國家陷入恐慌之中。

(13號以前的感染情況)

其實,中國湖北武漢的例子已經說明,不可大意,不可大意,否則會為此付出代價的。

正所謂“自由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必要之時要採取必要的手段。

回過頭看看,如果中國武漢不是封城,現在的中國醫療系統可能會面臨癱瘓和奔潰,全國各地,屍體會成山。

還是要感謝國家和政府,非常之時,採取了非常手段,才將疫情控制了下來。即使如此費勁,湖北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下來,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總結一下,日本沒有緊張起來,是有三個原因造就的,一是大部分感染者來自郵輪,二是現在全國的情況還沒大爆發,三是政府沒有嚴控。


藍風破曉


截止2月23日,日本已有確診新冠病例769人,除去鑽石號郵輪634例以及武漢返回14例,那麼日本本土確診新冠病例已經121例了。

儘管這已引起世界衛生組織對日本疫情擴散的擔憂,也為日本招來處理鑽石號郵輪疫情措施不當的抨擊。可日本觀眾仍在觀看足球比賽,雖說都戴上了口罩,可總給人一種仍不重視新冠病毒的感覺。

確實此次新冠疫情爆發,日本朝野初始皆未引起足夠重視。其實這亦是由日本國情以及政府自身考量等因素決定的。

首先,日本因其地理位置頻發震、海嘯等災害,早已練就日本國民看淡生死,在災難面前淡定自若的大心臟。

於是1月16日,日本發現第一例確診新冠病例,甚至鑽石號郵輪出現疫情擴散時,日本朝野只覺得憑日本一流醫療技術,尤其是鑽石號郵輪感染病例集中,只要將整艘船控制隔離好,那控制新冠擴散就是小意思。由此日本人該樂就樂,各種大型聚集活動照常進行。

直到日本本土各地持續出現確診新冠病例,尤其一些病例既未去過武漢,又未接觸過中國人,根本無法查明感染路徑。甚至還有確診病例,在身體不適情況下堅持坐地鐵上班,地鐵上人潮洶湧的景象,不由得使人細思極恐。這才使日本國民體會到原來病毒離自己如此近,日本政府也才公開承認,新冠疫情在日本已到流行時期。

其次,日本防疫應急預案不完善。也許因為日本人素以潔癖著稱的衛生習慣,使他們很少受疫情所擾。既便偶有流感爆發,也沒有太多令人恐慌的體驗,於是日本人從未將疫情當成災難。

由此日本雖是多災多難國家,可其眼中災難多為地質災難,其完善的應急預案,以及國民日常防災演習也皆是為地質災害準備。而日本針對疫情預案,既沒有如疾控中心之類專門防疫部門,也沒有足夠的病床預留應對疫情爆發。

我們就看日本主管防疫的厚生勞動省,是主管防疫與社會保障的部門。其在主管這次新冠疫情時總給人一種手忙腳亂,甚至不怎麼專業的感覺。

其實這也怪不得厚生勞動省,本來日本只有1800多張應急病毒疫情床位,他們面對鑽石號郵輪上3000多人,當然感覺無法將所有人妥善隔離,也只有將確診病例接下船治療,而讓其他人在船上隔離了。

可是厚生勞動省竟然未在鑽石號上明確劃分感染區域與非感染區域,甚至有的感染者還在到處亂跑,以致船上感染人數激增,這應是厚生勞動省最大失誤之處。

2月19日,鑽石號郵輪第一批下船的500人,各自回家正常生活,而未再採取自行居家隔離,也是厚生勞動省不專業之處。我們就看許多下船之人,終於得脫牢籠,根本未回家直接呼朋喚友奔酒館狂歡。他們雖說檢測陰性,可其是否隱形病毒攜帶者也未可知,其行為怎不令人擔憂呢?

還有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竟然還有23人未經檢測就下船回家了。厚生勞動省高官公開承認這是最大疏漏之處,可是魚已入大海,道歉又有何用呢?

也許日本政府並非內心不慌,而是他們防範疫情應急預案,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只得強裝鎮定撐面子吧。

再次,日本政府為即將到來的東京奧運會,以及未來經濟考量,也要表現出有能力有信心控制疫情擴散的態度。

今年七月份就要舉行東京奧運會,據說日本已為奧運會投入250億美元巨資,他們豈肯放棄投資回本,並就此拉動日本經濟的機會?

我們就看日本還沒因疫情亂套呢,英國就開始想接盤今年奧運會了。可想而知日本無論怎樣也要咬緊牙關,不能將奧運會這塊肥肉拱手讓人啊,只能強裝鎮定,然後加大防範疫情擴散力度,以確保奧運會能如期舉行。

此次新冠疫情爆發後,日本未像其他國家那樣,緊隨美國之後,斷然採取禁止我國民入境措施,只對我國湖北與浙江兩省人員限制入境。

其實這也並非日本政府不重視新冠疫情,而他們更多考量藉此與我國改善關係,以及未來加強經濟貿易往來,由此日本大門至今仍對我國敞開。就如日本乒協已同意接受我國在外比賽無法回國的兵乓球隊,可以入境訓練至六月份回國。

無論日本前期對新冠疫情采取什麼措施,現在日本朝野也意識到了疫情嚴峻性,尤其是安倍首相被爆間接與確診新冠病例接觸,亦有被感染風險,更令他們後背發涼。

由此日本不但開始斥巨資扶持檢測新冠試劑的研發,並加緊口罩生產以補足需求缺口,同時他們也取消了部分大型聚會活動,甚至為德仁天皇60歲生日舉行的民眾朝賀以及簽名祝賀活動也停辦了。

而我國也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不僅緊急援助日本大量檢測新冠核酸試劑盒,也會將我們抗疫經驗教訓提供給日本參考。

災難面前無國界,相信日本上下齊心,再有國際援助,亦能闖過新冠疫情難關,東京奧運會如期召開。


歲月靜好一世晴天


日本對新冠肺炎疫情不著急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日本和中國的國情不同,很難像中國這樣政府一聲令下就可以動員全國的資源支援一個城市,為了防疫的需要對城市和社區進行封閉管理,而且民眾都能夠理解和支持。不能說日本不封城就是不著急,確切地說此前日本是有點漫不經心或者大意了,但日本政府現在已經升級了防疫措施,民眾也對此開始重視起來。


日本對新冠肺炎疫情是有點大意了,但也無法採取和中國同樣的一些措施。日本對此次新冠疫情的嚴重性認識不足,一是對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疫情防控不力導致疫情在船上爆發式增長,而且由於防護措施不到位還感染了登船的檢疫官和消防員。二是對本土疫情的反應遲鈍,東京有一個確診病例症狀都很明顯了,到醫院去還是作為普通肺炎來治醫院也未主動報告,還是他自己又跑了一個醫院才被收治。所以現在還有一些確診病例的傳染路徑沒有搞清楚,給防控帶來了很大困難。三是對一些大規模的聚集性活動沒有管控,比如萬人裸祭、50萬人的馬拉松比賽、奧運火炬的傳遞活動等。這些都給日本疫情的擴散帶來了潛在的風險。但因為國情不同它也無法採取和中國同樣的防控措施:比如說封城或者封閉有確診病例的小區。而且現在的疫情也沒有集中在哪一個城市,封城也沒有必要。就是安倍想封城,地方政府也可以不聽他的。


日本已經升級了防控措施,只要能夠進一步抓實疫情還是可控的。從政府來看,安倍內閣2月14日已經決定了應對疫情的第一波措施:儘快開發出簡易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一個月之內要生產出6億枚口罩,強化對重症病人的救治機制。設立電話呼叫中心受理諮詢,為受到衝擊的旅遊業提供5000億日元的緊急貸款和擔保額度。安倍明確表示,政府將盡一切所能遏制病毒在日本的擴散。會後,日本政府還取消了原定在2月27日橫濱舉辦的7萬人規模的一個展會,連剛採訪過安倍的女記者都和確診病例密切接觸過了,安倍還能不著急嗎?從民眾來看,對疫情防控也比以前要重視很多:NEC、雅虎等公司都開始屬性彈性工作制或者讓員工在家網上辦公,日本藥店的口罩都被搶購一空,還能說日本人不著急嗎?


雲霄飛翼


這個問題讓安倍晉三都快哭了。

連採訪自己的共同社女記者從2月17日都被隔離了,自己也有了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你要說安倍晉三不慌鬼都不信。

但即便好怕哦,也還是要保持微笑,畢竟是一國政府首腦,自己要是慌了日本豈不是要完?

但日本社會的表現明顯有點太淡定了。

自2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表示情況已經發生變化,並暗示疫情已經開始在日本擴散,日本的情況似乎就越來越糟糕。

截至東京時間2月21日18時30分,日本國內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737例,其中“鑽石公主”號豪華郵輪20日確診634例,日本境內共死亡3例,其中兩例來自“鑽石公主”號。

面對一週時間確診感染病例人數就翻番且首相安倍晉三也面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的嚴峻情況,日本上下早應該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全方面控制疫情才是。

但日本在近日來的表現卻始終相當“被動”,尤其是處於輿論漩渦中的“鑽石公主”號。

作為一艘英國船籍的美國船,“鑽石公主”號對日本而言可謂真正的飛來橫禍,但日本還是出於人道主義對這首豪華郵輪進行了接納,但要求全船不靠岸檢疫,所有乘客須隔離兩週方可下船,確診感染病例則被第一時間送到醫院救治。

理論上說,日本做得仁至義盡,操作流程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問題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由於船上未明確設置隔離區和非隔離區,加上環境整體封閉,人員交叉感染的情況不斷出現。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對乘客和工作人員的檢測始終相當緩慢,而且發生了日本厚生省職員感染的情況。

在“鑽石公主”號隨著確診病例的不斷增加不可避免地淪為“毒船”後,該船乘客終於在2月17日上午發出“鑽石公主”號已失控的呼號。隨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陸續安排撤僑,將鑽石公主號上的本國遊客接回國內。

不過由於各國乘客從“鑽石公主”號到機場依然有段距離,所以再度增加了傳染的可能。

更不可思議的是,因為兩週隔離時間已到,日本在2月19日允許443名乘客下船,2月20日又有約500人下船。而很多下船遊客直接回家或者找朋友聚會,再度引發了外界的擔憂。

而更令國際社會震驚的是,東京時間2月18日晚上21點,日本神戶大學感染科教授巖田健太郎曝光“鑽石公主”號內部傳染病管理非常混亂,並將這艘船形容為“新冠病毒製造機”。

巖田還表示,郵輪上根本沒有傳染病專家,只有DMAT,也就是災害派遣醫療組和厚生勞動省的官員,而這些DMAT醫生在下船後沒有進行隔離,照常在自己的醫院繼續工作。

面對巖田的爆料,日本政府進行了緊急“闢謠”,但並沒有起到安撫民心的作用,反而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日本政府的不滿和指責。

比如作為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在2月18日記者會上不戴口罩並多次咳嗽的情況引發了日本國內諸多質疑和擔憂。

高層如此,難道日本真的很淡定?

應該說,日本確實有“淡定”的資本,因為日本有著亞洲乃至全世界都首屈一指的醫療體系。

所謂“手中有藥,心中不慌”,再加上日本作為災害頻發的國家,民眾對新型冠狀病毒遠未到談之色變的程度。

再加上日本政府在武漢疫情爆發後,就進行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所以日本的“淡定”,可以說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自信。

但問題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經在日本各地陸續爆發,加上日本人口密度太大,尤其是東京周邊集中了日本將近1/3的人口,這意味著一旦疫情在東京爆發,後果將不堪設想。

而由於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便全面向西方學習,其對人權的強調使日本難以通過“封城”的做法進行疫情的防控。

而日本自二戰結束以來,由於美國的民主化改造,三權分立體制下的日本政府在動員能力上也遠不及鄰國,所以對民眾日本政府不能強制,只能勸導。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日本政府的勸導還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很多民眾已經紛紛戴上口罩。可以說在政府強制力有心無力的情況下,民眾的自覺性就成了最後一道防線。

作為除我們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最多的國家,今年的日本可謂真正的多事之秋,因為東京奧運會將在今年7月24日舉辦,雖然還有5個多月的時間,但奧運會之前的活動尤其是聖火傳遞馬上要開始。

因為疫情的爆發,外界對於東京奧運會能否如期舉辦的質疑聲越來越大。而日本自然不願看到準備已久的奧運會並拉動日本經濟的計劃泡湯,所以一再強調不會延期,甚至不惜拉上世衛組織作證。

所以,日本的“淡定”,除了有自信的意味,更有賭的成分,日本需要用一個“有條不紊”的姿態,向外界傳遞日本不會在奧運會問題上半途而廢的決心。

而對於日本而言,只要五月份疫情能得到控制,奧運會就基本沒有問題。

可以說,當前的疫情嚴重衝擊了日本,尤其是威脅到了日本的經濟。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無論是真正淡定,還是假裝不著急,事實上都不可取,因為疫情已經爆發,後知後覺,甚至欲蓋彌彰只能讓疫情更嚴重。

好在來自鄰國的援助已經在路上,希望日本能夠儘快打贏這場戰疫。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