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300%基數繳費,未來養老金待遇會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暖心人社


反正很多人到不了拿退休金的歲數就掛了,要不就是還沒拿幾年就掛了,反正多交養老金對於個人來說是即時利益的極大損失,未來是否能拿回來還是未知數


啦769


按照300%基數繳費,你的養老金水平肯定是最高的,屬於鶴立雞群、傲視群雄。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社保繳費有上下限,最高基數就是當地平均工資的300%,最低基數是60%。

所以,你如果按照300%的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你的養老金待遇肯定是屬於最高檔的水平,道理顯而易見,養老金是多繳多得。

具體能有多高呢?我們來預估計算一下。按照300%基數繳費,有兩種情況,一是你是企事業單位職工,你的工資水平超過了當地平均工資的300%,但你只能按照300%來繳費。

二是你是靈活就業者,自願選擇300%的繳費基數來參保繳費。

假設當地平均工資為5000元,那麼300%繳費基數是15000元。

如果你是在職職工,那麼每月養老保險繳費8%,一共每月繳費1200元,如果一直照此繳納15年,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總額216000元,如果是60歲退休,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216000÷139=1554元。

基礎養老金=(5000+5000×3)÷2×15×1%=1500元。

也就是說,在上述假設條件下,繳費15年,繳費基數300%,養老金即可超過3000元。而一般情況下,只繳費15年養老金在1000元左右。

而且,需要說明的是,15年期間當地平均工資會逐年上漲,你的繳費基數和繳費金額也會提升,不會一直保持5000元,所以實際上你拿到的養老金會遠遠高於3000元。

總而言之,按照300%基數繳費,你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數目是非常可觀的,一般人是比不了的,這可以讓你的退休生活保障性、舒適性更強。

當然,對於靈活就業者來說,按照300%最高檔繳費,對自身經濟條件要求是最高的,需要你承受得起。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思之想之


按照300%基數繳費,未來養老金待遇會達到什麼樣的水平?讓我們算一算就知道了,在這裡,小編就拿杭州舉例:

養老保險繳納中的基數是指當地平均工資,300%也就是當地平均工資的三倍的基數來繳納養老保險,杭州2018年月平均工資為6504元,為了方便計算,我們抹去零頭,就按照6500元計算好了。

按照300%基數繳費,就是按照19500元的月收入繳納,而養老保險是公司幫繳納14%,個人繳納8%,也就是說,公司每月幫我們繳納2730元,而個人繳納1560元,其中公司幫繳納的資金放在統籌賬戶中,而個人繳納的資金放在個人賬戶中。

我們再看看退休金是怎麼算的: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

基礎養老金月標準=(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6500+19500)/2*15*1%=195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1560*15*12/139=2020元

所以最終的退休金=1950+2020=3970元

上面小編是按照繳納15年繳費年限,60歲退休年齡計算,當然繳費年限越長,退休時的退休金就越多,計算公式就是上面那個公式,最終發多少還是要看具體情況。

其實小編覺得3970的退休金也不少了,大家覺得呢?


金投網


大家好,我是一名基層的社保工作者,感謝大家的關注,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按照300%的基數繳費,未來養老金會到什麼程度呢?

其實作為一名基層的社保工作者,作為從業人員,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單位繳費還是個人繳費,最高的繳費基數是當面最低社保繳費基數的3倍,也就是300%到個人的繳費基數超過300%之後不會計入個人賬戶。

這個例子,今年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為5000元。其實5000對於很多成人數算比較高的瞭如果個人工資高的話,那麼他可能會是最高的繳費基數,能達到每個月15000元的繳費基數。我們對比5000元和15000就知道,那麼個人賬戶的餘額當然是每個月繳納最高繳費15000元的人,他的賬戶餘額多。社保中,個人帳戶餘額的多少也是影響個人養老金多少的一個重要因素。那麼有人繳費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有人按照最高繳費基數也到三倍繳納,那麼可想而知,他的賬戶餘額不同,就直接影響了個人,他要養老金多少。

舉一個現實工作中的例子,有些人他按照最低檔次繳費15年,那麼退休金可能是每個月700元至1000元左右,而在現實中遇到一個這樣的人,他是按照300%的比例繳納,而且繳納的時間比較長,他得退休後可以達到6000元。這就是個人繳費額不同導致的,後來我們也就僅與別人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對於養老保險的繳納和投資有一樣的道理,高投入,高收益,所以個人的繳納檔次已經是按照300%的話,他將會達到最高的退休金。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單位,尤其是小型單位,都會為個人按照最低基數繳費。因為這樣會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

所以綜上所述,我們如果按照300%的基數繳費,未來的養老金就相當於一種比較高的投資,我們就可以切實緩解自己的生活壓力。



華北小強


很多高收入者對於養老保險並不感冒,認為屬於白花錢。特別是很多人表示養老金只有1000多元。對於月入2萬~3萬的群體,這一部分養老金真的對於退休後的生活影響不大。養老金難道就是這麼低嗎?

養老金的計算

目前,我們的養老金又叫做基本養老金,是具有全國統一計算公式的。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基礎養老金和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等因素掛鉤。

平均繳費指數,實際上就是本人的平均繳費檔次。如果我們始終按照300%的繳費檔次繳費,未來退休時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3。如果有10年按照300%繳費,有10年按照100%繳費,20年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2。

社平工資的口徑,有的地區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有的是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按照各地的規定執行。

繳費年限,要具體到每一個月,每一個月可以轉換為0.0833年。

按照300%繳費30年,基礎養老金是60%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社平工資1萬元,每月也能領取6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有關。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全國是統一一張表,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

個人賬戶的餘額,按照每個月繳費基數的8%劃入。國家每年會統一發布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對個人賬戶計發記賬利息。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如果記賬利率能夠跟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一樣(往往會比工資增長率低一些),這樣個人賬戶養老金就可以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每年記入個人賬戶的錢數是288%的社會平均工資,30年會是86.4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是60歲退休,大約可以領取6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個人賬戶養老金記賬利率趕不上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有1%~4%的差距的話,差不多也能領取37.75%~54.43%的社平工資。

兩項養老金待遇合計,最高可達122%的社平工資。一般也能領取100%左右的社平工資。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現在社會平均工資普遍在5000~6000元之間,每月有這麼一份養老金待遇也是相當高的,基本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生活需要了。90%以上的退休人群拿不到這樣的養老金水平。

養老金水平只有1000多元,只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費15年後辦理退休的人群。養老金待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因此,高基數繳費、長時間繳費都非常重要。

很多計算機工程師和程序員月薪兩三萬元,畢竟很多程序員只是吃青春飯,過了年齡,就有需要轉行的風險,收入也會大幅降低。如果年輕時按照300%基數繳費,到老年之後能夠有五六千元的養老金也是相當不錯的了。


暖心人社


在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之下。繳費基數是60%到300%。所以若是按照300%進行繳費那麼未來的養老金水平肯定是非常高的!

經過筆者的簡單計算:若是每年繳300%,一直繳費15年,在社會職工平均6000的情況下,可以每個月領取到3600元/月的養老金。

若是繳費30年,那麼退休後能夠領取的養老金都會是當時全國職工工資的1.2倍,所以這樣的一個養老金收入真的是蠻高的。應該算是鶴立雞群了。若退休後全國平均工資漲到一萬,那退休養老金可以領取到一萬二。

那麼什麼群體的人可以繳費到300%呢?一種是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他們的收入超過了平均工資的三倍就只能按照三倍進行繳納,這樣的退休金非常之高。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家境較好的靈活就業人員,為了自己的養老生活可以更好則選擇了高繳費。

我是 關注阿潘淘保,有任何關於社保醫保養老金的問題都可以諮詢我,感謝您的閱讀。





阿潘淘保


按照社平工資的300%確定繳費基數,當然會得到最高水平的退休養老金。具體數據會是多少,還要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社平工資水平、繳費時間、過人之處從(記賬利率)、退休年齡(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等。

退休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有標準公式,是一個涉及諸多參數變量的複雜過程,非專業人員要想完全搞明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顏開局作為長期研究我國養老保險的自媒體,在對QD市35年曆史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模擬計算方式,總結出了一套估算養老金的簡單辦法。下面就以繳費基數為社平工資的300%為例,講解一下如何估算退休養老金。

上表為通過數據計算得出的養老金替代率,可以用於養老金的估算。

比如,參保人按照300%的檔級連續繳費15年後滿60歲,其退休養老金大致就是社平工資的51.87%。如果知道社平工資是5733元,那麼估算退休基本養老金就是:

基本養老金=5733×51.87%=2974元。

又比如,參保人按照300%的檔級連續繳費20年後滿60歲,其退休養老金大致就是社平工資的64.92%。如果知道社平工資是7670元,那麼估算退休基本養老金就是:

基本養老金=7670×64.92%=4979元。

需要說明,表格中養老金替代率是基於QD市的歷史數據總結得出來的,肯定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也只是適用於個人大致估算,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並不能代替標準公式。真有退休人員,還是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公式進行計算。


顏開文


我想你可能想知道的是如果按照300%繳費,跟按照100%繳費,養老金有多大區別。

那麼下面我來給你詳細計算一下你就知道了。

假如退休前一年當地社平工資為A,繳費年限為N

根據公式:

養老金=統籌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統籌賬戶養老金=(A+A*繳費工資指數)÷2×N×1%

這裡的繳費工資指數為:①如果按照300%繳費,則為3;②如果按照100%繳費,則為1。

所以如果按照300%繳費,統籌賬戶養老金是比按照100%繳費的2倍。

然後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繳納的保費,也就是繳費基數的8%會計入個人賬戶。然後按照規定利息計息。你按照300%繳費,那麼每次計入個人賬戶的錢是按照100%繳費的3倍,最後的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也為3倍。

所以如果按照100%比例繳費,退休後的養老金為=統籌X+個人賬戶Y=X+Y

那麼按照300%比例繳費,退休後的養老金則為=2X+3Y

因為(2X+3Y)÷(X+Y)<3

所以平時多繳3倍的保費,並不能多拿3倍的養老金。只能多拿2倍多一點。

從性價比來說,如果是個人名義參保,因為全部的保費都得自己承擔,因此按照最低比例繳費是最划算的。如果是單位參保,因為單位承擔了大部分保費,因此繳費比例越高越好。


老萌有個存錢罐


按養老金計算公式,3倍基數繳費,實際產生的效果只有2倍,而即使只有0.6倍基數,實際效果卻能夠達到0.8,所以養老金髮放辦法一定程度上是壓高拉低的,換句話說,多交不合算。例如,假設當地在職職工人均工資是5000塊,計算養老金時每年增額為1%,如果繳費年限是15年,按3倍計算的基礎養老金是5000*(1+3)/2*15*1%=1500,按0.6倍計算的結果是600。意思是說3倍繳費額15000與0.6倍繳費額3000計算得出的基礎養老金差距其實相差不大,差距在於繳費額多得的個人賬戶上的錢會多很多。


LA燈


按照300%的標準繳納,其結果會不會高於300%呢?

自從2014年養老保險“並軌”以後,所有在職人員的繳費基數和養老金待遇都執行一個標準。

繳費基數是在職時的月應發工資總額,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也是相同的。


但是,條件好的單位可以按照職工平均工資即繳費基數最高300%(原來的3倍)的標準繳納養老保險。

那麼,以這樣的繳費比例繳納養老保險,單位當然也是以這樣的繳費標準實際繳納。

這樣一來,個人賬戶存儲額和基礎養老金及職業年金的實際繳納費用都是沒有提高之前的300%。

如果某一地區有這樣的兩個人,他們的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同時,上年度當地的社平工資也是相同的(同時退休),而且,繳費年限也相同。這個時候二人的養老金就是3倍的關係。

比如說我,目前,我的工資總額是6225元/月。


標準不動時,月繳納個人養老保險:6225×8%=498元。

單位繳納的基礎養老金:6225×12%=747元。

如果擴大3倍,總數就是(498+747)×3=3735元。

那麼,到退休之前,總數就是3倍,當然養老金也是這個標準了。

同時,由於所有繳納的基金在基金管理機構裡還要投資運營,那麼,相應的利息也應該是原來的 3倍。

因此,可以判定:

以3倍的標準繳費,養老金的標準也是3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