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呂蒙殺了關羽之後,呂蒙也突然死了?

徐小仙說歷史


後人一提起建康,就會想起秦淮河、秦淮風月,再就是那段極盡悲涼的“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總之,想到的都是東晉、南宋(臨安)那失敗與悲涼的感覺。


(古都城建康)

然而,建都於“建康(建業)”的孫吳,卻實力強勁。

所以,時人對吳國無視“魏國強大”、“聯合抗魏”的策略,卻自相殘殺而大加批判,這沒有道理啊!

歷代東南建國者,為了維持政權的長久,一般都會在兩個方向進行嚴重防禦。

一是守淮,而欲守淮河,必取淮南、淮北地區,即兵家“守江必守淮”的戰略思想;二是守江,奪取長江上游,即荊襄地區,防止北朝軍隊水陸並進,直逼都城。


(滅東吳最佳路線圖)

建安二十四(219)年七月,孫權欲攻合肥,軍隊佯動,魏軍立即調動重兵防禦合肥,這就是“白衣渡江”計劃的第一步,可見孫權此時已開始佈局。

關羽一見如此,便犯了機會主義盲動,率兵攻打襄陽、樊城,當他源源不斷從後方往前線運兵,並且還擅自強佔東吳貯藏在湘關的糧食。

孫權得知此事,覺得出師有名,發兵襲擊關羽的後方。 關羽陷於進退失據,腹背受敵的困境,遂西走麥城,為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斬首。


(關公走麥城兵敗劇照)

江陵一戰,呂蒙立功至巨。但孫權的封爵還未頒佈,呂蒙疾病發作,死時四十二歲。然而呂蒙之死,就這樣成了孫權的汙點。

第一種說法來自於高希希拍的《新三國》,說是東吳為了向劉備做交代,於是毒死呂蒙。

不過這種說法純屬搞笑的,不靠譜,還有一部電視劇裡說曹操是因為對貂禪念念不忘才患上“頭風病”的呢!

第二種說法來自於《三國演義》,說是關羽附身於呂蒙身上,還跟孫權聊了一會兒天。

這個說法滿足了明朝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主流思想。

不過,當紅太陽照遍中國大地之後,這種說法就顯得荒唐了。

只有臺灣還在流傳著這種傳說,他們可是大年三十晚要搶著上頭香,各個堂口還在供著關公像的。


(呂蒙劇照)

第三種來自於陰謀論,說呂蒙、周瑜、魯肅的死都是孫權乾的,不過這種說法不足論。

孫權也是一代雄主,不可能會把控不住自己的臣子。呂蒙是寒門,要說孫權要對付本土的豪門士族倒有可能。

第四種說法就可信了,這是來自陳壽《三國志》的記錄。“蒙常有病”,說明只是恰巧病死了。

“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東吳四英將)

東吳四英將的軍政能力、戰略眼光明明高出一大截,但名頭卻沒有五虎上將的名頭響亮。 本來兩軍爭戰,皆為君王所命,無關道德,奈何呂蒙的粉絲量就幹不過人家的,這就成反面派啦!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剛日讀史


蜀漢漢壽亭侯、前將軍、襄陽太守關羽,是三國時期劉備陣營的大將,東吳孱陵侯、偏將軍、南郡太守呂蒙則是孫權陣營的大將,兩人互為敵手。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20年),關羽在大舉進犯曹操陣營失利,後方又遭遇呂蒙偷襲的情況下,從麥城突圍,結果被擒殺。

就在關羽死後不久,呂蒙也在當年去世,這樣的巧合,引發了後人的諸多猜測,悅史君把幾種情況給大家解析一番。

第一,關羽追命

關羽死後在民間被神化,尊為“關公”,後來還被朝廷推崇為“武聖”,對他的死負有責任的呂蒙,自然就成為眾矢之的。

而這種情緒,在大家熟知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中,體現得最明顯,呂蒙的死也最戲劇。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讓死去的關羽,在孫權君臣慶功宴上,附體於呂蒙,不僅大罵孫權呂蒙,還讓呂蒙“七竅流血而死”。

這樣的安排很過癮,也符合老百姓的慣常思維,但悅史君要說,這隻能是小說家的戲說,實在是荒謬。

第二,積勞成疾

呂蒙設計戰勝關羽,為孫權奪回了荊州,孫權立馬就下發了表彰,任命呂蒙為南郡太守,冊封孱陵侯。

然而,正式的封爵還沒有下達,呂蒙就發病了,孫權把他安置在內殿養病,想盡了辦法,又是請名醫問診又是吃不下睡不著,可以說是能用的都用了。

但呂蒙還是死在了孫權的內殿裡,孫權非常傷心,都沒精神處理政務了。

由此可以看出,呂蒙是因病去世的,而且悅史君認為,他是積勞成疾,有高強度軍旅生活的影響。

第三,瘟疫

古代的醫療條件遠遠不如現在,各種瘟疫發生比較多,而且會致命。

就在呂蒙去世的東漢建安二十四年,東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甘寧,護軍校尉、都護徵虜將軍孫皎,右護軍、蕩寇將軍,討越中郎將蔣欽等人也都因病去世。

這有可能巧合,但悅史君認為,發生瘟疫的幾率還是蠻高的。

綜上所述,悅史君認為,呂蒙的死與關羽沒有直接關係,大概率是因為積勞成疾,小概率再加上當時的瘟疫導致的。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呂蒙殺了關羽之後,呂蒙也突然死了,看起來巧合,其實是有因果關係的。

關羽佔據荊州,吳國多次討要,始終要不回來。吳國君臣都對關羽非常怨恨。

呂蒙擔任東吳大都督時期,曹操南下與關羽大戰,樊城被曹軍佔領。

為了誘引關羽離開荊州,呂蒙裝病,好像不能指揮作戰了,當然不會進攻荊州。

被呂蒙矇騙的關羽,帶領兒子關平等將領,向樊城進攻。

呂蒙偷襲荊州,使得關羽前後都受到攻擊,只能向西方躲進麥城。

麥城被圍困時間太久,關羽帶領少數騎兵突圍。

在向西方逃跑途中,關羽被呂蒙部將活捉。

關羽父子被押解到臨沮時,呂蒙下令將關羽父子殺死。呂蒙殺死關羽,徹底打亂了孫權的計劃。

孫權的真實想法

孫權不希望東吳大將殺死關羽,有兩個方面考慮。

一方面,孫權知道劉關張的關係與感情,如果關羽被殺,劉備、張飛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前來報仇。

一旦劉備、張飛前來攻打東吳,東吳損失一定會非常巨大。

另一方面,關羽活著,可以成為蜀漢抗擊曹操的重要力量。

東吳與蜀漢、東吳與曹魏都分別締結了盟約,雖然東吳是三支政權中力量最薄弱的,但是,曹操進攻蜀漢,蜀漢力量強大一分,堅持抗曹的時間就會長久一分,東吳受到進攻的時間就會後延一分。

蜀漢、曹魏進行戰爭,雙方都會受損,東吳還有乘機發展壯大起來、甚至統一天下的可能。

孫權還有另外一個真實想法,就是讓關羽死在曹操大將手中。

當曹操手下大將殺死了關羽,劉備、張飛自然會集中力量去攻打曹魏,為關羽報仇雪恨。

基於這些想法,孫權命令呂蒙將關羽引到荊州之外,再去偷襲荊州。

儘管孫權對關羽充滿仇恨,但是,他還是一再囑咐呂蒙不要殺死關羽。

孫權要求呂蒙把關羽引去、或者逼去與曹軍打仗、廝殺;

呂蒙乘勝追擊關羽時,孫權派遣陸遜前去傳令,千萬不要殺死關羽。潛臺詞是把關羽追到曹軍陣地,讓曹軍大將殺死關羽。

歸根到底,孫權的目標是:東吳奪取荊州,讓曹魏與蜀漢繼續打仗。

孫權的補救策略

當呂蒙已經把關羽殺死了,孫權接下來不得不用心補救已經造成的不利處境。

孫權把關羽的頭顱送給曹操。

表面上看孫權巴結曹操,實際上,孫權既想討好曹操、緩解與曹操的關係,又想把劉備、張飛的仇恨矛頭引向曹操。

孫權暗中派人聯繫蜀漢,希望吳蜀聯盟繼續維持、並向更加鞏固的方向發展。

劉備、張飛發誓一定要報殺羽之仇,當然是要把殺死關羽的仇人殺死。

所以,為了緩解劉備、張飛的仇恨,孫權決定殺死呂蒙。

孫權不能把呂蒙送給劉備去殺,因為事關東吳主權與尊嚴。

可是,對於東吳來講,呂蒙是有功之臣,也不能公開殺死。

如果公開殺死呂蒙,東吳的大小官員、上下將士,一定非常寒心,孫權也就徹底失去民心,那還怎麼統治呢?

孫權只能使用暗招殺死呂蒙。

孫權利用慶功宴的機會,在呂蒙的酒中放了毒藥,企圖製造呂蒙酒後暴死的事故。

呂蒙特別敏感,第一杯酒喝下肚,感覺不對勁,知道遭遇了孫權的毒手。

直接喊叫出來,後果無法預料。

當務之急是既不能繼續喝酒,又要讓孫權產生畏懼心理,於是呂蒙心生一計,開始裝神弄鬼。

呂蒙接過孫權遞來的酒杯,又聞到一股藥味。但是,他裝作要往嘴裡喝的樣子。

忽然把酒杯摔到地上,並且一把揪住孫權的衣領,厲聲大罵孫權:

“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

眾位將領大吃一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呂蒙繼續弄鬼裝神,高聲呵斥孫權:你用奸計害死我,我活著不能吃你的肉,死了要附魂呂蒙賊身!我是漢壽亭侯關雲長!

呂蒙企圖用關羽魂魄附身,來鎮住孫權,拯救自己的性命。

但是,喝下去的毒藥發揮作用了。呂蒙倒在地上,七竅流血。因為喝下去的藥量較小,呂蒙沒有死。

孫權趕緊派人把呂蒙安置進內殿,傳來醫生,給呂蒙治療。

孫權知道,呂蒙喝的毒藥很少,必須安置在可控範圍內,以防發生其他變故,比如呂蒙逃跑、比如呂蒙亂講,等等。

為了籠絡軍心,孫權大張旗鼓獎勵呂蒙,明明知道呂蒙不敢要這些獎勵,孫權還是假惺惺重獎呂蒙。

孫權任命呂蒙為南郡太守、冊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500斤。

呂蒙現在只想保住性命,哪還想要什麼獎勵!

呂蒙不接受金錢獎勵,但是接受南郡太守,希望上任後離開孫權身邊,能夠保住小命。

可是,孫權遲遲不讓呂蒙到南郡上任就職,只是將他留置內殿,放到自己眼皮底下。

孫權下令,招募全國範圍內最好的醫生,並且懸賞,治好呂蒙的病,賞賜1000兩黃金。

孫權一面不能讓醫生真的治好呂蒙,另一面又要讓將士們看到孫權對待呂蒙的真誠。

每當醫生給呂蒙針灸,孫權就在旁邊難過,有時候還流眼淚。

為了隨時關注呂蒙的情況,孫權命人鑿通牆壁,便於自己暗中觀看。

為了讓東吳的將士們真正感受到孫權關愛功臣的情懷,孫權總是把自己的情緒誇張地表現出來。

呂蒙能吃下食物,孫權就對手下人有說有笑;呂蒙不能吃喝,孫權就長吁短嘆,不吃飯不睡覺。

呂蒙病情好轉了,孫權下令赦免罪犯,並且號召大臣們都來慶賀。

看見呂蒙病情逐漸加重,孫權親自到床前探視觀察,命人請來道士祈禱。

其實孫權心中清楚,呂蒙很快就要死了,因為喝下去的毒藥正在發揮作用,而且醫生的治療也是毫不對症的。

孫權問呂蒙:“萬一將軍不能為我效力,誰可以鎮守江陵啊?”

呂蒙回答說:“朱然膽略、才能都足以勝任。”

呂蒙仍然在迎合孫權,希望孫權能夠治癒自己的疾病、保住性命,所以推薦了孫權十分看好的朱然。

為了給自己的後代留下一條生路,呂蒙臨終遺囑:所有的金銀財寶以及物質獎賞,全部歸還國庫,並要求喪事從儉。

呂蒙在喝了慶功酒之後時間不長終於死了,死在孫權的內殿裡,死在孫權的精心照料下,死在年富力強的歲月中。

呂蒙享年42歲。

呂蒙死後,孫權哭了2天,東吳將士們深受感染,也都悲傷不已。

孫權讓呂蒙兒子呂霸承襲呂蒙的爵位;並賞賜300戶人家去為呂蒙守墓,給他家50頃田地、不收田賦。

孫權終於完美地補救了呂蒙殺死關羽的不良後果,實現了一箭三雕:用關羽的頭顱巴結了曹操;重賞呂蒙籠絡自己東吳的將士;毒死呂蒙向蜀漢劉備表達了結盟的誠心。

三國時期,最難預測的就是人心。


數學張教員


公元220年,相繼有三位重要的人物死去,關羽、曹操和呂蒙。關羽進攻曹操,被呂蒙算計,曹操和呂蒙合力擊敗了關羽,最後關羽死於東吳人之手。可以說關羽被殺,呂蒙是始作俑者,蹊蹺的是,關羽死後,曹操和呂蒙也相繼死去,曹操年齡大自然病逝可以理解,可是呂蒙年僅42歲就死了,令人懷疑。那麼呂蒙為什麼在殺掉關羽之後就突然死了呢?

我覺得呂蒙既不是《三國演義》這本書渲染的那樣,是死於關羽陰魂索命,也不是死於孫權的黑手(陰謀論),而是累死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呂蒙是個典型的投機主義者,換句話說,呂蒙一生的成功靠的一是努力,二是大膽投機。而投機的後果就是最後連自己的命都丟了。為什麼說呂蒙是個投機主義者呢?

呂蒙非天縱英才之人,但是卻有著大富大貴的遠大理想。為了理想,呂蒙甚至不惜性命。他小時候是這樣,長大成年後更甚。

呂蒙早年家裡貧窮,為了求取富貴,他偷偷的跟隨姐夫鄧當的部隊去平叛山越亂民,鄧當激戰時突然看到呂蒙竟然也在軍中,大驚,於是呵斥呂蒙回去,呂蒙根本不聽。回家後呂蒙遭到家母的訓斥,於是呂蒙說了一句千古留名的話:家裡貧窮難以為繼,唯有從軍方能求取富貴。況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這就是呂蒙的膽量,為了擺脫貧困,求取富貴,依然決定從軍來博取富貴。呂蒙的努力換來了回報,鄧當戰死後,張昭推薦呂蒙為別部司馬,統領原來鄧當的部眾。

沒過多久,孫策遇襲而死,孫權掌權。孫權掌權之初就決定要精練隊伍,將兵少的合併到一起來增加戰鬥力,重新任命有能力的人來擔當頭領。呂蒙擔心自己的隊伍被合併,於是又開始投機。他讓人連夜趕製絳紅色的軍裝和統一的綁腿布,連夜操練隊伍。等到孫權前來視察時,看到呂蒙的隊伍整齊劃一,士氣高昂,於是連連稱讚,將其他人少的隊伍都合併給呂蒙來指揮,呂蒙開始取得孫權的信任。

後來,呂蒙跟隨孫權破黃祖於夏口,呂蒙身先士卒,作為前鋒,率軍激戰黃祖手下陳就,親自斬殺了陳就,黃祖軍遂敗。孫權論功行賞,認為呂蒙斬陳就功勞最大。

曹操破荊州,威脅孫權。呂蒙又跟隨周瑜破曹軍於烏林,擊敗曹仁於江陵。隨著呂蒙的軍功越來越多,呂蒙的官職也越做越大,定荊州後,孫權封呂蒙為偏將軍,領尋陽令。

周瑜死後,魯肅代替周瑜成為大都督。呂蒙和魯肅對於荊州以及鎮守荊州的關羽有不同的見解,魯肅認為曹操虎視江南,時刻有吞併江東之心,因此要和劉備及關羽聯合。況且,魯肅覺得關羽不足為慮,根本不會給江東帶來威脅。因此,魯肅屬於溫和的聯合派。

呂蒙和魯肅的觀點正好相反,呂蒙認為劉備和關羽在荊州為鄰,禍害極大。劉備志向遠大,關羽世之虎將,兩人都有吞併江東之心,只是礙於形勢沒有動手罷了。因此,呂蒙屬於激進的求戰派。

世人皆認為魯肅的連橫之術高瞻遠矚,呂蒙的想法太幼稚。這樣認為對嗎?我認為是不對的,呂蒙之所以敢於和劉備爭奪荊州,其實是有很周密考慮的。呂蒙曾經對孫權說過:

蒙乃密陳計策曰:“令徵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遊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

呂蒙的思路很清晰,只要佔有荊州,孫權佔據南郡來坐鎮指揮,潘璋守住西邊的白帝城,蔣欽領水軍在長江上下游巡視,我呂蒙據守襄陽,這樣的話何必懼怕曹操,又何必求關羽來為我們抵抗曹操呢?

呂蒙後來偷襲關羽之戰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關羽敗走麥城,在臨沮被殺之後,孫權親臨南郡,在公安坐鎮指揮,陸遜佔領秭歸,呂蒙佔據江陵,西拒劉備,北抗曹軍,基本實現了呂蒙的設想。

其實在呂蒙計劃偷襲關羽時,呂蒙已經屢次生病,而且病得不輕。這樣的情況關羽也很清楚,只是呂蒙駐軍陸口,和關羽駐軍多有比鄰,因此,關羽不得不在公安和江陵布重兵防禦。

呂蒙為了讓關羽放鬆警惕,故意上表要求去建業治病,孫權大張旗鼓的同意了,這件事情被關羽獲悉以後,關羽才撤走了江陵和公安的防禦,全力圍困襄樊,以至於後來江陵和公安被呂蒙偷襲,關羽竟然完全不知情。

呂蒙偷襲關羽跟他的性格分不開,還是那句話,投機成分很大。關羽鎮守的荊州地處魏蜀吳三國交界地,一旦發生戰事,牽涉面很大。因此,偷襲關羽,面臨的變數太多。而魯肅的連橫政策很穩妥,但是卻太保守,孫權不是很喜歡。

其次是呂蒙偷襲關羽其實也是跟自己的身體較勁,呂蒙本來就有病,為了偷襲關羽,佔領荊州,呂蒙拖著病軀指揮爭奪荊州之戰,雖然最後成功擒殺了關羽,但是呂蒙也因為身體吃不消,終於病情加重,活活被累死。怨誰呢?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呂蒙在偷襲荊州,擒殺關羽之前其實身體就一直不好,而呂蒙是個從小就喜歡投機的人,他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強拖著病軀也要奪回荊州。雖然最後擒殺關羽,奪回荊州,但是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後累死於任上。在孫權看來,呂蒙真的算是不可多得的忠臣,怎麼會下黑手呢?所以,大家就不要添亂了。


每日趣評


關羽憑藉忠義二字和蓋世武功在我國享有“武聖”之稱,幫助劉備建立蜀漢,在其人生的頂峰時期駐守荊州,可一代豪傑關羽遭到了呂蒙的暗算,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慘遭呂蒙的殺害。

呂蒙是東吳的儒將,“吳下阿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都是出自他的經典成語,這都反映出他勤奮好學、勤能補拙的勵志故事,他從一個不知名的士兵到最後官拜大都督,統領吳國軍隊,也可謂達到了人生的頂峰,然而就在他斬殺關羽之後不久,自己也蹊蹺的死去,這一切究竟是巧合還是天意?


在公元220年,曹操與劉備為了爭奪漢中而大打出手,曹操落敗後便集結兵力進攻關羽獨自鎮守的荊州,關羽率領的部隊起初勢不可擋,打得曹操屁滾尿流,差點想遷都,此時東吳及時出手救了他一條老命。

孫吳看到關羽與曹操激戰正酣,便打算從後方與曹操形成夾擊之勢進而奪回荊州,呂蒙作為此次偷襲的總指揮,親率大軍向關羽的後方發動了襲擊,數日之內便將關羽的城池都搶了過來,關羽被殺得措手不及,只得敗走麥城,呂蒙不聽孫權的命令竟然斬殺了關羽,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呂蒙在斬殺關羽之後不久也死去了,因為這麼巧合,自然就引起了後人的諸多猜測,對於他的死因一直是個謎團。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呂蒙的死有點誇張,說孫權在為呂蒙準備的慶功宴上,當孫權向呂蒙敬酒時,呂蒙突然被關羽魂魄附體,就此神情失常,只見呂蒙把酒杯往地上一摔,突然一把抓住孫權的衣領,以關羽的口氣說“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一句話剛剛說完,呂蒙就此七竅流血倒地而亡,呂蒙被嚇死了。

而陳壽的《三國志.呂蒙傳》則記載“以蒙為南郡太守,會蒙疾發,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從陳壽的記載來看,呂蒙是病死的,但呂蒙長期征戰,身體硬朗得很,得急性病的可能性不大。


還有一說是呂蒙得瘟疫而死,當時流行瘟疫,再加上呂蒙常年打仗,與死屍接觸過多,得瘟疫的可能性較大。
然而最大的可能性還是被孫權所殺,呂蒙意氣用事,完全沒有大局觀,違抗軍令本來就是死罪,孫權知道若殺了關羽,劉備一定會與東吳結仇,不利於東吳,於是下令只准追趕不準殺害,打敗關羽收回荊州就達目的,孫權還派陸遜前去攔呂蒙,呂蒙卻把陸遜甩了幾百裡,他好大喜功,自作主張趕盡殺絕把關羽給殺了,孫權得知後表面恭視,內心極為不爽。

呂蒙之前曾受過關羽的侮辱,關羽太傲氣,沒有把東吳任何人放在眼裡,呂蒙也迫切想收回荊州,替周瑜報仇,因此呂蒙殺死關羽的那一刻,完全是為了解氣。


關羽是孫權和曹操都心生敬畏之人,他們都希望對方殺掉關羽與劉備結仇,自己好坐收漁翁之利,曹操借刀殺人(借東吳之手)來大亂孫劉聯盟,唇亡齒寒,孫劉兩敗俱傷,曹魏最後各個擊破,呂蒙為三國歸晉立了首功。

魯肅做大都督時主張孫劉聯盟共同抗曹,對關羽只能追不能殺,只能遠遠的喊殺而不靠前,維護了孫劉聯盟,曹操就只有乾著急的份,這就是魯肅的高明之處;而呂蒙人品有問題,不講道義,在同盟國背後捅刀子,違背孫權的意願殺死關羽,讓孫劉結怨,將禍水引向東吳。

掌握兵權的大都督卻抗命不從,一意孤行,這是身為君主最為忌憚的,對於一個不聽主子命令的下屬,完全不把主子放在眼裡,孫權當然要他死,不然哪一天他還不造反,在背後暗地裡捅刀子。


不過孫權知道即使呂蒙違抗軍令,但他的功勞早已名揚吳國,就算殺也不能明殺,因此孫權使了一個一石二鳥的計策,先召集天下的道士為他祈福,來贏取吳國的民心,同時又把呂蒙留在自己的內殿之中,以方便給他下藥,最終獲得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遺產君


關於呂蒙之死,很多人都猜測是呂蒙功高蓋主,被孫權給暗害的。那麼,孫權真的會害死呂蒙嗎?

確實,呂蒙的功勞非常高,高得確實很震主。

(呂蒙劇照)

孫權的四個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在東吳國家的開創、發展和穩定過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呂蒙改變魯肅制定的一味聯合劉備,保持孫劉兩家相安無事的策略,大膽襲取荊州,不但讓東吳獲得很大一片地盤,更重要的是,讓東吳獲得一個向北向西發展的據點,同時有效地遏制了蜀漢擴張的勢頭,讓魏蜀吳三方終於保持了平衡,避免了蜀漢的過度擴張,壓縮東吳的空間,並讓東吳過早滅亡的悲劇。

而且,當呂蒙奪取荊州以後,他的權力和威望也達到了巔峰。孫權對呂蒙的封賞,已經到了一種最大的限度。除了讓他擔任東吳軍隊的最高統帥大都督,封孱陵侯外,光是賞賜的錢,就達到了一億,黃金五百斤。這讓人不得不感慨,再沒有比這更大的封賞了。再大的封賞,就是把他孫權的位置讓給呂蒙了。所以說,孫權要是猜忌呂蒙,也是很可能的。

再一點,孫權給予了呂蒙封賞以後,呂蒙居然不要錢。孫權反覆要給,呂蒙還是不要。這由不得孫權會瞎想,你不要這些錢,你想要什麼?咱們看歷史上的事件。當王翦帶著秦國的60萬大軍去攻打楚國的時候,王翦當時反覆向秦王要封賞,要封地。王翦當時對部下說了,我不是小氣,我是要讓秦王放心。當他看到我很在乎這些小利的時候,就不會懷疑我會裂土封疆了。而呂蒙卻並不要那些錢,你說孫權會不會懷疑呂蒙有裂土封疆的想法呢?

(孫權劇照)

不過,即便孫權有可能猜忌呂蒙,在那會兒,他會不會害呂蒙呢?顯然不會。

我們先看歷史記載。歷史上說,呂蒙是生病去世。

這個應該不會是假的。畢竟呂蒙在襲取荊州之前,為了麻痺關羽,就以自己生病為藉口,從前線回到都城去養病,如此關羽才放心大膽把軍隊都調到襄樊和曹操作戰。應該說,呂蒙這雖然是藉口,很可能他確實也感到了不舒服。後來病沒有得到治療,又返回前線進攻荊州,如此舟車勞頓,積勞成疾生病,也是說得過去的。

而且據歷史記載,當時除了呂蒙外,甘寧、孫皎、蔣欽也都死於這一年,有專家分析,他們之所以集體去世,很可能是死於瘟疫。

有人又說,有沒有可能,孫權趁呂蒙生病的機會,在湯藥上下毒手呢?我覺得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我的理由有兩點。

(劉備劇照)

第一,呂蒙生病後,孫權專門把呂蒙迎到他的家裡照顧,請最好的醫生給呂蒙治病。而且,害怕打擾呂蒙,孫權還只是在牆壁上鑿一個洞,暗中觀察。若是呂蒙精神好一點,能吃飯,孫權就很高興。若是呂蒙精神不好,吃不下飯,孫權就很悲傷。如果孫權這樣做只是做秀的話,世上再也找不到比孫權更厲害的“表演藝術家”了。再說了,孫權又不是處在初創階段,沒有必要通過這種做秀來聚集人才吧?

第二,呂蒙幫助孫權襲取荊州後,不是就蓋棺論定,安享太平了,而是麻煩才開始。為什麼呢?因為劉備如何能嚥下這口氣呢?他不發兵攻打孫權,怎麼可能呢?而劉備發兵攻打孫權,還有誰比呂蒙更適合帶兵抵抗劉備呢?有人說,還有陸遜啊。不對,陸遜當時並沒有打過什麼大仗,只是個菜鳥,怎麼能把吳國的三軍都交給他呢?最後劉備打來了,孫權把軍隊交給陸遜,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從孫權一直反覆不斷地向劉備請和,打勝了都還立馬請和這件事來看,孫權對陸遜其實一直是將信將疑的。所以說,留住呂蒙的命,就是留住吳國的希望。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從哪個角度,孫權都是不可能害呂蒙的。


張生全精彩歷史


襄樊之戰中的關雲長威震華夏,可不料被呂蒙來了個白衣渡江,把自己的後路給抄了。關羽在麥城被擒後大義凜然,寧死不降,結果落得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可是,關羽剛死,呂蒙也隨之一命嗚呼了。

歷史上東吳的幾個大都督都未能長命,害死關羽的呂蒙也僅僅活了四十二歲。由於呂蒙之死與關羽被殺時間較為接近,所以後人演義認為,是關羽死後顯聖,前來複仇,並藉機奪取了呂蒙的性命。此說在《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頗為傳奇:

當時孫權、呂蒙等人正在慶功,可呂蒙突然發病,好似關羽附身一般,並以關羽的口吻怒斥孫權:“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

面對發狂的呂蒙,在場的諸位將領也大為驚訝。可是,未等大家反映過來,呂蒙再次被“附身”,並直言自己是漢壽亭侯關雲長:

“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

面對呂蒙出現的這種異樣舉動,孫權也大為驚駭,慌忙率領著眾人跪拜。之後,呂蒙倒在了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三國演義》中關羽顯聖奪命的情節,固然是違背科學常識的,說白了還是在美化劉備集團。這一點,羅貫中自始至終皆是如此。

那麼,歷史上的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呂蒙是繼周瑜、魯肅之後東吳第三位“英將”。早在周瑜領兵時,呂蒙便已經小有名氣,曾參加過赤壁之戰。及至魯肅死後,呂蒙出任中水軍都督,屯兵陸口,與關羽為鄰。呂蒙與魯肅不同,他雖然表面上給足了關羽面子,但卻一直都想著奪取荊州。

在呂蒙麻痺關羽的諸多措施中,便包括“詐病”。然而,雖然呂蒙用稱病的方式來讓關羽放鬆警惕,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其實呂蒙的身體原本就不是很好。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正因呂蒙向來體弱,關羽才會輕信了呂蒙。

關羽利用手中假節之權,發動襄樊戰爭,以一己之力與曹軍交戰,結果兵力和糧草捉襟見肘。就在此時,呂蒙率精兵偷襲,抄了關羽的後路。接下來的事情,大家也就十分清楚了:傅士仁、糜芳望風投降,關羽被迫敗走麥城,被俘後慘遭殺害。

奪取了荊州,除去了關羽,可以說是為東吳解決了心腹大患。可是,原本身體就不好的呂蒙,卻隨後病倒了。一向緊張的神經突然放鬆下來,人的身體往往就容易出現問題。呂蒙輕功時免不了痛飲幾場,而就此病倒,也不足為奇。

呂蒙病倒後,孫權也是頗為關切,他遍訪江東名醫,甚至不惜找道士作法祈福,以為呂蒙續命。可是,儘管東吳上上下下忙活了多時,還是未能救活呂蒙。就這樣,一代名將呂蒙,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英年早逝。


史海爛柯人


現在更多人願意相信的歷史事實是“巧合”

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呂蒙死於關於附體,魔怔而死,原文描述如下

於是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於地, 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眾將大驚..........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 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只 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比較神話,但是也怪不得羅貫中會這麼描述,歷史記載,呂蒙確實在殺死關羽之後,死的比較蹊蹺

“蒙疾發,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歲。”——《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突然之間就暴斃而亡。

關於陰謀論說法:呂蒙死於孫權或者小人的下毒毒害。

但是我們知道,當時呂蒙殺死關羽取得荊州,是吳國的一大有功將領,孫權都將他跟周瑜、魯子敬作比較,可見呂蒙當時在吳國的聲望地位,對於這麼一個重要的人,在吳國,在老巢,如果還能被宵小之人毒害顯然不可能。

那麼有沒有是孫權殺害的勒?

同樣不是,周瑜對於呂蒙的看重或者說倚重之情在《三國志》裡面表現的淋漓盡致

封爵未下(也就是剛殺了關羽不久),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什麼意思勒?就是呂蒙病發之後,懸賞千金醫治呂蒙的病,還偷偷的從牆壁的洞觀看呂蒙,見呂蒙能稍稍吃點東西就高興,對身邊的人有說有笑,否則嘆息不止,夜不能寐。

可見孫權確實不是逢場作戲!

那麼關羽死後,呂蒙就死了,現在認為更多的是巧合,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


笑嘗歷史百態


的確,關羽死後,呂蒙、曹操相繼病逝。

三國演義的說法是,關羽死後,幽靈不散,依附呂蒙假借其口找孫權算賬。

呂蒙大罵孫權之後,七竅流血而死。

張昭就給孫權出了個餿主意,讓把關羽的首級轉送曹操,嫁禍與他。

曹操見了關羽首級,客氣得很,道了一聲“雲長公別來無恙?”

沒想到關羽睜開雙眼,吹鬍子瞪眼,很不高興。

曹操吃驚不小,從此一病不起,隨後也就掛了。

其實,這個橋段,不很好玩。

關羽失掉荊州之後被殺掉,主要還是自己的原因。

活著打不過人家,死了之後,再去找呂蒙、曹操,就顯得不很厚道,有損其忠義形象。

史料記載,東吳當時發生了瘟疫。

呂蒙、甘寧、孫皎、蔣欽都在這一年死去。

有說法是呂蒙也是因為瘟疫而死。

不管是否確實,但其征戰沙場多年,積勞成疾而死,也是很正常的事。

呂蒙生病期間,孫權寢食難安,千方百計診治護理。

看到醫者給呂蒙針灸,孫權就很難過。

想多看看呂蒙,又擔心影響他休息。

於是,孫權就在牆壁上挖了一個洞,偷偷觀看。

只要呂蒙能進食一點東西,孫權就很開心,與群臣們有說有笑;

如果呂蒙不能進食,孫權就長吁短嘆,夜不能寐。

呂蒙病情略有好轉,就讓群臣都來慶賀。

君臣相得,到了這個地步,也是一段佳話。

呂蒙病逝後,孫權縮食減眠以示哀悼。

人活到這個份上,也就可以啦,也未必一定要七老八十才好。

關羽悽慘的死去,心中不平也可以理解。

但去折騰呂蒙就說不過去了,當然也不會存在這檔子事。

只不過是老羅心中不忿,拿呂蒙、孫權出口氣而已。

至於最後關公跟曹操道個別,也在情理之中。

關公到死才明白何為漢賊,去跟曹公說聲抱歉也是應該的。

曹操與劉備漢中對峙一年多,最後可能是身體出現了狀況,才主動撤軍的。

回到洛陽後,大約半年後就掛了。

曹操一生征戰,顛簸流離,一直有風疾頭痛的毛病。

估計一年多的漢中對峙,劉備把老曹折騰的夠嗆。

本想回家好好調養一下,不想關羽又在襄樊給他找麻煩。

這一下可就真把老曹折騰毀了,英雄一世的曹操也就完成了使命。

呂蒙享年四十二歲,在當時也算很正常的年齡;

曹操終年六十六歲,當時來說可謂高壽。

無中生有的事聯繫在一起,才顯得熱鬧。

但不必太認真,開開心就罷了,沒必要去糾結。


豹眼看歷史




呂蒙搞死了關羽,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如果當初有眼鏡的情況。誰都沒想到,當年給人扛旗的吳下阿蒙竟然將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逼死了,可知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但呂蒙逼死關羽帶來兩個極壞的後果,為此,他死的不明不白,也讓人各種揣測!

一,呂蒙逼死關羽,天下從此只能三分

公元219年,當剛愎自用的關羽死不瞑目的頭顱被那個他戲稱阿蒙的小青年捧在手中之時,他絕對想不到,他的死帶來的後果是劉備和孫權都無法接受的。雖然孫權得到了荊州,但劉備發狂一般的發動了夷陵之戰也早在孫權意料之中。

按照當年諸葛亮的隆中對,此前的劉備意氣風發的謀劃北出漢中劍指曹魏。無論成與不成,對孫權來說都是最有利的。劉備勝不過是從江南挪到江北,孫權極可能兵不血刃拿下荊州甚至劃江而治。劉備敗他只需要要挾一番就更可能拿回荊州。都比現在這樣孫劉大幹一場的好。關羽死,劉備基本無力北伐,天下三分基本定局,他孫權雖然得了荊州卻是得利最少。比如原本可以中五百萬,結果之中了五萬!


二,關羽死,東吳內部反倒不穩定

孫權被曹操戲稱: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他的見識,野心,能力都是一時之選。當年他年輕重用周瑜是他沒辦法,必須依靠周瑜。可現在周瑜死了,呂蒙上來,名望人氣都不如周瑜,這樣對孫權一言堂是有利的。可呂蒙竟然搞死了關羽。要知道三國時代的武將,除了呂布,關羽的名氣是最大的。這讓呂蒙一瞬間名望就坐了火箭直上雲霄。孫吳再一次出現了吳王和大都督的二言堂。這對孫權甚至是東吳都極其不利!


呂蒙固然常年征戰身體不好。但荊州能把關於逼死。怎麼可能回去沒事就突然死了?這裡邊要說沒有貓膩實在不可能。但史書對這點描述也很模糊。只說他病死。我認為呂蒙要麼死於關羽粉絲之手,要麼死於政敵之手,要麼死於孫權之手。總之,幫打出頭鳥,對於孫權的東吳來說,如何成為一言堂才是孫權必須的。呂蒙死了,東吳再也沒有能抗衡他的人。陸遜也不行。你覺得呢?


我是君箋雅,偶爾也侃侃與紅樓以外的文化和歷史。歡迎大家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