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能翻新4.5萬噸的舊航母,但為何卻造不出2萬噸級的登陸艦呢?

範柯左


題主你自己都會說是翻新啦,又不是重造一艘新航母。再說,俄羅斯這艘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本身就在役航母,艦內的動力系統、指揮系統、武器系統等各子系統都是完備的。因此,在此基礎上的翻新,本身的技術難度就不大,遠不及我國把瓦良格號改裝成現今的遼寧艦難度大。

要知道,瓦良格當時就只是可航母的空殼而已,裡頭啥都沒有。所以,現在遼寧艦上的所有設備,全都是我國軍工人員努力奮鬥的成果,基本上跟重新造一艘航母沒啥太大的區別。

反觀俄羅斯翻新庫茲涅佐夫號,其實更多的只是返修下破損的外殼和對內部的設備進行有限的升級罷了。這樣的技術難度並不大,和造一艘全新的2萬噸級登陸艦,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實際上,俄羅斯一再翻新這艘早已破舊不堪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正是自身造船工業被況日下的突出表現。

而且,即便是這種程度的舊艦翻新工程,俄羅斯也是一波三折。因為,去年的10月30日,正在進行翻新工程中的庫茲涅佐夫號,在準備出塢時,卻被傾倒的浮船塢起重機給砸中。可憐的庫茲涅佐夫號還沒修好,其飛行甲板就被自家的維修浮船塢砸出了一個大洞。

儘管當時廠方霸氣回應稱,但結果修復工程卻一拖再拖,讓俄羅斯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淪落到沒有航母可用的地步。

試問,就俄羅斯現在的造船水平,還指望他們建造一艘2萬噸級的登陸艦?

其實,也正因為知道自己造不出大型的登陸艦,俄羅斯在2011年時,才不惜花重金從法國訂購兩艘“西北風”,這份軍購合同價值12億歐元(約為17億美元)。後來,這份軍購因為法國爽約而終結,而這兩艘“西北風”當然也被留在法國吹西北風,而是轉手賣給了埃及。

不論是庫茲涅佐夫號翻新工程的困難進行,還是俄羅斯不惜重金採購法國“西北風”級,我們其實都能看出俄羅斯造船工業的不堪。別說是2萬噸級的大型船塢登陸艦了,就是噸位大點的驅逐艦,以現在俄羅斯的造艦水平來說,也是捉襟見肘的!



這些歷史要讀


主要是因為沒錢,其次2萬噸級的登陸艦不是簡單的登陸艦,而是2萬噸級的“拍岸浪”級兩棲攻擊艦,兩棲攻擊艦雖然也是登陸艦艦型,也屬於兩棲作戰艦,但是絕對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登陸艦,世界上能夠完成兩棲攻擊艦國產的國家,和能夠建造航母的國家基本一致,都是鳳毛麟角。

圖為俄羅斯為印度改造維克拉瑪蒂亞號的場景,當時印度出資23億美元,改造在破舊的地面空地上完成。

俄羅斯翻新4.5萬噸的航母是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原來是俄羅斯海軍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巴庫號,也就是戈爾什科夫號,俄羅斯能夠把一艘載機巡洋艦,朝著完全意義上的航母方向進行改造,並且成功交付印度海軍,說明俄羅斯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完成航母的建造。但是這只是具備了建造航母的技術,不代表俄羅斯有錢進行新軍艦的建造。

圖為改造完成後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圖中可見其飛行甲板上的米格29K艦載機,印度在此次改造中被形容為“冤大頭”。

俄羅斯戈爾什科夫號改造為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是用的印度的資金完成的改造,俄羅斯當然可以完全無憂無慮的進行改造,甚至還可以中途加價,在這種寬鬆的資金環境中,就算是再大的困難也是很容易克服的。但是俄羅斯自己給自己建造排水量2萬噸的“拍岸浪”號兩棲攻擊艦,那就難度大多了,首先錢就需要自己出,其次技術還需要進一步開發。

圖為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俄羅斯為了具備強大的遠程武力投送能力,原本打算從法國進口4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結構因為美俄關係的惡化,導致這些兩棲攻擊艦最終被法國扣留。

俄羅斯一開始並不完全具備自己開發兩棲攻擊艦的技術能力,因為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海軍產業鏈就斷掉了,就算是有錢,也是以購買其他國家的兩棲攻擊艦為主,也就是從法國訂購了4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法國完成了其中2艘的建造後,將軍艦扣留,並且轉售給埃及,這下俄羅斯吸取的了教訓,決定自己去開發,於是設計了自己的“拍岸浪”級兩棲攻擊艦,這款兩攻也和西北風級非常相似,都是2萬噸的兩棲攻擊艦,都只是搭載20多架直升機,外帶塢艙搭載氣墊登陸艇,進行兩棲登陸作戰,不需要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

圖為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結構圖,其實兩棲攻擊艦結構比航母簡單的多,但是沒有建造過的國家就難以具備相關技術,畢竟也是載機艦,全艦的系統也算是比較複雜。

按理說,這樣的軍艦技術難度並不高,但是考慮到冷戰後俄羅斯建造的最大的登陸艦也不過是8000噸左右的伊萬·格洛夫級船塢登陸艦,考慮到俄羅斯在冷戰後建造的最大的海軍作戰艦艇也不過是4500噸的22350型導彈護衛艦,因此俄羅斯不具備2萬多噸的兩棲攻擊艦的建造能力實在是太好理解了,畢竟俄羅斯全國上下連一個可以容納2萬噸級兩棲攻擊艦建造的船塢都很難找到,唯一具備生產條件的紅星造船廠,又還沒有形成軍艦生產製造能力,剛剛完成設備的購置和安裝。

圖為俄羅斯涅瓦設計局設計的拍岸浪級兩棲攻擊艦。

所以說,俄羅斯可以花別人錢的改造4.5萬噸的航母,但是自己拿不出錢給自己建造兩棲攻擊艦,也因為冷戰後水面艦艇生產斷代,因此沒有形成足夠的軍艦製造技術能力。


海事先鋒


目前,俄羅斯建造兩棲艦的手藝很低。例如著名的11711型大型登陸艦“伊萬·格倫”號,該艦航速18節,長120米,排水5000噸(比中國老舊的072坦克登陸艦稍小一點點),能夠裝載13輛60噸的重型坦克,或者36輛兩棲裝甲登陸車輛,甲板上配備1門76毫米艦炮,艦尾的甲板可搭載1架卡-29直升機。該艦於1998年開始設計,2004年開工建建,2012年在加里寧格勒下水,期間三次修改建造方案,到2015年初,俄海軍再次推遲交付,直到2018年,該艦才正式服役,從開工到服役,歷時14年。

由於綜合了航母和登陸艦的要求,兩棲攻擊艦的建造技術極為複雜,並不是所有強國都有能力建造,例如俄羅斯就不行。

2011年6月,俄羅斯與法國簽署了購買兩艘“西北風”的天價軍貿合同,合同總價高達18億美元,單價9億美元。為什麼說天價呢,因為相當貴,按照俄法兩國的採購合同,法國造船商的利潤快趕上毒品販子了,法國自用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造價僅為2億歐元,摺合2.6億美元。而且這18億美元僅為造艦合同,不包括氣墊艇等兩棲戰艦必須的配套裝備。

向來只佔便宜從不吃虧、啃骨頭不吐渣的俄國人,為何甘當冤大頭。原因有三個,一是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的謝爾久科夫正在銳意軍事改革,青睞西方技術,大力倡導進口西式武器改良俄軍日益舊的武器裝備體系。二是俄羅斯海軍迫切要求,從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海軍無任何大型兩棲艦艇服役,海軍步兵部隊現有艦艇均為蘇聯時期的老舊登陸艦,早已不堪使用。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和2014年克里米亞迴歸,這些問題暴露嚴重,促使俄海軍下定決心淘汰老舊,採購最先進登陸艦艇,決心大到飢不擇食,進口也行。三是蘇聯解體後,設計和製造大型兩棲艦艇的機構、造船廠和配套企業,多留在烏克蘭,實際上,俄羅斯本身並沒有設計建造現代化大型兩棲攻擊艦的經驗,俄羅斯如果想短時間佔領這個領域,需要從頭做起,做一系列工業配套的調整,需要上馬大量配套項目,再加上兩棲艦艇的建造數量比較少,投入產出不成比例,於是才有購買法國兩棲艦的決心。然後,到了2014年,由於克里米亞和烏克蘭內戰,西方制裁俄羅斯,法國拒絕交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現在,這艘西北風歸了埃及。

對比一下中國,依靠基礎和規模都雄厚無比的造船工業實力,中國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普通坦克登陸艦到大型綜合登陸艦的飛躍,陸續裝備3艘船塢登陸艦,正在建造直升機兩棲登陸艦,而且氣墊登陸艇等配套裝備完全自主研發。可以說在兩棲艦船領域,中國完勝俄羅斯。


科羅廖夫


談不上造不出來,這已經是2014年以前的老黃曆了。2014年以後,隨著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原屬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被併入俄羅斯,俄羅斯便重新擁有了建造大型軍艦的能力,建造個把登陸艦已經不在話下。

由於烏克蘭所在的黑海地區是蘇聯唯一與外海接壤並且具備不凍條件的港口,蘇聯百分之八十的造船工業被集中在烏克蘭,尤其是克里米亞地區,蘇聯前後建造的幾艘航母全部在這裡生產。而蘇聯解體之後,這些造船工業被當成家產分給了烏克蘭,俄羅斯僅剩下一個比較大型的波羅的海造船廠,但是這個造船廠只能生產4萬噸以下的軍艦,而且受限於北方冬季會凍港,這些造艦資源非常稀缺。

而克里米亞地區迴歸俄羅斯以後,這個沒有造船廠的問題就被解決了。巔峰蘇聯克里米亞的黑海造船廠曾做到一個月下水十幾艘軍艦,再多來幾艘登陸艦則可以同時建造。

除此之外,普京政府還特意撥款數十億盧布給俄羅斯波羅的海造船廠,用來升級船塢具備生產12萬噸級別的大型軍艦,俄羅斯下一代的海軍航母(預計採用核動力)就是打算在這裡建造。

俄羅斯於2015年時期就已經向黑海造船廠下了建造4艘登陸艦的訂單,其模板便是法國的西北風,這批登陸艦將最早在2021年服役。


優己


不是造不出來是沒錢


用戶3107269901519


能搞裝修的,蓋不出房子。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絕秘~,關鍵蘇聯解體是對蘇聯重工業的技術科技後備的分割所以設備製造要有備用設備及科技儲備要有關鍵的儲備點萬一受到重工業受到打擊必須快速精準恢復能力的備用應急方案


海扁王8088956


飯店的菜打包回來你能熱一熱,但是你自己能炒出來嗎


被帽穿甲彈


造不出登陸艦,可能在蘇聯解體前,技術人員分撒之加盟國家,所以有技術難度!


沈法興138057604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