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沉迷遊戲,你會怎麼辦?《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後感

最近讀了尹建莉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這本書,收穫很大。下面跟大家交流一下留給我印象比較深的幾點。

一、如果你的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著玩著,突然吵起來打起來了,你該怎麼辦?

我的婆婆曾經說過“驢圈裡踢不死驢”。話糙理不糙。而尹建莉的看法跟我婆婆本質上是相似的,她把處理辦法總結為“三不原則”:不生氣,不介入,不怕吃虧,就是把矛盾留給孩子們自己解決,如果矛盾比較嚴重了,就趕緊簡單的把孩子拉開,不必計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吃虧了、還是佔便宜了。家長的這種態度會給孩子傳遞一種信息,即發生衝突是很正常的,不用在意,過去了就過去了,無所謂誰對誰錯,該怎樣相處還怎樣相處,這樣一種心理的建立對兒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為兒童以後正常的發展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奠定了豁達友善的生長土壤。

而且呢,你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解決相關的問題,事實上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觀察到兩個小朋友打架了,可能我們大人心裡面很焦急很難過,但一轉眼這兩個小孩就和好了,玩兒的比之前還更好。有的家長有時候抱怨說孩子不懂忍讓,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於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不利於培養孩子豁達的精神。

二、怎麼去表達對於孩子的尊重。

尹建莉說,有什麼比信任更能表達對一個人的尊重呢?我覺得這句話說的真是太有道理了,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太多的父母在思考,我們應該怎麼去教育小孩,卻很少想“自由”這兩個字對於孩子來說多麼的重要。只有自由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多麼希望為人父母的我們,能夠給孩子一種可以自由舒展的空間,給孩子一種託舉的力量,讓他有能力去選擇,有能力追隨內心真正喜歡的事務的召喚,有能力去抵抗生活中的虛假和脆弱。


三、孩子沉迷遊戲,吃飯不積極,你會怎麼辦?

尹建莉,曾經發過一個測試題,說,兩個初中生呢,都各自在家玩電腦,現在飯做好了,他們都不願意離開電腦,不願意去餐廳吃飯,如果有兩種選擇,作為父母,你會選哪一種?

1. 看孩子不願意吃,就收拾飯桌,把剩下的飯倒進垃圾桶。

2. 把飯端到電腦跟前,讓他邊玩邊吃。

你會怎麼選呢?

我把這個問題,問了我的一個同事。他家裡有兩個女兒。一個10歲,一個15歲。

他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說,他的兩個女兒平時呢,也是喜歡玩遊戲,媽媽飯做好了,招呼她們下來吃,她們總是磨磨蹭蹭的,有一天夫妻倆就商量好了,要治一治女兒們。

好,就定在週六。


他們提前把冰箱裡的零食、所有的食物全部藏了起來。然後早晨6:00,就起來把早飯做好,喊女兒們吃早餐。女兒們沒睡醒當然不願意起床,等起來嘛,早飯早就沒有了。

等到中午12:00的時候,他們又喊女兒吃飯。女兒們還是拖拖拉拉不肯下來。夫妻倆相互使了一個眼色,很快的把飯吃完,一粒米都不剩,然後把碗洗了。

兩個女兒下來,發現怎麼沒飯了。爸爸媽媽就很平靜、很溫柔的說,叫你們下來吃,你們又不下來,我們只好先吃完了呀。

結果到了晚上。夫妻兩又採用同樣的辦法。兩個女兒又沒吃到飯。

我這個同事說,她老婆畢竟是女人嘛,心軟,然後他晚上就是握著她的手,說再堅持一下。他們就躺在床上聽兩個女兒到廚房翻找食物的聲音。當然啥也找不到嘛。早被他兩藏起來了。


好不容易熬到第2天早晨,媽媽實在忍不住了,5:00不到,早早的起床去給女兒做早點。結果一進廚房被嚇一大跳,怎麼回事呀?原來兩個女兒餓得受不了了,早早的就等在廚房,等著吃早餐了。從此以後呢,這兩個女兒,一到飯點兒,就特別機靈、特別迅速的坐到飯桌前,都不用多喊一聲。

我覺得我這個同事的做法呢,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但是尹建莉的做法卻是相反的,她選擇把飯端到電腦前,讓孩子邊吃邊完(如果我讀書的時候沒有理解錯的話)。

她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是因為她認為這件事情實際上折射出的問題關鍵是,我們大人們應該怎麼去看待孩子們的玩耍?

尹建莉認為玩耍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非常重要,玩耍是兒童最重要的學習途徑之一,玩電腦,看電視和打籃球,下棋,捉迷藏,沒什麼區別,所不同的是,它作為一種更復雜更有趣更有吸引力的玩具,出現在孩子手中,孩子有可能,沒有辦法立馬去放棄。

所以她的建議是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兒,去引導他,幫他選擇健康的遊戲,在玩的過程中加強正面價值觀引導。

並不是孩子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我們成年人的有用原則和功利原則。

如果父母能夠完全信任孩子,不用負面的眼光看孩子,孩子能從小盡情的玩耍,而不會被訓斥,那麼他將來對工作和學習的認真和熱情也會像對待玩耍一樣,投入並富於激情。

所以她認為,相比控制縱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員的相處模式。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中,孩子才有面對自我的時間和空間,才有機會學會適應和調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長的力量。

而我要說的是,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怎麼選擇應該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去靈活應對。

四、說一說錢這個事兒

前段時間我請我的2個侄子去吃必勝客,然後呢,他們在飯桌上的表現,讓我有一點驚異。就是他們稍微有一點野蠻,不像一個文明的人,為什麼呢?因為這兩個侄子會搶著吃端上來的披薩、意麵、小吃拼盤。

後來我觀察,是因為孩子的媽媽太賢惠了。媽媽特別的辛苦,賢惠,能幹,她經常會從網上學很多的視頻教程,學怎麼去做飯,然後在家裡各種搗鼓,做各種各樣的美食,像什麼麻辣燙呀、香辣烤腸呀,嗯,反正你能想到的,他媽媽都會做,

但是她媽媽不會帶著孩子們去外面的飯店吃,覺得不乾淨,家裡都可以做,又便宜又衛生又可口。

這就導致什麼呢?媽媽不會給孩子零花錢,孩子也沒有在外面飯店吃飯的體驗。這我覺得是有點不妥的。

尹建麗採用的辦法是這樣的:每個月給女兒固定的零花錢,3元到5元,零花錢完全由孩子自己支配,媽媽很少過問,但是就有一條,不許買垃圾食品。在花錢的方面媽媽給予了孩子足夠的信任和寬容,從不斤斤計較,在花錢上也從不對女兒苛刻。然後在給孩子錢的時候也要給予足夠的信任,讓她自己從抽屜或者父母的錢包裡取出需要的錢數,不要檢查,也不要用狐疑的眼光打量孩子是否偷偷多拿了錢。因為信任本身就是一種道德教育,這樣一種好的財富觀,才會幫助孩子樹立好的價值觀。這點我也是非常認同。


孩子打架、沉迷遊戲,你會怎麼辦?《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後感


孩子打架、沉迷遊戲,你會怎麼辦?《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後感


孩子打架、沉迷遊戲,你會怎麼辦?《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讀後感


以上呢,就是我讀完這本書,一些淺顯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