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印度各王朝都沒能征服南部泰米爾地區?

於無聲處34


首先明確一點,那就是“古印度”其實跟“古希臘”一樣,都是區域概念而並非是個國家。在不列顛的殖民者到來之前,縱觀印度地區的歷史來看,確實沒有任何印度本土王朝能夠完全將印度半島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即便是最強盛的孔雀帝國與莫臥兒帝國時代,也只是統一了大部分的印度半島,但南部始終有那麼點遊離於北部王權管轄之外,比如邁索爾與泰米爾地區,也就是半島南端那一塊。

那麼,印度為啥始終無法擰成一股繩呢:

  • 第一,南亞地區特別的地理位置與情況,使得印度半島南端難以被北部所納;
  • 第二,種族與宗教等文化實在過度複雜,基本沒有絕對佔據主體的族群;
  • 第三,外族入侵過度頻繁,而印度本土長期處於破碎狀態,根本無心無力完成一統。


從表面上來看,南亞地區即古印度文明區域的地理情況並沒有那麼複雜,尤其是印度半島的部分,都相對平坦,至少跟東亞地區相比,情況要好很多。然而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印度半島地區的地理複雜情況,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特殊的地理條件在歷史上也阻礙了印度的整體性形成。

比如,印度半島北部是遼闊平坦的恆河平原,南部是廣袤的德干高原,雖說德干高原非常古老,平均海拔也並不高,但相對恆河流域來說也完全是不在同一高度的。尤其德干高原越往南,氣候越發溼熱,到處都是密佈的雨林沼澤,別說是古代,就算如今當地的環境之惡劣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打個比方說,印度南部對印度北部來說,就好像嶺南、交趾一帶對於古代中原一般,乃至於更甚。

另外在印度半島的兩側,分別有兩條並不算短也不算太矮的山脈,東西高止山脈的靠海一側都有不少的平原地帶,而這些地方在古代,都能儀仗地理優勢發展成足夠強悍的割據勢力。


印度素來就有“人種博物館”、“宗教博物館”之稱,無論是種群、宗教、語言等,印度的複雜情況都是世界罕見的,白種人黃種人黑人等在印度都有分佈。而印度族群實在過度複雜,也並沒有佔據絕對優勢的單一族群,最大的印地人也只佔今天印度人口的40%,而且印地人內部也是支離破碎的,十分鬆散。

在英國人到來前,印度各地都使用著不同的文字,說著不同語言,信奉著不同的神靈,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印地語在北印度非常常見,而在南印度則幾乎沒人會說。當年秦始皇實現了大一統,最重要的就是“書同文車同軌”,可印度幾千年來都沒有真正實現,印度不僅缺少秦始皇這樣的人,也匱乏這樣的條件。


歷史上首個統一了印度大多數地區的就是著名的孔雀王朝,然而孔雀帝國畢竟是個奴隸制王朝,阿育王雖然強悍,卻並沒有建立起無比強悍的王權體系,孔雀王朝內部仍舊存在著諸多實力雄厚的奴隸主群體。直到笈多王朝時代,封建體系在印度正式出現,卻依舊非常鬆散,更加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封建制度剛剛萌芽時期的情況。

缺乏強大的王權,還有與此相匹配的相關體系,這些都使得印度古代的大多數朝代都無法對其管轄範圍之內各地,形成絕對的控制擁有。尤其印度從古代開始,在種姓制度影響之下,婆羅門與眾多僧侶群體擁有非常強悍的實力,作為世俗君主的剎帝利種姓,實在很難完全壓制這些人。


而且,大自然賦予了印度遼闊平坦的土地,近乎於遺世獨立的“次大陸”處境,卻偏偏在其北部撕開了一道口子——開伯爾山口。從當年雅利安人越過興都庫什山脈,滅掉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開始,幾千年裡不斷有外族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次大陸建立王權,而這些外族建立的王權也很快重蹈覆轍,被其他侵入的族群所滅,大多都屬於曇花一現的類型,很難持久。

公元7世紀北方的戒日帝國覆滅之後,來自中東地區的伊斯蘭勢力不斷侵入,開始了印度斷斷續續長達上千年的北方穆斯林化王朝統治時期。千年歲月之中,印度北方出現了很多由穆斯林建立的王朝,還有不少本土化的王國,而很多印度土著的印度教王公們,則紛紛在中南部地區憑藉地利條件割據一方,與北方相抗。伊斯蘭力量所建立起的王權本身就有極大侷限,也不比以前的印度本土王朝強到哪兒去,無論德里蘇丹國還是莫臥兒帝國,都沒能促成印度半島的完全統一。


一般來說,同屬相同的文明體系之下才有條件最終變成一統的國度,然而古代的印度是沒有這種條件的。從十六雄國時代開始,印度就始終處於一種各地王國各自為戰的狀態,相較於商周時期的分封制之下,諸侯雖說彼此征伐,卻最初都還都尊奉同一個天子的模樣完全不同。尤其是印度南部區域,這裡用中原的話來說就是“化外之地”,不僅地理環境惡劣,而且當地的族群、文化等,與北印度完全沒有相似之處。

天長日久,印度逐漸也形成了這種割據的傳統,即便英國殖民時代仍舊還有近600個大小土邦。印度歷史上無論是由外族建立起的王權還是本土王朝,其統治都非常鬆散,對於各地強藩的存在都保持默認,像莫臥兒帝國等本來就是內部矛盾極其嚴重,稍不留神就崩了,根本沒工夫去做秦始皇那樣的事。鬆散混亂的文化體系,加上地理條件的侷限等原因,使得印度長久無法凝聚,即便如今,其東北部、南部依舊是非常鬆動的。


澹奕


王玄策一人滅印度,想想印度有啥實力統一南方?

公元641年,天竺國的使團來到大唐學習,作為天朝上國的大唐自然也不能失了禮儀。於是,在兩年後唐太宗派李義為正使出使天竺國,這次出使王玄策是作為副使前去。一路上風平浪靜沒有遇到什麼事情,他們到了天竺國受到了熱情款待。天竺國國王表達了願意與大唐建立友好關係的願望,就這樣他們帶著榮譽和天竺國特產回到了長安城。

公元647年,唐太宗以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再次出使天竺國。這一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剛到天竺國,天竺國王屍羅逸突然去世。國內大亂,大臣阿羅那順發動政變自立為王,他驅逐了原先的王室,把持了天竺國的一切勢力。

阿羅那順知道自己是篡位,擔心周邊的強國以此為名干涉,尤其害怕吐蕃的松贊干布。吐蕃已經收服泥婆羅(今尼泊爾)了,它的勢力已經影響到了天竺國,這對於阿羅那順確實是巨大的威脅,而吐蕃和唐朝的關係很好,突然出現的唐朝使團嚇壞了阿羅那順。他懷疑唐、蕃兩國要來干涉天竺國的事務。於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派兵襲擊了唐朝使團。

王玄策一行人,僅僅只有30騎兵。天竺國士兵很快就抓住了他們,王玄策也被俘虜了。後來,王玄策趁機逃脫。逃跑後的王玄策越想越氣不過,大唐使臣竟然受這樣的侮辱。於是,他沒回國,就近去了吐蕃,發檄文徵召了吐蕃軍隊1200人和7000泥婆羅騎兵,調轉馬頭就殺回了天竺國。

王玄策帶著軍隊一路殺向了天竺國,轉眼間就包圍了茶鎛和羅城。王玄策命令士兵們攻城,3天之後,就打下了茶鎛和羅城,斬首了3000餘人,被淹死的也有10000人。叛臣阿羅那順逃跑後收集部眾繼續作戰,又被副使蔣師仁追上打敗,斬敵數千人,阿羅那順被擒獲。

剩下的散兵遊勇跟隨國王的妻子還想抵抗,又被使團大軍追上打敗。使團大軍俘虜了妃子、王子加上男女12000人,各種牲畜3萬頭。580座城邑向使團大軍投降,整個天竺國被打的都瑟瑟發抖。

公元648年,王玄策帶著俘虜的阿羅那順和他的王妃、王子等,加上男女俘虜12000人,牛馬2萬多頭回到了長安。唐太宗封王玄策為朝散大夫。






阿飛的歷史


並不是所有的王朝都未能佔領泰米爾地區。莫臥兒王朝中在位最長的奧朗則布,曾經統一大部分的印度南部地區。但這也恰恰成為了莫臥兒王朝衰落的源頭,長時期在德干高原的平叛耗盡了這個王朝所能動用的一切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